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51672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可有效防止端子弹性疲乏的电连接器。背景技术
目前,电连接器普遍存在端子容易疲乏的问题,例如,用于连接芯片模块和电路板的LGA(Land Grid Array平面栅格阵列)连接器,其通常由绝缘本体、容置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多个导电端子组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一基部以及自所述基部延伸的一臂部与所述芯片模块压接接触,所述臂部在所述芯片模块的压制作用下朝一第一方向运动产生变形。这种结构的连接器中,由于所述臂部自所述基部直接延伸形成,所述臂部没有合适的结构可以吸收变形量,因而当芯片模块压制所述臂部时,所述臂部会因受到的作用力过大或者作用力持续时间过长而容易疲乏甚至断裂,从而在后续撤销作用力后,所述臂部有可能不能回弹,使得连接器的电连接性能不稳定。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缓解端子臂部弹性疲乏的电连接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电连接器,包括一本体,设有多个收容槽;多个端子,每一所述端子具有一基部对应容置于一所述收容槽内,自所述基部向上延伸有一臂部,所述臂部具有一第一弯折臂,自所述基部延伸;一盖座,其可滑动地覆设于所述本体的上表面;当所述盖座朝平行于所述上表面的一第一方向滑动时,所述盖座推动所述臂部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产生变形,所述第一弯折臂朝所述第一方向弯折且具有弹性,可吸收所述臂部朝所述第一方向的变形量。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臂部具有一第二弯折臂朝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一第二方向弯折,当所述盖座朝所述第二方向滑动时,所述盖座推动所述臂部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产生变形,所述第二弯折臂可吸收所述臂部朝所述第二方向的变形量。其中,所述第二弯折臂是自所述第一弯折臂反向弯折延伸而成。进一步,所述盖座设有多个通孔用于收容部分所述臂部,自所述盖座设有一第一推动部位于所述臂部的一侧,当所述盖座朝所述一侧滑动时,所述第一推动部挤推所述臂部朝所述第一方向运动。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相邻所述二通孔之间部分连通。所述臂部受所述第一推动部挤推朝所述第一方向运动的受力点位於所述第二弯折臂上。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座还凸设有一第二推动部位于所述臂部的另一侧,当所述盖座朝所述第二方向滑动时,所述第二推动部挤推所述臂部朝所述第二方向运动。优选地,所述通孔内凸设有一凸块,所述第一推动部与所述第二推动部一体位于所述凸块上。进一步,自所述第二弯折臂朝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有一延伸部,当所述盖座朝所述第二方向滑动时,所述第二推动部抵接于所述延伸部并朝所述第二方向挤推所述臂部。进一步,所述臂部还包括一接触部用以于上下方向接触一对接元件,当所述盖座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接触部显露于所述通孔外。所述盖座沿所述本体上表面朝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至终点时,所述接触部向下偏移至低于所述盖座的上表面。所述盖座沿所述本体上表面朝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至终点后,再朝所述第二方向滑动过程中,所述接触部向上偏移以与所述对接元件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所述臂部具有所述第一弯折臂朝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因而当所述盖座推动所述臂部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产生变形时,所述第一弯折臂因其具弹性可吸收所述臂部朝所述第一方向的变形量,从而可有效缓解所述臂部的弹性变形,避免所述臂部会因受到作用力过大或者作用力持续时间过长而容易疲乏甚至断裂的问 题,从而确保了在后续撤销作用力后所述臂部能够回弹,进而使得所述臂部能够回弹至与所述对接元件接触,提高了电连接器电连接性能的稳定性。此外,由于所述臂部具有所述第二弯折臂朝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当所述盖座朝所述第二方向滑动时,所述盖座推动所述臂部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产生变形,所述第二弯折臂可吸收所述臂部朝所述第二方向的变形量,从而可进一步防止所述臂部疲乏。

图I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中盖座左推后与芯片模块对接的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中盖座右推后与芯片模块对接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的附图标号说明本体 I 端子 2 盖座 3驱动件 4 锡球 5 收容槽 10基部 20 固持部 21 臂部 22第一弯折臂 221 第二弯折臂 222 延伸部223接触部224 焊接部23 通孔30隔栏31 凸块32 第一推动部 321第二推动部 322 芯片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作为最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可以是如图I中所示的LGA(LandGridArray平面栅格阵列)连接器,其用于电性连接一芯片模块(未图示)至一电路板(未图示),其包括一本体I、多个端子2、一盖座3以及一驱动件4,所述端子2收容于所述本体I内,所述盖座3覆设于所述本体I的上方,所述盖座3与所述本体I之间由所述驱动件4活动连接,并由所述驱动件4驱动所述盖座3于所述本体I上表面水平地滑动。参照图2,所述本体I由塑胶制成,其设有多个收容槽10上下贯穿所述本体1,且于所述本体I上呈矩阵排列。参照图2,所述端子2由金属板材冲折成,其具有竖直的一基部20收容于所述收容槽10内。自所述基部20两侧竖直向上延伸有二固持部21,所述二固持部21与所述收容槽10的壁面干涉配合。自所述基部20向上延伸有一臂部22,所述臂部22包括一第一弯折臂221位于所述二固持部21之间,所述第一弯折臂221收容于所述收容槽10内,且所述第一弯折臂221朝平行于所述本体I上表面的一第一方向弯折呈弧形。所述臂部22还包括自所述第一弯折臂221向上延伸并弯折形成的一第二弯折臂222,所述第二弯折臂222显露于所述收容槽10外且朝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一第二方向弯折呈弧形状。所述第二弯折臂222的弧形由所述第一弯折臂221的弧形圆滑过渡,二者形成一个S形。本实施例中,以图3中的二维坐标系为参照,χ轴所在方向为左右,y轴所在方向为上下,所述第一方向为如图3中所示的左方,所述第二方向为右方。所述臂部22进一步包括自所述第二弯折臂222向左上方延伸的一延伸部223,以及自所述延伸部223进一步延伸有呈弧形的一接触部224,用以与一对接元件上下方向接触,所述对接元件可以是芯片模块。自所述基部20向下还延·伸有一焊接部23,所述焊接部23夹持有一锡球5,用以与另一对接元件例如PCB焊接。所述盖座3覆设于所述本体I的上表面,其通过所述驱动件4与所述本体I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4为凸轮,通过旋转所述凸轮来驱动所述盖座3于所述上表面左右滑动。参照图2和图3,所述盖座3设有多个通孔30用于收容部分所述臂部22,具体而言,所述第二弯折臂222、所述延伸部223均收容于所述通孔30内,所述接触部224则显露于所述通孔30外。位于左右方向上的每一排所述通孔30彼此部分连通,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盖座3自底面开设有沿左右方向的多个通槽,所述通槽具有相对的前侧壁和后侧壁,每一所述通槽的顶面设有多个隔栏31连接所述前侧壁和所述后侧壁,以此将一所述通槽隔成与所述本体I上的所述收容槽10对应的多个所述通孔30,每一所述通孔30于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大致等于所述盖座3左右滑动的距离。如此结构可使得所述盖座3可按照预设的行程于所述本体I上表面自由滑动。所述通槽内自所述前侧壁朝所述后侧壁凸设有多个凸块32位于所述隔栏31的下方,且与所述隔栏31不接触,所述凸块32的高度与所述第二弯折臂222大致平齐。每一所述端子2的所述臂部22左右两侧均设有一所述凸块32,位于所述臂部22右侧的所述凸块32上设有一第一推动部321,位于所述臂部22左侧的所述凸块32上设有一第二推动部322,本实施例中,除了位于最左侧的所述凸块32仅设有一所述第二推动部322、最右侧的所述凸块32上仅设有一所述第一推动部321,位于中间的其它各所述凸块32均一体设有所述第一推动部321和所述第二推动部322。换言之,位于中间部分的每一所述凸块32的左右两侧分别有一所述端子2,当所述盖座3往左滑动时,所述凸块32的所述第一推动部321向左抵接于其左侧的所述端子2,反过来,当所述盖座3往右滑动时,所述凸块32的所述第二推动部322向右抵接于其右侧的所述端子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中的所述端子2能够与所述芯片模块6实现良好压接,其安装所述芯片模块6时需要进行如下步骤首先,旋转凸轮,以推动所述盖座3朝左方滑动。参照图4,此过程中,所述凸块32随着所述盖座3往左运动,位于每一所述臂部22右侧的所述第一推动部321将抵接至所述第二弯折臂222,并对其产生向左的推动力,从而推动所述臂部22往左运动,此时,所述第一弯折臂221会朝左侧变形,并吸收所述臂部22朝左的变形量,而所述延伸部223及所述接触部224则在所述第二弯折臂222的带动下向左下方运动,当所述盖座3向左滑移至某一位置后,所述接触部224向下偏移至低于所述盖座3的上表面,即所述接触部224收容于所述通孔30内,最终状态如图4所示。然后,将所述芯片模块6置于所述盖座3上表面。最后,反向旋转所述凸轮,以推动所述盖座3朝右方滑动。此过程中,所述凸块32随着所述盖座3往右运动,位于每一所述臂部22左侧的所述第二推动部322将抵接至延伸部223,并对其产生向右的推动力,从而推动所述臂部22往右运动,此时,所述第二弯折臂222会朝右侧变形,并吸收所述臂部22朝右的变形量,而所述接触部224则在所述延伸部223的带动下向右上方运动,当所述盖座3向右滑移至某一位置后,所述接触部224向上偏移至高于所述盖座3的上表面,从而实现与所述芯片模块6的良好接触,最终状态如图5所
/Jn ο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LGA连接器。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由于所述臂部22具有所述第一弯折臂221朝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因而当所述盖座3推动所述臂部22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产生变形时,所述第一弯折臂221因其具弹性可吸收所述臂部22朝所述第一方向的变形量,从而可有效缓解所述臂部22的弹性变形,避免所述臂部22会因受到所述推动部的作用力过大或者作用力持续时间过长而容易疲乏甚至断裂的问题,从而确保了在后续撤销作用力后所述臂部22能够回弹,进而使得所述臂部22能够回弹至伸出所述通孔30与所述对接元件接触,降低了所述盖座3滑移量的控制精确度,提高了所述电连接器电连接性能的稳定性。2.由于所述臂部22具有所述第二弯折臂222朝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当所述盖座3朝第二方向滑动时,所述盖座3推动所述臂部22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产生变形,所述第二弯折臂222可吸收所述臂部22朝所述第二方向的变形量,从而可进一步防止所述臂部22疲乏。3.由于所述盖座3设有所述第二推动部322位于所述臂部22的另一侧,当所述盖座3朝所述第二方向滑动时,所述第二推动部322可挤推所述臂部22朝所述第二方向运动,从而带动所述接触部224向上偏移以与所述芯片模块6接触,保证所述接触部224与所述芯片模块6之间良好的正压力,从而提高了电连接器电连接性能的可靠度。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设有多个收容槽; 多个端子,每一所述端子具有一基部对应容置于一所述收容槽内,自所述基部向上延伸有一臂部,所述臂部具有一第一弯折臂,自所述基部延伸; 一盖座,其可滑动地覆设于所述本体的上表面; 当所述盖座朝平行于所述上表面的一第一方向滑动时,所述盖座推动所述臂部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产生变形,所述第一弯折臂朝所述第一方向弯折且具有弹性,可吸收所述臂部朝所述第一方向的变形量。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臂部具有一第二弯折臂朝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一第二方向弯折,当所述盖座朝所述第二方向滑动时,所述盖座推动所述臂部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产生变形,所述第二弯折臂可吸收所述臂部朝所述第二方向的变形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折臂是自所述第一弯折臂反向弯折延伸而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座设有多个通孔用于收容部分所述臂部,自所述盖座设有一第一推动部位于所述臂部的一侧,当所述盖座朝所述一侧滑动时,所述第一推动部挤推所述臂部朝所述第一方向运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相邻所述二通孔之间部分连通。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臂部受所述第一推动部挤推朝所述第一方向运动的受力点位于所述第二弯折臂上。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座还凸设有一第二推动部位于所述臂部的另一侧,当所述盖座朝所述第二方向滑动时,所述第二推动部挤推所述臂部朝所述第二方向运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内凸设有一凸块,所述第一推动部与所述第二推动部一体位于所述凸块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第二弯折臂朝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有一延伸部,当所述盖座朝所述第二方向滑动时,所述第二推动部抵接于所述延伸部并朝所述第二方向挤推所述臂部。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臂部还包括一接触部用以于上下方向接触一对接元件,当所述盖座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接触部显露于所述通孔外。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座沿所述本体上表面朝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至终点时,所述接触部向下偏移至低于所述盖座的上表面。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座沿所述本体上表面朝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至终点后,再朝所述第二方向滑动过程中,所述接触部向上偏移以与所述对接元件接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本体,设有多个收容槽;多个端子,每一端子具有一基部对应容置于一收容槽内,自基部向上延伸有一臂部,臂部具有一第一弯折臂,自基部延伸;一盖座,其可滑动地覆设于本体的上表面;当盖座朝平行于上表面的一第一方向滑动时,盖座推动臂部沿第一方向运动产生变形,第一弯折臂朝第一方向弯折且具有弹性,可吸收臂部朝第一方向的变形量。本实用新型第一弯折臂因其具弹性可吸收臂部朝第一方向的变形量,从而可有效缓解臂部的弹性变形,避免臂部会因受到作用力过大或者作用力持续时间过长而容易疲乏甚至断裂的问题,从而确保了在撤销作用力后臂部能够回弹至与对接元件接触,提高了电连接性能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H01R33/74GK202434751SQ201220034039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8日
发明者朱德祥, 蔡尚儒 申请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