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15823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和电路板焊接的形式也不尽相同。现有的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在与外部电路板焊接时,电路板通常与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处于同一水平方向上。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现在提供一种能够垂直焊接于电路板上,而且焊接制成简单,生产成本低的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垂直焊接于电路板上,而且焊接制成简单,生产成本低的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一端子组及一壳体。绝缘本体具有一基部,基部前表面下端向前水平延伸形成一第一舌板,第一舌板上表面开设有多个个贯穿至基部后端的第一端子槽,基部底部向下进一步凸伸并且向前水平延伸形成一第二舌板,第二舌板下表面开设有贯穿第二舌板并且和第一端子槽位置相对应的第二端子槽,第一端子槽后端和第二端子槽后端在基部内相互贯通。端子组包括多个折弯端子和多个弹性端子,每一折弯端子具有一水平长条状的接触臂,接触臂前端斜向上延伸后再斜向下弯折形成一接触部,每一弹性端子具有一水平板状的固持部,固持部前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一焊接部,固持部后端斜向上延伸形成一延伸部,延伸部后端进一步延伸再斜向上弯折延伸再斜向下弯折形成一弹性部,折弯端子和弹性端子分别装设于第一端子槽和第二端子槽内,折弯端子的接触臂和弹性端子的弹性部在绝缘本体的基部内相互接触。壳体装设于绝缘本体上,包括顶板、底板及两侧板,顶板、底板及两侧板围成一对接口,两侧板前端分别冲切后再向外折弯延伸形成一焊接脚,焊接脚与弹性端子的焊接部平齐。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通过折弯端子和弹性端子分别装设于绝缘本体的第一端子槽和第二端子槽内,使得折弯端子的接触臂和弹性端子的弹性部在基部内相互接触,从而达到信号的贯通,使得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焊接于电路板时只需焊接弹性端子即可使端子组和电路板进行信号的传输。由此,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可以垂直焊接于电路板上,并且焊接制程简单、制作成本低。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图I所示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与电路板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I所示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的端子与绝缘本体组装的剖视图。图4是图I所示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和电路板组装的立体图。[0011]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与电路板立体分解图。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100绝缘本体10基部11端子组20折弯端子21弹性端子22壳体30顶板31底板 32两侧板33弹片34弯折部35焊接脚36焊接孔37卡擎38卡片39电路板40安装槽41定位孔42焊接插孔 43盖体50底盖板51后盖板52侧盖板53卡条54卡臂55凸部56侧臂57卡扣58凸块107插接槽111短板112第一舌板113第一端子槽 114第二舌板115第二端子槽 116定位柱117卡槽118第一凹槽119第二凹槽120限位槽137接触臂211第一翼部214接触部212固定部213固持部221第二翼部222焊接部223延伸部224弹性部225对接口301。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举例并配合图式详予说明。请参阅图I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100焊接于一电路板40上,包括一绝缘本体10、一端子组20及一壳体30。请续参阅图I至图4,所述绝缘本体10具有一基部11,基部11两侧分别向内凹设有一挡槽111。基部11顶部前端中部向前水平延伸形成一短板112,短板112两侧下方于基部11内开设有两相互贯通的第一凹槽119。基部11前表面下端向前水平延伸形成一第一舌板113,第一舌板113上表面开设有多个贯穿至基部11后端的第一端子槽114。基部11底部向下进一步凸伸并且向前水平延伸形成一和第一舌板113相平行的第二舌板115,第二舌板115宽度和第一舌板113 —致,第二舌板115与基部11连接处形成一卡槽118。第二舌板115下表面开设有贯穿第二舌板115并且和第一端子槽114位置相对应的第二端子槽116。第一端子槽114后端和第二端子槽116后端在基部11内相互贯通。第二舌板115上表面开设有两个位置和第一凹槽119相对应的第二凹槽120,第二舌板115前端两侧分别凸出形成一凸块107,凸块107前端表面向前凸伸形成一圆柱状的定位柱117。端子组20包括由金属板材冲切折弯成型的多个折弯端子21和多个弹性端子22。每一折弯端子21具有一水平长条状的接触臂211,接触臂211两侧缘分别向外凸出形成一第一翼部214,接触臂211前端斜向上延伸后再斜向下弯折形成一接触部212,接触部212
前端进一步弯折并向前水平延伸形成一固定部213。每一弹性端子22具有一水平板状的固持部221,固持部221前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一焊接部223,固持部221两侧缘向外凸出形成一第二翼部222,固持部221后端斜向上延伸形成一延伸部224,延伸部224后端进一步延伸再斜向上弯折延伸后再斜向下弯折形成一弹性部225。端子组20组装于绝缘本体10内,其中折弯端子21分别装设于第一端子槽114内,弹性端子22分别装设于第二端子槽116内。具体的,折弯端子21的固定部213及第一翼部214固定于第一端子槽114的槽壁内以使折弯端子21固定于第一端子槽114内,接触部212凸出于第一端子槽114上方,接触臂211置于第一端子槽114后端;多个弹性端子22的第二翼部222卡持于第二端子槽116的侧壁内,使得弹性端子22固定于第二端子槽116内,焊接部223伸出第二端子槽116外并且置于第二舌板115下方,弹性部225置于第二端子槽116后端。折弯端子21的接触臂211和弹性端子22的弹性部225在绝缘本体10的基部11内相互接触,使得信号相互贯通。壳体30装设于绝缘本体10上,具有顶板31、底板32和两侧板33。顶板31、底板32和两侧板33围成一对接口 301,顶板31、底板32和两侧板33上分别向内冲设有弹片34,其中顶板31和底板32的弹片34的位置和绝缘本体10的第一凹槽119和第二凹槽120的位置相对应。顶板31和底板32的前侧缘分别向外弯折形成一弯折部35,底板32后端向内冲切形成一个与顶板31相平齐的切口(图未示)。两侧板32前端分别冲切后再向外折弯延伸形成一焊接脚36,焊接脚36上设有焊接孔37,两侧板32后端分别向内冲设有卡掣38。壳体30装设于绝缘本体10上,顶板31后端卡持于基部11前端,顶板31插置于短板112下方,底板32插置于第二舌板115与第一舌板113之间,并且底板32的切口(图未示)的两侧边缘卡持于卡槽118内以达到固定,两侧板33得以包覆绝缘本体10的两侧表面,卡掣38卡持于绝缘本体10的挡槽111处以防止壳体30从绝缘本体10前端脱落。由此,壳体30固定于绝缘本体10上。电路板40上对应于对接口 301设有安装槽41,电路板40上对应定位柱117开设有定位孔4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100组装时,首先,将折弯端子21及弹性端子22分别组装于绝缘本体10的第一端子槽114及第二端子槽116内,使得第一端子21的接触臂211和第二端子22的弹性部225在基部11内相互接触;再将壳体30装设于绝缘本体10上,焊接脚36与弹性端子22的焊接部223平齐;最后,将上述装配好的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100前端焊接于电路板40上,对接口 301正对电路板40的定位槽41,使得绝缘本体10的定位柱117定位于定位孔42处,壳体30的焊接脚36通过焊接孔37焊接于电路板40上,多个弹性端子22的焊接部223焊接于电路板40上,从而将通用串行总线连接100器牢固焊接于电路板40上,由此,完成该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100和电路板40的焊接。请参阅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100焊接于一电路板40上,包括一绝缘本体10、一端子组20、一壳体30及一盖体50。绝缘本体10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绝缘本体10的结构基本一致,不同的是,绝缘本体10的两侧的凸块107上分别开设有一向上贯穿的卡口 127,第二舌板115两侧后端向内
凹陷形成一限位槽137,第二舌板115下表面凸设有两卡块(图未示)。壳体30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中壳体30的结构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焊接脚36是由两侧板32前端分别冲切后向外折弯再向前折弯延伸形成,两侧板32后端的卡掣38上方还向外冲设有卡片39。电路板40上对应于对接口 301设有安装槽41,电路板40上对应定位柱117开设有定位孔42,电路板40上对应焊接脚361开设有焊接插孔43。壳体30的焊接脚361焊接于焊接插孔43内。实施例二中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100还包括一盖体50。盖体50包括一底盖板51和一后盖板52。底盖板51两侧向上弯折延伸形成两侧盖板53,两侧盖板53后端向内弯折延伸后焊接于后盖板52。底盖板51前端向内侧冲设形成向上向后倾斜延伸的两卡条54,卡条54和第二舌板115下表面的卡块(图未不)位置相对应,两侧盖板53前侧缘进一步向前凸伸形成一卡臂55,两侧盖板53中部分别向内凹设形成一凸部56。后盖板52上端两侧边缘向外延伸后向前弯折形成一侧臂57,侧臂57上开设有卡扣58。盖体50盖合于绝缘本体10外部,底盖板51包覆于第二舌板115下表面,底盖板51的卡条54卡持于第二舌板115下表面的卡块(图未示)处,两侧盖板53的卡臂55卡固于第二舌板115两侧的卡口 127内,两侧盖板53的凸部56卡持于第二舌板115后端的限位槽137内,后盖板52包覆于基体11后端,侧臂57包覆于基体11两侧,使得卡扣58扣持于壳体30的卡片39,由此,盖体50稳固于绝缘本体10外部且不容易从绝缘本体10后端脱落,盖体50遮蔽了端子组20,防止端子组20外露,进而达到了屏蔽电磁干扰的作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及实施例二的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100通过折弯端子21和弹性端子22分别装设于绝缘本体10的第一端子槽114和第二端子槽116内,使得折弯端子21的接触臂214和弹性端子22的弹性部225在基部11内相互接触,从而达到信号的贯通,使得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100焊接于电路板40时只需焊接弹性端子22即可使端子组20和电路板40进行信号的传输。由此,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100可以垂直焊接于电路板40上,并且焊接制程简单、制作成本低。
权利要求1.一种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绝缘本体具有一基部,基部前表面下端向前水平延伸形成一第一舌板,第一舌板上表面开设有多个贯穿至基部后端的第一端子槽,基部底部向下进一步凸伸并且向前水平延伸形成一第二舌板,第二舌板下表面开设有贯穿第二舌板并且和第一端子槽位置相对应的第二端子槽,第一端子槽后端和第二端子槽后端在基部内相互贯通;一端子组,包括若干折弯端子和若干弹性端子,每一折弯端子具有一水平长条状的接触臂,接触臂前端延伸弯折形成一接触部,每一弹性端子具有一水平板状的固持部,固持部前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一焊接部,固持部后端延伸形成一延伸部,延伸部后端进一步弯折延伸形成一弹性部,折弯端子和弹性端子分别装设于第一端子槽和第二端子槽内,折弯端子的接触臂和弹性端子的弹性部在绝缘本体的基部内相互接触;一壳体,装设于绝缘本体上,包括顶板、底板及两侧板,顶板、底板及两侧板围成一对接口,两侧板前端分别冲切后再向外折弯延伸形成一焊接脚,焊接脚与弹性端子的焊接部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端子的接触臂两侧缘分别向外凸出形成一第一翼部,接触部前端进一步弯折并向前水平延伸形成一固定部,多个折弯端子的固定部及第一翼部固定于第一端子槽的槽壁内,接触部凸出于第一端子槽上方,接触臂置于第一端子槽后端;所述弹性端子的固持部两侧缘向外凸出形成一第二翼部,第二翼部卡持于第二端子槽的侧壁内,弹性端子的焊接部伸出第二端子槽外并且置于第二舌板下方,弹性端子的弹性部置于第二端子槽后端。
3.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中所述绝缘本体的基部顶部前端中部向前水平延伸形成一短板,短板两侧下方于基部内开设有两相互贯通的第一凹槽,第二舌板上表面开设有两个位置和第一凹槽相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壳 体的顶板、底板和两侧板上分别向内冲设有弹片,其中顶板和底板的弹片的位置和绝缘本体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位置相对应,顶板和底板的前侧缘分别向外弯折形成一弯折部,焊接脚上设有焊接孔,顶板后端卡持于基部前端,顶板插置于短板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基部两侧分别向内凹设有一挡槽,第二舌板与基部连接处形成一卡槽;所述壳体的底板后端向内冲切形成一个与顶板相平齐的切口,两侧板后端分别向内冲设有卡掣,底板插置于第二舌板与第一舌板的间,底板的切口的两侧边缘卡持于卡槽内,两侧板包覆绝缘本体的两侧表面,卡掣卡持于绝缘本体的挡槽处。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舌板平行于第一舌板,且第二舌板宽度和第一舌板一致,第二舌板前端两侧分别凸出形成一凸块,凸块前端表面向前凸伸形成一圆柱状的定位柱。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盖体,盖体包括一底盖板和一后盖板,底盖板两侧向上弯折延伸形成两侧盖板,两侧盖板后端向内弯折延伸后焊接于后盖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第二舌板两侧的凸块上分别开设有一向上贯穿的卡口 ;盖体的两侧盖板前侧缘进一步向前凸伸形成一卡臂,两侧盖板的卡臂卡固于第二舌板两侧的卡口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第二舌板两侧后端向内凹陷形成一限位槽,两侧盖板中部分别向内凹设形成一凸部,两侧盖板的凸部卡持于第二舌板后端的限位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第二舌板下表面凸设有两卡块;盖体的底盖板前端向内侧冲设形成向上向后倾斜延伸的两卡条,卡条和第二舌板下表面的卡块位置相对应,底盖板包覆于第二舌板下表面,底盖板的卡条卡持于第二舌板下表面的卡块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两侧板后端的卡掣上方还向外冲设有卡片;盖体的后盖板上端两侧边缘向外延伸后向前弯折形成一侧臂,侧臂上开设有卡扣,后盖板包覆于基体后端,侧臂包覆于基体两侧,卡扣扣持于壳体的卡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端子组及壳体。绝缘本体具有基部,基部前表面下端向前延伸形成第一舌板,第一舌板上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一端子槽,基部底部向下进一步凸伸并且向前延伸形成第二舌板,第二舌板下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二端子槽;端子组包括分别装设于第一端子槽和第二端子槽内的多个折弯端子和多个弹性端子,弹性端子具有焊接部。壳体装设于绝缘本体上,包括顶板、底板及两侧板,两侧板前端冲切后向外折弯延伸形成焊接脚。折弯端子和弹性端子在基部内相互接触,达到信号的贯通,焊接脚与焊接部平齐,使得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能够垂直焊接于电路板上,制程简单,成本低。
文档编号H01R13/46GK202585860SQ20122018264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6日
发明者蓝荣钦 申请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