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兼用相机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20343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天线兼用相机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置于小型电气设备内,例如,内置于手机内的相机模块,更详细地说,涉及天线兼用相机模块{camera module for antenna}。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便携设备中内置的天线用于接收空中的电波。为了保持便携设备外观的美丽,这种天线趋于向内置于移动通信终端内部的内置天线(Internal Antenna)变化。近来,便携设备正在迎合小型化及超薄化趋势发生变化。但是,由于相机模块与和天线体积较大,成为便携设备实现小型化及超薄化的绊脚石。因此,在设计便携设备时,不仅存在空间上的困难,而且由于相邻部件过于接近,受到电磁影响较大,从而在设计上还存在电磁干扰(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问题等困难。特别是相机模块是高频数字数据进行通信,发生多种EMI问题。因此,在把多个电子部件贴装于印刷电路板的情况下,可能 发生共振频率发生改变的问题。因此,制造商努力使相机模块及天线尽可能分离,但是,这可能造成妨碍便携设备实现小型化及超薄化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如上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相机模块与天线整合的结构得到改进的天线兼用相机模块。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天线兼用相机模块包括镜头;永磁铁,结合于镜头的一侧;线圈,与永磁铁相邻安装,以便链接磁通;第I连接器,向上述线圈供应驱动信号,以使上述镜头移动;以及第2连接器,通过上述线圈的至少一部分区间,接入RF(Radio Frequency :射频)信号。其中,上述第2连接器配备于上述相机模块的外壳上,通过与外部RF端子的非接触式电容耦合来接收、发射RF信号。其中,还包括切换部,把供上述相机模块连接于上述线圈的多个接点中的一个连接于上述第2连接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制造商不发生用于避免相机模块与天线之间电磁干扰的追加费用,能够比天线与相机模块分离状态减小体积和面积,具有能够高效利用便携设备内部空间的效果。

图I是显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天线兼用相机模块的立体图。图2是用于说明图I所示天线兼用相机模块的动作过程的框图。<附图主要符号简要说明>110. ·镜头 111. ·镜筒120..永磁铁 130..线圈[0014]131..图像传感器132. ·筒管140..第I连接器150..第2连接器160..印刷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图I是简要显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天线兼用相机模块结构的立体图。如图所示,一个实施例的天线兼用相机模块具备镜头;永磁铁,结合于上述镜头的一侧;线圈,与上述永磁铁相邻安装,以便链接磁通;第I连接器,向上述线圈供应驱动信号,以使上述镜头移动;第2连接器,通过上述线圈的至少一部分区间,接入RF信号。如图I所示,天线兼用相机模块100包括镜头110、永磁铁120、线圈130、第I连接器140及第2连接器150。镜头110使被摄体图像发生折射并在图像传感器131中成像。镜头110固定于镜筒111,镜筒111受到支撑,以便能在外壳内自由升降。为了说明的便利,镜头110只显示了I部,但通常而言,镜头110可以从I部到数部,最多可达10余部。一般情况下,它们构成组,以一个或复数个组,分别固定于几个镜筒111内,它们在结构上加以结合,构成镜筒111。在镜筒111的一侧,例如,在下端配备永磁铁120。永磁铁120在镜头110的一侧,与镜筒111 一体形成、配备。这种永磁铁120在后述的线圈130发生的磁力作用下,使镜头110上下移动,从而对准图像的焦点,或控制光学变焦(Optiacal zooming)。另外,在外壳上,固定着供线圈130卷绕的筒管132。第I连接器140与永磁铁120相邻,以便链接磁通,向在永磁铁120与图像传感器131之间安装的线圈130供应驱动电流。于是,线圈130发生的磁通在与永磁铁120的磁铁链接的同时,永磁铁120移动,从而调节通过镜筒111固定成一体的镜头110的焦距。第2连接器150通过线圈130的至少一部分区间,接入RF (Radio Frequency)信号,进入线圈130能够发射或接收电波的激活状态。这种第2连接器150配备于通信设备的天线兼用相机模块100的外壳上,用于通过与外部的RF端子非接触式电容耦合来接收、发射RF信号。对这种非接触式电容耦合的说明将在后面叙述。图2是以本实用新型天线兼用相机模块100安装于移动设备,例如安装于移动通信终端的情形为例,用于说明其动作的框图。在筒管132的线圈130上,形成多个电气接点。在本实施例中,线圈130以在印刷电路板上印刷的图案线圈130形态提供。因此,筒管132成为形成图案线圈130基板的电介质板。使用双层基板,将接点配置于基板后面,从而形成3个左右的RF接点Kl,就印刷电路板160而言,这是简单的工序。各个RF接点Kl通过RF开关K2的端子输入。RF开关K2输出端连接于在外壳内面附设的非接触式接点K3。通过适当控制RF开关K2的切换,可以实质性地控制直接影响天线调谐频率的导体长度。这种RF开关K2的控制可由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体现,因此不再详细说明。如上所述,RF开关K2控制导体的长度,从而可以利用一个天线体现复数个调谐特性,支持复数个频带。此时,从各个RF接点Kl到非接触式接点K3的路径长度,具体而言,在图中未示出的电介质板上以图案形成的引出导线(feeder)的长度应精巧地设计。[0028]当通过图中未示出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引出RF信号时,即使搁置电磁波干扰问题不谈,由于通常每个便携设备的柔性印刷电路板以多种多样的长度和形态制造,因而无法精确地设计RF路径,存在每个模块需要逐一重新设计无线特性的问题。对此,由于相机模块100的外壳具有大体标准化的尺寸,因此,在其内壁上通过贴片进行电容耦合,从而可以使RF特性保持恒定。不仅如此,还能够切断流入驱动线圈130的直流成份,同时实现只提取RF信号的电气滤波。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前述实施例,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多种应用或变形使用。本实用新型虽然是就特定实施例进行图示及说明的,但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表述的实用新型思想及领域的限定内,可以进行多种改造及变化。
权利要求1.一种天线兼用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镜头; 永磁铁,结合于上述镜头的一侧; 线圈,与上述永磁铁相邻安装,以便链接磁通; 第I连接器,向上述线圈供应驱动信号,以使上述镜头移动;以及 第2连接器,通过上述线圈的至少一部分区间,接入RF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天线兼用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连接器配备于上述相机模块的外壳上,通过与外部RF端子的非接触式电容耦合来接收、发射RF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天线兼用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切换部,把供上述相机模块连接于上述线圈的多个接点中的一个连接于上述第2连接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天线兼用相机模块。本实用新型具备镜头;永磁铁,结合于镜头的一侧;线圈,与永磁铁相邻安装,以便链接磁通;第1连接器,向线圈供应驱动信号,以使镜头移动;以及第2连接器,通过线圈的至少一部分区间,接入RF(Radio Frequency)信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制造商不发生用于避免相机模块与天线之间电磁干扰的追加费用,能够比天线和相机模块分离的状态减小体积和面积,具有能够高效利用便携设备内部空间的效果。
文档编号H01Q1/44GK202615109SQ20122025987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4日
发明者徐普鸿, 沈贤顺 申请人:美细耐斯(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