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缘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22328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卡缘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缘连接器,包括绝缘主体,绝缘主体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排布的插槽,插槽的两侧内壁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内分别安装有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为“L”型,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的一端分别位于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中,另一端位于绝缘主体的同侧,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分别朝两个不同方向插入并装配入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内,避免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的弹性结构受挤压变形,使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与电子卡接触部位紧密而富有弹性,形成良好的电连接。
【专利说明】卡缘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卡缘连接器用于实现电子卡与线路板之间的电连接。该类连接器包括绝缘主体 及收容固定于绝缘主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各导电端子具有顺次连接成一体的焊接部、固 持部及接触部,该固持部、与接触弹性部成一体,整体为直线型,电子卡插入时,与接触部连 接,这种卡缘连接器存在如下缺点:由于接触部的弹性臂与固持部在同一直线面,当电子卡 插接时,会对固持部产生摇晃,从而引起导电端子松动及接触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导电端子松动,接触不稳定等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端子 接触部位与电子卡接触紧密的卡缘连接器。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卡缘连接器,包括绝缘主体,所述绝缘主体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排布的插槽, 所述插槽的两侧内壁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 容槽内分别安装有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为“L” 型,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的一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中,另 一端位于所述绝缘主体的同侧。
[0006]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第一主体部、第一直臂和第一弹臂部,所述第一主体部的 一端为第一止挡部,另一端为第一连料部,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第一连料部与第一直臂的上 端通过第一弧形部连接,所述第一主体部与第一直臂呈直角形成“L”型结构,所述第一直臂 的下端向外弯折形成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第一止挡部与所述第一弹臂部通过第 一转折部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弹臂部的另一端延伸形成第一导正部和第一接触部。
[0007]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凸台固持部。
[0008]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包括第二主体部、第二直臂和第二弹臂部,所 述第二主体部的一端为第二止挡部,另一端为第二连料部,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第二连料部 与第二直臂的上端通过第二弧形部连接,所述第二主体部与第二直臂呈直角形成“L”型结 构,所述第二直臂的下端向外弯折形成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第二止挡部与所述 第二弹臂部通过第二转折部垂直连接,所述第二弹臂部的另一端延伸形成第二导正部和第 二接触部。
[0009]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凸台固持部。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为“L”型, 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分别朝两个不同方向插入并装配入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 内,避免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的弹性结构受到挤压变形,使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 电端子与电子卡接触部位紧密而富有弹性,形成良好的电连接。【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分解图;
[0014]图3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0015]图4是第一导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是图1中B-B方向的剖视图;
[0017]图6是第二导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参照图1至图6,一种卡缘连接器,包括绝缘主体1,所述绝缘主体I设置有沿其长 度方向排布的插槽11,所述插槽11的两侧内壁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一收容槽13和第二收容 槽14,所述第一收容槽13和第二收容槽14内分别安装有第一导电端子2和第二导电端子 3,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第二导电端子3为“L”型,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第二导电端子3的 一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3和第二收容槽14中,另一端位于所述绝缘主体I的同侧。
[0019]参照图3、图4,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包括第一主体部22、第一直臂211和第一弹臂 部23,所述第一主体部22的一端为第一止挡部223,另一端为第一连料部24,所述第一主体 部22的第一连料部24与第一直臂211的上端通过第一弧形部212连接,所述第一主体部 22与第一直臂211呈直角形成“L”型结构,所述第一直臂211的下端向外弯折形成第一焊 接部21,所述第一主体部22的第一止挡部223与所述第一弹臂部23通过第一转折部222 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弹臂部23的另一端向内延伸形成第一导正部231和第一接触部233 ; 所述第一主体部22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凸台固持部221。
[0020]第一收容槽13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31与第一止挡部223配合,防止第一导电端子 插入过深,第一凸台固持部221与第一收容槽干涉,使第一导电端子能固持于第一收容槽 中,第一导正部231使第一导电端子能顺利装入第一收容槽内,第一接触部233外露于第 一收容槽,与电子卡形成电连接,第一弹臂部23的弹性作用使第一接触部与电子卡连接紧
r I I O
[0021]参照图5、图6,所述第二导电端子3包括第二主体部32、第二直臂311和第二弹臂 部33,所述第二主体部32的一端为第二止挡部323,另一端为第二连料部34,所述第二主体 部32的第二连料部34与第二直臂311的上端通过第二弧形部312连接,所述第二主体部 32与第二直臂311呈直角形成“L”型结构,所述第二直臂311的下端向外弯折形成第二焊 接部31,所述第二主体部32的第二止挡部323与所述第二弹臂部33通过第二转折部322 垂直连接,所述第二弹臂部33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导正部331和第二接触部333 ; 所述第二主体部32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凸台固持部321。
[0022]第二收容槽14设置有第二限位部141与第二止挡部323配合,防止第二导电端子 插入过深,第二凸台固持部321与第二收容槽干涉,使第二导电端子能固持于第二收容槽 中,第二接触部333外露于第二收容槽,与电子卡形成电连接,第二导正部331使第二导电 端子能顺利装入第二收容槽内,第二弹臂部33的弹性作用使第二接触部与电子卡连接紧r I I o
[002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为“L”型,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 子分别朝两个不同方向插入并装配入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内,避免第一导电端子、第 二导电端子的弹性结构受挤压变形,使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与电子卡接触部位紧 密而富有弹性,形成良好的电连接。
【权利要求】
1.一种卡缘连接器,包括绝缘主体(I),所述绝缘主体(I)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排布的 插槽(11),所述插槽(11)的两侧内壁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一收容槽(13)和第二收容槽(14), 所述第一收容槽(13)和第二收容槽(14)内分别安装有第一导电端子(2)和第二导电端 子(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第二导电端子(3)为“L”型,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第二导电端子(3)的一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3)和第二收容槽(14)中,另一端 位于所述绝缘主体(I)的同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包括第一 主体部(22)、第一直臂(211)和第一弹臂部(23),所述第一主体部(22)的一端为第一止挡 部(223),另一端为第一连料部(24),所述第一主体部(22)的第一连料部(24)与第一直臂(211)的上端通过第一弧形部(212)连接,所述第一主体部(22)与第一直臂(211)呈直角 形成“L”型结构,所述第一直臂(211)的下端向外弯折形成第一焊接部(21),所述第一主体 部(22)的第一止挡部(223)与所述第一弹臂部(23)通过第一转折部(222)垂直连接,所述 第一弹臂部(23)的另一端延伸形成第一导正部(231)和第一接触部(2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22)的侧壁设置有 弟一凸台固持部(2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3)包括第二 主体部(32)、第二直臂(311)和第二弹臂部(33),所述第二主体部(32)的一端为第二止挡 部(323),另一端为第二连料部(34),所述第二主体部(32)的第二连料部(34)与第二直臂 (311)的上端通过第二弧形部(312)连接,所述第二主体部(32)与第二直臂(311)呈直角 形成“L”型结构,所述第二直臂(311)的下端向外弯折形成第二焊接部(31),所述第二主体 部(32)的第二止挡部(323)与所述第二弹臂部(33)通过第二转折部(322)垂直连接,所述 第二弹臂部(33)的另一端延伸形成第二导正部(331)和第二接触部(3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部(32)的侧壁设置有 第二凸台固持部(321)。
【文档编号】H01R13/24GK203423277SQ201320526759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7日
【发明者】彭永福 申请人:中山磐信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