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扁平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55277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扁平电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扁平电缆,包括电缆防护套,所述电缆防护套包括三个平行设置的空腔,电缆防护套的外侧壁在空腔之间设有凹痕,三个空腔内依次设有铜电缆、网线电缆和电话线电缆,使电缆拉线比较方便,避免电缆线多而缠绕在一起,提高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种扁平电缆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电缆制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扁平电缆。
[0003]

【背景技术】
[0004]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组成,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 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如光 纤铜电缆、网线电缆、电话线电缆外层都包有绝缘层,不过,在使用这三种电缆时,三根电缆 是独立的,要对光纤铜电缆、电脑线电缆、电话线电缆分别拉线,这样不仅比较麻烦,三条电 缆容易缠绕在一起,而且浪费人力物力资源。
[0005]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扁平电缆,避免电缆线多而缠绕在一起, 拉线很方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扁平电缆,包括电缆防护套, 所述电缆防护套包括三个平行设置的空腔,电缆防护套的外侧壁在空腔之间设有凹痕,三 个空腔内依次设有铜电缆、网线电缆和电话线电缆。
[0008] 优选的,所述电缆防护套的两端在凹痕处设有缺口。
[0009] 优选的,所述电缆防护套上设有套接于电缆防护套上的保护套。
[0010] 优选的,所述保护套的两侧为敞口结构。
[0011] 优选的,所述铜电缆、网线电缆和电话线电缆的外侧都设有绝缘层。
[0012]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的扁平电缆,电缆防护套包括三个 平行设置的空腔,空腔内部设有铜电缆、网线电缆和电话线电缆,使电缆拉线比较方便,避 免电缆线多而缠绕在一起,也节省了材料,三种电缆都设有绝缘层,相互之间互不干扰;电 缆防护套的侧壁在空腔之间设有凹痕,防护套的两端在凹痕处设有缺口,便于徒手将空腔 相互分离,便于拉线,无需使用工具;防护套上设有套接的保护套,可以对电缆端部的分离 处进行保护,防止电缆防护套空腔之间沿凹痕进一步分离。
[0013]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发明一种扁平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扁平电缆的俯视图。
[0015] 其中,1-电缆防护套、2-空腔、3-凹痕、4-铜电缆、5-网线电缆、6-电话线 电缆、7-保护套、8-绝缘层。
[0016]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一种扁平电缆的优选实施方式。
[0018] 图1和图2出示本发明一种扁平电缆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扁平电缆,包括电缆防 护套1,所述电缆防护套1包括三个平行设置的空腔2,电缆防护套1的外侧壁在空腔2之 间设有凹痕3,三个空腔2内依次设有铜电缆4、网线电缆5和电话线电缆6,电缆防护套1 的两端在凹痕3处设有缺口,电缆防护套1上设有套接于电缆防护套1上的保护套7,保护 套7的两侧为敞口结构,铜电缆4、网线电缆5和电话线电缆6的外侧都设有绝缘层8。
[0019] 本发明结构的扁平电缆,电缆防护套1包括三个平行设置的空腔2,空腔2内部设 有铜电缆4、网线电缆5和电话线电缆6,使电缆拉线比较方便,避免电缆线多而缠绕在一 起,也节省了材料,三种电缆都设有绝缘层8,相互之间互不干扰;电缆防护套1的外侧壁在 空腔2之间设有凹痕3,防护套的两端在凹痕3处设有缺口,便于将空腔2相互分离,便于拉 线,无需使用外部工具;防护套上设有套接于电缆上的保护套7,可以对电缆端部的分离处 进行保护,防止电缆防护套1空腔2之间沿凹痕3进一步分离。
[0020]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扁平电缆,包括电缆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防护套包括三个平行设置 的空腔,电缆防护套的外侧壁在空腔之间设有凹痕,三个空腔内依次设有铜电缆、网线电缆 和电话线电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平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防护套的两端在凹痕 处设有缺口。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平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防护套上设有套接于 电缆防护套上的保护套。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平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的两侧为敞口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平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电缆、网线电缆和电话线 电缆的外侧都设有绝缘层。
【文档编号】H01B7/17GK104123983SQ201410385728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7日
【发明者】徐可澍 申请人:徐可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