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逆变器的t型结构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68800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光伏逆变器的t型结构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逆变器的T型结构连接器,包括公端与母端,所述公端外设有由上盖与下盖拼合构成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纳所述总线的空腔,所述上盖对应每一公端子处设有所述插孔,所述壳体两端的进口、出口及插孔处分别设有防水件;所述母端子外设有外壳,该外壳由防护盖子、主体及螺母构成,所述主体上设有连接孔,所述防护盖子套设于所述母端外侧,其前端与所述主体卡接,其后端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所述防护盖子前、后端分别设有前、后防水零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接的方式构成公端的壳体以及母端的外壳,省去了包胶工序,由音叉端子直接与芯线插接方式实现芯线的连接,省去了剥皮等工序,组装更为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光伏逆变器的T型结构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用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光伏逆变器的T型结构连接器,总线与支线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光伏电池组件所产生的直流电通过光伏逆变器变换为交流电馈送到电网,在此过程中,需要将各分支缆线中的电流汇流至总缆线上,所使用的连接结构通常包括公端(总线端)和母端(支线端),所述公端将总线中各个芯线分别引出,母端上设有与各个芯线电连接的端子,公端与母端插接构成T型结构的支线与总线电连接形式。
[0003]现在技术中,一般从总线中引线出来需要通过剥皮,在裸露的芯线上缠绕引线,然后用电胶布将裸露部分的电缆包住,完成引线并接。此种方式存在手工接线稳定性差,牢固度不足等问题,影响电导通性能,且加工效率低,批量生产难度大。为此出现通过在每根芯线111上打端子连接的方式,如图1所示,分别通过剥皮、打端子、套装公端主体112、包胶115等工序,实现对总线113的引线;支线则通过在每根芯线上打设端子,套装母端主体,最后完成包胶115工序。由于采用金属端子114的方式引线,与手工缠线相比,连接稳定性及牢固性得到大大提高,但在操作的繁琐度上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改善,仍然需要人工的参与,因此加工效率没有得到提升,影响量产进度。另外,无论是公端或是母端,都需要在外层设置包胶层,即利用包胶层来确保连接器的防水性,但这道工序必将需要开模,一方面提高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工序复杂,使整套连接器组装效率下降,影响生产量的提升。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逆变器的T型结构连接器,通过连接结构的改良,在保证连接性能的基础上,简化工序,提高加工效率,适于量产化。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伏逆变器的T型结构连接器,包括公端与母端,所述公端安装于总线上,并通过公端子引出各芯线,对应每一根芯线上的公端处设有插孔,所述母端与支线连接,并通过母端子引出各芯线,对应每一根芯线上的母端处设有与所述插孔配合的插头,所述公端外设有壳体,该壳体由上盖与下盖拼合构成,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纳所述总线的空腔,所述公端子位于该空腔的中部,所述上盖对应每一公端子处设有所述插孔,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为所述总线的进口与出口,所述进口、出口及插孔处分别设有防水件;所述母端外设有外壳,该外壳由防护盖子、主体及螺母构成,所述主体上设有供所述插头连接的连接孔,所述防护盖子套设于所述母端外侧,其前端与所述主体卡接,其后端与套设于所述支线上的所述螺母螺纹连接,所述主体与所述防护盖子之间以及所述螺母与所述防护盖子之间分别设有前防水零件、后防水零件。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公端通过上盖、下盖拼合的壳体进行保护,母端则通过主体、防护盖子及螺母构成的外壳进行保护,取消包胶层,通过卡接组装,简化加工工序,提高生产效率。由设置于进口、出口、插孔处的防水件,保证公端壳体的密封性,由设置于防护盖子前端及后端的前、后防水零件确保母端的防水性,各个所述防水件及前、后防水零件均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硅胶构成,利用硅胶本身的弹性挤压密封,以弥补卡接方式所带来的密封性不佳的问题,从而使两者的结合,替代包胶层。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盖中部两侧外壁上分别设有凸起,所述下盖上设有与每一所述凸起配合的扣孔,所述上盖两端靠近进、出口处分别设有螺孔柱,所述下盖上设有与每一所述螺孔柱对应的通孔,所述下盖通过螺丝经所述通孔、螺孔柱与所述上盖连接,每一所述螺丝头端套均设有一防水盖。凸起与扣孔的卡接,组装方便,再由螺丝与螺孔柱的连接,确保拼接组合牢固度。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位于所述进口、出口处的防水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空腔内,并由上防水件及下防水件组合构成;所述插孔处的防水件套设于该插孔的外侧,位于所述公端的插孔与母端的主体之间。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下盖内还设有底部防水片,该底部防水片位于所述总线的下方。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公端子由对应每一根芯线上的音叉端子构成,所述音叉端子前端主要由两侧切刀臂及设置于所述切刀臂之间凹槽内的插针构成,两侧所述切刀臂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芯线的直径,所述插针前端插入所述芯线内,与该芯线内金属芯电连接,所述音叉端子的后端与所述支线连接。直接通过音叉端子下压切割开芯线表层绝缘体,再与金属芯电连接,省去了以往剥皮、打端子连接的复杂工序,操作更为方便,提高生产效率。
[00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两侧所述切刀臂位于中部设有拐角,形成向凹槽内渐窄的喇叭口,所述拐角端为窄端,外侧开口端为宽端;所述插针为一锥形,其前端向所述音叉端子开口侧延伸至两侧所述切刀臂的中部。嗽叭口的切刀臂以及锥形的插针,更易于切开芯线表面的绝缘体,增加与金属芯的接触,提高电连接性能。
[00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音叉端子的中部设有折弯段,呈Z形,所述音叉端子的后端与前端经平行于所述芯线布置折弯段连接,相邻所述芯线上的所述音叉端子的前端交错连接布置,所述音叉端子的后端在同一水平面内或相互间距小于I mm。在同一平面内或接近同一平面的空间内,可尽可能缩小母端上配合装配孔的大小,节省空间,同时也便于组装及公端的插接。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护盖子前端两侧设有卡扣弹片,所述主体上设有与所述卡扣弹片配合卡槽,所述主体置入所述防护盖子内,并经所述卡扣弹片与卡槽卡接,所述前防水零件位于所述主体与所述防护盖子之间。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护盖子后端内设有一线材卡爪,所述线材卡爪套设于所述后防水零件上,所述后防水零件的前端设有外凸台,所述后防水零件前端抵于该外凸台上,所述后防水零件后端抵于所述螺母内壁上。
[0015]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6]1.本实用新型中公端外的壳体通过上、下盖卡接构成,母端外的外壳通过主体、防护盖子及螺母拼合构成,再配合各个所述防水件及前、后防水零件的防水性能为公端与母端提供密封的效果,从而可免去包胶层的设置,使得整体组装方便,且加工工序得到简化,无二次加工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7]2.本实用新型中的公端子采用音叉端子构成,其前端直接与芯线插接,通过两侧切刀臂及中间插针切开总线中芯线表面绝缘层,与金属芯接触,音叉端子的后端与分线连接,从而完成良好的电连接,同时在工艺上,无需剥皮工序,直接施压插接,工艺简单化,与卡接的上、下盖的组装形式相适应,使组装变得更为省时省力,加工效率得到大大提升,利
于量产化;
[0018]3.音叉端子的两侧切刀臂上设置拐角,形成内窄外宽的喇叭口,配合锥形插针,一方面便于切刀臂切开芯线表面的绝缘体,组装方便;另一方面增加音叉端子与芯线内金属芯的接触面积,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0019]4.音叉端子中部设有折弯段,呈Z形,从而可实现在相邻音叉端子交错布置时,音叉端子的后端并排在同一平面或小距离空间内,节省空间,便于母端的安装及公端的插接。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0023]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公端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4]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母端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5]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音叉端子的分布状态示意图;
[0026]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音叉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是图7的左视图;
[0028]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音叉端子插入芯线后的状态示意图。
[0029]其中:1、总线;2、支线;3、芯线;4、音叉端子;5、切刀臂;6、插针;7、金属芯;8、拐角;9、折弯段;10、绝缘层;11、插孔;12、母端子;13、上盖;14、下盖;15、凸起;16、扣孔;17、螺孔柱;18、螺丝;19、防水盖;20、空腔;21、上防水件;22、下防水件;23、插孔处的防水件;24、主体;25、防护盖子;26、螺母;27、底部防水片;28、分线卡线槽;29、凹槽;30、前防水零件;31、后防水零件;32、卡扣弹片;33、卡槽;34、线材卡爪;35、外凸台;111、芯线;112、公端主体;113、总线;114、金属端子;115、包胶。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31]实施例一:参见图2?9所示,一种光伏逆变器的T型结构连接器,包括公端与母端,所述公端安装于总线I上,并通过公端子引出四根芯线3,对应每一根芯线3上的公端处设有插孔11,所述母端与支线2连接,并通过母端子12引出各母端芯线,对应每一根芯线上的母端处设有与所述插孔配合的插头,公端与母端插接形成T型结构连接器,如图2所示。
[0032]如图4所示,所述公端外设有壳体,该壳体由上盖13与下盖14拼合构成,所述上盖13中部两侧外壁上分别设有凸起15,所述下盖14上设有与每一所述凸起15配合的扣孔16,所述上盖13两端靠近进、出口处分别设有螺孔柱17,所述下盖14上设有与每一所述螺孔柱17对应的通孔,所述下盖14通过螺丝18经所述通孔、螺孔柱17与所述上盖13连接,每一所述螺丝头端套均设有一防水盖19。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纳所述总线I的空腔20,所述公端子位于该空腔20的中部,所述上盖13对应每一公端子处设有所述插孔11,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为所述总线I的进口与出口,所述进口、出口及插孔11处分别设有防水件;位于所述进口、出口处的防水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空腔20内,并由上防水件21及下防水件22组合构成,其中上防水件21位于上盖13的空腔20内,下防水件22位于下盖14的空腔20内,两者拼合套于总线I上,防止有水自进、出口渗入壳体中部;所述插孔处的防水件23套设于该插孔11的外侧,位于所述公端的插孔11与母端的主体24之间,此处防水件可防止水从公、母端的插接缝处渗入公端内;所述下盖14内还设有底部防水片27,该底部防水片27位于所述总线I的下方,总线I内的四根芯线3被分线卡线槽28分开,以便于与公端子连接,所述底部防水片27放置于分线卡线槽28下,对应左右两侧总线I上的的防水件处,底部防水片27上开设凹槽29,供防水件容纳。
[0033]如图4、5?9所示,所述公端子由对应每一根芯线上的音叉端子4构成,所述音叉端子4前端主要由两侧切刀臂5及设置于所述切刀臂5之间凹槽内的插针6构成,两侧所述切刀臂5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芯线3的直径,所述插针6前端插入所述芯线3内,与该芯线3内金属芯7电连接,所述音叉端子4的后端与所述支线2连接。两侧所述切刀臂5位于中部设有拐角8,形成向凹槽内渐窄的喇叭口,所述拐角8端为窄端,外侧开口端为宽端。所述插针6为一锥形,其前端向所述音叉端4子开口侧延伸至两侧所述切刀臂5的中部。所述音叉端子4的中部设有折弯段9,呈Z形,所述音叉端子4的后端与前端经平行于所述芯线3布置折弯段9连接。当在音叉端子4上施加向下的压力后,首先由两侧切刀臂5切开芯线3外的绝缘层10,随着开口越来越窄,切口也就越深,与绝缘层10内的金属芯7接触,同时中间的插针6深入至金属芯7内,构成良好的电连接,如图9所示。
[0034]在对音叉端子的排布上,如图6所示,相邻所述芯线3上的所述音叉端子4的前端交错连接布置,所述音叉端子4的后端在同一水平面内,形成一直线,如此可便于母端的安装,节省空间。
[0035]如图5所示,所述母端外设有外壳,该外壳由防护盖子25、主体24及螺母26构成,所述主体24上设有供所述插头连接的连接孔,所述防护盖子25套设于所述母端外侧,其前端与所述主体24卡接,其后端与套设于所述支线2上的所述螺母26螺纹连接,所述主体24与所述防护盖子25之间以及所述螺母26与所述防护盖子25之间分别设有前防水零件30、后防水零件31。
[0036]所述防护盖子25前端两侧设有卡扣弹片32,所述主体24上设有与所述卡扣弹片32配合卡槽33,所述主体24置入所述防护盖子25内,并经所述卡扣弹片32与卡槽33卡接,所述前防水零件30位于所述主体24与所述防护盖子25之间;所述防护盖子25后端内设有一线材卡爪34,所述线材卡爪34套设于所述后防水零件31上,所述后防水零件31的前端设有外凸台35,所述后防水零件31前端抵于该外凸台35上,所述后防水零件31后端抵于所述螺母26内壁上,如图3所示,通过压紧构成密封,防止水延支线2外壁渗入外壳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光伏逆变器的T型结构连接器,包括公端与母端,所述公端安装于总线上,并通过公端子引出各芯线,对应每一根芯线上的公端处设有插孔,所述母端与支线连接,并通过母端子引出各芯线,对应每一根芯线上的母端处设有与所述插孔配合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外设有壳体,该壳体由上盖与下盖拼合构成,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纳所述总线的空腔,所述公端子位于该空腔的中部,所述上盖对应每一公端子处设有所述插孔,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为所述总线的进口与出口,所述进口、出口及插孔处分别设有防水件;所述母端外设有外壳,该外壳由防护盖子、主体及螺母构成,所述主体上设有供所述插头连接的连接孔,所述防护盖子套设于所述母端外侧,其前端与所述主体卡接,其后端与套设于所述支线上的所述螺母螺纹连接,所述主体与所述防护盖子之间以及所述螺母与所述防护盖子之间分别设有前防水零件、后防水零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的T型结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中部两侧外壁上分别设有凸起,所述下盖上设有与每一所述凸起配合的扣孔,所述上盖两端靠近进、出口处分别设有螺孔柱,所述下盖上设有与每一所述螺孔柱对应的通孔,所述下盖通过螺丝经所述通孔、螺孔柱与所述上盖连接,每一所述螺丝头端套均设有一防水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的T型结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进口、出口处的防水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空腔内,并由上防水件及下防水件组合构成;所述插孔处的防水件套设于该插孔的外侧,位于所述公端的插孔与母端的主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伏逆变器的T型结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内还设有底部防水片,该底部防水片位于所述总线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的T型结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子由对应每一根芯线上的音叉端子构成,所述音叉端子前端主要由两侧切刀臂及设置于所述切刀臂之间凹槽内的插针构成,两侧所述切刀臂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芯线的直径,所述插针前端插入所述芯线内,与该芯线内金属芯电连接,所述音叉端子的后端与所述支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逆变器的T型结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切刀臂位于中部设有拐角,形成向凹槽内渐窄的喇叭口,所述拐角端为窄端,外侧开口端为宽端;所述插针为一锥形,其前端向所述音叉端子开口侧延伸至两侧所述切刀臂的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逆变器的T型结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叉端子的中部设有折弯段,呈Z形,所述音叉端子的后端与前端经平行于所述芯线布置折弯段连接,相邻所述芯线上的所述音叉端子的前端交错连接布置,所述音叉端子的后端在同一水平面内或相互间距小于I 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的T型结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子前端两侧设有卡扣弹片,所述主体上设有与所述卡扣弹片配合卡槽,所述主体置入所述防护盖子内,并经所述卡扣弹片与卡槽卡接,所述前防水零件位于所述主体与所述防护盖子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的T型结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子后端内设有一线材卡爪,所述线材卡爪套设于所述后防水零件上,所述后防水零件的前端设有外凸台,所述后防水零件前端抵于该外凸台上,所述后防水零件后端抵于所述螺母内壁上。
【文档编号】H01R13/512GK203707459SQ201420068337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7日
【发明者】罗会雄, 汪光宇, 候文宇, 干倓, 刘毅 申请人:苏州工业园区丰年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