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简支梁结构提升夹持力的音频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88471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利用简支梁结构提升夹持力的音频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利用简支梁结构提升夹持力的音频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座体、多支信号端子及一夹持座,绝缘座体装设至一电子装置,其一端朝内凹设有一插接槽,且绝缘座体上开设有至少一第一组装槽及多个第二组装槽,各组装槽与插接槽相连通;夹持座及信号端子分别嵌设在第一组装槽及第二组装槽中,夹持座上经冲压形成有一抵接臂,抵接臂延伸至插接槽中,抵接臂的中段部形成有一夹持端子,而在一音频插头插入插接槽中且抵靠至夹持端子的情况下,抵接臂能因受力变形,使其自由端朝第一组装槽内对应的一抵接面位移,且抵靠至抵接面,进而使抵接臂成为两端皆被固定的简支梁(simply supported beam)结构。如此,即能有效提升夹持力道,并改善音频连接器的传输稳定度。
【专利说明】利用简支梁结构提升夹持力的音频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利用简支梁结构提升夹持力的音频连接器,尤指一种音频连接器能通过简支梁结构,以提升对一音频插头的夹持力,确保该音频插头上的多个音频电极皆能分别准确地与该音频连接器内的多个信号端子相电气连接,不易因外力的影响而松动,以确保该音频连接器与音频插头间信号传输的稳定度。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各式各样的消费性电子装置推陈出新且逐渐普及,消费者也越来越注重消费性电子装置的影音功能。目前,大多数消费性电子装置上,普遍均设有音频连接器,以令消费者能将耳机或喇叭等播音装置的音源线插头(以下简称音频插头),插接至各该消费性电子装置上,进而能通过前述播音装置,播放该等消费性电子装置所输出的音讯。
[0003]一般而言,音频插头的构型略呈圆柱状,且其上设有多个音频电极,各该音频电极分别传输不同的信号(如:左声道信号、右声道信号、麦克风信号、开关信号等),当消费者将音频插头插入至音频连接器的插接槽中时,该音频插头上的各音频电极必须准确地与该音频连接器中的多支信号端子相电气连接,才能正确地传输信号,并令该消费性电子装置能依序通过该插头及该音源线,将音频信号传输至一播音装置,并通过播音装置播放音讯。
[0004]在现有的音频连接器中,该等信号端子可活动地伸入至该插接槽中,并能通过自身的弹性变形力,提供夹持力来固定该音频插头,故,若业者欲提高该等信号端子的夹持力,以将该音频插头稳固于插接槽内,则必须增加该等信号端子与该音频插头间的交互作用力。然而,该音频连接器经长久使用后,该等信号端子仍会因材料因素造成弹性疲乏,而使夹持力道逐渐减弱,导致该等信号端子与该音频插头间很容易产生松动,而在音频插头松动,导致其上的该等音频电极无法准确地与对应的该等信号端子相电气连接的情况下,该音频连接器即无法正确地传送音频信号,甚至,会造成杂音,严重破坏使用者的使用观感。
[0005]综上所述可知,现有的音频连接器的设计,即使该音频插头上的该等音频电极与该等信号端子正确连接,也可能因该等信号端子松动或弹性疲乏,而造成传输质量不佳,更可能使消费者误以为是播音装置质量不佳,故,如何设计出一种能改善音频连接器的夹持力道及稳定性的结构,以降低该等信号端子与该音频插头上该等音频电极间的交互作用力,且能稳定地夹持住该音频插头,即成为本实用新型在此欲探讨的一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有鉴于现有的音频连接器的前述缺失,设计人针对现有的音频连接器的结构进行了多次改良及校调,终于设计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利用简支梁结构提升夹持力的音频连接器,以期能提升音频连接器对音频插头的夹持力,且确保音频插头的音频电极皆能准确地与音频连接器内的对应的信号端子相电气连接,不易因外力的影响而松动,进而提升该音频连接器的“传输稳定性”。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简支梁结构提升夹持力的音频连接器,其中,该音频连接器应用于一电子装置,该音频连接器包括:
[0008]一绝缘座体,能装设至所述电子装置中,所述绝缘座体的一端朝内凹设有一插接槽,所述绝缘座体上设有至少一第一组装槽及多个第二组装槽,所述第一组装槽、所述第二组装槽与所述插接槽相连通,且所述第一组装槽内形成有一抵接面,所述插接槽的构型与一音频插头相匹配;
[0009]多支信号端子,分别嵌设于所述第二组装槽中;及
[0010]一夹持座,嵌设在所述第一组装槽中,所述夹持座上经冲压形成有一抵接臂,所述音频插头能插入所述插接槽中并抵靠至所述抵接臂,所述抵接臂能因受力变形,朝所述抵接面的方向弯曲,所述抵接臂的自由端能抵靠至所述抵接面,且所述抵接臂构成两端皆被固定的简支梁结构,并且所述抵接臂能因反作用力,稳固地夹住所述音频插头邻近一端的部位。
[0011]如上所述的利用简支梁结构提升夹持力的音频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组装槽设于所述绝缘座体的另一端,所述音频插头能插入所述插接槽,且所述抵接臂能抵靠至所述音频插头邻近一端的部位。
[0012]如上所述的利用简支梁结构提升夹持力的音频连接器,其中,所述抵接臂的一端与所述夹持座连接成一体,所述抵接臂的自由端延伸至所述插接槽中。
[0013]如上所述的利用简支梁结构提升夹持力的音频连接器,其中,所述抵接臂的中段部形成有一夹持端子,所述夹持端子呈弯曲状,且其与所述抵接面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抵接臂的自由端与所述抵接面间的距离。
[0014]如上所述的利用简支梁结构提升夹持力的音频连接器,其中,所述信号端子的一端伸入至所述插接槽中,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绝缘座体外,且能焊接至所述电子装置的一电路板上,所述音频插头能插入至所述插接槽内,所述音频插头上的多个音频电极能分别对应于所述信号端子,且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信号端子相电气连接。
[0015]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是:
[0016]本实用新型在该音频插头尚未插入该插接槽中的情况下,该抵接臂的另一端活动地定位于该插接槽中,使得该抵接臂成为一端固定且另一端活动的一悬臂梁(cantileverbeam),而在该音频插头插入该插接槽中,且其邻近一端的部位抵靠至该夹持端子的情况下,该抵接臂的另一端能因该夹持端子的受力变形,而朝该抵接面的方向弯曲,抵靠至该抵接面,进而使该抵接臂成为两端皆被固定的简支梁(simply supported beam)结构,且使该夹持端子能因反作用力,而稳固地夹住该音频插头邻近一端的部位。
[0017]如此,由于该抵接臂在成为该简支梁前,为该悬臂梁,故,该夹持端子不仅能承受较大的弯矩,还能在成为该简支梁后,对该音频插头邻近一端的部位提供较强的夹持力道,据此,才能确保该抵接臂不会因为该音频插头的反复插拔,导致该抵接臂迅速弹性疲乏,进而缩减该音频连接器的使用寿命的问题;另,在该夹持端子稳固地夹住该音频插头邻近一端的部位后,还能确保该等音频电极皆能准确地与该等信号端子相电气连接,不易因外力的影响而松动,以提升该音频连接器的“插拔手感”、“传输稳定”及“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音频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音频连接器的爆炸示意图;
[0021]图3A是本实用新型音频连接器的夹持座示意图;及
[0022]图3B是本实用新型音频连接器的夹持座与插头接触关系示意图。
[0023]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4]1......音频连接器
[0025]11......绝缘座体
[0026]111......插接槽
[0027]112......第一组装槽
[0028]113......第二组装槽
[0029]12......信号端子
[0030]13......夹持座
[0031]131......抵接臂
[0032]A......抵接面
[0033]B......夹持端子
[0034]2 ……音频插头
[0035]21......音频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及其所能达成的效果,能够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现详细说明如下,请一并参阅揭露的图式及图号:
[0037]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利用简支梁结构提升夹持力的音频连接器,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该音频连接器I应用至一电子装置(图中未示),该音频连接器I包括一绝缘座体11、多支信号端子12及一夹持座13,其中,该绝缘座体11,被装设至该电子装置(如:手机、计算机)中,且该绝缘座体11的一端朝内凹设有一插接槽111,该插接槽111的构型与一音频插头2的构型相匹配,使该音频插头2的一端能插入该插接槽111中,并使该音频插头2上的多个音频电极21能分别定位于该插接槽111中的多个预定位置。
[0038]请参阅图1?图3A所示,该绝缘座体11上设有至少一第一组装槽112及多个第二组装槽113,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组装槽112设于该绝缘座体11的另一端,该等第二组装槽113则分别设于该绝缘座体11的另一端及(或)该绝缘座体11的侧面,该等第一组装槽112、第二组装槽113与该插接槽111相连通,且该等第二组装槽113的位置能分别对应于各音频电极21在该插接槽111中的预定位置,该第一组装槽112内形成有一抵接面A ;该等信号端子12分别嵌设于该等第二组装槽113中,其一端伸入至该插接槽111中,另一端则延伸至该绝缘座体11外,且能被焊接至该电子装置的一电路板上,以在该音频插头2插入至该插接槽111内的情况下,该等音频电极21能分别与该等信号端子12相电气连接。
[0039]请参阅图2及图3A所示,为使图面较为清晰,且易于辨识该夹持座13的连接关系及作动原理,特于图2及图3A中省略该等信号端子12,该夹持座13嵌设在该第一组装槽112中,该夹持座13上经冲压形成有一抵接臂131,该抵接臂131的一端与该夹持座13连接成一体,该抵接臂131的另一端则延伸至该插接槽111中,而成为一自由端,该抵接臂131的中段部形成有一夹持端子B,该夹持端子B呈弯曲状,且其与该抵接面A间的距离大于该抵接臂131的另一端与该抵接面A间的距离。
[0040]如上所述,再请参阅图2及图3A所示,在该音频插头2尚未插入至该插接槽111中的情况下,该抵接臂131的另一端活动地定位于该插接槽111中,使得该抵接臂131成为一端固定且另一端能自由活动的一悬臂梁(cantilever beam);请参阅图2及图3B所示(为使图面较为清晰,且易于辨识,亦省略信号端子12),在该音频插头2被插入至该插接槽111中,且其邻近一端的部位抵靠至该夹持端子B的情况下,该抵接臂131的另一端能因该夹持端子B的受力变形,而朝该抵接面A的方向弯曲,抵靠至该抵接面A,进而使该抵接臂131成为两端皆被固定的简支梁(simply supported beam)结构,且使该夹持端子B能因反作用力,而稳固地夹住该音频插头2邻近一端的部位。
[0041]如此,再请参阅图2?图3B所示,由于该抵接臂131在成为该简支梁前,其物理结构为悬臂梁,故该夹持端子B不仅能承受较大的弯矩,还能在成为简支梁后,对该音频插头2邻近一端的部位提供较强的夹持力道,据此,将能确保该抵接臂131不会因为该音频插头2的反复插拔,导致该抵接臂131迅速弹性疲乏,进而缩减该音频连接器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0042]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使用无须传输信号的该夹持座13,来提供夹持力道,故业者即可适度修改用于传输信号的该等信号端子12的结构设计,以降低该等信号端子12与该音频插头2间的物理交互作用力,据此,即可避免在长久使用后,该等信号端子12因弹性疲乏或松动,而导致该等信号端子12与该音频插头2的该等音频电极21间接触不良,或因该等信号端子12偏移,而与该音频插头2的该等音频电极21错误连接的问题。
[0043]另,再请参阅图2及图3B所示,在该夹持端子B稳固地夹住该音频插头2邻近一端的部位后,还能确保该等音频电极21皆能准确地与该等信号端子12相电气连接,不易因外力的影响而松动,以提升该音频连接器的“插拔手感”、“使用寿命”及“传输稳定”。
[0044]在此要特别一提的是,虽然在前述实施例中,该第一组装槽112设于该绝缘座体11的另一端,使该夹持座13能夹持住该音频插头2邻近一端的部位,但是,由于该夹持座13无须传输任何信号,故在实际设计上,业者亦能将该第一组装槽112设置于该绝缘座体11的其他部位上,据此,仍能以相同原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诉求,即利用“简支梁”结构提升该音频连接器I的整体夹持力道。
[00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简支梁结构提升夹持力的音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连接器应用于一电子装置,所述音频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座体,能装设至所述电子装置中,所述绝缘座体的一端朝内凹设有一插接槽,所述绝缘座体上设有至少一第一组装槽及多个第二组装槽,所述第一组装槽、所述第二组装槽与所述插接槽相连通,且所述第一组装槽内形成有一抵接面,所述插接槽的构型与一音频插头相匹配; 多支信号端子,分别嵌设于所述第二组装槽中 '及 一夹持座,嵌设在所述第一组装槽中,所述夹持座上经冲压形成有一抵接臂,所述音频插头能插入所述插接槽中并抵靠至所述抵接臂,所述抵接臂能因受力变形,朝所述抵接面的方向弯曲,所述抵接臂的自由端能抵靠至所述抵接面,且所述抵接臂构成两端皆被固定的简支梁结构,并且所述抵接臂能因反作用力,稳固地夹住所述音频插头邻近一端的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装槽设于所述绝缘座体的另一端,所述音频插头能插入所述插接槽,且所述抵接臂能抵靠至所述音频插头邻近一端的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臂的一端与所述夹持座连接成一体,所述抵接臂的自由端延伸至所述插接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臂的中段部形成有一夹持端子,所述夹持端子呈弯曲状,且其与所述抵接面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抵接臂的自由端与所述抵接面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端子的一端伸入至所述插接槽中,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绝缘座体外,且能焊接至所述电子装置的一电路板上,所述音频插头能插入至所述插接槽内,所述音频插头上的多个音频电极能分别对应于所述信号端子,且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信号端子相电气连接。
【文档编号】H01R13/639GK204156215SQ201420505984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3日
【发明者】郑裕耀 申请人:矽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