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充电的电池板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89165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充电的电池板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充电的电池板栅,包括矩形状板栅本体和极耳,极耳包括板栅本体上侧边的极耳一,极耳一与板栅本体左侧边沿距离为固定值,板栅下侧边设置有极耳二,极耳二与板栅本体左侧边沿距离为可变值,板栅下侧边还设置有极耳三,极耳三与板栅本体左侧边沿距离为零,极耳二和极耳三与板栅本体的下侧边连接处均设置有凹槽。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方便充电的电池板栅,对板栅结构进行改进,实现利用一台设备即能完成左右型号的电池板栅的充电,节省成本,提高生产率,同时在充电后,将极耳三4掰去,不会影响板栅的后续工序的操作,也不影响板栅的质量。
【专利说明】一种方便充电的电池板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铅酸蓄电池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中的电池板栅,本电池板栅充电方便,充电时不会出现板栅与充电电极连接不上的现象。

【背景技术】
[0002]电池板栅的质量决定了铅酸蓄电池的质量,而给电池板栅进行充电是决定电池板栅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对于不同的铅酸蓄电池,使用到的电池板栅型号不一致,现有技术中,是根据不同型号的电池板栅更换不同的板栅充电导电条,甚至更换不同的化成工装,这样导致的电池板栅的生产成本高,生产周期较长,且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旨在提供一种方便充电的电池板栅,本电池板栅所有型号均可以采用一种型号的充电装置和一种安装连接方式进行充电,不会造成充电连接不畅的现象。
[0004]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充电的电池板栅,包括矩形状板栅本体和极耳,极耳包括板栅本体上侧边的极耳一,极耳一与板栅本体左侧边沿距离为固定值,板栅下侧边设置有极耳二,极耳二与板栅本体左侧边沿距离为可变值,板栅下侧边还设置有极耳三,极耳三与板栅本体左侧边沿距离为零,极耳二和极耳三与板栅本体的下侧边连接处均设置有凹槽。
[0005]优选的,板栅本体上设置有横筋条和竖筋条,横筋条与矩形状的板栅本体边框垂直,竖筋条由板栅本体上边沿呈射线状连接到板栅本体的左侧边、下侧边和右侧边。
[000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电池板栅,在电池板栅本体的下侧边设置一个利于充电时连接的极耳三,极耳三与电池板栅的左侧边沿的距离为零,这样在电池板栅充电安装时,将充电导电条与极耳三直接进行安装与连接,就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的极耳二与电池板栅左侧边的距离与充电导电条宽度不够而和极板接触不到或不良致使极板不能充电的现象。
[000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方便充电的电池板栅,在电池板栅本体上设置有个距离板栅左侧边距离为零的假极耳,即极耳三,便于电池板栅在充电时与充电导电条的连接,不会出现断路的现象,有利于提高电池板栅额质量,并且电池板栅充电连接快速准确,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假极耳即极耳三可以有电池板栅上直接轻轻掰下,不会影响电池板栅装配时的尺寸、重量和后续的工艺过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充电的电池板栅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充电的电池板栅充电示意图,
[0010]其中,1、板栅本体,2、极耳一,3、极耳二,4、极耳三,5、横筋条,6、竖筋条,7、凹槽,81、左侧卡板,82、右侧卡板,83、右导电条,84、左导电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2]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板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电池板栅充电示意图,其中虚线部分为充电设备,电池板栅呈正态安装在充电设备上,电池板栅在铅酸蓄电池外壳内部的安装也是将极耳一设置在上方,即图1和图2中的电池板栅位置即为电池板栅充电安装位置和电池壳能安装位置。
[0013]图1中,电池板栅包括矩形状的电池板栅本体I,在电池板栅本体I上侧边设置有极耳一 2,板栅本体I下侧边设置有极耳二 3和极耳三4,极耳二 3与板栅本体I左侧边的距离根据板栅本体I的型号设定,不同型号板栅本体I的极耳二 3距离板栅本体I的左侧边的距离不同,而本实用新型技术中设置的极耳三4与板栅本体I的左侧边的距离为零,将本实用新型技术中的电池板栅本体照图2中的方式进行安装,使得板栅本体I左侧边设置于充电设备的左侧卡板81内,将板栅本体I右侧边设置于充电设备的右侧卡板82内,如图2所示,本图中的极耳二 4与左侧边的距离刚刚等于充电设备的左导电条84的宽度,这样极耳二 4与左导电条84极易出现连接不上的现象,而设置与左侧边距离为零的极耳三4,能够确保极耳三4与左导电条84之间稳固连接,不会出现搭接的现象,确保电池板栅本体I的正常充电,保证电池板栅的质量,本极耳三4和极耳二 3与电池板栅本体I下侧边连接处设置有凹槽7,本凹槽7的作用就是降低极耳三4和极耳二 3的厚度,便于后续工序中将极耳三4和极耳二 3掰下,不影响电池板栅的正常工作。
[001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方便充电的电池板栅,对板栅结构进行改进,实现利用一台设备即能完成左右型号的电池板栅的充电,节省成本,提高生产率,同时在充电后,将极耳三4掰去,不会影响板栅的后续工序的操作,也不影响板栅的质量。
[0015]上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改进,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方便充电的电池板栅,包括矩形状板栅本体和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包括板栅本体上侧边的极耳一,所述极耳一与板栅本体左侧边沿距离为固定值,所述板栅下侧边设置有极耳二,所述极耳二与板栅本体左侧边沿距离为可变值,所述板栅下侧边还设置有极耳三,所述极耳三与板栅本体左侧边沿距离为零,所述极耳二和极耳三与板栅本体的下侧边连接处均设置有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充电的电池板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栅本体上设置有横筋条和竖筋条,所述横筋条与矩形状的板栅本体边框垂直,所述竖筋条由板栅本体上边沿呈射线状连接到板栅本体的左侧边、下侧边和右侧边。
【文档编号】H01M2/28GK204204958SQ201420522862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6日
【发明者】傅宪东 申请人:安徽海容电源动力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