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93791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绝缘本体的底壁前端设有贯穿底壁前端面的多个第一端子槽,底壁后端设有贯穿底壁后端面的多个第二端子槽,第一端子槽和第二端子槽之间具有分隔部;多个第一、第二导电端子分别固定于第一、第二端子槽内,每一第一导电端子包括第一可动端部,每一第二导电端子包括第二可动端部,分隔部对应每一第一、第二可动端部上方分别设有第一、第二挡片,用以限制第一、第二可动端部向上位移,可有效防止插入或拔出电子卡时,电子卡与第一、第二导电端子的接触部相刮擦而造成第一、第二可动端部上翘,解决了电子卡与接触部末端发生相撞的问题,从而有效延长卡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卡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连接器,尤指一种可有效防止端子发生翘起现象的卡连接 器。

【背景技术】
[0002] 卡连接器是安装于手机上的一种电连接器,可实现电子卡与手机之间的讯号传 输,现有卡连接器一般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多个导电端子以及遮盖于 所述绝缘本体上方的遮蔽壳体,所述遮蔽壳体与所述绝缘本体共同形成一插接空间,每一 所述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均延伸入所述插接空间内,每一所述导电端子的焊接部均延伸出所 述绝缘本体外,使用时,将电子卡插入至所述插接空间内,每一所述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与所 述电子卡接触连接。
[0003] 但是,所述每一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均悬设于所述插接空间中,针对所述导电端子 的接触部末端也没有设限位抵挡结构,当电子卡插入或拔出时,容易刮擦所述导电端子的 接触部造成导电端子的接触部末端翘起,与电子卡发生相撞,从而导致卡连接器损坏,影响 卡连接器的使用寿命,给用户带来不便。
[0004] 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改良的卡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端子 接触部末端发生翘起现象的卡连接器。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0007] -种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一底壁,所述 底壁前端设有多个第一端子槽,每一所述第一端子槽贯穿所述底壁的前端面,所述底壁后 端设有多个第二端子槽,每一所述第二端子槽贯穿所述底壁的后端面,所述第一端子槽和 所述第二端子槽之间具有一分隔部;多个第一导电端子,每一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固定 于所述第一端子槽内之第一固定部,自所述第一固定部向后延伸形成的第一接触部,自所 述第一接触部向后延伸形成的第一可动端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位于所述第一端子槽外,所 述第一可动端部延伸入所述第一端子槽内;多个第二导电端子,每一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包 括固定于所述第二端子槽内之第二固定部,自所述第二固定部向前延伸形成的第二接触 部,自所述第二接触部向前延伸形成的第二可动端部,所述第二接触部位于所述第二端子 槽外,所述第二可动端部延伸入所述第二端子槽内;所述分隔部对应每一所述第一可动端 部上方设有一第一挡片,所述第一挡片限制所述第一可动端部向上位移,所述分隔部对应 每一所述第二可动端部上方设有一第二挡片,所述第二挡片限制所述第二可动端部向上位 移。
[0008]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部具有两个第一固定臂,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端子槽两侧, 每一所述第一固定臂前端分别凹陷形成有一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端子槽的底面对应两个 所述第一焊接部处分别设有一开口,以供两个所述第一焊接部露出于所述绝缘本体外。
[0009] 进一步,每一所述第一固定臂外侧分别向前延伸设有一第一弹性卡刺,所述第一 端子槽两侧对应所述第一弹性卡刺处分别设有一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弹性卡刺卡持于所述 第一凹槽内,防止所述第一导电子向前脱出。
[0010] 进一步,所述两个第一固定臂后端通过一第一连接部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位 于所述第一可动端部后端。
[0011] 进一步,所述第一焊接部外侧凸设有一凸部。
[0012] 进一步,所述第二固定部具有两个第二固定臂,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端子槽两侧, 每一所述第二固定臂外侧分别向后延伸设有一第二弹性卡刺,所述第二端子槽两侧对应所 述第二弹性卡刺处分别设有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弹性卡刺卡持于所述第二凹槽内,防止 所述第二导电子向后脱出。
[0013] 进一步,所述两个第二固定臂前端通过一第二连接部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位 于所述第二可动端部前端。
[0014] 进一步,所述第二固定部向后延伸设有一第二焊接部,所述底壁后端向前凹设有 一凹口,所述第二焊接部位于所述凹口内。
[0015] 进一步,所述底壁两侧设有一第一侧壁和一第二侧壁,所述底壁与所述第一侧壁 和所述第二侧壁共同形成一收容空间,用以收容一具有斜角的电子卡,所述第一侧壁对应 所述斜角处设有一倾斜面,所述电子卡插入至所述收容空间内时,所述斜角的前端部分与 所述倾斜面相配合,所述斜角的后端部分悬空于所述凹口的上方。
[0016] 进一步,所述第一挡片连接所述第一端子槽的两侧,所述第二挡片连接所述第二 端子槽的两侧。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 本实用新型对应每一所述第一可动端部上方设一第一挡片,每一所述第二可动端 部上方设一第二挡片,所述第一挡片和所述第二挡片用以分别限制所述第一可动端部和所 述第二可动端部向上位移,可有效防止插入或拔出所述电子卡时,所述电子卡与所述第一、 第二接触部相刮擦而造成所述第一、第二可动端部上翘,解决了电子卡与接触部末端发生 相撞的问题,从而有效延长卡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0019]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2]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俯视图的剖视图;
[0023]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右视图的剖视图;
[0024]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插接电子卡之前的示意图;
[0025]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插接电子卡之后的立体示意图;
[0026] 图7为图6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的附图标号说明:
[0028]

【权利要求】
1. 一种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一底壁,所述底壁前端设有多个第一端子槽,每一所述 第一端子槽贯穿所述底壁的前端面,所述底壁后端设有多个第二端子槽,每一所述第二端 子槽贯穿所述底壁的后端面,所述第一端子槽和所述第二端子槽之间具有一分隔部; 多个第一导电端子,每一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端子槽内之第一固定 部,自所述第一固定部向后延伸形成的第一接触部,自所述第一接触部向后延伸形成的第 一可动端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位于所述第一端子槽外,所述第一可动端部延伸入所述第一 端子槽内; 多个第二导电端子,每一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端子槽内之第二固定 部,自所述第二固定部向前延伸形成的第二接触部,自所述第二接触部向前延伸形成的第 二可动端部,所述第二接触部位于所述第二端子槽外,所述第二可动端部延伸入所述第二 端子槽内; 所述分隔部对应每一所述第一可动端部上方设有一第一挡片,所述第一挡片限制所述 第一可动端部向上位移,所述分隔部对应每一所述第二可动端部上方设有一第二挡片,所 述第二挡片限制所述第二可动端部向上位移。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具有两个第一固定臂, 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端子槽两侧,每一所述第一固定臂前端分别凹陷形成有一第一焊接 部,所述第一端子槽的底面对应两个所述第一焊接部处分别设有一开口,以供两个所述第 一焊接部露出于所述绝缘本体外。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固定臂外侧分别向前延 伸设有一第一弹性卡刺,所述第一端子槽两侧对应所述第一弹性卡刺处分别设有一第一凹 槽,所述第一弹性卡刺卡持于所述第一凹槽内,防止所述第一导电子向前脱出。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固定臂后端通过一第一 连接部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可动端部后端。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部外侧凸设有一凸部。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具有两个第二固定臂, 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端子槽两侧,每一所述第二固定臂外侧分别向后延伸设有一第二弹性 卡刺,所述第二端子槽两侧对应所述第二弹性卡刺处分别设有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弹性 卡刺卡持于所述第二凹槽内,防止所述第二导电子向后脱出。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二固定臂前端通过一第二 连接部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可动端部前端。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向后延伸设有一第二 焊接部,所述底壁后端向前凹设有一凹口,所述第二焊接部位于所述凹口内。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两侧设有一第一侧壁和一第 二侧壁,所述底壁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共同形成一收容空间,用以收容一具有 斜角的电子卡,所述第一侧壁对应所述斜角处设有一倾斜面,所述电子卡插入至所述收容 空间内时,所述斜角的前端部分与所述倾斜面相配合,所述斜角的后端部分悬空于所述凹 口的上方。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片连接所述第一端子槽的 两侧,所述第二挡片连接所述第二端子槽的两侧。
【文档编号】H01R13/24GK204167558SQ201420644910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3日
【发明者】陈焕毅 申请人:东莞杰思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