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热能引导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94152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变压器热能引导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漆包线生产线用供电设备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热能引导系统。本系统包括独立的罩设区域覆盖单台待散热变压器的散热室,所述散热室上方设置有导热口,该导热口向室外环境延伸有风管,散热室在相对顶端导热口的底端处布置风机,风机出风方向指向待散热变压器布置,散热室处还开设有连通散热室腔室的冷风进风口;本系统还包括布置于风管出口处的风压传感组件以及在风压传感组件发出风压消失信号时执行声光警报的报警组件,风压传感组件的感应端位于风管的出风路径处;风压传感组件包括风压传感器以及导风套。本系统不但结构简洁,而且可确保对于变压器的可靠而高效率的散热效果。
【专利说明】变压器热能引导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漆包线生产线用供电设备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热能弓I导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漆包线生产线的自动化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电能则作为其生产基础必不可少。对任何一家漆包线生产企业而言,变压器房的导热问题一直是一大困扰。目前的漆包线生产企业的内部变压器房,大都都直接将变压器裸露在具备通风环境的房间内,以室内室温进行自然通风导热。上述传统的变压器散热方式,在寒冷冬季尚不明显,然而,一旦天气渐暖,其弊端就逐渐显露出来:由于漆包线生产企业的变压器必然不止一台,大量变压器拥挤于室内,其热量相互交互并被室内有限环境淤积。而室内与外界环境唯一流通的仅在于狭小的窗户,时常会因散热不足而导致变压器的过热停机现象。虽然采用风机进行强制换热可以防止变压器过热,然而受环境限制,不能构成有效的冷热风循环,散热效果仍不理想。同时,风机由于常年在热风环境内使用,也常存在过热停机的问题。一旦风机停机,上述变压器的过热现象仍会发生,从而给漆包线企业的正常生产带来极大困扰。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变压器热能引导系统,本系统是由物理部件和线路构造而连成的测试设备,从而针对目前漆包线生产厂家所使用的变压器的高效率在线散热构建了完善的硬件平台。本系统不但结构简洁,而且可确保对于变压器的可靠而高效率的散热效果。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变压器热能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独立的罩设区域覆盖单台待散热变压器的散热室,所述散热室上方设置有导热口,该导热口向室外环境延伸有风管,散热室在相对顶端导热口的底端处布置风机,风机出风方向指向待散热变压器布置,散热室处还开设有连通散热室腔室的冷风进风口 ;本系统还包括布置于风管出口处的风压传感组件以及在风压传感组件发出风压消失信号时执行声光警报的报警组件,风压传感组件的感应端位于风管的出风路径处;风压传感组件包括位于室内的风压传感器以及设置于室外环境的风管出风口处的用于聚拢风力的导风套,所述导风套外形呈管口直径沿风管出风方向由大至小布置的漏斗状构造,导风套的小口径端向室内延伸并连通于风压传感器的感应端处。
[0006]所述风机为多台且构成风机组,风机组以外围框架紧固于地基处,待散热变压器架设于该风机组的外围框架上。
[0007]散热室外形呈具备尖顶状屋顶的腔室状构造,散热室的靠近风机所在处的侧壁为贯穿散热室腔壁布置的网栅状结构,该网栅状结构构成前述冷风进风口。
[0008]冷风进风口环绕散热室周向布置,散热室侧壁在冷风进风口的上方处还开设有可启闭的维修观察门。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0]1)、摒弃了传统的室内散热结构所带来的狭小空间的温度淤积现象。一方面,以散热室的构造,实现了对于对应的待散热变压器所散发工作温度的集束收拢效果,避免了其温度在室内环境的无谓散逸和额外积累;以专门在变压器底部处布置的风机,从而使其形成相对于变压器的由下而上的贯穿通风效果,其散发的热量沿风管发散至外部环境,最终避免了因室内温度淤积而引发的温度累计状况。另一方面,通过风压传感组件的设计,不但避免了采用温度传感而引发的繁复设计和高成本需求;同时,风压传感组件使用更为便捷,使用目前市场上所常见的处理软件即可对其信号进行采集处理,一旦散热室内风机停转,风管处无风,风压传感组件即通知报警组件发出信号,促使操作人员前往纠正即可。
[001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而合理,通过散热室、风管和风机的联合动作来实现对于变压器产生热的对外引导效果,以风压传感组件来确保对于风机动停的适时监控。本系统为目前漆包线生产厂家所使用的变压器的高效率在线散热构建了完善的硬件平台,最终确保对于变压器的可靠而高效率的散热效果。
[0012]2)、对于风压传感组件的具体布置位置,此处以导风套布置于风管出风口处,而以风压传感器位于室内环境为准。换句话说,本系统对于风管出风的监控,重点在于风管出风口处是否有风,而不在于导热口是否进风。之所以采用上述结构,是考虑到风管在长期使用后,可能存在管体漏风现象。此时如若将风压传感组件的风力测试端布置于室内管体处,一旦位于在风压传感组件也即导风套入口处与风管出风口之间的一段室内风管上出现缺口而漏风,该风压传感组件显然是无法监控到的;然而该种泄漏情况显然也是极力需要杜绝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于风压传感组件的布置位置的特定选择,最终为系统的可靠有效工作提供坚实保证。
[0013]3)、导风套的布置,实现了对于风管处出风的二次引导聚集效果。本就经过风管集聚的风力,在经过其出风口排出至室外环境时,部分风力经过导风套二次集聚,以便于位于其内的风压传感组件的更高效捕获。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存在导风套,作为电子信号端的风压传感器自身的对外环境的脆弱性可得到有效保护。实际工作时,可将风压传感器直接布置于室内或密封环境中,以导风套作为引风路径以引来热风,从而一方面依旧保证风压传感器的工作效能,同时还能确保对于风压传感组件的保护效果,一举多得。
[0014]4)、风机的设置以机组结构为准。通过将变压器直接架设在风机组上,从而使其风力的由下而上的贯通效果更强,通风散热效果显然也就更佳。
[0015]5)、散热室侧壁处的网栅状结构,提供风机以冷风进风路径,从而确保室内的清凉空气的不断灌入,最终混合变压器的热量而形成热风导出至外部环境,以构成完整的风力循环。而维修观察门的设置,则便于维护人员及时观测,以确保本系统的可靠良好工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结构剖面图;
[0017]图2为图1的I部分局部放大后的工作示意图。
[0018]图示各标号与本实用新型的各部件名称对应关系如下:
[0019]变压器
[0020]10-散热室11-冷风进风口 12-维修观察门
[0021]20-风管30-风机组31-风机40-报警组件
[0022]51-风压传感器52-导风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图示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结构及工作流程作以下进一步阐述:
[0024]本系统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外形呈腔室状的完全笼罩在待散热变压器上的散热室10。实际使用时,各散热室10对应一台待散热的变压器£1,从而将各变压器3间的彼此温度影响降到最低。散热室10在变压器3下方垫设风机组30以通风。散热器10上方也即其室顶处布置风管20,风管20沿既定方向顺延直至贯穿厂房壁连通至外部环境。散热器10底部处开设网栅状进风口也即冷风进风口 11。为确保对于风机组30的监控效果,避免因风机组30意外停机而导致的散热室10温度过高,进而引发变压器3过热的状况,此处在风管20出风口处增设风压传感组件。具体则为,以导风套52作为位于风管20出风口处的导风元件。通过导风套52的导风功能,将其所收集的风管20处风力回流至风压传感器51,从而获得风管20出风口处的适时风力数据,进而在风机31停机时,相应感应元件得以同时反应,并通过预设的报警组件40加以声光报警。
[0025]本系统具体工作时,首先开启变压器1开启风机组30,变压器3工作,风机组30工作。变压器3工作所产生的热量,沿风机组30的风力方向,在贯通变压器3机身的风力带动和散热室10的腔壁约束下,以风管20引导至外部环境,从而实现热量引导和发散。同时打开报警组件40和风压传感组件。热风在沿风管20运动并最终逸散至外部环境的同时,部分热风经导风套52被引导至位于室内的风压传感器51的感应端处。风压传感器51的感应端不断受到导风套52处传来的风压。一旦风机组30意外停运,风管20处不再出风,风压传感器51的感应端的风压消失。风压传感器51无法获取到风管20出风口的风压信号时,该信息被发至报警组件40,报警组件40蜂鸣或灯光报警,促使位于远处的操作人员前来观察,及时解决情况,从而杜绝因机组停机而导致的变压器过热现象。
【权利要求】
1.一种变压器热能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独立的罩设区域覆盖单台待散热变压器的散热室(10),所述散热室(10)上方设置有导热口,该导热口向室外环境延伸有风管(20),散热室(10)在相对顶端导热口的底端处布置风机(31),风机(31)出风方向指向待散热变压器布置,散热室(10)处还开设有连通散热室(10)腔室的冷风进风口(11);本系统还包括布置于风管(20)出口处的风压传感组件以及在风压传感组件发出风压消失信号时执行声光警报的报警组件(40),风压传感组件的感应端位于风管(20)的出风路径处;风压传感组件包括位于室内的风压传感器(51)以及设置于室外环境的风管(20)出风口处的用于聚拢风力的导风套(52),所述导风套(52)外形呈管口直径沿风管(20)出风方向由大至小布置的漏斗状构造,导风套(52)的小口径端向室内延伸并连通于风压传感器(51)的感应端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热能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31)为多台且构成风机组(30),风机组(30)以外围框架紧固于地基处,待散热变压器架设于该风机组(30)的外围框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压器热能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散热室(10)外形呈具备尖顶状屋顶的腔室状构造,散热室(10)的靠近风机(31)所在处的侧壁为贯穿散热室(10)腔壁布置的网栅状结构,该网栅状结构构成前述冷风进风口(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压器热能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冷风进风口(11)环绕散热室(10)周向布置,散热室(10)侧壁在冷风进风口(11)的上方处还开设有可启闭的维修观察门(12)。
【文档编号】H01F27/08GK204229981SQ201420656132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5日
【发明者】陈彬, 彭春斌, 鲁良文, 章卫东, 钱立海 申请人:铜陵精工里亚特种线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