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AM装置与其形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64337阅读:780来源:国知局
RRAM装置与其形成方法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关于RRAM装置,更特别关于其MIM堆叠结构与其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电阻式非挥发性存储器(RRAM)因具有功率消耗低、操作电压低、写入擦除时间短、耐久度长、存储时间长、非破坏性读取、多状态存储、元件工艺简单、及可微缩性等优点,所以成为新兴非挥发性存储器的主流。电阻式非挥发性存储器的基本结构为底电极、电阻转态层及顶电极构成的金属-绝缘体-金属(metal-insulator-metal,MIM)叠层结构,且电阻式非挥发性存储器的电阻转换(resistive switching,RS)阻值特性为元件的重要特性。一般为了形成MIM堆叠的阵列,往往形成整层的底电极层、电阻转态层、与顶电极层后,再以光刻工艺搭配刻蚀工艺图案化上述层状物以定义多个MIM堆叠。然而刻蚀工艺往往会损伤MIM堆叠的侧壁而劣化MIM堆叠的性质。

综上所述,目前亟需新的RRAM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改善上述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刻蚀工艺往往会损伤MIM堆叠的侧壁而劣化MIM堆叠的性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RRAM装置与其形成方法。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RRAM装置,包括:底电极,位于氧化物层中;多个介电凸块,位于氧化物层上,且底电极位于相邻的两个介电凸块之间;电阻转态层,顺应性地位于介电凸块、氧化物层、与底电极上;导电储氧层,位于电阻转态层上;以及氧扩散阻障层,位于导电储氧层上。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RRAM装置的形成方法,包括:形成底电极于氧化物层中;形成多个介电凸块于氧化物层上,且底电极位于相邻的两个介电凸块之间;顺应性地形成电阻转态层于介电凸块、氧化物层、与底电极上;形成导电储氧层于电阻转 态层上;以及形成氧扩散阻障层于导电储氧层上。

由于本发明的介电凸块可增加相邻的MIM堆叠的导电储氧层中的来自电阻转态层氧原子的迁移路径,甚至截断相邻的MIM堆叠的导电储氧层,因此可有效改善相邻MIM堆叠互相干扰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MIM堆叠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MIM堆叠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MIM堆叠的示意图。

图4A至图4C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MIM堆叠的工艺示意图。

图5A至图5B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MIM堆叠的工艺示意图。

图6A至图6B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MIM堆叠的工艺示意图。

附图标号:

8 晶体管

8D 漏极

8G 栅极

8S 源极

10 基板

11 氧化物层

13 底电极

14 介电凸块

15 电阻转态层

16、18 氧扩散阻障层

17 导电储氧层

18A TiN层

18B TiON层

18C TiN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解决已知工艺造成的问题,可采用图1所示的结构。首先形成晶体管于基板10上。在一实施例中,栅极8G形成于基板10上,而源极8S与漏极8D形成于基板10中并与栅极8G的两侧相邻。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晶体管8仅用以说明而非局限本发明。接着形成氧化物层11于基板10与晶体管上,并以光刻工艺搭配刻蚀工艺形成开口于氧化物层11中,以露出部份漏极8D。沉积底电极层于氧化物层11上及开口中,再以平坦化工艺移除氧化物层11其上表面上的底电极层,即形成底电极13以接触晶体管8(如漏极8D)。之后形成整层的电阻转态层15、导电储氧层17(如Ti)、与氧扩散阻障层18(比如TiN层18A/TiON层18B/TiN层18C)于氧化物层11及底电极13上。氧扩散阻障层18为导电结构,其TiN层18C可作为顶电极。

图1所示的结构可避免已知工艺中,图案化底电极层、电阻转态层、与顶电极层以定义MIM堆叠时,刻蚀损伤MIM堆叠侧壁的缺点。然而上述结构中,相邻的MIM堆叠极易互相干扰。举例来说,当施加写入电压至右侧底电极13时,理论上只有对应右侧底电极13的电阻转态层15的氧原子会迁移至对应右侧底电极13的导电储氧层17中。然而对应右侧底电极13的电阻转态层15的氧原子可能迁移至对应左侧底电极13的导电储氧层17,干扰左侧MIM堆叠的状态。在底电极13之间的距离越小的情况下,上述干扰的问题会越严重。

在另一实施例中,采用介电凸块解决上述氧原子迁移所造成的干扰问题。如图2所示,先提供基板10如硅基板,并形成晶体管8于基板10上。接着形成氧化物层11于基板10上。在一实施例中,氧化物层11可为氧化硅,其形成方法可为热氧化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或其他合适方法。接着以光刻工艺搭配刻蚀工艺形成开口于氧化物层11中以露出晶体管8的漏极8D,再沉积底电极层于氧化物层11上及开口中。在一实施例中,底电极层可为铝、钛、氮化钛(TiN)、或上述组合,其形成方法可为电子束真空蒸镀(E-beam evaporation)、溅镀法(sputtering)、或物理气相沉积(PVD)。接着以平坦化工艺移除氧化物层11其上表面上的底电极层,即形成底电极13,其接触晶体管8的漏极8D。在一实施例中,底电极13的厚度即氧化物层11的厚度介于10nm与100nm之间,其与氧化物层11的厚度相同。底电极13的顶部边缘通常具有斜角(未图示),有利于避免锐角边缘造成的高电场与电流累积。

接着形成介电凸块14于氧化物层11上。如图2所示,某一底电极13位于两个相邻的介电凸块14之间。然而可以理解的是,某一介电凸块14亦位于两个相邻的底 电极13之间。换言之,底电极13与介电凸块14交错排列。介电凸块14可于x方向与y方向围绕底电极13,且可相连成格状。上述介电凸块的形成方法为形成整层的介电层于底电极13及氧化物层11上,再以光刻工艺搭配刻蚀工艺图案化介电层以定义介电凸块14。在一实施例中,介电层与介电凸块14的材料为氧化铝(Al2O3)、氮化硅、氧化硅、氮氧化硅、或类似物。

接着顺应性地形成电阻转态层15于介电凸块14、氧化物层11、与底电极13上。在一实施例中,电阻转态层15的材质可为氧化铪、氧化钛、氧化钨、氧化钽、或氧化锆。在一实施例中,电阻转态层15的形成方法可为原子层沉积(ALD)。

接着顺应性地形成氧扩散阻障层16于但阻转态层15上。在一实施例中,氧扩散阻障层16的形成方法为ALD。氧扩散阻障层16可视情况形成,且某些实施例可省略氧扩散阻障层。

接着顺应性地形成导电储氧层17于氧扩散阻障层16上。在一实施例中,导电储氧层17可为铝、钛、或上述组合,其形成方法可为电子束真空蒸镀、溅镀法、或PVD。在一实施例中,底电极13与导电储氧层17的材质不同,比如底电极13为氮化钛而导电储氧层17为钛。

接着顺应性地形成TiN层18A于导电储氧层17上,再毯覆性地形成TiON层18B于TiN层18A上,最后再形成TiN层18C于TiON层18B上。上述TiN层18A、TiON层18B、与TiN层18C即组成氧扩散阻障层18,可避免导电储氧层17中的氧(来自电阻转态层15)向上逃逸出导电储氧层17。在此实施例中,TiON层18B的厚度介于5nm至8nm之间,而TiN层18A与18C的厚度介于9nm至12nm之间。若TiON层18B过薄,则无法有效避免自电阻转态层15迁移至导电储氧层17的氧,在未施加电压的状态下向上逃逸出导电储氧层17的问题。若TiON层18B过厚,则会大幅增加整个MIM堆叠的电阻而增加RRAM装置的驱动电压,甚至使RRAM装置失效。在一实施例中,TiN层18A与18C与TiON层18B的形成方法可为电子束真空蒸镀、溅镀法、或PVD。虽然图示中的TiN层18C具有平坦上表面,但实际上亦可具有不平坦的上表面。在另一实施例中,TiN层18A可取代为厚度介于0.3nm至0.6nm之间的氧化铝层,而TiON层18B可取代为厚度介于9nm至12nm的TiN层。上述氧化铝层的形成方法可为ALD。若氧化铝层过薄,则无法有效避免自电阻转态层15迁移至导电储氧层17的氧,在未施加电压的状态下向上逃逸出导电储氧层17的问题。若氧 化铝层过厚,则会大幅增加整个MIM堆叠的电阻而增加RRAM装置的驱动电压,甚至使RRAM装置失效。

由于介电凸块14的存在,自对应某一底电极13的电阻转态层15迁移至导电储氧层17中的氧原子,无法如图1的结构般轻易迁移至对应相邻的底电极13的导电储氧层17。简言之,介电凸块14可有效改善相邻MIM堆叠的干扰问题。

图3与图2类似,差别在于介电凸块14与部份(非全部)的底电极13重叠。图3的结构可进一步减少主动区的面积,进而降低MIM堆叠的漏电流与驱动电压。可以理解的是,TiN层18A可取代为厚度介于0.3nm至0.6nm之间的氧化铝层,而TiON层18B可取代为厚度介于9nm至12nm的TiN层。为了进一步避免某一MIM堆叠的导电储氧层17的氧原子(来自电阻转态层15)迁移至相邻的MIM堆叠的导电储氧层17,可采用图4A至图4C的工艺形成MIM堆叠如下。首先,形成晶体管8于基板10上,形成氧化物层于晶体管8与基板10上,并形成底电极13于基板10上的氧化物层11中以接触晶体管8的漏极8D。接着形成介电凸块14于氧化物层11上。之后顺应性地依序形成电阻转态层15、氧扩散阻障层16、导电储氧层17、与TiN层18A于介电凸块14、氧化物层11、与底电极13上,如图4A所示。接着以平坦化工艺如CMP移除超出氧扩散阻障层16的顶部的导电储氧层17与TiN层18A,直到露出电阻转态层15上的氧扩散阻障层16,如图4B所示。之后毯覆性地形成TiON层18B于导电储氧层17、TiN层18A、与露出的氧扩散阻障层16上,如图4C所示。接着形成TiN层18C于TiON层18B上,且TiN层18C可作为此MIM堆叠的顶电极,如图4C所示。上述结构的材料与形成方法与前述类似,在此不赘述。与图2相较,图4C中不同MIM堆叠的导电储氧层17被介电凸块14截断,可进一步避免相邻的MIM堆叠互相干扰。

在一实施例中,形成晶体管8于基板10上,形成氧化物层于晶体管8与10上,形成底电极13于基板10上的氧化物层11中以接触晶体管8的漏极8D,接着形成介电凸块14于氧化物层11上。底电极13位于两个相邻的介电凸块14之间。之后顺应性地依序形成电阻转态层15、氧扩散阻障层16、导电储氧层17、与TiN层18A于介电凸块14、氧化物层11、与底电极13上,如图4A所示。接着以平坦化工艺如CMP移除超出氧扩散阻障层16的顶部的导电储氧层17与TiN层18A,直到露出介电凸块14上的氧扩散阻障层16,如图4B所示。接着以TiN层18A作为刻蚀掩膜,并刻蚀 移除TiN层18A未覆盖的导电储氧层17,如图5A所示。之后毯覆性地形成TiON层18B于TiN层18A与氧扩散阻障层16上,再形成TiN层18C于TiON层18B上,且TiN层18C可作为此MIM堆叠的顶电极,如图5B所示。上述结构的材料与形成方法与前述类似,在此不赘述。在图5B中,不同MIM堆叠的导电储氧层17被介电凸块14截断,且导电储氧层17与介电凸块14之间隔有部份氧扩散阻障层18(TiON层18B)与氧扩散阻障层16,可进一步避免相邻的MIM堆叠互相干扰。此外,上述工艺进一步缩小导电储氧层17的面积(主动区面积),可降低MIM堆叠的漏电流与驱动电压。

在一实施例中,形成晶体管8于基板10上,形成氧化物层11于晶体管8与基板10上,形成底电极13于氧化物层11中以接触晶体管8的漏极8D,并形成介电凸块14于氧化物层11与部份底电极13上。之后顺应性地依序形成电阻转态层15、氧扩散阻障层16、导电储氧层17、与TiN层18A于介电凸块14、氧化物层11、与底电极13上,如图6A所示。接着以平坦化工艺如CMP移除超出氧扩散阻障层16的顶部的导电储氧层17,直到露出介电凸块14上的氧扩散阻障层16,如图6A所示。接着以光刻工艺搭配刻蚀工艺,移除一侧的导电储氧层17与TiN层18A,如图6A所示。接着毯覆性地形成TiON层18B于上述结构上,再形成TiN层18C于TiON层18B上,且TiN层18C可作为此MIM堆叠的顶电极,如图6B所示。上述结构的材料与形成方法与前述类似,在此不赘述。在图6B中,不同MIM堆叠的导电储氧层17被介电凸块14截断,可进一步避免相邻的MIM堆叠互相干扰。此外,上述工艺进一步缩小导电储氧层17的面积(主动区面积),可降低MIM堆叠的漏电流与驱动电压。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MIM堆叠结构具有底电极13位于基板10上的氧化物层11中,多个介电凸块14位于氧化物层11上,且底电极13夹设于介电凸块14之间。上述MIM堆叠结构亦包含电阻转态层15、氧扩散阻障层16、与导电储氧层17顺应性地依序形成于介电凸块14、氧化物层11、与底电极13上。上述MIM堆叠结构亦包含氧扩散阻障层18于导电储氧层17上。由于介电凸块14可增加相邻的MIM堆叠的导电储氧层17中的氧原子(来自电阻转态层15)的迁移路径,甚至截断相邻的MIM堆叠的导电储氧层17,因此可有效改善相邻MIM堆叠互相干扰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TiN层18C(作为顶电极)可经由顶电极接触插塞(未图示)或直接 连接至外部电路或电子元件。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底电极13、电阻转态层15、导电储氧层17、与氧扩散阻障层18组成的MIM堆叠可用于RRAM装置。

虽然本发明已以数个实施例揭露于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相关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