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冷却体上安装电解电容器的系统和建立连接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4947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在冷却体(5)上安装至少一个柱形的电解电容器(2)的系统,其中所述冷却体(5)具有用于至少部分地容纳柱形的电解电容器(2)的至少一个孔(9),并且所述孔(9)在容纳之后部分地或者完全地包围所述电解电容器,其中柱形的所述电解电容器的侧表面机械连接到并且热连接到所述孔(9)的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柱形的所述电解电容器(2)的所述侧表面机械连接到并且热连接到所述孔(9)的所述面上,其方式是:所述侧表面借助能导热的粘胶(6)粘入到所述孔(9)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能导热的所述粘胶(6)具有1W/mK至10W/mK的导热能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柱形的所述电解电容器(2)的所述侧表面机械连接到并且热连接到所述孔(9)的所述面上,其方式是:所述电解电容器(2)借助于相应的配合压入到孔(9)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直径的第一部段(11)从所述孔(9)的外棱边(10)起始,所述第一部段在所述孔(9)的内部中在阶梯状的凸肩(12)处终止,具有所述第一直径的所述第一部段(11)在所述凸肩的内边缘(13)处在所述孔(9)的内部中过渡为具有更小的第二直径的第二部段(14),由此所述电解电容器(2)在所述凸肩(12)处获得深度止挡件并且在所述深度止挡件下方获得空腔(14)。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孔(9)构成为所述冷却体(5)中的盲孔(9)。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保持所述电解电容器(2)的所述孔(9)通过机械加工,如铣削和/或进行钻孔和/或铰孔制成在所述冷却体(5)的实心材料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保持所述电容器的所述孔(9)通过铸件的成型或者挤出的模制件的成型而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体(5)是空调设施的电制冷压缩机的所述壳体(5)的一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制冷压缩机的所述壳体(5)由铜或者铝或者铜或铝的合金构成或者由钢构成。

11.一种用于建立在至少一个柱形的电解电容器(2)和冷却体(5)之间的连接的方法,其中所述冷却体(5)具有用于至少部分地容纳柱形的所述电解电容器(2)的至少一个孔(9),并且所述孔(9)在容纳之后部分地或者完全地包围所述电解电容器,并且其中具有恒定的或者可变的直径的第一部段(15)从所述孔(9)的外棱边(10)起始,所述第一部段在所述孔(9)的内部中在工件棱边(17)处终止,在所述工件棱边处,所述第一部段(15)在所述孔(9)的内部中过渡为具有恒定的直径的第二部段(18),所述恒定的直径小于位于所述工件棱边(17)前方的所述第一部段的直径,并且其中,在所述方法中

a)将能导热的粘胶(6)涂抹到所述第一部段(15)中,使得被涂抹的粘结剂(6)经由所述工件棱边(17)伸入到所述孔(9)的内部中,以及

b)所述电解电容器(2)在所述粘胶(6)硬化之前被引入到所述孔(9)中,至少部分地引入直至进入到所述第二部段(18)中,使得尚未硬化的所述粘胶一起被带入所述孔(9)中并且所述电解电容器(2)的侧表面被润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粘胶(6)的涂抹经由配料单元的配料尖端(21)进行。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恒定的第一直径或者可变的直径的第一部段(15)从所述孔(9)的所述外棱边(10)起始,并且所述第一部段(15)在所述孔的内部中在阶梯状的凸肩(16)处终止,所述凸肩具有内边缘(17)作为工件棱边(17),在所述内边缘处,所述第一部段(11)在所述孔(9)的内部中过渡为具有更小的直径的所述第二部段(14)。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9)的壁在所述第一部段(15)中至少部分地构成为斜边,其中所述孔(9)的直径在所述第一部段(11)中连续减小。

15.一种在至少一个电解电容器(2)和冷却体(5)之间的连接,所述连接可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获得。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连接,其特征在于,能导热的粘胶(6)是电绝缘的。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