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80464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卡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防止卡托飞出的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2012年7月1日公告的中国台湾新型第432992号专利揭示的一种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金属壳体及托盘,所述金属壳体盖设于绝缘本体上而形成收容槽,所述金属壳体上设有卡片,所述托盘上设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前端设有卡持部,通过卡片卡持于凹陷部内而防止托盘脱出收容槽,使用顶出针顶出托盘时,凹陷部摆脱卡片的卡持而退出所述托盘,然而在将托盘退出的过程中,凹陷部摆脱卡片的卡持后容易引起卡托从收容槽内飞出的现象,而影响客户的使用效果及损坏卡托的结构。2016年5月1日公告的中国台湾新型第521284号专利揭示的一种卡托,插入卡连接器的插入空间,该卡托包括:前板部;从所述前板部向所述插入方向延伸的两个以上的侧板部;及连接所述侧板部的任意两个前端部彼此的内板部;所述侧板部中的至少一个侧板部具有向所述插入方向延伸的槽,所述卡托以正确的姿态插入所述卡连接器时,所述槽与所述卡连接器侧的凸片配合,引导向所述卡连接器的插入,所述卡托以上下反转的姿态插入所述卡连接器时,所述侧板部的前端部与所述插入空间的插入口缘部或者所述凸片抵接,限制向所述卡连接器的误插入。此设计利用槽与凸片的配合来达到防反插的目的,然而在实际退出卡托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卡托飞出的现象,而影响客户的使用效果及损坏卡托的结构。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卡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连接器,其可在取出卡托时防止发生卡托飞出的现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一种卡连接器,包括后端设有插入口的底盘、盖设于底盘上的外壳及自插入口插入的卡托,所述卡托包括容纳电子卡的容置空间及导引槽,所述外壳包括远离前端的卡持片,所述导引槽前端设有台阶部,所述卡托向后退出时,所述卡持片在导引槽内移动至台阶部处并受到所述台阶部的阻挡后停止。进一步地,所述卡持片向下倾斜,所述卡持片前端连接于所述外壳,后端设有钩部,所述钩部于所述导引槽内移动。进一步地,所述导引槽后端设有止位部,所述卡托插入至最终位置时,所述卡持片的钩部卡持于所述止位部。进一步地,所述台阶部呈倒v字形且位于所述卡托的最前端。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上壁,所述导引槽位于所述卡托的前半部分,所述卡持片设于所述上壁。进一步地,所述卡连接器进一步包括推杆,所述推杆进一步包括位于后端的抵持部,所述外壳的上壁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卡持片后方的弹性片,所述弹性片抵持于所述抵持部。进一步地,所述卡连接器进一步包括枢转片,所述枢转片包括头部及缺口,所述推杆进一步包括位于前端的凹口,所述底盘包括凹槽、位于凹槽内向上凸出的凸柱及狭槽,所述推杆设于所述狭槽内,所述枢转片的缺口与所述凸柱卡持而令所述枢转片容置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头部抵靠于所述凹口。进一步地,所述外壳进一步包括自上壁向下弯折形成的侧壁,所述侧壁设有若干卡持口,所述底盘进一步包括底面及自底面两侧向上弯折形成的侧面,所述侧面设有若干卡持块,所述若干卡持块卡持于所述若干卡持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卡连接器于外壳上设置带钩部的卡持片,于卡托上设置形成有止位部及台阶部的导引槽,在退出卡托时,所述钩部于导引槽的止位部处移动至所述台阶部处并在受到台阶部的限位后停止从而防止卡托发生飞出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卡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图1自另一方向看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本发明卡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4是图3自另一方向看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发明卡连接器去除卡托及外壳后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本发明卡连接器的卡托的立体图。图7是本发明卡连接器未退出卡托时的剖视图。图8是本发明卡连接器退出卡托时的剖视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卡连接器100底盘1容置槽11底面111侧面112卡持块1121凹槽12凸柱13容纳槽14狭槽15推杆2凹口21抵持部22枢转片3头部31抵推部32缺口33侦测端子4开关端子5弹性臂6导电端子7外壳8上壁81弹性片811卡持片812钩部813侧壁82卡持口821卡托9容置空间91导引槽92台阶部921止位部922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8介绍本发明卡连接器100的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所涉及方向皆以图1为参考,定义插进端为前端。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卡连接器100,包括后端设有插入口的底盘1、安装于所述底盘1上的推杆2、枢转片3、侦测端子4、开关端子5,弹性臂6及若干导电端子7、盖设于底盘1上的外壳8及自插入口插入的卡托9。请参照图3至图5所示,所述底盘1包括容置槽11、位于容置槽11右侧向内凹设的凹槽12、位于凹槽12内向上凸出的凸柱13、位于底盘1两侧的容纳槽14及狭槽15。所述推杆2包括位于前端的凹口21及位于后端的抵持部22。所述枢转片3包括头部31、抵推部32及位于头部31与抵推部32之间的缺口33。所述推杆2设于所述狭槽15内,所述枢转片3的缺口33与所述凸柱13卡持而令所述枢转片3容置于所述凹槽12内且所述头部31抵靠于所述凹口21。所述侦测端子4容设于所述容置槽11且与安装于所述底盘1上的开关端子5在未完全插入卡托9的状态下接触。所述弹性臂6弹性卡持于所述容纳槽14。所述底盘1进一步包括底面111及自底面111两侧向上弯折形成的侧面112,所述若干导电端子7固持于所述底面111,所述侧面112设有若干卡持块1121。所述外壳8包括上壁81及自上壁两侧向下弯折形成的侧壁82。所述外壳8的上壁81包括位于右侧且远离前端处的卡持片812及位于卡持片812右后方的弹性片811。所述弹性片811抵持于所述推杆2的抵持部22。所述卡持片812向下倾斜,所述卡持片812前端连接于所述外壳8,后端设有钩部813。所述侧壁82设有若干卡持口821,所述若干卡持块1121卡持于所述若干卡持口821而令所述外壳8盖设于所述底盘1上且于内部形成容纳卡托9的容纳空间。所述卡托9包括容纳电子卡的容置空间91及位于卡托9的右侧前半部分的导引槽92,所述导引槽92前端设有台阶部921,后端设有止位部922,所述台阶部921呈倒v字形且位于所述卡托9的最前端。请参照图7至图8所示,使用时,若需将卡托9插置于容纳空间内,只需将卡托9向前推进,所述卡持片812的钩部813于所述导引槽92内移动,所述卡托9插入至最终位置时,所述卡持片812的钩部813卡持于所述导引槽92的止位部922。当向后退出所述卡托9时,所述卡持片812的钩部813在所述导引槽92内移动,并于导引槽92的止位部922处移动至台阶部921处并受到所述台阶部921的阻挡后停止而令所述卡托9部分容置于容纳空间200内而防止了卡托9的飞出,此时只需施加外力即可将所述钩部813越过所述台阶部921从而将卡托9取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卡连接器100于外壳8上设置带钩部813的卡持片812,于卡托9上设置形成有台阶部921及止位部922的导引槽92,在卡托9插入容纳空间的过程中,所述钩部813在所述导引槽92内划动,当钩部813抵持于止位部922时,卡托9安装成功。当弹出卡托9时,所述钩部813于导引槽92内划动并在受到台阶部921的限位后停止而防止卡托9飞出,另卡托9在插入容纳空间的过程中,卡持片812与导引槽92相互配合可保证插入过程中卡托9不会发生偏移的现象。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发明说明书而对本发明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