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火花塞火线圈的磁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5365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双火花塞火线圈的磁路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点火线圈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中,点火线圈是一种为点燃发动机气缸内的空气和燃油混合物提供点火能量的执行部件。它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特殊脉冲升压器,它将8-16V的低电压按设定频率通断使之次级产生20-40KV的电压通过火花塞产生电火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新结构的双火花塞火线圈的磁路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火花塞火线圈的磁路结构,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的外壳内的双体外铁芯、以及设置在所述的双体外铁芯内的一对线圈单元,所述的双体铁芯包括一对连体设置的口型单元,所述的线圈单元包括I型铁芯、套设在所述的I型铁芯外部的初级骨架、套设在所述的初级骨架外部的次级骨架,所述的I型铁芯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口型单元的内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双体外铁芯包括多片层叠压制在一起的硅钢片。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每个硅钢片的厚度为0.5mm。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双体外铁芯包括10-50片层叠压制在一起的硅钢片。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双体铁芯的一对连体设置的口型单元呈斜向对角布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外壳的形状与双体外铁芯相同。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双体外铁芯一体注塑于外壳之中。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双体铁芯的一对连体设置的口型单元之间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的外壳内对应设置有定位柱。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口型单元与I型铁芯的两端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安装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口型单元与安装槽的背面设置有收缩槽。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得本发明的结构较为可靠,提升了产品性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双火花塞火线圈的立体图;

附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双火花塞火线圈的立体拆分图;

附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双火花塞火线圈的双体铁芯的立体图;

附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双火花塞火线圈铁芯的主视图;

附图5为附图4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双火花塞火线圈的双体铁芯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见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双火花塞火线圈的磁路结构,包括外壳1、设置在外壳1内的双体外铁芯2、以及设置在双体外铁芯2内的一对线圈单元,双体铁芯2包括一对连体设置的口型单元3,线圈单元包括I型铁芯4、套设在I型铁芯4外部的初级骨架5、套设在初级骨架5外部的次级骨架6,I型铁芯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口型单元3的内壁。

参见附图3至附图6所示,双体外铁芯2包括多片层叠压制在一起的硅钢片,本实施例中的双体外铁芯2的整体厚度为12cm左右,误差在-0.1至+0.2mm之间,每个硅钢片的厚度为0.5mm,共计包括24片层叠压制在一起的硅钢片。硅钢片的要求是光洁平整,无弯曲变形,无毛刺,片与片之间无松动、缝隙,铁芯表面不得有油污、锈斑。

双体铁芯2的一对连体设置的口型单元3呈斜向对角布置,外壳1的形状与双体外铁芯2相同,双体外铁芯2一体注塑于外壳1之中。双体铁芯2的一对连体设置的口型单元3之间设置有定位孔7,外壳内对应设置有定位柱8,从而实现安装过程中的定位。

参见附图5所示,口型单元3与I型铁芯4的两端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安装槽9,用于与I型铁芯4的两端的安装,口型单元3与安装槽9的背面设置有收缩槽10,尺寸为0.1mm,它是冲压过程中的连接桥,在冲压完成前将连接桥冲掉。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