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半自动插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5407发布日期:2018-11-27 21:01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半自动插针装置。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一种安装在电缆或设备上,供传输线系统电连接的可分离元件。连接器在通讯时代,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广泛用于交通、网络、医疗等各个领域。排针、排母连接器是电连接器产品上经常使用的一种高可靠电连接器组件,连接器是在排针绝缘座(绝缘基座)上设置多个密集而排列成行的插针(针状接触物),与排母连接器配套使用。由于这种连接器体积小,结构简单,方便使用,所以市场需求量大。传统的连接器的安装方式是将插针一端插入基座的针孔上,然后逐一挤压使插针达到设定的位置。但由于连机器的基座体积小,接触件数量多,间距小,在挤压插针时力度不易把握,容易使插针弯折损坏,从而导致连接器一致性差、废品率高、装配效率低。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420439812.1公开了一种排针连接器安装装置,包括有 :底座、推动杆、支撑杆、旋转杆和连接杆。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用于放置基座和多个插针的底座,并设置有与底座配合滑动、并带有凸齿的推动杆,在操作时通过旋转旋转杆来驱动推动杆向右移动,使推动杆上的凸齿顶推插针进入基座的内孔。

虽然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插针受力均匀,不易折断,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该装置仍是使用人力驱动,工作效率方面还是偏低,自动化程度不高;其次人力驱动,无法保证每次所施的力大小一样,这就导致产品一致性仍存在不足;再次,对插针施加力,由于插针形状细长,仍会出现插针折断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连接器半自动插针装置,该装置利用下压气和推送气缸作为驱动装置替代了传统的手动装置,巧妙的结合弹簧的伸缩特性,实现了连接器插针装置的半自动化,有效提高插针的工作效率,保证排针连接器的一致性,提高产品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器半自动插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设置于机架上的下压机构和推送机构;所述推送机构上插接有排针固定机构,该推送机构由推送气缸驱动作水平推送动作并将排针固定机构推送至下压机构的下侧;所述下压机构由下压气缸驱动作下压动作,对所述排针固定机构进行下压固定完成插针工作,推送机构由推送气缸驱动复位,下压机构由其上置的回收弹簧带动复位。

作为改进,所述排针固定机构包括插针、排针绝缘座以及排针固定块,排针固定块的上端插接有若干个插针,该插针均穿过排针绝缘座的上端且排针固定块置于排针绝缘座内部,利用排针固定块,使插针和排针绝缘座可靠的固定在一处,方便后期插针工作的进行。

作为改进,所述下压机构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下压气缸,压气缸的前端设有固定块,该固定块上铰接有曲块,曲块的上侧与下压气缸相对设置,其下侧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连接有下压固定座,该下压固定座上设有下压块;下压机构由下压气缸驱动,推动曲块旋转,将下压气缸的推力改变为下压块下压的压力,替代了传统利用人力作为驱动的缺点,在进行插针工作时,保证连接器受力的一致性。

作为改进,所述下压块的左右两侧为对称设置的下压部位,该下压部位之间设有导向槽,避免与连接器上的插针发生干涉,且排针绝缘座两侧对称设有与下压部位相对应的受压部位,该下压部位与受压部位接触完成插针动作;较之传统插针装置,由插针受力改变为排针绝缘座受力,杜绝了插针受力伴随的产品报废情况的发生,同时排针绝缘座受力面积大,受力更加均匀。

作为改进,所述下压固定座的背侧设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直线导轨和滑块,直线导轨紧固于机架上,其上套设有滑块,该滑块与下压固定座紧固连接;导向机构与下压机构结合,在下压机构下压过程中,限制下压机构的竖直方向的自由度,保证下压机构的精度,准确性。

作为改进,所述回收弹簧一侧固定于下压固定座上,另一侧固定于固定块上,在带动下压机构复位避免下压块卡死的同时,也在下压机构下压过程中缓冲下压力,保护连接器避免硬性受力而损坏。

作为改进,所述推送机构包括与所述下压气缸平行设置的推送气缸,该推送气缸的后侧紧固连接有推送块,该推送块的两侧分别设有推送限位块,该限位块的后侧均设有用于对推送块进行限位的阻挡杆;推送机构由推送气缸驱动,往返推动插针固定机构,进行插针工作,实现连接器的自动输送,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改进,所述推送块上设有凹槽,插针固定机构插接于该凹槽内;该凹槽的设置有效保证插针固定机构在进行插针工作时的稳定,避免连接器受力时出现晃动。

作为改进,所述限位块上均设有与所述推送块相适配的滑槽,推送块的两侧边分别嵌设于相对应的滑槽内;该滑槽的设置既保证了推送块推送的准确性,也增强了推送块内插针固定机构受力时的稳定性。

作为改进,所述阻挡杆分别位于所述下压块的两侧;该阻挡杆在推送机构推送时,有效定位推送块,确保推送块准确位于下压机构的正下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较传统的连接器插针装置相比,通过利用下压气缸作为驱动装置配合回收弹簧回弹力的使用,实现了插针装置的自动化,在进行插针工作过程中,保证了连接器的受力均匀,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产品的一致性;

(2)本发明在使用回收弹簧作为下压机构复位驱动装置的同时,利用回收弹簧在下压机构下压过程中被拉伸的特性,作为对下压机构的辅助缓冲,避免了连接器硬性受力,发生损坏;

(3)本发明较传统的连接器插针装置相比,通过改变插针过程中的受力主体,使受力主体由插针变为排针绝缘座,避免了插针受力发生变形、折断的可能,且排针绝缘座相比于插针,受力面积更大,受力更加均匀,结构也更加稳定,有效降低废品率,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品质;

(4)本发明在设置下压机构时,参考了曲柄连杆机构的特点,舍弃了直接使用下压气缸驱动下压块的方式,改为通过采用曲块、固定块、连接杆、下压固定座和下压块组合成的连杆机构来改变下压气缸的推力,使装置结构更加紧凑、可靠、精度更高;

(5)本发明中插针固定机构通过排针固定块,在进行插针工作之前,将插针和排针绝缘座固定成为一体;较传统连接器插针装置分别放置插针与排针绝缘座的方式,更加便捷,有效;

综上所述,本发明特别适用于连接器上用于取代传统连接器插针装置,实现连接器插针工作的自动运行,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废品率低,产品一致性高,效率佳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B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插针固定机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插针固定机构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插针初始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插针初始处理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插针初始处理结构结构侧视图。

图中:1、机架;2、下压机构;21、下压气缸;22、曲块;23、固定块;24、连接杆;25、下压固定座;26、下压块;261、下压块下压部位;262、下压块导向槽; 3、推送机构;31、推送气缸;32、气缸固定片;33、推送限位块;331、推送限位块滑槽;34、推送块;341、推送块凹槽、35、阻挡杆;4、回收弹簧; 5、插针固定机构;51、插针;511、插针上部;512、插针中部;513、插针根部;52、排针绝缘座、521、排针绝缘座受压部位;53、排针固定块;54、初始插针;541、初始插针上部 6、导向机构;61、直线滑轨;62、滑块;7、插针折断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一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如图1和图3所示,种连接器半自动插针装置,包括垂直设置于机架1上的下压机构2和推送机构3;所述推送机构3上插接有插针固定机构5,该推送机构3由推送气缸31驱动作水平推送动作并将插针固定机构5推送至下压机构2的下侧;所述下压机构2由下压气缸21驱动作下压动作,对所述插针固定机构5进行下压固定完成插针工作,推送机构3由推送气缸31驱动复位,下压机构2由其上置的回收弹簧4带动复位。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插针固定机构5包括插针51、排针绝缘座52以及排针固定块53,排针固定块53的上端插接有若干个插针51,该插针51的上部511均穿过排针绝缘座52的上端且排针固定块53置于排针绝缘座52内部,利用排针固定块,使插针和排针绝缘座可靠的固定在一处,方便后期插针工作的进行。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下压机构2包括设置于机架1上的下压气缸21,下压气缸21的前端设有固定块23,该固定块23上铰接有曲块22,曲块22的上侧与下压气缸21相对设置,其下侧铰接有连接杆24;所述连接杆24的下端连接有下压固定座25,该下压固定座25上设有下压块26;如图2所示所述下压块26的左右两侧为对称设置的下压部位261,该下压部位261之间设有导向槽262,所述排针绝缘座52两侧对称设有与下压部位261相对应的受压部位521,该下压部位261与受压部位521接触完成插针动作。

如图3所示,所述下压固定座25的背侧设有导向机构6,该导向机构6包括直线导轨61和滑块62,直线导轨61紧固于机架1上,其上套设有滑块62,该滑块62与下压固定座25紧固连接,限制下压机构下压过程中的自由度。

如图3所示,所述回收弹簧4的一侧固定于下压固定座25上,另一侧固定于固定块23上,利用弹簧拉伸收缩的特性复位下压机构。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推送机构3包括与所述下压气缸21平行设置的推送气缸31,该推送气缸31的后侧紧固连接有推送块34,该推送块34的两侧分别设有推送限位块33,该限位块33的后侧均设有用于对推送块34进行限位的阻挡杆35;如图1所示,所述推送块34上设有凹槽341,插针固定机构5插接于该凹槽341内,有效保证插针固定机构在进行插针工作时的稳定,避免连接器受力时出现晃动;如图1所示,,所述限位块33上均设有与所述推送块34相适配的滑槽331,推送块34的两侧边分别嵌设于相对应的滑槽内,保证了推送块推送的准确性,也增强了推送块内插针固定机构受力时的稳定性;如图3所示,所述阻挡杆35分别位于所述下压块26的两侧,该阻挡杆在推送机构推送时,有效定位推送块,确保推送块位于下压机构的正下方。

工作过程如下:

初始插针54,一端插入排针固定块53中,另一端541插入插针折断块7的一字槽内反复折弯3-4次后,使用排针绝缘座52沿插针51的上部511套入插针固定座53,形成插针固定机构5;插针机构5插接入推送块34的凹槽341内,随后推送机构3工作,推送气缸31推动推送块34水平推送至下压机构2的下方,被阻挡杆阻挡停止;下压机构2开始工作,下压气缸21驱动曲块22绕铰接点A转动,曲块22转动带动连接杆24下压,使下压气缸31的推力改变为下压的压力,铰接在连接杆24下方的下压固定座25沿导向机构6中的直线导轨61方向向下滑动,紧固在下压固定座25上的下压块26也随之下压,下压块26正好下压在插针固定机构5中的排针绝缘座52上;下压完成后,推送气缸31带动推送块34复位,下压气缸21回收,连接在固定块23和下压固定座25上的回收弹簧4带动下压固定块25复位。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 “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 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 “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发明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