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6998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于绝缘壳体的致动器上设有与板状信号传输介质的表面按压接触的介质按压部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通常,在各种电器设备等中,作为用于电连接柔性电路板(FPC)、柔性扁平电缆(FFC)等各种板状信号传输介质的方法而广泛应用有各种电连接器。例如,如下述的专利文献等那样在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使用的电连接器中,构成为,将由上述的FPC、FFC等构成的板状信号传输介质经由绝缘壳体(绝缘体)的开口部向内部插入,在该时刻位于“待机位置(开放位置)”而将板状信号传输介质维持为开放状态的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在作业人员的操作力的作用下以朝向电连接器的前方侧或后方侧的“作用位置(闭塞位置)”压倒的方式转动。

而且,当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被转动操作到夹持板状信号传输介质的“作用位置(闭塞位置)”时,设于该致动器的介质按压部(加压部)压接于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PC、FFC等)的表面,在该致动器的介质按压部(加压部)的按压力的作用下,对板状信号传输介质进行夹持并使其成为固定状态。另一方面,当位于“作用位置(闭塞位置)”的致动器朝向原来的“待机位置(开放位置)”向被向上方抬起的方向进行转动操作时,致动器的介质按压部(加压部)的按压力逐渐消除,到达“待机位置(开放位置)”,从而能够拔出板状信号传输介质。

另外,如上所述,当致动器被转动到“作用位置(闭塞位置)”而介质按压部(加压部)压接于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PC、FFC等)时,设于板状信号传输介质的导电路径与以多极状排列在绝缘壳体的内部的多个触头构件相接触,由此,形成信号电路或接地电路。

此时,常常采用以下这样的结构:在致动器的介质按压部(加压部)即将到达“作用位置(闭塞位置)”之前的时机,以相对于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PC、FFC等)的突出量略大于该介质按压部相对于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PC、FFC等)的突出量的方式形成的按压前突起部瞬间压接于板状信号传输介质的表面,然后,利用介质按压部进行按压作用,由此产生致动器的转动操作中的卡搭感(日文:クリック感)。

然而,在近年的电子设备中,存在信号传输的极数变多的倾向,与极数的增大成正比地,触头构件和致动器的介质按压部(加压部)的数量也逐渐增大。在具有这样的多极结构的电连接器中,随着极数的增大,必须对致动器施加较大的操作力,在信号传输的极数到达一定以上的数量的情况下,还考虑有致动器的操作所需要的作用力变得过大而使致动器变得难以操作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样的致动器的操作性的问题,以往还采取了减少介质按压部、按压前突起部相对于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PC、FFC等)的突出量(按压量)的对策,但是,在这样的结构中,存在对板状信号传输介质的保持性、电连接可靠性下降、而且导致转动操作卡搭感也降低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9-13476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28928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提高致动器的操作性并且提高对板状信号传输介质的保持性和电连接可靠性的电连接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采用以下这样的结构: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其供板状信号传输介质插入;多个触头构件,其以多极状排列在所述绝缘壳体的内部;以及致动器,其以能够绕预先确定的转动中心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绝缘壳体,成为自待机位置朝向作用位置进行转动操作的结构,在所述致动器设有介质按压部,该介质按压部在该致动器自所述待机位置进行转动操作到作用位置的状态下成为按压接触于所述板状信号传输介质的表面的配置关系,其中,在所述致动器的在所述转动操作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介质按压部处于下游侧的附近部分设有按压前突起部,该按压前突起部突出到距所述转动中心的距离大于所述介质按压部距所述转动中心的距离的位置而产生所述转动操作的卡搭感,所述按压前突起部设于所述触头构件的多极排列方向即所述致动器的长度方向上的一部分的区域。

根据具有这样结构的本发明,按压前突起部对板状信号传输介质的按压力仅施加于致动器的长度方向上的一部分,因此,即使在随着信号传输的极数的增大而使致动器在触头构件的多极排列方向上变长的情况下,按压前突起部对板状信号传输介质的按压力也不会较大地增大,而在板状信号传输介质被最终固定之前的阶段施加于致动器的操作力能够降低,另一方面,介质按压部的按压力不会减少而能够被维持,因此,能够良好地获得板状信号传输介质的最终的固定状态。

另外,在本发明中,还能够采用这样的结构:在所述致动器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的区域配置有所述按压前突起部,在所述致动器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区域未设有所述按压前突起部。

另外,在本发明中,能够采用这样的结构:所述按压前突起部在所述致动器的长度方向上隔开预先确定的间隔地分散。

另外,在本发明中,期望的是,所述触头构件包括与所述板状信号传输介质压接的触点部,在所述按压前突起部设有变形容许部,该变形容许部由对在所述触头构件的触点部压接于所述板状信号传输介质的状态下的该板状信号传输介质的弹性变形部分进行收纳的空间形成。

根据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本发明,通过将利用致动器的介质按压部按压而产生的板状信号传输介质的弹性变形部分收纳于变形容许部,从而使板状信号传输介质成为卡定状态,因此,能够提高该板状信号传输介质的保持性。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电连接器构成为:通过在触头构件的多极排列方向即致动器的长度方向上的一部分的区域设有比以按压接触于板状信号传输介质的表面的方式设于致动器的介质按压部更向该致动器的转动半径的外方侧突出并产生转动操作卡搭感的按压前突起部,从而对致动器的长度方向上的一部分施加按压前突起部对板状信号传输介质的按压力,即使在使致动器在触头构件的多极排列方向上变长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按压前突起部对板状信号传输介质的按压力较大地增大,从而降低在板状信号传输介质被最终固定之前的阶段施加于致动器的操作力,另一方面,同样地维持介质按压部的按压力从而使板状信号传输介质的最终固定状态良好,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提高致动器的操作性且提高板状信号传输介质的保持性及电连接可靠性,从而能够低廉且大幅地提高电连接器的品质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图,是从前方侧表示在未插入板状信号传输介质的状态下致动器被放倒至作用位置(闭塞位置)时的整体结构的外观立体说明图。

图2是处于图1所示的闭塞状态的电连接器的主视说明图。

图3是处于图1和图2所示的闭塞状态的电连接器的侧视说明图。

图4是处于图1~图3所示的闭塞状态的电连接器的俯视说明图。

图5是放大表示沿着图2中的V-V线的横截面的说明图。

图6是放大表示沿着图2中的VI-VI线的横截面的说明图。

图7是从前方侧表示图1~图6所示的电连接器的致动器弹起到待机位置(开放位置)的状态的整体结构的外观立体说明图。

图8是表示图7所示的致动器开放状态下的电连接器的主视说明图。

图9是图7~图8所示的致动器开放状态下的电连接器的侧视说明图。

图10是图7~图9所示的致动器开放状态下的电连接器的主视说明图。

图11是放大表示沿着图8中的XI-XI线的横截面的说明图。

图12是放大表示沿着图8中的XII-XII线的横截面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图1~图12所示的电连接器所使用的致动器的外观立体说明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致动器的主视说明图。

图15是放大表示沿着图14中的XV-XV线的横截面的说明图。

图16是放大表示沿着图14中的XVI-XVI线的横截面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在插入了板状信号传输介质的末端部分之后在闭塞转动操作致动器的中途,致动器的按压前突起部开始与板状信号传输介质接触的状态下的电连接器的主视说明图。

图18是图17所示的电连接器的侧视说明图。

图19是放大表示沿着图17中的XIX-XIX线的横截面的说明图。

图20是放大表示沿着图17中的XX-XX线的横截面的说明图。

图21是表示在闭塞转动操作致动器的中途,致动器的介质按压部开始与板状信号传输介质接触的状态下的电连接器的主视说明图。

图22是图2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侧视说明图。

图23是放大地表示沿着图21中的XXIII-XXIII线的横截面的说明图。

图24是放大地表示沿着图21中的XXIV-XXIV线的横截面的说明图。

图25是表示在插入了板状信号传输介质的末端部分之后,致动器被闭塞转动操作到作用位置(连接位置)的状态下的电连接器的主视说明图。

图26是图25所示的电连接器的侧视说明图。

图27是放大地表示沿着图25中的XXIII-XXIII线的横截面的说明图。

图28是放大地表示沿着图25中的XXIV-XXIV线的横截面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连接器;11、绝缘壳体;11a、触头安装槽;11b、部件安装口;11c、中央开口部;11d、侧壁部;11e、锁定板;11f、被卡定部;12、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12a、转动轴(轴部);12a1、轴端支承部;12b、操作主体部;12c、介质按压部(突条部);12d、轴支承收纳部;12e、槽部;12f、变形容许部;12g、卡定部;12h、按压前突起部;13、导电触头构件;13a、后端基部;13b、基板连接部;13c、支承梁;13d、轴支承部;13e、弹性梁;13f、触点部;14、保持配件;F、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PC或FFC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详细地说明为了进行由柔性电路板(FPC)、柔性扁平电缆(FFC)等构成的板状信号传输介质的连接而将本发明应用于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来进行使用的电连接器的实施方式。

[关于电连接器的整体结构]

即,图1~图6所示的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0为具有如下这样的所谓的前掀(日文:フロントフリップ)型结构的电连接器,即,在绝缘壳体11的前端缘部分(图5和图6的左端缘部分)安装有作为连接操作单元的致动器12,上述的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12成为能以朝向供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PC或FFC等)F的末端部分插入的连接器前端侧(图5和图6的左端侧)压倒的方式进行转动的状态。

此时的绝缘壳体11由以细长状延伸的中空框体状的绝缘性构件形成,以下,将该绝缘壳体11的长度方向称作“连接器长度方向”,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PC或FFC等)F的末端部分设为自“连接器前方”朝向“连接器后方”插入,将该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的插入方向称作“介质插入方向”。另外,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的末端部分设为自“连接器后方”朝向“连接器前方”拔出,将该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的拔出方向称作“介质拔出方向”。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0具有在连接器长度方向上左右对称的结构,对成为左右对称的配置关系的相同的结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进行说明。

在绝缘壳体11的中空状内部,作为由成为适当的形状的薄板状金属制构件形成的触头构件,安装有多个导电触头构件13、13、…。该多个导电触头构件13、13、…以沿连接器长度方向隔开适当的间隔成为多极状的方式配置,导电触头构件13分别安装于多个触头安装槽11a、11a、…的各个触头安装槽,该多个触头安装槽11a、11a、…沿连接器长度方向隔开恒定的间隔地形成于形成绝缘壳体11的内侧空间的底部内壁面。

这些导电触头构件13分别作为信号传输用或接地用的任意用途以利用焊锡接合安装于在省略了图示的印刷电路板上形成的导电路径的状态进行使用。

另外,如上所述,在绝缘壳体11的前端缘部分(图5和图6的左端缘部分)安装有作为连接操作单元的致动器12,如图7及其之后的图所示,该致动器12成为以向上方抬起的方式进行转动操作的结构,通过这样地向上方转动操作致动器12,从而使绝缘壳体11的前端缘部分在连接器长度方向上的大致整个长度上成为开放状态(参照图7)。然后,自该成为开放状态的绝缘壳体11的前端缘部分向绝缘壳体11的中空状内部空间插入由柔性电路板(FPC)、柔性扁平电缆(FFC)等构成的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的末端部分。

另外,在上述的绝缘壳体11的后端缘部分(图5和图6的右端缘部分)以沿连接器长度方向以恒定的间隔排列的方式设有多个部件安装口11b、11b、…,该多个部件安装口11b、11b、…用于将导电触头构件13等安装于绝缘壳体11的内部。该各个部件安装口11b分别相当于上述的触头安装槽11a的后端开口部,经由该部件安装口11b向绝缘壳体11的内部插入的导电触头构件13以沿触头安装槽11a滑动到预先确定的位置的方式被插入并以插入了的状态被固定。

如上所述,导电触头构件13以在连接器长度方向上成为多极状的方式安装有多个,该各个导电触头构件13配置于与自连接器前方侧插入到绝缘壳体11的中空内部空间的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PC或FFC等)F的布线图案(省略图示)相对应的位置。形成于该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的布线图案是将信号传输用导电路径(信号线焊盘)或屏蔽用导电路径(屏蔽线焊盘)以适当的间距间隔配置而成的。

[关于触头构件]

在此,上述的各个导电触头构件13具有后端基部13a,该后端基部13a以夹在形成了绝缘壳体11的部件安装口11b的上下的壁部的内壁面之间方式被固定。在该后端基部13a的下端部相连设置有基板连接部13b,该基板连接部13b以形成台阶状的方式朝向连接器后方侧的外方侧延伸。该基板连接部13b利用焊锡接合与印刷电路板上的导电路径(省略图示)相连接,并利用该焊锡接合进行电连接器1的安装。

另外,自构成上述的各导电触头构件13的后端基部13a的上端部分,支承梁13c朝向连接器前方侧大致水平地延伸出来。该支承梁13c以与形成绝缘壳体11的内部空间的上壁部的内表面相抵接的状态延伸至连接器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分,该支承梁13c的伸出端部分通过设于绝缘壳体11的中央开口部11c在上方侧暴露。

即,上述的绝缘壳体11的中央开口部11c以自该绝缘壳体11的上壁部中的连接器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将前方侧的部分切掉的方式形成,并设置在除设于连接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的侧壁部11d、11d以外的整个长度上。而且,在该中央开口部11c的前方侧区域配置有所述的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12,并且,在该中央开口部11c的后方侧区域以向上方暴露的方式配置有如上所述地构成导电触头构件13的支承梁13c的前端侧部分。

另外,在绝缘壳体11的侧壁部11d、11d的前端部分形成有凹形状的被卡定部11f,通过相对于该被卡定部11f将后述的致动器12的一部分卡定,从而使致动器12维持为图1~图6以及图25~图28所示的被压倒至水平的状态。对于该方面,之后进行详细说明。

在此,在支承梁13c的前端部以朝向下方开口的方式形成有轴支承部13d,该轴支承部13d成为凹形状。而且,相对于设于该支承梁13c的轴支承部13d,以自下方侧滑动自如地与轴支承部13d相接触的方式配置有设于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12的作为轴部的转动轴12a,成为使致动器12以该转动轴(轴部)12a为中心转动的结构。对于该致动器12的结构,之后进行详细说明。

另外,在构成各导电触头构件13的后端部分的后端基部13a的上端部分与支承梁13c的根基部分之间的一体连结部位,以分支的方式设有弹性梁13e。该弹性梁13e由自上述的支承梁13c的根基部分中的下端缘朝向连接器前方侧的斜下方以成为悬臂状的方式延伸的带板状的挠性构件形成,在向斜下方延伸至绝缘壳体11的下壁部的内壁面附近之后,略向上弯折并朝向连接器前方侧以大致直线状延伸。而且,在该弹性梁13e的延伸侧的前端部分以成为向上的突状形状的方式形成有触点部13f。

设于构成该导电触头构件13的一部分的弹性梁13e的触点部13f成为自下方侧与插入到绝缘壳体11的内部的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PC或FFC等)F的布线图案(省略图示)相面对的配置关系。而且,通过利用转动操作后的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12将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朝向下方按压,从而将该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的布线图案自上方侧按压于导电触头构件13的触点部13f。

[关于致动器]

在此,如上所述地能以转动轴(轴部)12a为中心进行转动操作的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12具有操作主体部12b,该操作主体部12b由沿连接器长度方向延伸的板状构件形成。构成该操作主体部12b的板状构件包括沿连接器长度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的一对端缘部,上述的转动轴12a沿一对端缘部中的一侧的端缘部延伸。

该转动轴(轴部)12a的长度方向两侧的轴端部分形成为自操作主体部12b的连接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面朝向外方突出的轴端支承部12a1,该两轴端支承部12a1、12a1被沿绝缘壳体11的侧壁部11d、11d的内表面侧配置的保持配件14的上缘部自下方侧以滑动自如的方式支承,从而转动轴12a以不会自导电触头构件13的轴支承部13d向下方脱落的方式被支承。而且,构成为对以这样的转动轴(轴部)12a为中心的转动半径的外方侧部分施加作业者的转动操作力。

另外,上述的保持配件14的下端缘部分构成为载置于省略了图示的印刷电路板上,并利用焊锡接合安装。

另外,在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12被压倒至水平的状态下的操作主体部12b的前端部分设有卡定部12g,该卡定部12g形成为朝向连接器长度方向的外方成为凸状。而且,构成为在致动器12以被压倒至水平的方式转动时,设于该致动器12的卡定部12g嵌合于绝缘壳体11侧的被卡定部11f,通过使卡定部12g、被卡定部11f彼此嵌合,从而致动器12维持为被压倒至水平的状态。(参照图1~图6以及图25~图28)。

即,该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12以在被放倒至水平的状态下闭塞所述的绝缘壳体11的中央开口部11c的前方侧的区域的方式配置,并构成为自利用这样的致动器12的闭塞转动操作而被压倒至水平的“作用位置(闭塞位置)”至图7~图12所示被抬起到上方的“待机位置(开放位置)”地进行致动器12的打开转动操作。打开转动操作至“待机位置(开放位置)”的致动器12以从直立的状态略向后方侧放倒的状态与绝缘壳体11的局部相抵接从而停止转动。

在这样地以将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12抬起到“待机位置(开放位置)”的方式进行打开转动操作时(参照图17~图12),绝缘壳体11的前端侧区域成为向上方开放的状态,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PC或FFC等)F的末端部分自上方侧载置于成为了该开放状态的绝缘壳体11的前端侧区域。

将载置于该绝缘壳体11的前端侧区域的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PC或FFC等)F的末端部分朝向连接器前方侧(图17~图28的右方侧)逐渐插入,并在抵接于绝缘壳体11的壁部的状态下停止。此时,在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的末端部分的两侧缘部以向两侧外方突出的方式设有省略了图示的定位卡定板,该两侧的定位卡定板通过与相对配置于绝缘壳体11的长度方向两侧部分的锁定板11e、11e相抵接从而限制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的延伸方向上的移动,由此,进行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的定位。

接着,以将位于“待机位置(开放位置)”的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12向连接器前方侧压倒的方式进行闭塞转动操作,当如图25~图28所示地移动(转动)到“作用位置(闭塞位置)”时,如上所述地以成为凸状的方式设于操作主体部12b的卡定部12g卡定于绝缘壳体11的被卡定部11f而在“作用位置(闭塞位置)”被保持。

在相当于该被移动(转动)到“作用位置(闭塞位置)”的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12的下表面的表面上如下所述地形成有介质按压部12c,构成为,该介质按压部12c将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PC或FFC等)F的上表面(一侧的面)朝向下方侧按压,将设于该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的布线图案按压于导电触头构件13的触点部13f。关于这一点,在后述详细地进行说明。

另外,特别是如图13~图16所示,在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12的操作主体部12b以成为梳齿状的方式凹设有多个轴支承收纳部12d,该轴支承收纳部12d由收纳作为上述的导电触头构件13的一部分的支承梁13c的轴支承部13d的空间形成。该各个轴支承收纳部12d在连接器长度方向(多极排列的方向)上配置于与上述的导电触头构件13相同的位置,以使支承梁13c的轴支承部13d插入到该致动器12的轴支承收纳部12d的内部的方式配置。如上所述,相对于该支承梁13c的轴支承部13d,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12的转动轴12a以自下方侧按压的方式接触配置,由此,构成为致动器12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被保持。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在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12的操作主体部12b,在与导电触头构件13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多个介质按压部12c,该介质按压部12c按压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PC或FFC等)F的上表面(一侧的面)。该多个介质按压部12c形成于与被移动(转动)到“作用位置(闭塞位置)”的致动器12的下表面相当的表面,由在导电触头构件13的多极排列方向即连接器长度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距间隔地配置的突条部形成。形成该各个介质按压部12c的突条部沿致动器12的转动半径方向以细长状延伸,以使沿多极排列的方向(连接器长度方向)的横截面形状成为大致矩形形状的方式形成。

另一方面,在以在多极排列的方向(连接器长度方向)上互为相邻的方式设置的一对介质按压部12c、12c彼此之间的部分凹设有槽部12e,该槽部12e同样地沿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12的转动半径方向以细长状延伸。这些槽部12e以沿着多极排列的方向(连接器长度方向)的横截面形状成为大致矩形形状的方式形成,构成为在致动器12被转动到“作用位置(闭塞位置)”的状态下,相对于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PC或FFC等)F的上表面(一侧的面)也为非接触状态,而不对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进行按压作用。

由于如此地设于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12的介质按压部12c在导电触头构件13的多极排列方向(连接器长度方向)上配置于与导电触头构件13相同的位置,因此,在向上方弹起而配置于“待机位置(开放位置)”的致动器12以朝向连接器前方侧被压倒至大致水平的方式进行转动操作而转动至“作用位置(闭塞位置)”时,该致动器12的介质按压部12c成为从正上方与导电触头构件13相面对的配置关系。

即,在向绝缘壳体11的内部插入了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PC或FFC等)F的末端部分的状态(参照图17~图28)下,当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12进行闭塞转动操作到位于“作用位置(闭塞位置)”时(参照图25~图28),如上所述由细长状的突条部形成的致动器12的介质按压部12c将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的上侧表面(一侧的表面)朝向下方侧按压。其结果,设于该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的下表面(另一侧的表面)侧的布线图案相对于导电触头构件13的触点部13f成为压接状态地被按压。

另一方面,即使在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12被转动到“作用位置(闭塞位置)”的状态下,设于多极排列的方向(连接器长度方向)上互相相邻的一对介质按压部12c、12c彼此之间的部分的槽部12e相对于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PC或FFC等)F的表面也维持为非接触状态。由于具有这样的槽部12e,因此,能够将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的弹性变形部分收纳于槽部12e的空间,从而提高在多极排列的方向上相对于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的保持力。

另外,在设于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12的介质按压部12c的局部以自该介质按压部12c的外表面连通到所述的轴支承收纳部12d的方式设有变形容许部12f。该变形容许部12f由在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12被转动至“作用位置(闭塞位置)”的状态下形成于自导电触头构件13的触点部13f的正上方位置略靠后方侧的位置的贯通孔形成,如上所述,在致动器12的介质按压部12c按压了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PC或FFC等)F时,该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的弹性变形部分收纳于上述的变形容许部12f的内方侧的空间。

在此,在所述的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12的操作主体部12b设有按压前突起部12h,该按压前突起部12h在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PC或FFC等)F即将被最终固定之前产生转动操作的卡搭感。该按压前突起部12h以在致动器12立起到“待机位置(开放位置)”的状态(参照图7~图12)下成为上述的介质按压部(突条部)12c和槽部12e的下端缘部的方式形成,并成为在转动轴12a的前方侧部分比该转动轴12a朝向略靠下方侧突出的形状。

即,如上所述,按压前突起部12h以向转动半径方向的内方侧突出的方式设置,特别是,如图13所示,配置于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12的长度方向两侧的区域,而并未设于长度方向上的中央区域。因而,在该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12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区域,介质按压部(突条部)12c和槽部12e的转动半径内方侧的端缘部分以成为大致平坦面状延伸的方式形成。

该按压前突起部12h在将位于“待机位置(开放位置)”的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12朝向“作用位置(闭塞位置)”压倒的闭塞转动操作的圆周轨迹的方向上配置于介质按压部12c的前方侧(下游侧),距致动器12的转动中心即转动轴12a的距离(半径)设定为略大于同样自转动轴12a到介质按压部12c的距离(半径)。

因而,通过闭塞转动操作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12,在介质按压部12c即将被按压于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PC或FFC等)F的表面之前的时机,按压前突起部12h的顶部压接于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的表面,之后按压前突起部12h立即自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的表面脱离,且介质按压部12c压接于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的表面,因此,构成为能得到该闭塞转动操作中的所谓的卡搭感及卡搭声。

由此,在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12的闭塞转动操作方向上设于介质按压部12c的下游侧附近部分的按压前突起部12h设于导电触头构件13的多极排列方向即连接器长度方向上的一部分的区域,如本实施方式所示,仅在致动器12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区域配置按压前突起部12h,而且,还能够设为该按压前突起部12h隔开预先确定的间隔地分散在致动器12的长度方向上的配置结构等各种的配置关系。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0,由于按压前突起部12h对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PC或FFC等)F的按压力仅施加于致动器12的长度方向上的一部分,因此,即使在随着信号传输极数的增大而使致动器12在导电触头构件13的多极排列方向上变长,按压前突起部12h对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的按压力也不会较大地增大。因此,能够降低在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被最终固定前的阶段中施加于致动器12的操作力,另一方面,介质按压部12c的按压力能够不减少而被维持,因此,能够良好地获得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的最终的固定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12被转动到“作用位置(闭塞位置)”时,该致动器12的介质按压部12c在与导电触头构件13的触点部13f直接相对的位置按压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PC或FFC等)F,因此,自致动器12的介质按压部12c施加于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的接触压力不会分散,而能够可靠地施加于导电触头构件13的触点部13f。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12的介质按压部12c彼此之间的部分形成有槽部12e,因此,在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PC或FFC等)F的上表面(一侧的表面)仅有致动器12的介质按压部12c压接,能够更可靠地将与该致动器12的介质按压部12c相对的导电触头构件13的触点部13f的接触压力施加于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利用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12的介质按压部12c按压而产生的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PC或FFC等)F的弹性变形部分收纳在设于致动器12的变形容许部12f,从而使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成为卡定状态,因此,能够提高该板状信号传输介质F的保持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构成为包含轴支承部13d在内的导电触头构件13的一部分收纳在设于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12的轴支承收纳部12e内,因此,能够谋求电连接器整体的小型化。

另外,由于设于本实施方式的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12的轴支承收纳部12d与变形容许部12f连通,因此,在用模具形成致动器12时,成形轴支承收纳部12d、和转动轴12a的模具的结构经由相当于变形容许部12f的部位容易地脱模,能够提高生产性。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具体说明了本发明人所做成的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偏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这一点是不言自明的。

例如,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固定于电连接器的板状信号传输介质,采用了柔性电路板(FPC)和柔性扁平电缆(FFC),但对于使用了其它的信号传输用介质等的情况下,也能够同样地应用本发明。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致动器成为朝向连接器前方侧进行转动的结构,但对于构成为朝向连接器后方侧进行转动的电连接器也能够同样地应用本发明。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中,采用了将具有相同形状的导电触头构件以多极状排列的结构,但在使用了不同形状的导电触头构件的情况下,也能够同样地应用本发明。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设备所使用的多种多样的电连接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