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杂散光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4792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激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激光杂散光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激光器的输出功率越来越大,同时对激光器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杂散光是光学系统中所有非正常传输光的总称,激光器系统的杂散光是指除输出主激光外的其它非正常传输关。例如,激光器系统中引入的很多偏振、反射光学元件,都会产生杂散光。为了避免系统内杂散光对光学元件及系统稳定性造成的影响,需要及时对这些杂散光进行处理。

针对杂散光的处理,现有一些针对强光激光器设计制作的一些结构复杂、成本高的杂散光收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激光杂散光收集装置,能够针对输出能量为百毫焦(mJ)及更低量级的杂散光进行高效的收集工作。同时优化设计结构,在满足吸收能力的基础上,降低成本。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激光杂散光收集装置,包括:遮光套筒、外壳、陶瓷片以及冷却底板;其中,所述外壳呈7字型,并且所述外壳的一侧端通过所述遮光套筒封闭,所述外壳的下端通过所述冷却底板封闭;并且,在所述遮光套筒上设置有入射孔径;同时,所述冷却底板的内部设计有冷却水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陶瓷片,并且所述陶瓷片固定在所述外壳的7字型侧壁内部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陶瓷片呈直角三角形,并且一直角边与所述外壳的7字型上端壁平行,另一直角边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外壳的7字型侧壁内部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7字型上端壁与其平行的所述陶瓷片直角边之间设置有一狭缝。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冷却底板的上表面加工有一层锯齿形状,被所述陶瓷片反射到所述冷却底板上的光一部分被锯齿形结构直接吸收,另一部分在锯齿形结构之间经过反射、散射传输后被逐渐吸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套筒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螺纹结构与所述外壳、所述冷却底板相连,且所述遮光套筒具有厚度,深入至所述激光杂散光收集装置内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入射孔径的口径大小设计为入射光斑口径的1.5倍,同时小于杂散光收集装置内的最大孔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激光杂散光收集装置中各个部件全部采用氧化发黑的表面处理方式。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激光杂散光收集装置,针对百毫焦(mJ)量级及更低量级的杂散光,采用水冷结构对杂散光收集装置进行散热,确保了所述激光杂散光收集装置的散热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激光杂散光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作为一个实施例,参阅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激光杂散光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遮光套筒1、外壳2、陶瓷片3以及冷却底板4。其中,外壳2呈7字型,并且外壳2的一侧端通过遮光套筒1封闭,外壳2的下端通过冷却底板4封闭。并且,在遮光套筒1上设置有入射孔径101。同时,冷却底板4的夹层内设计有冷却水层401,冷却底板4上的冷却水层通过热对流降低冷却底板4、外壳2、陶瓷片3以及遮光套筒1的温度,使整个激光杂散光收集装置可以在高吸收功率下持续工作。较佳地,冷却水层401的厚度为3mm。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实施例,所述激光杂散光收集装置还包括陶瓷片3,并且陶瓷片3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壳2的7字型侧壁内部上。较佳地,陶瓷片3呈直角三角形,并且一直角边与外壳2的7字型上端壁平行,另一直角边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壳2的7字型侧壁内部上。优选地,外壳2的7字型上端壁与其平行的陶瓷片3直角边之间设置有一狭缝,便于陶瓷片3安装在外壳2的7字型侧壁内部。

因此,激光通过遮光套筒1上的入射孔径101入射后,激光的一部分功率被陶瓷片3吸收,另外主要的功率被陶瓷片3以反射形式传播到冷却底板4上,以及以散射的形式传播到外壳2上进行吸收。从而,使杂散光进入所述激光杂散光收集装置内部后被陶瓷片3反射至冷却底板4上,被冷却底板4吸收;同时,被陶瓷片3散射到外壳2上的光,被外壳2吸收。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冷却底板4的上表面加工有一层锯齿形状,被陶瓷片3反射到冷却底板4上的功率被锯齿形结构直接吸收,或者在锯齿形结构之间经过反射、散射传输后被逐渐吸收。从而,加大了冷却底板4对激光的吸收能力和效率。

作为另一个可参考的实施例中,遮光套筒1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螺纹结构与外壳2、冷却底板4相连,且所述遮光套筒1具有厚度,可以深入至所述激光杂散光收集装置内部。从而,可以增加未被吸收杂散光的反射次数,尽量减小反射光对光路系统造成的影响。与此同时,为了避免杂散光在被此激光杂散光收集装置吸收时产生反射,入射孔径101的口径大小设计为入射光斑口径的1.5倍,同时小于激光杂散光收集装置内的最大孔径,可以减少未被吸收光的反射。

更进一步地实施例中,外壳2的7字型上端面的自由端向下弯折,而所述遮光套筒1具有厚度的深入至所述激光杂散光收集装置内部,则深入到所述激光杂散光收集装置内部的遮光套筒1上端面与外壳2的7字型上端面的自由端形成一狭缝(如图1中所示的黑圈处)。也就是说,遮光套筒1的口径小于激光杂散光收集装置内的最大口径,这样在入射孔径101上端,形成了一个狭缝。从而,可以增加光路的折转,避免未被吸收的光反射至光学系统对系统元件造成损伤。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所述的激光杂散光收集装置中各个部件全部采用氧化发黑的表面处理方式。另外,各个部分之间通过螺钉孔位实现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激光杂散光收集装置,创造性地采用水冷结构进行散热,并且底板都通水进行冷却,确保了该激光杂散光收集装置的散热能力;所述激光杂散光收集装置的背板采用陶瓷片对激光进行吸收和折转,避免产生粉尘,造成污染;而且,底板的吸收层采用锯齿形结构设计,将大部分能量反射到底板上用于吸收,可以对高达百毫焦(mJ)及更低量级的激光能量进行吸收;与此同时,遮光套筒通过螺纹结构与吸收装置的主体相连,且深入装置内部一定的深度,可以增加杂散光的反射次数,尽量减小反射光对光路系统造成的影响;最后,整个所述的激光杂散光收集装置紧凑,易于控制。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本发明的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