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机构以及包括这种连接器机构的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9173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机构以及包括这种连接器机构的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将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脊柱线圈单元电连接到床单元上的连接器机构。



背景技术:

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由于其图像清晰度高、能进行多方位薄层扫描、对疑难病症的高确诊率以及对人体无痛苦和无损伤等特点而被广泛使用。在需要对病人进行扫描时,病人通常需要躺在床单元上并且在病人身体上固定选定的线圈单元,然后将床单元连同躺在床单元上的病人一起送入磁体系统限定的孔腔中进行扫描。但是,在对病人脊柱部分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时,需要先将脊柱线圈单元放置在床单元上,病人直接躺在脊柱线圈单元上,然后将床单元、放置在床单元上的脊柱线圈单元连同躺在脊柱线圈单元上的病人一起送入磁体系统限定的孔腔中进行扫描。

在对病人进行扫描时,由脊柱线圈单元收集的信号需要通过床单元被传递到图像处理系统,因此,在脊柱线圈单元和床单元之间通常装置有连接器,该连接器通常包括设置在脊柱线圈单元底部的插头和设置在床单元对应位置并用于接收插头的插座。由于脊柱线圈单元尺寸较大并且很重,每次将脊柱线圈单元放置在床单元上时,很难使设置在脊柱线圈单元底部的插头和设置在床单元上的插座精确对准,这样很容易导致插头或插座受到损坏。类似地,在将脊柱线圈单元从床单元上移除时,如果不是采用与脊柱线圈单元垂直向上的力将插头从插座中拔出,也会造成插头或插座受到损坏。

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中的用于将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脊柱线圈单元电连接到床单元上的连接器机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将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脊柱线圈单元电连接到床单元上的连接器机构,这种连接器机构在将脊柱线圈单元放置在床单元上或者将脊柱线圈单元从床单元移除时能够有效地防止连接器的插头或插座受到损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机构,所述连接器机构用于将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脊柱线圈单元电连接到床单元上,所述连接器机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脊柱线圈单元上的连接器插头;以及

设置在所述床单元上并且用于接收所述连接器插头的连接器插座;

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插头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脊柱线圈单元上,使得所述连接器插头相对于所述脊柱线圈单元能够移动到缩回位置或伸出位置。

优选地,所述连接器插头穿过所述脊柱线圈单元的壳体、并且相对于所述脊柱线圈单元的上表面可垂直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脊柱线圈单元上,使得所述连接器插头相对于所述脊柱线圈单元的底表面能够移动到所述缩回位置或所述伸出位置。

优选地,所述连接器机构还包括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脊柱线圈单元的上壳体上的把手,所述把手上形成有凸轮槽,所述连接器插头的壳体上的突出销被接收在所述凸轮槽中,使得所述连接器插头能够随着所述把手的转动而移动到所述缩回位置或所述伸出位置。凸轮槽还起到杠杆机构的作用,使得连接器插头的插入和拔出更省力和便捷。把手适合于抓握,有助于脊柱线圈单元的搬运、定位、摆放等。

优选地,所述把手通过支承销支承在所述脊柱线圈单元上,所述凸轮槽为渐开线形状,所述凸轮槽上到所述支承销的最短距离的位置定义为所述凸轮槽的起点端部,所述凸轮槽上到所述支承销的最长距离的位置定义为所述凸轮槽的终点端部,所述最长距离与所述最短距离的差值被选择成使得当所述脊柱线圈单元被放置在所述床单元上并且所述连接器插头处于所述缩回位置时所述连接器插头不会接触所述连接器插座,而当所述脊柱 线圈单元被放置在所述床单元上并且所述连接器插头处于伸出位置时所述连接器插头被插入到所述连接器插座中。

优选地,从所述支承销到所述凸轮槽的起点端部的直线与从所述支承销到所述凸轮槽的所述终点端部的直线之间的角度为90度。

优选地,所述把手能够绕着所述支承销相对于所述脊柱线圈单元转动到直立位置或收纳位置,所述凸轮槽布置成当所述把手处于所述直立位置时所述突出销处于所述凸轮槽的所述起点端部处,而当所述把手处于所述收纳位置时所述突出销处于所述凸轮槽的所述终点端部处。

优选地,所述脊柱线圈单元的上壳体上形成有用于接收所述把手的容纳槽。把手被接收在容纳槽中时,脊柱线圈单元的上表面形成适于病人躺下的平滑表面。

优选地,所述把手为具有两个端部的U形形状,并且所述脊柱线圈单元的上壳体上形成有用于接收所述把手的U形容纳槽,所述把手通过穿过所述两个端部并且穿过所述容纳槽的壁的所述支承销被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脊柱线圈单元的上壳体上,分别从所述连接器插头的壳体两侧延伸的所述突出销被容纳在所述把手的对应端部上的所述凸轮槽中,所述把手的端部相对于所述把手的主体部分被增大地形成,并且所述容纳槽的每个端部形成有穿透所述脊柱线圈单元的上壳体的开口,以接收所述把手的被增大的端部。

优选地,在所述脊柱线圈单元和所述床单元上设置有使所述连接器插头与所述连接器插座对齐的预定位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连接器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将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脊柱线圈单元电连接到床单元上的连接器机构,由于所述连接器插头相对于所述脊柱线圈单元的底表面能够移动到缩回位置或伸出位置,因而,可以防止连接器插头或连接器插座受到任何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以分解示意图显示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连接器机构的脊柱线圈单元以及床单元;

图2以局部分解示意图显示了图1中的脊柱线圈单元;

图3以局部剖视图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连接器机构的把手被旋转到直立位置;

图4以局部剖视图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连接器机构的把手被旋转到收纳位置;

图5以示意立体图显示了图1中的脊柱线圈单元,其中,连接器机构的把手被旋转到直立位置并且连接器的插头处于缩回位置;

图6以示意立体图显示了图1中的脊柱线圈单元,其中,连接器机构的把手被旋转到收纳位置并且连接器的插头处于伸出位置;以及

图7以局部立体图显示了已经被放置在床单元上的脊柱线圈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示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并不意味着对本发明形成任何限制。

图1以分解示意图显示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连接器机构的脊柱线圈单元以及床单元,图2以局部分解示意图显示了图1中的脊柱线圈单元。如图1和2所示,用于将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脊柱线圈单元1电连接到床单元3上的连接器机构5大体包括设置在脊柱线圈单元1上的连接器插头7、和设置在床单元3上并且用于接收连接器插头7的连接器插座9。根据本实用新型,连接器插头7相对于脊柱线圈单元1的上表面11可垂直移动地设置在脊柱线圈单元1上,使得连接器插头7可相对于脊柱线圈单元1的底表面12缩回或伸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脊柱线圈单元1的上壳体13和下壳体15上分别形成有大体对齐的开口17和19,以便与脊柱线圈单元壳体内的元件电连接的连接器插头7能够通过开口17和19相对于脊柱线圈单元壳体上下移动。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连接器机构5还包括大体U形的把手21,把手21通过穿过其两个端部21a和21b的支承销23a和23b被可转 动地支承在脊柱线圈单元1的上壳体13上。由于在对病人扫描成像时病人需要躺在脊柱线圈单元1,因而在脊柱线圈单元安装就绪之后把手21不应当从脊柱线圈单元1的上壳体13的上表面11突出。为此,在脊柱线圈单元1的上壳体13的开口17周围形成有容纳槽25。支承销23a穿过容纳槽25的一端的壁上的孔25a、把手21的一个端部21a以及容纳槽25的一端的另一壁上的孔25b,而支承销23a穿过容纳槽25的另一端的壁上的孔25a、把手21的另一端部21b以及容纳槽25的另一端的另一壁上的孔25b。这样,就可以将把手21可转动地支承在脊柱线圈单元1的上壳体13上,而且把手21可以被旋转到容纳槽25中而处于收纳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把手21的两个端部21a和21b上分别形成有凸轮槽27,位于连接器插头7上端部的连接器插头壳体7a两侧延伸有突出销7b(图2中只显示了连接器插头壳体7a一侧的突出销),连接器插头壳体7a两侧延伸的突出销7b分别被容纳在把手21的对应端部上的凸轮槽27中,以便当把手21绕着支承销23a和23b相对于脊柱线圈单元1的上壳体13转动时,连接器插头壳体7a两侧延伸的突出销7b能够沿着凸轮槽27移动,从而导致整个连接器插头7沿着大体垂直于脊柱线圈单元1的上壳体13的上表面11的方向来回移动。

图3以局部剖视图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连接器机构的把手被旋转到直立位置,图4以局部剖视图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连接器机构的把手被旋转到收纳位置。图5以示意立体图显示了图1中的脊柱线圈单元,其中,连接器机构的把手被旋转到直立位置并且连接器的插头处于缩回位置;图6以示意立体图显示了图1中的脊柱线圈单元,其中,连接器机构的把手被旋转到收纳位置并且连接器的插头处于伸出位置。如图3和4所示,为了使把手21的端部上有足够大的空间以形成凸轮槽27,把手21的端部21a和21b相对于把手21的主体部分被增大地形成。在优选实施例中,把手21的端部21a和21b被显示为半圆形,但是也可以为四分之一圆形、方形或其它形状。由于把手21的端部21a和21b被相对增大地形成,用于收纳把手21的容纳槽25的端部形成穿透脊柱线圈单元1的上壳体13的开口29。当把手21被转动时,把手21的端部21a和21b分 别在相应的开口29中可自由地旋转。凸轮槽27优选地形成为渐开线形状,凸轮槽27上到支承销23a或23b的最短距离L1的位置定义为凸轮槽27的起点端部27a,而凸轮槽27上到支承销23a或23b的最长距离L2的位置定义为凸轮槽27的终点端部27b,连接器插头7沿着大体垂直于脊柱线圈单元1的上壳体13的上表面11的方向来回移动的距离大体上等于该最长距离L2与最短距离L1的差值,因此,该差值被选择成当脊柱线圈单元1被放置在床单元3上并且连接器插头7相对于脊柱线圈单元1处于缩回位置(如图5所示)时,连接器插头7不会接触设置在床单元3上的连接器插座9,而当脊柱线圈单元1被放置在床单元3上并且连接器插头7相对于脊柱线圈单元1处于伸出位置(如图6所示)时,连接器插头7被插入到设置在床单元3上的连接器插座9中。优选地,从支承销23a或23b到凸轮槽27的起点端部27a的直线与从支承销23a或23b到凸轮槽27的终点端部27b的直线之间的角度大体成90度。这样,当把手21从图3所示的直立位置转动到图4所示的收纳位置时,连接器插头7从其缩回位置移动到伸出位置;反之,当把手21从图4所示的收纳位置转动到图3所示的直立位置时,连接器插头7从其伸出位置移动到缩回位置。为了确保把手21处于直立位置时连接器插头7处于缩回位置,在把手21处于直立位置时从连接器插头壳体7a延伸的突出销7b处于凸轮槽27的起点端部27a处;而在把手21处于收纳位置时从连接器插头壳体7a延伸的突出销7b处于凸轮槽27的终点端部27b处。

当需要将脊柱线圈单元1放置在床单元3上时,先使把手21旋转到图3和5所示的直立位置,使得连接器插头7相对于脊柱线圈单元1的底表面12处于缩回位置,此时可以握住把手21将脊柱线圈单元1放置到床单元3上使得连接器插头7与设置在床单元3上的连接器插座9处于大体对齐的位置。如果连接器插头7与设置在床单元3上的连接器插座9没有对齐,可以适当地调整脊柱线圈单元1的位置直到连接器插头7与连接器插座9对齐。然后,将把手21旋转到图4和6所示的收纳位置,此时,连接器插头壳体7a两侧延伸的突出销7b沿着凸轮槽27移动,从而带动连接器插头7向下运动而被插入到设置在床单元3上的连接器插座9中。当需要将脊柱 线圈单元1从床单元3上移除时,将把手21从图4和6所示的收纳位置旋转到图3和5所示的直立位置,此时,连接器插头壳体7a两侧延伸的突出销7b沿着凸轮槽27移动,从而带动连接器插头7向上运动而从设置在床单元3上的连接器插座9中拔出。随后,握住把手21将脊柱线圈单元1从床单元3移走。

为了使设置在脊柱线圈单元1上的连接器插头7与设置在床单元3上的连接器插座9快速准确地对齐,可以在脊柱线圈单元1和床单元3上设置预定位装置。图7以局部立体图显示了已经被放置在床单元上的脊柱线圈单元。如图7所示,预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脊柱线圈单元1上的定位突起31和设置在床单元3上用于接收定位突起31的定位凹口33。当然,将定位突起31设置在床单元3上,而将定位凹口33设置在脊柱线圈单元1上也是可行的。在图7中只显示了位于脊柱线圈单元1和床单元3一侧的预定位装置,在脊柱线圈单元1和床单元3的另一侧也可以设置预定位装置。此外,预定位装置也可以是设置在脊柱线圈单元1和床单元3上的标记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连接器插头被可移动地设置在脊柱线圈单元上,在将脊柱线圈单元放置到床单元的过程中,在没有确保设置在脊柱线圈单元上的连接器插头与设置在床单元上的连接器插座对齐的情况下,连接器插头根本不会与床单元发生任何接触。而且,无论是在连接器插头插入连接器插座的过程中还是连接器插头从连接器插座拔出的过程中,连接器插头都是沿着大体与脊柱线圈单元的上表面垂直的方向运动。因而,可以防止连接器插头或连接器插座受到任何损坏。

在以上优选实施例中,连接器插头被显示为借助于凸轮结构来移动,但应理解的是也可以其它方式来实现连接器插头的上下移动。例如,可以在脊柱线圈单元的壳体上设置引导槽,连接器插头壳体两侧延伸的突出销被接收在引导槽中,操作人员可以用手直接沿着引导槽来上下移动连接器插头。与用手直接沿着引导槽来上下移动连接器插头相比,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采用的凸轮结构利用了杠杆原理,这使得连接器插头的插入和拔出更加省力、便捷。

尽管已经结合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的是,这种详细描述仅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例如,把手可以不是U形的,而是在一个端部形成有凸轮槽的直杆,位于连接器插头壳体中间位置的突出销被接收在凸轮槽中。此外,尽管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连接器插头相对于脊柱线圈单元的上表面可垂直移动地设置在脊柱线圈单元上,应理解的是,连接器插头可相对于脊柱线圈单元的上表面平行移动地设置在脊柱线圈单元上也是可行的,此时,连接器插座可设置在床单元的侧壁上。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技术方案来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