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0078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头。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追求生活简便与舒适,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各种电器化产品应运而生,插头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插头,难免会遇到水滴溅落在插头上的情况,若水滴顺着插头表面流入到插座内,极易使得插座内的线路发生短路现象,从而引起人身点击和电气火灾事故,给人身财产安全带来重大隐患。此外,由于插头直接裸露在外,容易与其他物品产生碰撞,导致插头受损变形,从而影响插头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插头,包括外壳、复位盖及若干插头导电端子,所述插头导电端子固定安装于外壳的一侧,所述复位盖可伸缩的套设在插头导电端子上,所述复位盖与所述插头导电端子位于所述外壳的同一侧。

其中,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复位盖之间。

其中,还包括压板,所述外壳上设有可容置弹性件的弹性件凹槽,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弹性件凹槽上。

其中,所述复位盖上设有弹性件凸台,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弹性件凸台上,另外一端则设在所述弹性件凹槽上。

其中,包括端子座,所述插头导电端子均匀设置端子座上。

其中,所述外壳上设有端子座固定螺柱,所述端子座上设有插头导电端子座螺孔,所述端子座螺孔的位置与所述端子座固定螺柱的位置相对应。

其中,所述端子座上还设有电源处理模块,所述电源处理模块与所述插头导电端子电连接。

其中,所述复位盖上设有与所述插头导电端子的数量及位置相对应的端子孔,所述插头导电端子穿过该端子孔后固定在所述插头导电端子座上。

其中,所述复位盖上还设有收容腔,所述插头导电端子座的一端可活动的设置于该收容腔上。

其中,所述外壳上还设有线通孔,所述线通孔位于所述外壳的另一侧上。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通过设置在外壳上的复位盖,使得所述插头较好地避免了外界水分流入插头导电端子上,从而防止了由于插头上的水分而发生短路,继而引起的电气火灾等事故,提高了插头用电的安全性,此外,所述插头导电端子及电源处理模块均设置于端子座上,优化了插头的内部结构设置,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紧凑,便于装配及制造,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再次提高所述插头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头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头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头导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位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头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插头,包括外壳10、复位盖20及若干插头导电端子30,所述复位盖20可伸缩的套设在所述插头导电端子30上,且与所述插头导电端子30位于所述外壳10的一侧上。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通过设置在外壳10上的复位盖20,使得所述插头较好地避免了外界水分流入插头导电端子30上,从而防止了由于插头上的水分而发生短路,继而引起的电气火灾等事故,提高了插头用电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1-8,所述外壳10包括底壳11及上壳12,所述上壳12上设置有多个上壳螺柱(图中未示出),所述底壳11上设置有与所述上壳螺柱12的数量相匹配的下壳螺柱孔114,所述上壳螺柱及上壳螺柱12呈三角状态分布在上壳12及底壳11上,这样可以更好地将所述上壳12固定在所述底壳11上。

请参阅图1-8,包括弹性件40及压板50,所述底壳11上设有弹性件凹槽115,所述压板50固定在所述弹性件凹槽115上,从而形成一个可以放置所述弹性件40的空腔,所述弹性件40可为弹簧,也可为其他材料制成,如橡胶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且数量为两个,所述弹性凹槽件115对称分布在所述底壳11的两侧上,所述弹簧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弹性件凹槽115,另外一端设于所述复位盖20的一端上。

请参阅图1-8,包括压板固定螺钉70,所述压板50包括压板本体52及从压板本体52两侧延长出来的压板固定端51,所述压板固定端51呈“L”形,且与所述压板本体52相互垂直,所述压板固定端51上设有压板固定螺孔511,所述外壳12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压板50的压板固定螺柱118,所述压板固定螺柱设置在所述弹性件凹槽115的外侧上,所述压板固定螺钉70穿过所述压板固定螺孔511后与所述压板固定螺柱118螺纹连接,从而将所述压板本体52固定在所述弹性件凹槽115的上方,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不仅简化了所述底壳11的制造工艺,同时便于所述压板50的拆卸与安装。

请参阅图1-8,包括端子座31,所述端子座31包括端子座侧部33及端子座底部32,所述端子座侧部33与所述端子座底部32呈“L”形分布,所述插头导电端子30设置于所述端子座底部32上,所述端子座侧部33为PCB板,其上设有电源处理模块333及用于感应外部电能的端子连接端331,所述端子连接端331贯穿所述端子座侧部33上,且与所述端子座底部32上的插头导电端子30电连接,所述电源处理模块33设置于所述端子连接端331的一侧上,且与所述端子连接端331电连接,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所述端子连接端331将感应到的电能传递到所述插头导电端子30上,所述插头导电端子30再将所述端子连接端331通过导电端子30传递到外部的储存装置80,此外,将所述电源处理模块333及端子连接端331集成于一块PCB板上,不仅简化了电路线路的连接,进一步提高插头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1-8,包括端子座固定螺钉60,所述端子座侧部33上设有端子座螺孔332,所述底壳11上设有与所述端子座螺孔332相适配的端子座固定螺柱113,所述端子座固定螺钉60穿过所述端子座螺孔332后与所述端子座固定螺柱113螺纹连接,从而将所述端子座30固定在所述底壳11上,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方便所述端子座30与所述底壳11的拆卸与安装,使得结构更为紧凑。

请参阅图1-8,所述复位盖20的一端上设有两个弹性件凸台25,所述弹性件凸台25的位置与所述弹性件凹槽115的位置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凸台25的外径小于所述弹簧40的内圈,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所述弹簧40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弹性件凹槽115,另外一端则套设在所述弹性件凸台25上,其中,所述弹性件凹槽115上固定有压板,从而防止所述弹簧40偏离所述的弹性件弹簧40,以便更好的固定所述弹簧40。

请参阅图1-8,所述复位盖40上开设有收容腔23,所述收容腔23的外侧设有收容腔盖子22,所述收容腔盖子22的侧面设有盖子凸台222,所述收容腔23的侧面上设有侧面孔231,所述侧面孔231的位置与所述凸台222的位置相对应,此外,所述收容腔盖子22的上方开设有盖子通孔222,所述收容腔232一侧的上方设有收容腔卡扣232,所述收容腔卡扣232与盖子通孔222卡扣连接,从而将所述收容腔盖子22固定在收容腔的一侧上,从而简化了所述复位盖20的设计,以便产品的加工。

请参阅图1-8,所述复位盖20的另一端上设有端子孔21,所述端子孔21的数目及位置与所述插头导电端子30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端子座底部33可活动的安装在所述收容腔23上,由于所述收容腔23的一侧上设有收容腔盖子22,与所述外壳10相结合,使得所述端子座31完全隐藏在所述复位盖及外壳内,从而避免了所述端子座31与外部接触,提高所述插头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1-8,所述复位盖20的一端上设有收容腔凹槽24,所述收容腔凹槽24与所述弹性件凸台25位于同一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壳11的一侧上设有复位盖收容腔111,其另一侧上设有线通孔116,所述复位盖收容腔111低端的两侧上设有收容腔凸台26,所述复位盖的侧面上设有复位盖凸台26,所述复位盖凸台26与所述收容腔26相结合,继而对所述复位盖20进行限制,避免所述复位盖20滑出所述收容腔111外,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电线(图中未示出)依次穿过所述线通孔116及收容腔凹槽24后固定在所述端子连接端331上,以使所述插头导电端子将电线上的电能传递至的储存装置80上,进而对储存装置80进行充放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