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子的导线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9813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端子的导线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电连接装置,具体涉及端子的夹线机构。



背景技术:

端子,一种导电连接装置,授权公告号为CN201233969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入式导线接线端子,其中,该端子所包括的弹簧钢件至少具有一竖向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一舌簧,第一舌簧倾斜地与第一导线接触部形成弹性夹口以夹持导线。插接时,导线的剥开端插入壳体内,第一舌簧将该剥开端紧紧压向第一导线接触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插入式导线接线端子,倾斜设置的舌簧通过向外压迫的方式将导线紧压在导线接触部上,经长期使用后,舌簧会因弹性减弱而导致导线松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端子的导线夹持机构,包括用于夹持导线的弹性夹持片,所述弹性夹持片的数量为两片,两片弹性夹持片叠加设置,两片弹性夹持片通过弹性部连接,两片弹性夹持片均开设供导线插入的导线孔,所述弹性部使两片弹性夹持片对导线孔内的导线产生相反方向的剪切力。

按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端子的导线夹持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按压两片弹性夹持片,叠加在一起的两片弹性夹持片错位相向移动,两片弹性夹持片上的导线孔重叠,此时将线材插入导线孔后松开弹性夹持片,弹性夹持片在弹性的作用下沿垂直于线材的方向运动,即弹性夹持片复位,两片弹性夹持片对导线孔内的线材产生相反方向的剪切力,从而夹紧线材,防止其松脱。

两片弹性夹持片可如下设置:第一,一片弹性夹持片固定设置,另一片弹性夹持片活动设置,如此,按压两片弹性夹持片时,活动设置的弹性夹持片相对固定设置的弹性夹持片移动;第二,两片弹性夹持片均活动设置,如此,按压或释放两片弹性夹持片时,活动设置的两片弹性夹持片一定幅度的反方向移动。

所述弹性部呈圆弧状,两片弹性夹持片为第一弹性夹持片和第二弹性夹持片,第一弹性夹持片通过第一连接部与弹性部的首端连接,第二弹性夹持片通过第二连接部与弹性部的尾端连接。圆弧状的弹性部具有两个端部,称为首端和尾端,按压两片弹性夹持片,弹性部的两个端部靠拢,弹性部具有弹性势能,释放两片弹性夹持片,弹性部复位,两片弹性夹持片的导线孔夹紧线材。

本实用新型所述导线夹持机构的结构可如下设计:第一,所述弹性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一弹性夹持片、第二弹性夹持片由一块板材弯折而成,所述第一弹性夹持片由板材首端顺时针弯折而成,第二弹性夹持片由板材尾端顺时针弯折而成,或者,所述第一弹性夹持片由板材首端逆时针弯折而成,第二弹性夹持片由板材尾端逆时针弯折而成;第二,所述弹性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一弹性夹持片、第二弹性夹持片由一块板材弯折而成,所述第一弹性夹持片由板材首端顺时针弯折而成,第二弹性夹持片由板材尾端逆时针弯折而成。

按上述两种设计,所述弹性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一弹性夹持片、第二弹性夹持片均为一体结构,即,弹性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一弹性夹持片、第二弹性夹持片一体成型。上述两种设计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种设计,两片弹性夹持片同向弯折后上下叠加在一起;第二种设计,两片弹性夹持片相向弯折后叠加在一起。

按上述两种设计,第一种设计中,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弹性加强部与弹性部连接,弹性加强部呈圆弧状,第一连接部呈直线状,圆弧状弹性加强部与圆弧状弹性部外切,圆弧状弹性加强部与直线状第一连接部外切。按上述设计,第一连接部与弹性部首端连接,第二连接部与弹性部尾端连接,其中,第一连接部与弹性部首端的连接处圆弧连接,或者称为,第一连接部与弹性部首端的连接处倒圆。如此设计,可增强第一弹性夹持部的弹性,防止在长期使用后,第一弹性夹持部的弹性减弱。

本实用新型所述端子的导线夹持机构,两片弹性夹持片的导线孔对插入其内的导线产生相反方向的剪切力,从而夹紧线材,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插入式导线接线端子因舌簧弹性减弱而导致导线松动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端子的导线夹持机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受到相向方向的挤压,第一弹性夹持片11的导线孔和第二弹性夹持片12的导线孔对齐,导线a预插入第一弹性夹持片11和第二弹性夹持片12的导线孔;

图2为图1中导线a已插入第一弹性夹持片11和第二弹性夹持片12的导线孔内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不再受到外力挤压,第一弹性夹持片11的导线孔和第二弹性夹持片12的导线孔夹持导线a;

图3为图2中端子的导线夹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端子的导线夹持机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受到相向方向的挤压,第一弹性夹持片11的导线孔和第二弹性夹持片12的导线孔对齐,导线a预插入第一弹性夹持片11和第二弹性夹持片12的导线孔;

图5为图4中导线a已插入第一弹性夹持片11和第二弹性夹持片12的导线孔内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不再受到外力挤压,第一弹性夹持片11的导线孔和第二弹性夹持片12的导线孔夹持导线a;

图6为图5中端子的导线夹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a、导线;

11、第一弹性夹持片;12、第二弹性夹持片;100、导线孔;

21、第一连接部;22、第二连接部;23、弹性加强部;

30、弹性部。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结合图1至图3,一种端子的导线夹持机构,包括用于夹持导线a的弹性夹持片,所述弹性夹持片的数量为两片,两片弹性夹持片叠加设置,两片弹性夹持片通过弹性部30连接,两片弹性夹持片均开设供导线插入的导线孔100,所述弹性部使两片弹性夹持片对导线孔内的导线产生相反方向的剪切力。

所述弹性部30呈圆弧状,两片弹性夹持片为第一弹性夹持片11和第二弹性夹持片12,第一弹性夹持片通过第一连接部21与弹性部的首端连接,第二弹性夹持片通过第二连接部22与弹性部的尾端连接。第一弹性夹持片11和第二弹性夹持片12均活动设置。

所述弹性部30、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2、第一弹性夹持片11、第二弹性夹持片12由一块板材弯折而成,所述第一弹性夹持片由板材首端顺时针弯折而成,第二弹性夹持片由板材尾端顺时针弯折而成。

所述第一连接部21通过弹性加强部23与弹性部30连接,弹性加强部呈圆弧状,第一连接部呈直线状,圆弧状弹性加强部与圆弧状弹性部外切,圆弧状弹性加强部与直线状第一连接部外切。

本实施例所述端子的导线夹持机构的操作流程如下:

第一,相向按压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上下叠加在一起的第一弹性夹持片11和第二弹性夹持片12错位相向移动,弹性部30积聚弹性势能,两片弹性夹持片上的导线孔重叠,如图1所示。

第二,将导线a插入导线孔100后松开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弹性部30释放积聚的弹性势能,第一弹性夹持片11和第二弹性夹持片12沿垂直于导线a的方向复位,两片弹性夹持片对导线孔100内的导线a产生相反方向的剪切力,从而夹紧导线a,如图2、图3所示。

第二实施例:

结合图4至图6,一种端子的导线夹持机构,包括用于夹持导线a的弹性夹持片,所述弹性夹持片的数量为两片,两片弹性夹持片叠加设置,两片弹性夹持片通过弹性部30连接,两片弹性夹持片均开设供导线插入的导线孔100,所述弹性部使两片弹性夹持片对导线孔内的导线产生相反方向的剪切力。

所述弹性部30呈圆弧状,两片弹性夹持片为第一弹性夹持片11和第二弹性夹持片12,第一弹性夹持片通过第一连接部21与弹性部的首端连接,第二弹性夹持片通过第二连接部22与弹性部的尾端连接。第一弹性夹持片11和第二弹性夹持片12均活动设置。

所述弹性部30、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2、第一弹性夹持片11、第二弹性夹持片12由一块板材弯折而成,所述第一弹性夹持片由板材首端顺时针弯折而成,第二弹性夹持片由板材尾端逆时针弯折而成。

本实施例所述端子的导线夹持机构的操作流程如下:

第一,相向按压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上下叠加在一起的第一弹性夹持片11和第二弹性夹持片12错位相向移动,弹性部30积聚弹性势能,两片弹性夹持片上的导线孔重叠,如图4所示。

第二,将导线a插入导线孔100后松开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弹性部30释放积聚的弹性势能,第一弹性夹持片11和第二弹性夹持片12沿垂直于导线a的方向复位,两片弹性夹持片对导线孔100内的导线a产生相反方向的剪切力,从而夹紧导线a,如图5、图6所示。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