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线缆接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9804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线缆接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线缆接线装置。



背景技术:

线缆铺设过程中,对两跟线缆进行连接时,通常会采用接线盒,接线盒的密封性能大大影响线缆连接的质量,并且,线缆架空铺设过程中,容易由于外力作用而产生晃动,导致接线盒内容易断路,影响线路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线缆接线装置,能够改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实现两根线缆的相互连接的同时,使整体结构具有更好的密封性能,避免水分进入壳体内部造成短路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力线缆接线装置,包括结构相对称的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在所述的上部壳体和所述的下部壳体中部分别设置有位置相对应的卡槽,在所述的卡槽内设置有2个金属连接板,2个所述的金属连接板上端卡接在所述的上部壳体上的卡槽内,2个所述的金属连接板的下端卡接在所述的下部壳体上的卡槽内,2个所述的金属连接板相互连接,在所述的卡槽两侧分别设置有连通所述的卡槽的过线槽,在所述的过线槽内分别设置有分别连接2个所述的金属连接板的线缆,在所述的上部壳体和所述的下部壳体内侧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的螺纹孔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的过线槽的轴线方向,在所述的螺纹孔末端设置有连通所述的过线槽和所述的螺纹孔的通槽,在所述的螺纹孔内侧设置有螺栓,在所述的螺栓末端设置有楔块,在所述的通槽内侧设置有压块,所述的压块面向所述的楔块一侧端面为斜面,所述的压块远离所述的楔块一侧端面贴合在所述的线缆侧壁上,在所述的过线槽远离所述的金属连接板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呈半圆环形的凸缘,所述的上部壳体和所述的下部壳体上的凸缘相互贴合形成圆环状,所述的线缆位于该所述的圆环内侧,在所述的螺栓上套装有密封圈,所述的上部壳体和所述的下部壳体为橡胶制成,所述的凸缘为橡胶或黄铜制成。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上部壳体和所述的下部壳体的卡槽外侧设置有等间隔排布的楞条,相邻所述的楞条形成矩形环结构,所述的上部壳体和所述的下部壳体上的楞条相互错开。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部壳体上的楞条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的下部壳体上的楞条之间的宽度,在所述的上部壳体上的楞条外侧贴合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上部壳体和所述的下部壳体两侧分别设置有位置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的上部壳体和所述的下部壳体通过贯穿所述的安装孔的螺栓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过线槽远离所述的卡槽一端端部设置有阶梯槽,在所述的阶梯槽内侧设置有扭簧,所述的扭簧套装在所述的线缆外部,所述的扭簧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在所述的阶梯槽内壁上,在所述的阶梯槽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在所述的阶梯槽远离所述的过线槽一端套装有端盖,在所述的端盖中部设置有内径大于所述的线缆外径的通孔,所述的线缆贯穿所述的通孔。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上部壳体和所述的下部壳体面向所述的端盖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环状凹槽,在所述的端盖上设置有密封环,所述的端盖固定在所述的阶梯槽内时所述的密封环能够卡接在所述的环状凹槽内侧。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凸缘为等间隔设置的至少2组,所述的上部壳体和所述的下部壳体上的凸缘相互错开排布,相邻所述的凸缘之间形成的波谷内侧设置有密封胶垫。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金属连接板连接两端线缆,实现线缆的相互连接,并通过凸缘结构,实现过线槽内部的密封,由于设置与了压块结构,能够在需要时通过螺栓推进楔块,使压块在楔块的推动下压紧在线缆外侧,使线缆能够在过线槽内保持稳定,避免由于外力作用导致线缆出现断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部壳体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部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部壳体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下部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01.上部壳体,102.下部壳体,103.卡槽,104.金属连接板,105.过线槽,106.线缆,107.通槽,108.螺栓,109.楔块,110.压块,111.密封胶垫,112.凸缘,113.密封圈,114.楞条,115.安装孔,116.密封圈,117.扭簧,118.端盖,119.环状凹槽,120.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介绍,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5所示,一种电力线缆接线装置,包括结构相对称的上部壳体101和下部壳体102,在所述的上部壳体101和所述的下部壳体102中部分别设置有位置相对应的卡槽103,在所述的卡槽103内设置有2个金属连接板104,2个所述的金属连接板104上端卡接在所述的上部壳体101上的卡槽103内,2个所述的金属连接板104的下端卡接在所述的下部壳体102上的卡槽103内,2个所述的金属连接板104相互连接,在所述的卡槽103两侧分别设置有连通所述的卡槽103的过线槽105,在所述的过线槽105内分别设置有分别连接2个所述的金属连接板104的线缆106,在所述的上部壳体101和所述的下部壳体102内侧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的螺纹孔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的过线槽105的轴线方向,在所述的螺纹孔末端设置有连通所述的过线槽105和所述的螺纹孔的通槽107,在所述的螺纹孔内侧设置有螺栓108,在所述的螺栓108末端设置有楔块109,在所述的通槽107内侧设置有压块110,所述的压块110面向所述的楔块109一侧端面为斜面,所述的压块110远离所述的楔块109一侧端面贴合在所述的线缆106侧壁上,在所述的过线槽105远离所述的金属连接板104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呈半圆环形的凸缘112,所述的上部壳体101和所述的下部壳体102上的凸缘112相互贴合形成圆环状,所述的线缆106位于该所述的圆环内侧,在所述的螺栓108上套装有密封圈113,所述的上部壳体101和所述的下部壳体102为橡胶制成,所述的凸缘112为橡胶或黄铜制成。

本实施例中,将两段待连接线缆分别固定在两个金属连接板上,将两个金属连接板分别插接在下部壳体上的卡槽内,使两个金属连接板相互连接之后,将上部壳体压合在下部壳体上方,使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上的凸缘相互对齐,采用螺栓或其他结构使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相互连接,继续压紧上部壳体,使上部壳体上的凸缘压紧在下部壳体的凸缘上,实现密封;此时,向内侧旋紧螺栓,螺栓推动楔块,楔块推动压块向线缆方向移动,当压块压紧在线缆上使线缆固定在过线槽内侧时即可。

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能够实现两段线缆的连接,并且采用了凸缘作为密封结构,能够提高其密封性能,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橡胶或黄铜制成凸缘,能够利用其硬度较小的特点,使其相互压合时,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从而使其具有更好的密封效果;通过采用该密封结构,能够避免水分进入卡槽内部,减少短路的可能;本实用新型中,利用螺栓推动楔块移动,使楔块推动压块移动过程中,能够将压块压合在线缆上,利用压块产生的压力,使线缆能够贴合在过线槽内壁上,使其稳定性更高,在线缆受到外力作用时,其与金属连接板相互连接部位不容易出现断路,能提高其稳定性,使其使用更加可靠。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密封性能,避免水分进入卡槽内侧,优选地,在所述的上部壳体101和所述的下部壳体102的卡槽103外侧设置有等间隔排布的楞条114,相邻所述的楞条114形成矩形环结构,所述的上部壳体101和所述的下部壳体102上的楞条114相互错开。

在将上部壳体压合在下部壳体上之后,使上部壳体上的楞条压合在下部壳体的楞条之间,上下卡槽结构通过楞条结构实现密封,避免水分通过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之间的缝隙进入卡槽内侧导致短路。

进一步优选地, 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本实施例中,在卡槽外侧设置了密封圈,所述的上部壳体101上的楞条114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的下部壳体102上的楞条之间的宽度,在所述的上部壳体101上的楞条114外侧贴合有密封圈116。使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相对连接之后,使上部壳体上的楞条与下部壳体上的楞条相对错位密封之后,使下部壳体的楞条贴合在上部壳体楞条外侧的密封圈上,使其密封性更好。

实施例2:

为了避免线缆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扭转造成断路,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对产生扭转的线缆进行复位的结构,优选地,在所述的过线槽105远离所述的卡槽103一端端部设置有阶梯槽,在所述的阶梯槽内侧设置有扭簧117,所述的扭簧117套装在所述的线缆106外部,所述的扭簧117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在所述的阶梯槽内壁上,在所述的阶梯槽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在所述的阶梯槽远离所述的过线槽105一端套装有端盖118,在所述的端盖118中部设置有内径大于所述的线缆106外径的通孔,所述的线缆106贯穿所述的通孔。

本实施例中,在阶梯槽内侧设置用于卡接扭簧两端端部的凹槽,使线缆与扭簧之间过盈配合,当线缆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一定角度的扭转,在扭簧的作用下,线缆会受到扭力,使其能够在扭簧的扭力的作用下恢复原状,有助于使线缆保持稳定,减少断路危险。

为了避免水分通过阶梯槽进入过线槽内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上部壳体101和所述的下部壳体102面向所述的端盖118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环状凹槽119,在所述的端盖118上设置有密封环120,所述的端盖118固定在所述的阶梯槽内时所述的密封环120能够卡接在所述的环状凹槽119内侧。通过采用端盖结构,能够对扭簧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扭簧在长期使用之后从阶梯槽脱出。本实施例中,将端盖分别套装在2段待连接线缆上,然后将扭簧套装在线缆上,将两段线缆分别与两个金属连接板相互连接,将金属连接板插接在下部壳体上的卡槽内,使线缆位于过线槽内侧,当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上的凸缘结构以及楞条结构相互配合之后,将上部壳体压合在下部壳体上,使扭簧两个端部固定在阶梯槽内侧,采用螺栓或其他结构将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相互固定,此时将端盖螺纹连接在阶梯槽内侧,使端盖上的密封环压合在环状凹槽内侧,使端盖一侧更加稳定。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在所述的上部壳体101和所述的下部壳体102两侧分别设置有位置相对应的安装孔115,所述的上部壳体101和所述的下部壳体102通过贯穿所述的安装孔115的螺栓相互连接。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密封效果,优选地,所述的凸缘112为等间隔设置的至少2组,所述的上部壳体101和所述的下部壳体102上的凸缘112相互错开排布,相邻所述的凸缘112之间形成的波谷内侧设置有密封胶垫111。当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相互安装之后,旋紧螺栓,使上部壳体压合在下部壳体上,当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上的凸缘顶端压合在密封胶垫上之后,其密封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使凸缘的高度等于楞条的高度,能够更好地实现密封效果,避免短路危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