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2337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断路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IC卡座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关合、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包括短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断路器可用来分配电能,不频繁地启动异步电动机,对电源线路及电动机等实行保护,当它们发生严重的过载或者短路及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其功能相当于熔断器式开关与过欠热继电器等的组合,而且在分断故障电流后一般不需要变更零部件,目前,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但现有断路器内与静触头接触连接的动触头均为单个,这样就造成断路器电动力的稳定性差,且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动、静触头的接触电阻也较大,从而导致断路器所能承受的分断电流较小。

并且,现有断路器为了能够达到分断能力,采用气吹、磁吹、提高触头电气间隙、通道遮挡等方法。以上方法设计的产品通常触头空间大、灭弧栅体积大。虽然断路分断能力强,但体积过大。比如常见的微型断路器分断能力约为6kA,目前技术分断能力最高只达到15kA。对于分断能力35kA甚至50kA以上的特种场合,只能使用塑壳开关代替微型断路器使用。但塑壳开关的宽度、高度都超出了微型断路器的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断路器,包括断路器壳体;所述断路器壳体的两端分别装设有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所述的第一接线端并连有主静触头和次静触头;所述断路器壳体上还设置有脱扣装置;所述脱口装置背离所述断路器壳体的一端连接有动触头;所述动触头包括与所述主静触头相对应的主动触头,以及与所述次静触头相对应的次动触头;所述第一接线端与所述主静触头之间设有电磁铁动铁芯,以及套装于所述电磁铁动铁芯外的电磁铁线圈;所述电磁铁动铁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线端连接,所述电磁铁线圈与所述主静触头连接;所述第一接线端与所述次静触头间设有第一弹性部件;合闸过程中,所述扳手处于第一位置处时,所述次动触头压缩第一弹性部件,所述次动触头与所述次静触头接触,同时,所述主动触头与所述主静触头保持断开;所述扳手处于第二位置处时,所述次动触头进一步压缩第一弹性部件,所述次动触头与所述次静触头保持接触,同时,所述主动触头与所述主静触头接触;所述次静触头连接有电阻;所述的第二接线端上连接有导电板,所述主动触头和次动触头通过导线与所述导电板相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阻设置于所述第一接线端与所述次静触头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阻设置于所述主静触头与所述次静触头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断路器壳体内还设置有灭弧室;所述灭弧室延伸设有引弧板;所述灭弧室包括灭弧部件;所述动触头与所述灭弧部件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脱扣装置为热动脱扣装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热动脱扣装置包括依次连接且联动的扳手、推动连杆、第二弹性部件、微动脱扣杆、热脱扣拉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为弹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弹性部件为弹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灭弧部件为灭弧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均采用内六角螺丝固装于断路器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路器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断路器,连有主静触头和次静触头。脱扣装置用以控制主动触头与主静触头的接触和断开,并且控制次动触头与次静触头的接触和断开。并且脱扣装置与第一弹性部件相配合,实现了两个触头的异步接通,及异步断开电路。电路接通过程中,具体步骤为,所述扳手处于第一位置处时,所述次动触头压缩第一弹性部件,所述次动触头与所述次静触头接触,同时,所述主动触头与所述主静触头保持断开;所述扳手处于第二位置处时,所述次动触头进一步压缩第一弹性部件,所述次动触头与所述次静触头保持接触,同时,所述主动触头与所述主静触头接触,完成合闸。电路断开时,顺序相反:主动触头分断时次动触头仍然接通,当次动触头分断时,由于次动触头电路电阻限制作用,电弧电流被限制在一个受控的范围,分断能力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该断路器解运行短路电流分断能力强,并解决了以下问题:

1、断路器触头占用空间小;2、产品成本低;3、触头电磨损低。可以在微型断路器上实现50kA以上的短路运行分断能力,这对特殊场合应用带来极大的方便。

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特殊的结构,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方法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产生了好用且实用的效果,从而较为适于实用,并具有广泛的产业价值。

附图说明

应当理解的是,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合闸过程中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合闸过程中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合闸过程完成时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合闸过程完成时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中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断路器的电路图。

附图标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了一种断路器,包括断路器壳体1;所述断路器壳体1的两端分别装设有第一接线端3和第二接线端12;所述的第一接线端3并连有主静触头2和次静触头15;所述断路器壳体1上还设置有脱扣装置;所述脱口装置背离所述断路器壳体1的一端连接有动触头;所述动触头包括与所述主静触头2相对应的主动触头11,以及与所述次静触头15相对应的次动触头14;所述第一接线端3与所述主静触头2之间设有电磁铁动铁芯4,以及套装于所述电磁铁动铁芯4外的电磁铁线圈5;所述电磁铁动铁芯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线端3连接,所述电磁铁线圈5与所述主静触头2连接;所述第一接线端3与所述次静触头15间设有第一弹性部件17;合闸过程中,所述扳手6处于第一位置处时,所述次动触头11压缩第一弹性部件17,所述次动触头14与所述次静触头15接触,同时,所述主动触头11与所述主静触头2保持断开;所述扳手6处于第二位置处时,所述次动触头14进一步压缩第一弹性部件17,所述次动触头14与所述次静触头15保持接触,同时,所述主动触头11与所述主静触头2接触;所述次静触头15连接有电阻19;所述的第二接线端12上连接有导电板,所述主动触头11和次动触头14通过导线13与所述导电板相接。

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断路器,连有主静触头2和次静触头15。从而使得两个动触头处于并联连接状态,这样不仅可有效地减小动、静触头的接触电阻19,使其能承受更大的分断电流,而且双触头的接触结构还可大大提高断路器电动力的稳定性。

需要理解的是,脱扣装置用以控制主动触头11与主静触头2的接触和断开,并且控制次动触头14与次静触头15的接触和断开。并且脱扣装置与第一弹性部件17相配合,实现了两个触头的异步接通,及异步断开电路。电路接通过程中,具体步骤为,扳手6处于第一位置处时,主动触头11与所述主静触头2保持断开,而次动触头14压缩第一弹性部件17,次动触头14与所述次静触头15接触。继续扳动扳手6,扳动至第二位置处时,主动触头11与主静触头2接触,次动触头14进一步压缩第一弹性部件17,次动触头14与次静触头15接触,完成合闸。电路断开时,顺序相反:主动触头11分断时次动触头14仍然接通,当次动触头14分断时,由于次动触头14电路电阻19限制作用,电弧电流被限制在一个受控的范围,分断能力得到提高。

可以理解的是,该断路器断路器触头占用空间小;产品成本低;触头电磨损低。可以在微型断路器上实现50kA以上的短路运行分断能力,这对特殊场合应用带来极大的方便,具有广泛的产业价值。

可以理解的是,该脱扣装置的脱扣方式既可以是热动,也可以是电磁和复式脱扣。

再者,该断路器即可以应用于微型空气断路器中,也可以应用在塑壳断路器中,以及其他此处未提及的多种断路器中,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参见图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述电阻19设置于所述第一接线端3与所述次静触头15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述的断路器壳体1内还设置有灭弧室;所述灭弧室延伸设有引弧板16;所述灭弧室包括灭弧部件18;所述动触头与所述灭弧部件18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述脱扣装置为热动脱扣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述热动脱扣装置包括依次连接且联动的扳手6、推动连杆7、第二弹性部件8、微动脱扣杆9、热脱扣拉环1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述第一弹性部件17为弹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述第二弹性部件8为弹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述灭弧部件18为灭弧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述的第一接线端3和第二接线端12均采用内六角螺丝固装于断路器壳体1上。

实施例2

参见图7至图8,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了一种断路器,包括断路器壳体1;所述断路器壳体1的两端分别装设有第一接线端3和第二接线端12;所述的第一接线端3并连有主静触头2和次静触头15;所述断路器壳体1上还设置有脱扣装置;所述脱口装置背离所述断路器壳体1的一端连接有动触头;所述动触头包括与所述主静触头2相对应的主动触头11,以及与所述次静触头15相对应的次动触头14;所述第一接线端3与所述主静触头2之间设有电磁铁动铁芯4,以及套装于所述电磁铁动铁芯4外的电磁铁线圈5;所述电磁铁动铁芯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线端3连接,所述电磁铁线圈5与所述主静触头2连接;所述第一接线端3与所述次静触头15间设有第一弹性部件17;合闸过程中,所述扳手6处于第一位置处时,所述次动触头11压缩第一弹性部件17,所述次动触头14与所述次静触头15接触,同时,所述主动触头11与所述主静触头2保持断开;所述扳手6处于第二位置处时,所述次动触头14进一步压缩第一弹性部件17,所述次动触头14与所述次静触头15保持接触,同时,所述主动触头11与所述主静触头2接触;所述次静触头15连接有电阻19;所述的第二接线端12上连接有导电板,所述主动触头11和次动触头14通过导线13与所述导电板相接。

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断路器,连有主静触头2和次静触头15。从而使得两个动触头处于并联连接状态,这样不仅可有效地减小动、静触头的接触电阻19,使其能承受更大的分断电流,而且双触头的接触结构还可大大提高断路器电动力的稳定性。

需要理解的是,脱扣装置用以控制主动触头11与主静触头2的接触和断开,并且控制次动触头14与次静触头15的接触和断开。并且脱扣装置与第一弹性部件17相配合,实现了两个触头的异步接通,及异步断开电路。电路接通过程中,具体步骤为,扳手6处于第一位置处时,主动触头11与所述主静触头2保持断开,次动触头14压缩第一弹性部件17,次动触头14与所述次静触头15接触。继续扳动扳手6,扳动至第二位置处时,主动触头11与主静触头2接触,次动触头14进一步压缩第一弹性部件17,次动触头14与次静触头15保持接触,完成合闸。电路断开时,顺序相反:主动触头11分断时次动触头14仍然接通,当次动触头14分断时,由于次动触头14电路电阻19限制作用,电弧电流被限制在一个受控的范围,分断能力得到提高。

可以理解的是,该断路器断路器触头占用空间小;产品成本低;触头电磨损低。可以在微型断路器上实现50kA以上的短路运行分断能力,这对特殊场合应用带来极大的方便,具有广泛的产业价值。

可以理解的是,该脱扣装置的脱扣方式既可以是热动,也可以是电磁和复式脱扣。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所述电阻19设置于所述主静触头2与所述次静触头15间。

上述,可以理解的是,分断电流时,主动触头11与主静触头2先行断开,短路电流被限制在可控的范围内(如电阻19为0.3欧,短路电流被限制在1kA以内),此时分断运行继续进行,次动触头14与次静触头15出现分开,短路电流经过电阻19,预期短路电流被次静触头15通过电阻19限制在预定值内,次动触头14电弧电流被限制,运行分断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所述的断路器壳体1内还设置有灭弧室;所述灭弧室延伸设有引弧板16;所述灭弧室包括灭弧部件18;所述动触头与所述灭弧部件18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所述脱扣装置为热动脱扣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所述热动脱扣装置包括依次连接且联动的扳手6、推动连杆7、第二弹性部件8、微动脱扣杆9、热脱扣拉环1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所述第一弹性部件17为弹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所述第二弹性部件8为弹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所述灭弧部件18为灭弧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所述的第一接线端3和第二接线端12均采用内六角螺丝固装于断路器壳体1上。

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