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共差模滤波的集成电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5539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共差模滤波的集成电感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基于共差模滤波的集成电感器。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设计的进步,常常在其电源输入输出端或信号端口装置电磁干扰滤波器,以抑制传导电磁干扰,使其本身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至于对环境造成污染,使来自电磁环境的电磁干扰不至于影响其正常工作。现有的电磁干扰滤波器结构中,一种是共模电感和差模电感各自独立,分别通过不同的磁环绕制而成,这种结构的电磁干扰滤波器,其体积较大,占用空间较多;另一种是电磁干扰滤波器中不用差模电感,而仅利用共模电感的差模漏感来实现差模滤波,其虽然相对体积较小,但差模噪声抑制能力较差。如此如何降低电子产品的电磁干扰已成为电子行业备受关注之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共差模滤波的集成电感器,该集成电感器结构简单、使用灵活,不仅可实现共模电感、差模电感的应用需求,且可减少电感器的占用空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共差模滤波的集成电感器,包括磁芯、螺旋圈绕组和支撑板,所述磁芯是由一U型磁芯和一I型磁芯组成的磁环,其U型磁芯和I型磁芯均由高磁导率的铁氧体制成,在U型磁芯两侧的磁棒上装有多个相同匝数的螺旋圈绕组,其磁芯和螺旋圈绕组通过各螺旋圈绕组的引出线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螺旋圈绕组为绝缘漆包裹的铜线线圈;所述支撑板由绝缘材料制成,在支撑板上对应于螺旋圈绕组固定设有若干金属焊盘,其金属焊盘与螺旋圈绕组的引出线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磁芯的外壁上设有一环形凹槽,以用于U型磁芯与I型磁芯间的紧固。

进一步,所述支撑板为PCB板。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集成电感器结构简单、使用灵活,不仅可利用U型磁芯与I型磁芯间的距离,控制差模电感的感量,将螺旋圈绕组固定在支撑板上,其共模磁路可以提供共模滤波的作用,在支撑板上金属焊盘中设置差模接法,可以提供差模滤波的作用,且在电路布局中相对同等性能器件,可以节约一半的空间,其制作成本也会大幅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中标号:1、磁芯;2、螺旋圈绕组;3、支撑板;11、U型磁芯;12、I型磁芯;13、环形凹槽;31、金属焊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集成电感器,包括磁芯1、螺旋圈绕组2和支撑板3,所述磁芯1是由一U型磁芯11和一I型磁芯12组成的磁环,其U型磁芯11和I型磁芯12均由高磁导率的铁氧体制成,在U型磁芯11两侧的磁棒上装有六个相同匝数的螺旋圈绕组2,其磁芯1和螺旋圈绕组2通过各螺旋圈绕组2的引出线固定在支撑板3上;所述螺旋圈绕组2为绝缘漆包裹的铜线线圈;所述支撑板3由PCB板制成,在支撑板3上对应于螺旋圈绕组2固定设有若干金属焊盘31,其金属焊盘31与螺旋圈绕组2的引出线电连接。所述磁芯1的外壁上设有一环形凹槽13,以用于U型磁芯11与I型磁芯12间的紧固。

使用中,可利用U型磁芯11与I型磁芯12间的距离,控制差模电感的感量,将螺旋圈绕组2固定在支撑板上,其共模磁路可以提供共模滤波的作用,在支撑板3上金属焊盘31中设置差模接法,可以提供差模滤波的作用。当然,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应注意在U型磁芯11两侧的磁棒上装螺旋圈绕组2的方向及金属焊盘31接法的设置,其具体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