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9208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电路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涉及一种连接器,具体涉及一种电路板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路板连接器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实现电信号传输。为提高电信号传输速度及信号质量,电路板连接器的结构功能在不断改进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路板连接器,包括壳体,排布于壳体的第一端子组、第二端子组及接地件。壳体具有一宽度方向、一与宽度方向垂直的厚度方向及一与宽度方向及厚度方向垂直的高度方向。第一端子组包括第一信号端子对及第一接地端子,第二端子组包括第二信号端子对及第二接地端子。接地件与该第一接地端子及第二接地端子抵接。本申请电连接器有助于提高电信号传输速度及质量。

所述接地件包括本体,本体具有第一平展侧面及第二平展侧面,第一平展侧面形成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撑臂,第二平展侧面形成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支撑臂,第一支撑臂与第一接地端子抵接,第二支撑臂与第二接地端子抵接,所述接地件的本体的两侧具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接触部。

优选地,第一端子组、第二端子组沿宽度方向排布;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对位于相邻第一接地端子之间,所述相邻第一支撑臂与第一接地端子抵接,所述第一信号端子与接地件保持间隔。

优选地,所述第二信号端子对位于相邻第二接地端子之间,所述相邻第二支撑臂与第二接地端子抵接,所述第二信号端子对与接地件保持间隔。

优选地,第一信号端子对与第二接地端子沿厚度方向对齐,第二信号端子对与第一接地端子沿厚度方向对齐;第一支撑臂与第二信号端子对沿厚度方向对齐,第二支撑臂与第一信号端子对沿厚度方向对齐。

优选地,所述壳体具有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第一、第二侧壁之间的容置腔,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具有第一对接部、第一固定部及第一对接部与第一固定部之间的第一抵接部,第一抵接部位于容置腔内且抵靠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信号端子具有第二对接部、第二固定部及第二对接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的第二抵接部,第二抵接部位于容置腔内且抵靠第二侧壁,所述接地件设置于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壳体具有位于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之间的脊部,所述接地件沿高度方向与脊部抵接。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将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电路板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电连接器及其对应电路板连接器立体图。

图3为图2电路板连接器及其对应电连接器固定于电路板的立体图。

图4为图1电路板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5为图1电路板连接器沿A-A的剖面立体图。

图6为图1电路板连接器沿A-A的剖面侧面图。

图7为图1电路板连接器沿B-B的剖面立体图。

图8为图1电路板连接器沿B-B的剖面侧面图。

图9为图1电路板连接器端子相对位置的俯视图。

图10为图5电路板连接器端子的立体图。

图11为图5电路板连接器的壳体的剖面立体图。

图12为图1电路板连接器的接地件俯视立体图。

图13为图1电路板连接器的接地件仰视立体图。

在附图中,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为清楚起见被简化地示出,且对应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方案的电路板连接器100,包括壳体110,固定于壳体110的第一端子组120、第二端子组160及设置于第一端子组120与第二端子组160之间的接地件140。用于电子设备中时,电连接器100固定于电路板10,与固定于另一电路板90上的对应连接器190对接,以实现电路板10与90之间的电信号传输。

如图5至图13所示,壳体110具有一宽度方向102、一与宽度方向102垂直的厚度方向104及一与宽度方向102及厚度方向104正交的高度方向106。第一端子组120包括第一信号端子对122及第一接地端子124。第二端子组160包括第二信号端子对162及第二接地端子164。接地件140与该第一接地端子124及第二接地端子164抵接,实现电连接。

接地件140包括本体144,本体144具有第一平展侧面142及第二平展侧面146。接地件140包括形成于第一平展侧面142的第一支撑臂1428及第二平展侧面146的第二支撑臂1468。第一支撑臂1428及第二支撑臂1468沿宽度方向102排布,且相互平行。第一支撑臂1428从第一平展侧面142沿高度方向106延伸,且抵接于第一接地端子124。第二支撑臂1468从第二平展侧面146沿高度方向106延伸,且抵接于第二接地端子164。

第一端子组120及第二端子组160沿宽度方向102排布,且相互平行。第一信号端子对122与第二接地端子164沿厚度方向104对齐,第二信号端子对162与第一接地端子124沿厚度方向104对齐。第一支撑臂1428与第二信号端子对162沿厚度方向104对齐,第二支撑臂1468与第一信号端子对122沿厚度方向104对齐。第一信号端子对122位于相邻第一接地端子124之间,且与接地件140保持间隔。第二信号端子对162位于相邻第二接地端子164之间,且与接地件140保持间隔。接地件140第一支撑臂1428与第一接地端子124抵接,接地件140第二支撑臂1468与第二接地端子164抵接。

壳体110具有第一侧壁112、第二侧壁116及第一、第二侧壁之间的容置腔118。第一端子120具有第一对接部1202、第一固定部1206及第一对接部1202与第一固定部1206之间的第一抵接部1204。第一抵接部1204位于容置腔108内且抵靠第一侧壁112。第二端子160具有第二对接部1602、第二固定部1606及第二对接部1602与第二固定部1606之间的第二抵接部1604。第二抵接部1604位于容置腔内108且抵靠第二侧壁116。接地件140设置于第一抵接部1204与第二抵接部1604之间,与第一端子120中第一接地端子122的第一抵接部1204抵接,同时与第二端子160中第二接地端子162的第二抵接部1604抵接。壳体110具有位于第一侧壁112及第二侧壁116之间的脊部114。接地件140沿高度方向106与脊部114抵接。接地件140与第一接地端子124及第二接地端子164抵接形成电连接,使得本申请电连接器的电信号传输性能得到改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已在附图示出并在上述详细描述中描述,应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应理解为仅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例如,除连接于电路板的电连接器外,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电连接器。因此,本实用新型应被理解为能够进行各种组合排布,修改,替代和替换而不脱离如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和要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