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器用的电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2159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频器用的电感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感器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变频器用的电感器。



背景技术:

电感器作为一种基本的电子元件,应用非常广泛,而随着电子通信行业的持续发展,对于电感器等电子元器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变频器用的电感器一般多采用漆包线作绕组,绕制工艺麻烦,耗工耗时,且漆包线横截面积小,达不到变频器所需的电感量,另外现有的变频器用的电感器固定方式简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出了一种绕制简单,电感量较大且安装方式灵活的变频器用的电感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变频器用的电感器,包括呈口字型的磁芯及分别环绕磁芯上下两边的上绕组单元和下绕组单元,所述上绕组单元和下绕组单元均包括骨架,骨架表面包绕有多层绝缘纸,绝缘纸外层包绕有多匝铝箔层,相邻两匝铝箔层之间设有绝缘层,铝箔层包括首端和末端,位于上绕组单元的铝箔首端焊接有第一铝排,位于下绕组单元的铝箔首端焊接有第二铝排,第一铝排和第二铝排互相平行且延伸至磁芯右后侧,位于上绕组单元的铝箔末端焊接有第一L型铝排,位于下绕组单元的铝箔末端焊接有第二L型铝排,第一L型铝排和第二L型铝排的上端均延伸至磁芯上侧,上绕组单元的第一铝排和下绕组单元的第二铝排通过一短接铝排连接,所述磁芯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一对U字型支架,所述磁芯的左右两端还安装有一对第二L型支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骨架是由四块骨架板连接组成的框架结构,骨架具有一用于通过磁芯的中空腔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磁芯包括通过螺杆连接的多个层叠的硅钢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骨架为GPO-3绝缘板材质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U字型支架上设有多个用于固定螺丝的凹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互相连接的绕组单元构成一个电感,大大减少了绕组的体积,同时绕组使用较宽的铝箔做为绕组,绕组过程大大简化,提高了组装效率,同时电感较大,另外磁芯上同时安装有U字型支架和第二L型支架,使电感器具有多种灵活的固定方式,第二L型支架可以作铁芯的接线端子使用,用于外接其它设备以便在磁芯中产生励磁电流,对变压器的参数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和图2,一种变频器用的电感器,包括一个呈口字型的磁芯1及分别环绕磁芯1上下两边的上绕组单元2和下绕组单元3,所述上绕组单元2和下绕组单元3均包括骨架,骨架是由四块骨架板连接组成的框架结构,骨架具有一用于通过磁芯的中空腔体,骨架表面包绕有多层绝缘纸,绝缘纸外层包绕有多匝铝箔层,相邻两匝铝箔层之间设有绝缘层,铝箔层包括首端和末端,位于上绕组单元2的铝箔首端焊接有第一铝排22,位于下绕组单元3的铝箔首端焊接有第二铝排32,第一铝排22和第二铝排32互相平行且延伸至磁芯1右后侧,位于上绕组单元2的铝箔末端焊接有第一L型铝排21,位于下绕组单元3的铝箔末端焊接有第二L型铝排31,第一L型铝排21和第二L型铝排31的上端均延伸至磁芯上侧,上绕组单元2的第一铝排22和下绕组单元3的第二铝排32通过一短接铝排23连接,所述磁芯1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一对U字型支架41,所述磁芯1的左右两端还安装有一对第二L型支架42。

所述磁芯1包括通过螺杆5连接的多个层叠的硅钢片。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