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柜单芯硬导线折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23015阅读:6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气柜单芯硬导线折弯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柜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电气柜设备中单芯硬导线的折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几乎已经深入到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角落,配电柜、高低压柜等电气柜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目前,国内的电气柜厂家的车间工作人员在接单芯硬导线并进行折弯的时侯,车间工作人员普遍依靠手工折弯和采用圆嘴钳进行折弯,对于同一批量的开关柜而言,出现单芯硬导线折弯位置不一致和折弯弧度不一致的问题,造成开关柜接线外观显得参差不齐,既不能很好的符合行业工艺要求,也影响了产品的美观性,从而降低了产品的档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气柜单芯硬导线折弯设备,用于解决电气柜接线的单芯硬导线折弯位置不一致、折弯弧度不一致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气柜单芯硬导线折弯设备,包括定位底板,所述定位底板上设有呈几字形分布的四个折弯柱,所述定位底板上还设有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上设有用于固定单芯硬导线一端的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气柜单芯硬导线折弯设备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中心轴线距离所述定位底板的上表面的距离等于单芯硬导线的外径的一半,所述定位孔的直径等于单芯硬导线的导电线芯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折弯柱的直径大于等于单芯硬导线的外径的两倍以防止折弯半径过小造成导线线芯损伤。

进一步地,所述折弯柱还设有弹性护套以防止单芯硬导线在折弯过程中损伤。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护套为硅胶套。

进一步地,所述折弯柱焊接固定在所述定位底板上。

进一步地,四个所述折弯柱分别为第一折弯柱、第二折弯柱、第三折弯柱和第四折弯柱,所述第一折弯柱与所述第四折弯柱的连线与所述定位孔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二折弯柱与所述第三折弯柱的连线与所述定位孔的轴线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折弯柱的轴线和所述定位孔的轴线在所述定位底板的上表面上的投影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定位柱的半径与单芯硬导线半径之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折弯柱与所述第二折弯柱在所述定位孔轴线上的投影之间的距离等于单芯硬导线的外径;所述第三折弯柱与所述第四折弯柱在所述定位孔轴线上的投影之间的距离等于单芯硬导线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定位底板设置几字形的四个折弯柱,可通过四个折弯柱将单芯硬导线折弯呈需要的形状,由四个折弯柱实现单芯硬导线折弯定位,折弯位置及折弯弧度一致性好;通过在定位底板上设置定位凸台,定位凸台上设置定位孔,可将单芯硬导线的一端插入定位孔内,由此实现单芯硬导线一端的定位,单芯硬导线的另一端可根据需要在四个折弯柱上进行折弯,定位准确,折弯位置及折弯弧度一致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气柜单芯硬导线折弯设备的实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气柜单芯硬导线折弯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电气柜单芯硬导线折弯设备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电气柜单芯硬导线折弯设备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电气柜单芯硬导线折弯设备包括定位底板,定位底板10上设有呈几字形分布的四个折弯柱20,定位底板10上还设有定位凸台30,定位凸台30上设有用于固定单芯硬导线40一端的定位孔31。该实施例中的电气柜单芯硬导线折弯设备,通过在定位底板设置几字形的四个折弯柱,可通过四个折弯柱将单芯硬导线折弯呈需要的形状,由四个折弯柱实现单芯硬导线折弯定位,折弯位置及折弯弧度一致性好;通过在定位底板上设置定位凸台,定位凸台上设置定位孔,可将单芯硬导线的一端插入定位孔内,由此实现单芯硬导线一端的定位,单芯硬导线的另一端可根据需要在四个折弯柱上进行折弯,定位准确,折弯位置及折弯弧度一致性好。具体而言,该折弯设备在使用时,首先根据需要将单芯硬导线剪切成相同长度,剥去导线两端的绝缘层,导线的长度及绝缘层剥离的长度根据实际的接线需要计算确定,然后将剪切好的单芯硬导线的一端插入定位孔内进行定位、限位,将单芯硬导线的另一端绕四个折弯柱进行折弯。

在上述实施例中,电气柜单芯硬导线折弯设备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定位孔31中心轴线距离定位底板10的上表面的距离等于单芯硬导线40的外径的一半,定位孔31的直径等于单芯硬导线40的导电线芯的直径,由此使得单芯硬导线40定位后紧贴定位底板10的上表面,保证折弯过程中单芯硬导线平面度,防止导线变形,保证折弯后导线形状的一致性。折弯柱20的直径大于等于单芯硬导线40的外径的两倍以防止折弯半径过小造成导线线芯损伤。折弯柱20还设有弹性护套25以防止单芯硬导线40在折弯过程中损伤,弹性护套25为硅胶套、塑胶套等。折弯柱20焊接固定在定位底板10上,由此保证折弯柱的结构强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四个折弯柱20分别为第一折弯柱21、第二折弯柱22、第三折弯柱23和第四折弯柱24,第一折弯柱21与第四折弯柱24的连线与定位孔31的轴线平行,第二折弯柱22与第三折弯柱23的连线与定位孔31的轴线平行,具体而言,第一折弯柱21的轴线与第四折弯柱24的轴线在定位底板10的上表面上的投影之间的连线与定位孔31的轴线平行;第一折弯柱21的轴线和定位孔31的轴线在定位底板10的上表面上的投影之间的距离等于折弯柱20的半径与单芯硬导线40半径之和,在上述实施例中,四个折弯柱20的直径相同;第一折弯柱21与第二折弯柱22在定位孔31轴线上的投影之间的距离等于单芯硬导线40的外径;第三折弯柱23与第四折弯柱24在定位孔31轴线上的投影之间的距离等于单芯硬导线40的外径,由此可保证折弯后的单芯硬导线的各弯曲段相互垂直,保证折弯导线形状的一致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