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4250阅读:1174来源:国知局
遥控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遥控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一般都可以通过遥控器进行控制,现有的遥控器具有面板,面板上设置有按键,用户可以通过按压按键来控制空调器,例如控制空调器开关机、控制空调器运行模式,调控温度等。

现有的遥控器的按键包括供用户手指按压的按键板,按键板内侧面设置有硅胶片和凸起,每个按键板下对应设置有一个硅胶片。当组装遥控器时,需要将按键逐个安装,而安装的时候,如果按键对位不准而导致按键板之间的间距过小,两按键板会相互干涉,从而影响用户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遥控器,旨在降低遥控器的按键干涉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遥控器,用于控制空调器,包括遥控器主体,所述遥控器主体的前表面上具有一按键安装槽,所述按键安装槽内设有一复位垫片以及设于所述复位垫片上的多个按键板,所述复位垫片连接所述多个按键板。

优选的,所述按键板的内表面设置有凸起,所述复位垫片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安装槽。

优选的,所述复位垫片的内表面设置有定位台,所述安装槽的槽底设置有与该定位台配合的定位槽。

优选的,所述按键板上具有一抵接柱,所述抵接柱贯穿所述复位垫片。

优选的,所述抵接柱的材料为柔性件。

优选的,所述按键板的相对两端均设置有朝向所述按键安装槽延伸的扣钩,所述按键安装槽的相对两侧设置有供所述扣钩扣接的扣槽,所述扣槽给所述扣钩在按压方向上预留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遥控器具有在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上下两端,所述操作遥控器主体还具有左右两侧缘,所述按键板均自所述左侧缘延伸至所述遥控器主体的右侧缘。

优选的,所述按键板呈V形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多个按键板固定在一复位垫片上,从而当工作人员组装遥控器时,一方面,用户不必逐个安装按键板,从而提高了安装效率;另一方面,按键板之间的间距较均匀,按键装配完毕后,按键板之间不会相互干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遥控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遥控器主体的前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正视图;

图6为图5沿M-M线的剖视图;

图7为图3的后视图;

图8为图7沿N-N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遥控器。

参照图1和图2,遥控器主体10具有外壳,通常,外壳上设置有按键安装槽110,按键安装于按键安装槽110中,用户可以通过按压按键来调控空调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遥控器主体10用于空调器,该遥控器包括遥控器主体10,所述遥控器主体10的前表面11上具有一按键安装槽110,所述按键安装槽110内设有一复位垫片13以及设于所述复位垫片13上的多个按键板12,所述复位垫片13连接所述多个按键板12。

具体的,一并参照图3和图4,遥控器主体10的前表面11上设置有按键安装槽110,按键安装槽110内安装按键。按键包括供用户按压的按键板12,以及保障按键板12复位的复位垫片13(如硅胶片),复位垫片13安装于按键板12的内侧面。按键还包括凸出于复位垫片13的抵接柱14,该抵接柱14可以是固定在按键板12上,也可以是固定在复位垫片13上。遥控器主体10内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按键触点,按键安装槽110的槽底具有多个与按键触点位置对应的按键孔111,抵接柱14伸入该按键孔111中。当用户按压按键板12时,抵接柱14的自由端触碰按键触点,遥控器执行对应的功能。

由于本实施例中复位垫片13是一个整体,在安装按键时,先将按键板12与复位垫片13组装在一起,然后一并装入按键按安装槽131中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多个按键板12固定在一复位垫片13上,从而当工作人员组装遥控器时,一方面,用户不必逐个安装按键板12,从而提高了安装效率;另一方面,按键板12之间的间距较均匀,按键装配完毕后,按键板12之间不会相互干涉。

参照图5和图6,按键板12与复位垫片13的装配方式有多种,例如,复位垫片13粘接于按键板12内壁面、复位垫片13与按键板12的内壁面通过连接件连接、复位垫片13与按键板12通过二次注塑一体成型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按键板12的内壁面设置有凸起121,所述复位垫片13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121配合的安装槽131。如此,按键板12与复位垫片13之间的配合简洁、成本低、拆装方便,更换较容易。

参照图7和图8,上述实施例中述及到抵接柱14可以是固定在按键板12上,也可以是固定在复位垫片13上。在本实施例中,一方面考虑到抵接柱14安装于复位垫片13上,可能会因抵接柱14与复位垫片13连接处长期受力,复位垫片13可能会破损;另一方面,当用户按压按键板12时,抵接柱14伸入按键孔111(参照图2),抵接柱14可能会因与按键孔111的内壁摩擦力较大而导致抵接柱14不能复位。鉴于上述情况,本实施例中,所述抵接柱14贯穿所述复位垫片13。在此,抵接柱14可以是通过固定连接件安装于按键板12的,也可以是与按键板12一体成型的。

另外,考虑到用户按压按键板12的力度存在差异,如果用户对按键板12的按压力度较大,那么可能抵接柱14对电路板的低压力也较大,抵接柱14对电路板瞬时低压力偏大容易导致电路板开裂,从而会破坏遥控器主体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抵接柱14的材料为柔性件(如橡胶,硅胶,或其他带有弹性的塑料件),如此,即便用户按压按键板12的力度较大,抵接柱14对用户的按压力具有缓冲作用,也难以导致电路板开裂,从而对遥控器主体10具有保护作用。

参照图2、图4、图6和图7,虽然复位垫片13是安装在按键板12的,但是由于复位垫片13材质较软,复位垫片13容易从按键板12脱落,从而当用户按压按键板12时,复位垫片13的位置可能会错位,错位的复位垫片13会对抵接柱14的移动产生干涉,进而导致抵接柱14不能与电路板的按键触点抵接,从而可能导致按键功能失效。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复位垫片13在安装槽131内的稳定性,所述复位垫片13的内壁面设置有定位台132,所述安装槽131的槽底设置有与该定位台132配合的定位槽112。如此,在定位台132与定位槽112的配合作用下,复位垫片13在安装槽131的槽底安装更稳定,其位置难以偏移。

参照图4,按键板12是要与遥控器主体10连接的,主要是为了使按键板12不能从遥控器主体10轻易脱离的,否则影响遥控器主体10的使用。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按键板12的相对两端均设置有朝向所述按键安装槽110延伸的扣钩122,所述按键安装槽110的相对两侧设置有供所述扣钩122扣接的扣槽,并且,所述扣槽给所述扣钩122在按压方向上预留有间隙。如此,当用户按压按键板12时,复位垫片13受压变形(变薄)按键板12带动抵接柱14朝向电路板移动,此时,扣钩122在扣槽中也会移动,由于扣槽给扣钩122预留有间隙,所以,在按压按键板12时,按键板12的一侧整体移动,而不是局部形变,从而不会干涉其它按键(尤其是左右两按键公用一按键板12时)。

参照图1,用户在按压按键板12时,拇指给按键板12的左侧施压,从而可以按压按键板12左侧对应的按键,同样,拇指给按键板12的右部施压,从而可以按压按键板12右部对应的按键。但是在用户实施操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因用户力度把握不均,在给按键板12左部施力时,按键板12右部对应的按键也会因连带作用而被按压,从而导致两个按键同时被按压,操作失败。所述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降低连带作用,按键板12自所述正面的左侧缘延伸至所述正面的右侧缘,从而增加了按键板12在左右向的长度,大大降低了连带作用。另外,本实施例中的这种按键不会受到传统按键框的限制,从而用户按压按键更方便。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照图1,为了进一步降低按键板12的连带作用,所述按键板12在所述正面的平面上弯折延伸。例如,按键板12可以是呈V型设置的,也可以是“U”型设置的,还可以是波浪型设置的,在此,按键板12优选呈V形设置,从而当按压按键板12的左部时,右部受到的连带作用较小,不会导致误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