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式变电站负荷开关操作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4214阅读:634来源:国知局
箱式变电站负荷开关操作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箱式变电站负荷开关操作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箱式变电站负荷开关操作机构中一般负荷开关和接地开关的操作机构为分体式,所谓分体式,是指负荷开关有独立的操作机构,接地开关也有一独立的操作机构,为了实现它们之间的联锁,要专门设计一套联锁的机构或联锁装置来实现。现有的负荷开关操作机构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生产成本高,而且负荷开关和接地开关之间没有保护装置,实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误操作,影响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安全的箱式变电站负荷开关操作机构。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箱式变电站负荷开关操作机构,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上的负荷开关和接地开关,所述负荷开关包括第一主轴以及与第一主轴连接的第一联锁机构,接地开关包括第二主轴以及与第二主轴连接的第二联锁机构,第一主轴与第二主轴之间连接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连接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的固定连接片和限位连接片,限位连接片可以在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上上下滑动,限位连接片上设有上限位部和下限位部,第一主轴上设有与上限位部相对应的上半圆形片,第二主轴上设有与下限位部相对应的下半圆形片。

采用了上述的方案,负荷开关和接地开关为分体式结构,单独生产装配,结构清晰,简化装配,提高工作效率,安装调试简单方便;保护装置的设置是为了防止在操作接地开关时误操作负荷开关,在转动第二主轴时,下半圆形片同步转动并通过顶住下限位部将限位连接片向上顶起,这样上限位部就会顶住上半圆形片将第一主轴锁死,这样第一主轴就无法转动,即负荷开关就不能被操作,反之释放第一主轴,可以对负荷开关进行操作。保护装置的设置可以达到零误操作,保证了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联锁机构包括依次套设在第一主轴上的分合转盘、储能转盘和盘簧盖板,还包括位于分合转盘上方并安装在壳体上的导向装置,壳体上设有用于连接到导向装置的销轴,储能转盘与第一主轴固定连接,分合转盘、盘簧盖板与第一主轴活动连接,盘簧盖板与储能转盘之间设有盘簧,盘簧内部的一端挂在盘簧盖板上,另一端挂在分合转盘上,所述分合转盘上设有用于连接盘簧的定位块,储能转盘上设有用于推动盘簧盖板转动的主动块,而盘簧盖板上设有与主动块相适应的从动块。

进一步地,所述分合转盘上设有一个外弧形槽,而在分合转盘的圆周边上设有两个对称的卡槽,两个卡槽分别位于外弧形槽的两端处,分合转盘的端面上设有开关触头。

进一步地,所述储能弹簧上设有与外弧形槽相对应并且大小一致的内弧形槽,该内弧形槽的两端以及中部设有凸出的让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装置包括通过扭力弹簧与销轴连接的外壳,外壳内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设有两个插销和两个滚轮,滚轮位于插销的上方,所述的两个插销穿过外弧形槽后位于内弧形槽中两个相邻的让位槽内,分合转盘的圆周边与滚轮相贴合并且始终有一个滚轮位于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联锁机构包括与第二主轴固定连接的联锁板、套在第二主轴上并与壳体通过弹簧连接的接地扇板、一端具有移动槽的导向杆和套在导向杆上的接地弹簧,联锁板上设有一活动的连接轴,接地扇板的侧面上设有两个对称的接地卡槽以及端面上设有接地触头,连接轴始终位于其中一个接地卡槽内,导向杆的一端套在连接轴上,另一端固定在壳体上,壳体上设有与移动槽相适应的定位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分合转盘的结构上示意图;

图5为储能转盘的结构上示意图;

图6为盘簧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左视图;

图9为第二联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9,箱式变电站负荷开关操作机构,包括壳体1,安装在壳体1上的负荷开关和接地开关,所述负荷开关包括第一主轴2以及与第一主轴2连接的第一联锁机构3,接地开关包括第二主轴4以及与第二主轴4连接的第二联锁机构5,第一主轴2与第二主轴4之间连接有保护装置6,所述保护装置6包括连接第一主轴2和第二主轴4的固定连接片61和限位连接片62,固定连接片起到对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支撑连接的作用,限位连接片62上设有上限位部621和下限位部622,第一主轴2上设有与上限位部相对应的上半圆形片21,第二主轴上设有与下限位部相对应的下半圆形片41,一般地,限位连接片套在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上是可以上下移动一端距离的,即限位连接片上的连接孔大于主轴的半径的(图中未示出),这样下半圆形片才能将限位连接片向上推动,使得上限位部顶住上半圆形片。

第一联锁机构3包括依次套设在第一主轴上的分合转盘31、储能转盘32和盘簧盖板33,还包括位于分合转盘上方并安装在壳体上的导向装置34,壳体上设有用于连接到导向装置的销轴7,储能转盘32与第一主轴2固定连接,分合转盘、盘簧盖板与第一主轴活动连接,盘簧盖板与储能转盘之间设有盘簧35,盘簧内部的一端挂在盘簧盖板上,另一端挂在分合转盘上,所述分合转盘31上设有用于连接盘簧的定位块311,储能转盘32上设有用于推动盘簧盖板33转动的主动块321,而盘簧盖板33上设有与主动块相适应的从动块331。分合转盘31上设有一个外弧形槽312,而在分合转盘的圆周边上设有两个对称的卡槽313,两个卡槽分别位于外弧形槽的两端处,分合转盘的端面上设有开关触头314。储能弹簧32上设有与外弧形槽312相对应并且大小一致的内弧形槽322,该内弧形槽的两端以及中部设有凸出的让位槽323。导向装置34包括通过扭力弹簧35与销轴7连接的外壳341,外壳内设有滑动槽342,滑动槽342内设有两个插销343和两个滚轮345,滚轮位于插销的上方,所述的两个插销穿过外弧形槽后位于内弧形槽中两个相邻的让位槽内,分合转盘的圆周边与滚轮相贴合并且始终有一个滚轮位于卡槽内。初始状态时,两个插销位于让位槽内,转动第一主轴,储能转盘随着第一主轴转动,由储能转盘的主动块带动盘簧盖板的从动块转动,使得盘簧从内部收紧储能,此时,插销脱离让位槽,在内弧形槽中移动,再次过程中,滚轮沿着分合转盘的侧面滚动,直至插销移动至另一侧的让位槽内,滚轮从一侧的卡槽移至另一卡槽,盘簧释放能量至初始状态,开关触头换位进行合闸的作用。

第二联锁机构5包括与第二主轴4固定连接的联锁板51、套在第二主轴4上并与壳体通过弹簧连接的接地扇板52、一端具有移动槽59的导向杆53和套在导向杆上的接地弹簧54,联锁板上设有一活动的连接轴55,接地扇板的侧面上设有两个对称的接地卡槽56以及端面上设有接地触头57,连接轴始终位于其中一个接地卡槽内,导向杆的一端套在连接轴上,另一端固定在壳体上,壳体上设有与移动槽相适应的定位销58。初始状态时,连接轴位于其中一个接地卡槽内,转动第二主轴时,联锁板与第二主轴同步运动,使得导向杆向前移动,由于导向杆上有移动槽,所以接地弹簧被压缩,由于连接轴为活动轴,所以导向杆以定位销为圆心转动,连接轴逐渐脱离该接地卡槽并向另一个接地卡槽移动,接续转动第二主轴,当接地弹簧被压缩到极限后,在弹簧的作用下,连接轴被推到另一个接地卡槽内,而且接地扇板转动,接地触头发生位移,即实现分闸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特点:

(1)通过单簧实现储能和释放,以实现分合闸的动作,简化了操作机构的结构,以及整体空间;

(2)操作安全,具有互锁功能,提高操作机构的安全性,满足操作机构的操作安全要求,实现零误操作;

(3)通过模块化的整合设计,使产品结构得以优化、结构紧凑,且模块化可更换性强、通用性好;

(4)产品更环保,所有零部件表面镀层为环保型材料,以实现环保、无污染的目的;

(5)可靠性高,终身免维护,输出接口更换直接、快捷方便;

(6)操作便利性,通过改变传动结构以降低手动储能力,减小合闸、分闸所需的操作力度;

(7)整体性,操作机构整体装配,结构清晰,组装方便,合闸分闸单独控制。

(8)机械寿命高机械操作寿命不低于13000次,操作稳定、使用寿命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