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氧板嵌铜排层压的强弱电结合导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7375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领域,属于电子元器件方面,尤其涉及一种环氧板嵌铜排层压的强弱电结合导流结构。



背景技术:

强电与弱电在概念上讲,一般是容易区别的,主要区别是用途的不同。强电是用作一种动力能源,弱电是用于信息传递。具体而言,它们大致有如下区别:

⑴交流频率不同

强电的频率一般是50Hz,称“工频”,亦即工业用电的频率;弱电的频率往往用高频或特高频,以千赫(KHz)、兆赫(MHz)计。

⑵传输方式不同

强电以输电线路传输;弱电的传输有有线与无线之分,无线电则以电磁波传输。

⑶功率、电压及电流大小不同

强电功率以千瓦(kW)、兆瓦(MW)计,电压以伏(V)、千伏(kV)计,电流以安(A)、千安(kA)计;弱电功率以瓦(W)、毫瓦(mW)计,电压以伏(V)、毫伏(mV)计,电流以毫安(mA)、微安(μA)计,因而其电路可以用印刷电路或集成电路构成。

当然,强电中也有高频(数兆赫兹)与中频设备,但电压较高,电流也较大。又如手电筒与电动剃须刀虽然电压很低,功率及电流很小,仍属强电。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弱电已渗透到强电领域,如电力电子器件、无线遥控等,但这些只能算作强电中的弱电控制部分,它与被控的强电还是不同的,因此急需一种能过大电流,强弱电相结合线路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导流结构不能过大电流、易发热、绝缘和耐压性能低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氧板嵌铜排层压的强弱电结合导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环氧板嵌铜排层压的强弱电结合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环氧板和铜排,所述环氧板上开有与所述铜排外轮廓相匹配的通孔或通槽,所述铜排嵌入到所述通孔或通槽内。

优选地,所述环氧板包括三层环氧板,所述三层环氧板分别为第一层环氧板、铜排环氧板和第二层环氧板,所述铜排环氧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层环氧板和第二层环氧板的中间。

优选地,所述铜排环氧板还设置有加工定位孔,所述铜排环氧板加工定位孔设置在所述铜排环氧板的四个角。

优选地,所述铜排上设置有接线柱和固定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层环氧板上设置有接线柱孔、与固定孔相匹配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接线柱铆接在所述铜排环氧板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层环氧板上设置有和所述接线柱孔、与固定孔相匹配的凹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铜排设置在相应的环氧板上,然后在由外边的两层环氧板将其密封绝缘,使用时将电线连接在铜排相应的接线柱上即可,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导流结构不能过大电流、易发热而且绝缘和耐压性能低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环氧板嵌铜排层压的强弱电结合导流结构成本低、安装便捷、绝缘和耐压性能好、导流性能强、发热少、散热快,相比于现有技术有很大的优越性和很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环氧板嵌铜排层压的强弱电结合导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环氧板嵌铜排层压的强弱电结合导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第一层环氧板3、铜排环氧板5、第二层环氧板8和铜排4,第一层环氧板3上设置有接线柱孔1和用来放置固定螺钉的通孔11,铜排4上设置有接线柱2和固定孔6,铜排环氧板5上设置有铜排孔7和加工定位孔10,第二层环氧板8上设置有接线柱孔9和与固定孔相匹配的凹口12。

接线柱2铆接在铜排4上,铜排4嵌在铜排环氧板5上设置的铜排孔7内,铜排4上设置有用来放置固定螺钉的固定孔6,固定孔6和用来放置固定螺钉的通孔11相对应设置;铜排环氧板5上设置的加工定位孔10,在铜排环氧板5加工时用来固定铜排环氧板5,等加工完之后,去掉加工定位孔10所对应的铜排环氧板外环;铜排环氧板5设置在第一层环氧板3和第二层环氧板8的中间,三者由环氧树脂胶粘接,然后加热固化,经加热机层压成型,用环氧树脂胶粘接后层与层之间气密性极好,环氧树脂胶粘力极好,最后在第二层环氧板一侧用导线连接接线柱2。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如下:

将元器件的接线端根据需要通过导线连接在相应的接线柱上,强弱电的元器件都可以使用本导流结构,绝缘性极好,而且使用方便。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