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绝缘集成母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3040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化绝缘集成母排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器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块化绝缘集成母排。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关合、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其能够及时切断故障电路,防止事故过大,保证安全运行,故断路器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器设备中。

在各领域的各种电器设备中都会用到大量的断路器,比如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所使用的汇流箱,其内部安装有多个断路器,多个断路器之间通过绝缘集成母排相连接,绝缘集成母排一般包括绝缘外壳、以及安装在绝缘外壳中的导电主排和导电分排,导电主排和导电分排都与开关相连接。当与导电主排相连接的开关中的通流电流大于与导电分排相连接的开关中的通流电流时,绝缘集成母排实现了分流和改变接线方向;当与导电主排相连接的开关中的通流电流等于与导电分排相连接的开关中的通流电流时,绝缘集成母排仅实现了改变接线方向。因此,通过绝缘集成母排,可实现电气设备中绝缘集成母排与多个开关之间的模块式直接连接,故绝缘集成母排又可称为模块化绝缘集成母排。

但是,上述模块化绝缘集成母排存在以下缺陷:

1、相邻导电主排之间的间距、以及相邻导电分排之间的间距都是不可调的,但不同厂家生产的相同容量的开关中多路接线之间的间隙会略有不同,因此,导电主排间距和导电分排间距不可调的模块化绝缘集成母排无法适用于不同品牌的开关,其针对不同品牌的开关需设置与开关中多路接线之间的间隙相等的导电主排间距和导电分排间距,从而导致模块化绝缘集成母排的使用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2、导电主排和导电分排之间的电连接是通过螺栓来实现的,因此,必须要在导电主排和导电分排的连接处、在导电主排和导电分排上打孔,打孔后的导电主排和导电分排在其连接处的接触面积较小,存在通流电流不够、电流传输不稳定等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绝缘集成母排,其导电主排间距和导电分排间距均可调,使其能够适用于不同品牌的开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化绝缘集成母排,包括绝缘外壳、以及安装在绝缘外壳中的主排组和至少一个分排组,所述主排组包括至少一根导电主排,导电主排具有主排输入端,所述分排组包括与导电主排数量相等的导电分排,导电分排具有分排输出端,所述绝缘外壳中设有容纳导电主排的主排腔、以及容纳导电分排的分排腔,所述导电主排和导电分排通过紧固装置电连接,且导电主排通过紧固装置可在绝缘外壳的主排腔中沿导电主排的宽度方向移动,导电分排通过紧固装置可在绝缘外壳的分排腔中沿导电分排的宽度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装置中开设有沿导电主排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通槽、以及沿导电分排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通槽,紧固装置在第一通槽的下方设有支撑钩部,所述导电主排可相对移动地穿设在第一通槽中、并置于支撑钩部的上端面上,所述导电分排可相对移动地穿设在第二通槽中、并置于导电主排的上端面上,位于第一通槽中的部分导电主排构成主排连接部,位于第二通槽中的部分导电分排构成分排连接部,所述紧固装置中还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该紧固螺栓构成紧固装置的操作部;当紧固螺栓拧紧后,紧固螺栓的下端与分排连接部、分排连接部与主排连接部、以及主排连接部与支撑钩部都相互抵紧,且分排连接部与主排连接部为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装置包括互相独立的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所述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通过所述紧固螺栓相连接,所述第一通槽沿导电主排的长度方向贯穿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所述第二通槽沿导电分排的长度方向贯穿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所述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在第一通槽的下方都设有所述支撑钩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紧件上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二夹紧件上设有位于第一连接部下方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中开设有至少一个与紧固螺栓相配合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连接部中开设有与第一螺纹孔相对设置的第一通孔,所述紧固螺栓由上至下依次穿设在第一通孔和第一螺纹孔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紧件上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二夹紧件上设有位于第一连接部下方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螺纹孔和至少一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开设有与第二螺纹孔相对设置的第三通孔、以及与第二通孔相对设置的第三螺纹孔,所述紧固螺栓由上至下依次穿设在第三通孔和第二螺纹孔中、以及第三螺纹孔和第二通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钩部与导电主排相接触的上端面为粗糙面。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外壳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盖、底座和下盖,所述上盖和底座、以及下盖和底座均通过自攻螺丝可拆卸连接,所述导电主排、导电分排、以及紧固装置都安置于底座中,所述主排腔和分排腔均开设在底座中,所述紧固装置中设有允许导电主排或导电分排移动的操作部;当上盖和底座分离后,所述紧固装置的操作部暴露于底座的上端面。

优选地,所述绝缘外壳中设有分隔主排腔和分排腔的绝缘支撑部,所述绝缘支撑部在导电主排和导电分排的连接处开设有上下贯通的调节滑槽,所述导电分排支撑于绝缘支撑部的上端面、且导电分排上设有置于调节滑槽中并下凹的分排连接部,该分排连接部和导电主排通过所述紧固装置电连接;所述紧固装置的下端伸入调节滑槽中,且紧固装置在调节滑槽中可沿导电主排的宽度方向移动、或沿导电分排的宽度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外壳的外壁上设有位于相邻两个导电主排之间的第一绝缘槽和绝缘筋条、以及位于相邻两个导电分排之间的第二绝缘槽,所述第一绝缘槽和绝缘筋条分别设在绝缘外壳的两个侧面上,这两个侧面沿导电主排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导电主排与导电分排相互垂直,且导电主排和导电分排均为铜排。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模块化绝缘集成母排,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中,通过紧固装置将导电主排和导电分排电连接的同时,还可实现导电主排之间间距、以及导电分排之间间距的调节,从而使得模块化绝缘集成母排可适用于不同品牌的开关,无使用局限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中模块化绝缘集成母排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模块化绝缘集成母排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爆炸图。

图4为图1的俯视图。

图5为图1的左视图。

图6为图1中导电主排、导电分排、以及紧固装置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图8为图6的仰视图。

图9和图10为图1中绝缘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9为俯视视角,图10为仰视视角。)

图11为图1中导电主排、导电分排、以及紧固装置装入底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A-A向剖视图。

图13为本申请中紧固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爆炸图。

图15为图13中的紧固装置与导电主排和导电分排的连接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中紧固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的紧固装置与导电主排和导电分排的连接示意图。

图18为图17的爆炸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紧固装置

11 第一通槽

12 第二通槽

13 支撑钩部

14 粗糙面

15 凸缘

2 绝缘外壳

21 主排腔

22 分排腔

23 上盖

24 底座

241 绝缘支撑部

242 调节滑槽

25 下盖

26 第一绝缘槽

27 绝缘隔板

28 绝缘筋条

29 第二绝缘槽

3 导电主排

31 主排输入端

32 主排连接部

4 导电分排

41 分排输出端

42 分排连接部

5 紧固螺栓

6 第一夹紧件

61 第一连接部

62 第一通孔

63 第三通孔

64 第三螺纹孔

7 第二夹紧件

71 第二连接部

72 第一螺纹孔

73 第二螺纹孔

74 第二通孔

8 自攻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以下实施例中,各方向的定义如下:将导电主排3的长度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将导电分排4的长度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将导电主排3和导电分排4的厚度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

本申请提供一种模块化绝缘集成母排,用于连接至少两个开关。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模块化绝缘集成母排包括绝缘外壳2、以及安装在绝缘外壳2中的主排组和至少一个分排组,所述主排组包括至少一根导电主排3,导电主排3具有主排输入端31,该主排输入端31与开关中的导电体电连接;所述分排组包括与导电主排3数量相等的导电分排4,导电分排4具有分排输出端41,该分排输出端41也与开关中的导电体电连接;所述绝缘外壳2中设有容纳导电主排3的主排腔21、以及容纳导电分排4的分排腔22,主排腔21沿导电主排3的长度方向左右延伸,分排腔22沿导电分排4的长度方向前后延伸,相邻两个主排腔21之间、以及相邻两个分排腔22之间由构成部分绝缘外壳2的绝缘隔板27实现绝缘,进而实现导电主排3之间和导电分排4之间的绝缘。另外,主排腔21和分排腔22均与模块化绝缘集成母排的外部连通,使得模块化绝缘集成母排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

目前,针对市面上不同生产厂家所生产的开关,其内部多路接线中导电体之间的间隔会有所不同,从而导致模块化绝缘集成母排与相同容量、不同品牌的开关相连接时,模块化绝缘集成母排中,相邻两根导电主排3之间的间距和/或相邻两根导电分排4之间的间距也会有所不同。为了使得本申请中的模块化绝缘集成母排能够适用于不同品牌的开关,如图3、图6至图8所示,所述导电主排3和导电分排4通过紧固装置1电连接,且导电主排3通过紧固装置1可在绝缘外壳2的主排腔21中沿导电主排3的宽度方向前后移动,以调节相邻两根导电主排3之间的间距L1;导电分排4通过紧固装置1可在绝缘外壳2的分排腔22中沿导电分排4的宽度方向移动,以调节相邻两根导电分排4之间的间距L2。因此,本申请通过紧固装置1将导电主排3和导电分排4电连接的同时,还实现了导电主排3之间间距L1、以及导电分排4之间间距L2的可调,从而使得模块化绝缘集成母排可适用于不同品牌的开关,无使用局限性。

优选地,所述导电主排3和导电分排4之间存在夹角,本实施例中,导电主排3与导电分排4相互垂直,接线方向改变了90°,故主排腔21和分排腔22也互相垂直。所述导电主排3和导电分排4均为呈平板状的铜排。

上述模块化绝缘集成母排中,主排组中导电主排3的个数、以及分排组中导电分排4的个数与电压源相关,比如:电压源为三相电时,其具备三根火线,故模块化绝缘集成母排中的导电主排3和导电分排4均为三根,形成三路接线,每路接线中的导电主排3和导电分排4均通过一个紧固装置1电连接,如图6至图8所示。另外,如图4和图5所示,导电主排3上主排输入端31为一个,设置在导电主排3位于绝缘外壳2外部的左端处;导电分排4上分排输出端41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导电分排4位于绝缘外壳2外部的前后两端处,故一个分排组可接两个开关,提高利用率。

图1所示的模块化绝缘集成母排中具有两个分排组,因此,其可以接五个开关,五个开关可以为一个与主排输入端31电连接的630A的塑壳开关、两个分别与第一个分排组中分排输出端41电连接的250A塑壳开关、以及两个分别与第二个分排组中分排输出端41电连接的65A微断开关,此时,模块化绝缘集成母排用于分流和改变接线方向。图2所示的模块化绝缘集成母排中具有一个分排组,因此,其可以接三个开关,三个开关可以为一个与主排输入端31电连接的500A的塑壳开关、以及两个分别与分排组中分排输出端41电连接的250A塑壳开关,此时,模块化绝缘集成母排也用于分流和改变接线方向。当分排组有多个时,可设置一个绝缘外壳2,则多个分排组同时设置该绝缘外壳2中;也可以设置与分排组个数相等的绝缘外壳2,每个分排组各设置在一个绝缘外壳2中。优选地,本申请中绝缘外壳2的数量与分排组的个数相等,如图1所示,则一个绝缘外壳2可对应两个开关,故可根据连接的开关数量灵活地增加或减小分排组和绝缘外壳2的数量,从而可避免当多个分排组集成在一个绝缘外壳2中时,若分排组只需要连接两个开关时、绝缘外壳2多余的部分会形成浪费的现象。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绝缘外壳2的外壁上设有位于相邻两个导电主排3之间的第一绝缘槽26和绝缘筋条28、以及位于相邻两个导电分排4之间的第二绝缘槽29,所述第一绝缘槽26和绝缘筋条28分别设在绝缘外壳2的两个左右相对设置的侧面上。当分排组和对应的绝缘外壳2有两个以上时,则多个安置于分排组的绝缘外壳2沿导电主排3的长度方向拼接,此时,左侧绝缘外壳2上的绝缘筋条28位于右侧绝缘外壳2上的第一绝缘槽26中,可实现拼接定位,同时还提高导电主排3之间的绝缘效果,所述第二绝缘槽29提高导电分排4之间的绝缘效果,从而提高模块化绝缘集成母排中多路接线之间的绝缘效果,避免短路现象。

本申请中,如图3所示,所述绝缘外壳2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盖23、底座24和下盖25,所述第一绝缘槽26和第二绝缘槽29均由上至下依次贯穿上盖23、底座24和下盖25,所述绝缘筋条28仅设置在底座24的侧面上或同时设置在上盖23、底座24和下盖25的侧面上。所述上盖23和底座24、以及下盖25和底座24均通过自攻螺丝8可拆卸连接,所述导电主排3、导电分排4、以及紧固装置1都安置于底座24中,所述主排腔21和分排腔22均开设在底座24中,所述紧固装置1中设有允许导电主排3前后移动或导电分排4左右移动的操作部;当上盖23和底座24分离后,如图11所示,所述紧固装置1的操作部(即下述的紧固螺栓5)暴露于底座24的上端面,从而便于调节导电主排3之间的间距和导电分排4之间的间距。另外,所述自攻螺丝8有四个,所述底座24上开设有四个上下贯通的螺纹孔,如图9和图10所示,四个螺纹孔呈前后两排、左右两列的方式排布,用于连接上盖23和底座24的两个自攻螺丝8由上而下穿设在两个呈对角线关系的螺纹孔中,用于连接底座24和下盖25的两个自攻螺丝8由下而上穿设在另外两个呈对角线关系的螺纹孔中。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模块化绝缘集成母排中多路接线之间的彻底绝缘,如图3、图9至图12所示,所述绝缘外壳2的底座24中设有分隔主排腔21和分排腔22的绝缘支撑部241,该绝缘支撑部241沿导电分排4的长度方向前后延伸;绝缘支撑部241在导电主排3和导电分排4的连接处开设有上下贯通的调节滑槽242,主排腔21和分排腔22仅在调节滑槽242处连通,所述导电分排4支撑于绝缘支撑部241的上端面、且导电分排4上设有置于调节滑槽242中并下凹的分排连接部42,故分排连接部42的横断面呈凹字形,分排连接部42和导电主排3通过所述紧固装置1相固定并电导通;所述紧固装置1的下端伸入调节滑槽242中,且紧固装置1在调节滑槽242中可沿导电主排3的宽度方向移动、或沿导电分排4的宽度方向移动,故紧固装置1和底座24之间在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上均设有间距调节间隙,或者说,导电分排4和底座24之间在左右方向上设有间距调节间隙,导电主排3和底座24之间在前后方向上设有间距调节间隙。

为了保证导电主排3与导电分排4之间的电流传输性能,本申请中,通过紧固装置1实现导电主排3和导电分排4相固定并电导通的同时,可避免在导电主排3和导电分排4上打孔,即导电主排3和导电分排4在两者的连接处为无孔结构。具体说,如图13至图18所示,所述紧固装置1中开设有沿导电主排3长度方向左右延伸的第一通槽11、以及沿导电分排4长度方向前后延伸的第二通槽12,紧固装置1在第一通槽11的下方设有支撑钩部13,所述导电主排3穿设在第一通槽11中、并置于支撑钩部13的上端面上,导电主排3和第一通槽11相适配、且两者之间可相对移动;所述导电分排4穿设在第二通槽12中、并置于导电主排3的上端面上,导电分排4和第二通槽12相适配、且两者之间也可相对移动;位于第一通槽11中的部分导电主排3构成主排连接部32,位于第二通槽12中的部分导电分排4构成所述下凹的分排连接部42。所述紧固装置1中还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5,该紧固螺栓5构成紧固装置1的操作部。当紧固螺栓5拧紧的过程中,紧固螺栓5下移、直至紧固螺栓5的下端与分排连接部42相接触;继续拧紧紧固螺栓5,则紧固螺栓5的下端抵紧分排连接部42,从而将导电分排4压紧在底座24的绝缘支撑部241上;之后继续拧紧紧固螺栓5的过程中,紧固螺栓5不能下移,而紧固装置1沿紧固螺栓5的轴向上移,从而使得支撑钩部13带动导电主排3上移,直至导电主排3与导电分排4的分排连接部42抵紧。此时:紧固螺栓5的下端与分排连接部42、导电分排4与底座24的绝缘支撑部241、分排连接部42与主排连接部32、以及主排连接部32与支撑钩部13都相互抵紧,且分排连接部42与主排连接部32为面接触,进而将导电主排3和导电分排4相固定并电导通。

在需要调节导电主排3之间的间距时,旋松紧固螺栓5、使紧固螺栓5的下端与分排连接部42相脱离,故分排连接部42与主排连接部32相互松开,解除导电主排3和导电分排4之间的固定连接关系;之后,使紧固装置1沿导电分排4前后移动,故紧固装置1带动穿设在第一通槽11中的导电主排3同步地沿导电分排4前后移动,从而调节导电主排3之间的间距;调节结束后,拧紧紧固螺栓5、使紧固装置1将导电主排3和导电分排4相固定并电导通。同理,在需要调节导电分排4之间的间距时,旋松紧固螺栓5、使紧固螺栓5的下端与分排连接部42相脱离,故分排连接部42与主排连接部32相互松开,解除导电主排3和导电分排4之间的固定连接关系;之后,使紧固装置1沿导电主排3左右移动,故紧固装置1带动穿设在第二通槽12中的导电分排4同步地沿导电主排3左右移动,从而调节导电分排4之间的间距;调节结束后,拧紧紧固螺栓5、使紧固装置1将导电主排3和导电分排4相固定并电导通。因此,所述紧固装置1的作用有两个:1、实现导电主排3和导电分排4的无孔连接,进而增加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保证电流传输性能;2、实现导电主排3之间间距和导电分排4之间间距的调节,且导电分排4和第二通槽12的相互配合为导电主排3之间间距的调节提供导向、导电主排3和第一通槽11的相互配合为导电分排4之间间距的调节提供导向,保证间距调整的准确性。优选地,所述紧固螺栓5为内六角螺栓。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通过紧固装置1将导电主排3和导电分排4相固定,将紧固装置1分体成互相独立的第一夹紧件6和第二夹紧件7,第一夹紧件6卡在导电主排3的后侧,第二夹紧件7卡在导电主排3的前侧,第一夹紧件6和第二夹紧件7通过所述紧固螺栓5相连接,所述第一通槽11沿导电主排3的长度方向左右贯穿第一夹紧件6和第二夹紧件7,所述第二通槽12沿导电分排4的长度方向前后贯穿第一夹紧件6和第二夹紧件7,故第一通槽11和第二通槽12相垂直、并相连通。所述第一夹紧件6下侧的左右两端、第二夹紧件7下侧的左右两端都在第一通槽11的下方都设有所述支撑钩部13,且第一夹紧件6上的支撑钩部13和第二夹紧件7上的支撑钩部13前后相对设置。优选地,所述支撑钩部13与导电主排3相接触的上端面为粗糙面14,该粗糙面14可以为锯齿面或凹凸面或其他,增加支撑钩部13与导电主排3之间的摩擦系数,以提高连接可靠性。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紧件6上设有第一连接部61,第二夹紧件7上设有位于第一连接部61下方的第二连接部71,第一连接部61和第二连接部71通过紧固螺栓5相连接。第一连接部61和第二连接部71在紧固螺栓5穿设处的开孔方式有以下两种:

方式一、如图13至图15所示,第二连接部71中开设有两个左右并排布置、且与紧固螺栓5相配合的第一螺纹孔72,第一连接部61中开设有两个与第一螺纹孔72相对设置的第一通孔62,紧固螺栓5由上至下依次穿设在第一通孔62和第一螺纹孔72中。

方式二、如图16至图18所示,第二连接部71上设有一个第二螺纹孔73和一个第二通孔74,第二螺纹孔73和第二通孔74左右并排布置,第一连接部61上开设有与第二螺纹孔73相对设置的第三通孔63、以及与第二通孔74相对设置的第三螺纹孔64,紧固螺栓5有两个,其中一个紧固螺栓5由上至下依次穿设在第三通孔63和第二螺纹孔73中,另一个紧固螺栓5由上至下依次穿设在第三螺纹孔64和第二通孔74中。

上述两个方式中,为了在紧固螺栓5拧紧或旋松时,紧固螺栓5与螺纹孔之间具有较多的有效接触面积,如图14所示,第二连接部71在第一螺纹孔72的上端还设有被第一螺纹孔72贯穿的凸缘15,第一螺纹孔72贯穿该凸缘15;或者,如图17所示,第二连接部71在第二螺纹孔73的上端设有被第二螺纹孔73贯穿的凸缘15,第一连接部61在第三螺纹孔64的上端设有被第三螺纹孔64贯穿的凸缘15。另外,为了减小紧固螺栓5与通孔孔壁之间的间隙,如图14所示,第二连接部71上端凸缘15伸入第一通孔62中;或者,如图17所示,第二连接部71上端凸缘15伸入第三通孔63中,从而起到定位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