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转换效率功率耦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2343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转换效率功率耦合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耦合器,尤其涉及一种高转换效率功率耦合器。



背景技术:

高频等离子体放电无极灯,简称高频无极灯。是一种代表照明技术高光效、长寿、高显色性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型光源。高频等离子无极放电是集电子技术、光电技术、真空技术于一体的新一代高科技照明光源产品,主要由高频发生器、功率耦合器和玻璃泡壳三部分组成。

现有的功率耦合器,一般采用圆柱体铝棒作为散热组件,然后将多个铁氧体磁芯镶嵌在圆柱体铝棒上,最后将励磁线圈缠绕在铁氧体磁芯外侧。由于现实情况下,多个铁氧体磁芯难以保证方向一致,导致磁损耗极大,长时间或者高频率开关使用条件下圆柱体铝棒来不及散热导致功率耦合器烧毁。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磁损耗小、使用寿命长的高转换效率功率耦合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转换效率功率耦合器,其包括灯座、金属导热器、铁氧体磁芯和励磁线圈,所述铁氧体磁芯由六个相同的三棱柱形磁块组成,铁氧体磁芯外形为一正六棱柱且内部设置有一正六棱柱的空腔,在横截面方向,六个三棱柱形磁块各自的一条边共同围合成铁氧体磁芯外侧的正六边形,三棱柱形磁块的其中一条短边与相邻三棱柱形磁块的一条长边在一条直线上,六个三棱柱形磁块剩下的一条边共同围合成铁氧体磁芯内侧的正六边形,金属导热器包括上导热部和下导热部,上导热部为正六棱柱形且嵌套在铁氧体磁芯内侧的正六棱柱的空腔内,下导热部抵持铁氧体磁芯并固定在灯座上,励磁线圈嵌套在铁氧体磁芯外侧。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励磁线圈嵌套在铁氧体磁芯(3)和下导热部外侧。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灯座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表面的圆筒状固定座,下导热部固定在圆筒状固定座内,励磁线圈底部由圆筒状固定座顶部抵持。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六个三棱柱形磁块之间采用耐热胶粘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高转换效率功率耦合器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铁氧体磁芯通过设置六个三棱柱形磁块,并设计成特定的排列结构,可使得六个三棱柱形磁块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励磁线圈方向近似一致,从而降低磁损耗,提高转换效率,在转换效率得到提升的前提下,可有效降低产热,防止烧毁,延长使用寿命;

(2)特殊构造的金属导热器可同时散发磁场和励磁线圈产生的热量,散热效果更佳,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转换效率功率耦合器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转换效率功率耦合器的正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转换效率功率耦合器,其包括灯座1、金属导热器2、铁氧体磁芯3和励磁线圈4。

所述铁氧体磁芯3,采用的是具有高磁导率,高居里点,低损耗的软磁材料,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单位匝数的电感量,并减少了磁芯自身高频涡流损耗,降低了发热量。其由六个相同的三棱柱形磁块31组成,铁氧体磁芯3外形为一正六棱柱且内部设置有一正六棱柱的空腔,在横截面方向,六个三棱柱形磁块31各自的一条边共同围合成铁氧体磁芯3外侧的正六边形,三棱柱形磁块31的其中一条短边与相邻三棱柱形磁块31的一条长边在一条直线上,六个三棱柱形磁块31剩下的一条边共同围合成铁氧体磁芯3内侧的正六边形。如此,六个三棱柱形磁块31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励磁线圈4方向理论上一致,因此能大幅度降低磁损耗,提高转换效率。现实中,六个三棱柱形磁块31之间肯定存在摆放不齐的情形,因此实际磁损耗会高于理论值。具体的,所述六个三棱柱形磁块31之间采用耐热胶粘接固定。

金属导热器2采用的是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铝或铜组成,便于迅速把铁氧体磁芯3和励磁线圈4产生的热量导出。具体的,其包括上导热部21和下导热部22,上导热部21为正六棱柱形且嵌套在铁氧体磁芯3内侧的正六棱柱的空腔内,下导热部22抵持铁氧体磁芯3并固定在灯座1上。

励磁线圈4嵌套在铁氧体磁芯3外侧。优选的,所述励磁线圈4嵌套在铁氧体磁芯3和下导热部22外侧。如此,可提高散热效率。

优选的,所述灯座1包括底座11和设置在底座11表面的圆筒状固定座12,下导热部22固定在圆筒状固定座12内,励磁线圈4底部由圆筒状固定座12顶部抵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