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片状网孔倍增极的光电倍增管电子光学输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5200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片状网孔倍增极的光电倍增管电子光学输入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倍增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片状网孔倍增极的光电倍增管电子光学输入系统。



背景技术:

光电倍增管是一种把微弱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并加以放大的电真空器件。其广泛应用于医疗成像,光子计数,高能物理等领域。现有的光电倍增管电子光学输入系统的光阴极面积小、时间特性差,在高能物理领域无法很好地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片状网孔倍增极的光电倍增管电子光学输入系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具有片状网孔倍增极的光电倍增管电子光学输入系统,包括玻璃外壳、光电阴极、聚焦极、聚焦栅极、第一倍增极和屏蔽筒;所述玻璃外壳为蘑菇形,其上部为椭球形、下部为圆筒形,所述光电阴极贴合所述玻璃外壳内顶壁,位于所述屏蔽筒周边的玻璃外壳内壁上设有导电膜,所述导电膜连接所述光电阴极;所述屏蔽筒固定于所述玻璃外壳内部,所述聚焦极、聚焦栅极、第一倍增极从上往下依次设于屏蔽筒内部上方,所述第一倍增极为片状网孔形。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外壳上部沿长轴方向的外径为9吋。

进一步的,所述聚焦栅极为平面粗网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片状网孔倍增极的光电倍增管电子光学输入系统,设计蘑菇形的玻璃外壳和片状网孔形的第一倍增极,结合轴对称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时间特性、渡越时间弥散小到2.4ns,且具有良好的收集效率,收集效率可达95%,可较好地应用于高能物理领域。本实用新型适配合适的电子倍增器可以做成完整的9吋光电倍增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片状网孔倍增极的光电倍增管电子光学输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聚焦栅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聚焦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第一倍增极的示意图。

图中:1.玻璃外壳、2.光电阴极、3.聚焦极、4.聚焦栅极、5.第一倍增极、6.屏蔽筒、7.导电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4所示,一种具有片状网孔倍增极的光电倍增管电子光学输入系统,包括玻璃外壳1、光电阴极2、聚焦极3、聚焦栅极4、第一倍增极5和屏蔽筒6;所述玻璃外壳1为蘑菇形,其上部为椭球形、下部为圆筒形,所述光电阴极2贴合所述玻璃外壳1内顶壁,位于所述屏蔽筒6周边的玻璃外壳1内壁上设有导电膜7,所述导电膜7具有很好的光电转换效率,所述导电膜7与光电阴极2相连接导通,近乎处于同一电势。所述屏蔽筒6固定于所述玻璃外壳1内部,所述屏蔽筒6材质为磁屏蔽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磁干扰性。所述聚焦极3、聚焦栅极4、第一倍增极5从上往下依次设于屏蔽筒6内部上方,所述第一倍增极5为片状网孔形,所述屏蔽筒6与第一倍增极5导通处于同一电势,使得所述光电倍增管电子光学输入系统具有良好的时间特性。所述系统整体上为轴对称结构。所述聚焦栅极4为平面粗网状,进一步提高所述光电倍增管电子光学输入系统的收集效率。将所述玻璃外壳1上部沿长轴方向的外径设计为9吋,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好的收集效率,更好应用于高能物理领域。

工作原理:光电阴极2与导电膜7处于同一电势U1,聚焦栅极4处于更高的电势U2,屏蔽筒6、聚焦栅极4与第一倍增极5处于更高的电势U3,即U3>U2>U1,这三个电势边界电势在玻璃外壳1内共同形成一个电子光学输入系统,在适当的分压比例下(如U3-U1>400伏特时,(U3-U2):(U2-U1)=2:100)可以高效的将光电阴极2逸出的电子聚焦到第一倍增极5上,同时由于轴对称设计使得其就有良好的时间特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片状网孔倍增极的光电倍增管电子光学输入系统,设计蘑菇形的玻璃外壳1和片状网孔形的第一倍增极5,结合轴对称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时间特性、渡越时间弥散小到2.4ns,且具有良好的收集效率,收集效率可达95%,可较好地应用于高能物理领域。本实用新型适配合适的电子倍增器可以做成完整的9吋光电倍增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