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非对称设计的飞杆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6672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采用非对称设计的飞杆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波器中的飞杆片,具体是一种采用非对称设计的飞杆片。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滤波器已广泛应用于微波、制导、遥测遥控、军事电子对抗、卫星通信等领域。低功耗、高精度、小体积、多功能、稳定可靠成为目前滤波器设计的主攻方向。滤波器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低通带插损、高阻带抑制、宽频带、寄生通带远、带内平坦群时延等成为滤波器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腔体滤波器的输入输出耦合结构常采用抽头线结构,50欧姆的馈线通常直接连接在输入/输出谐振器上,输入输出耦合的强弱取决于抽头位置,抽头线径以及抽头线与腔壁之间的距离。抽头线位置离谐振器的短路端越近,抽头线径越细,抽头线与腔壁之间的距离越远,外部耦合越弱,外部品质因数越大。目前滤波器朝着小体积方向发展,滤波器设计过程中,常采用接收端和发射端共用同一个接头的情况,然而,两个振荡回路对群时延要求不同,也即对抽头耦合强弱要求不同。通常,设计人员会采用两根镀银线或飞杆片,将两个回路分别与接头相连,浪费了空间,同时会产生相互之间的干涉,增大了安装难度。本实用新型抽头解决了:既节省空间,优化结构;又根据需要调整不同振荡回路抽头强弱,从可以根据设计需要,灵活控制通带内回波、驻波比以及带外抑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可同时实现输入输出耦合,同时结构简单、用料省、空间占用小的采用非对称设计的飞杆片。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采用非对称设计的飞杆片,包括分别设于滤波器的两个相邻腔体内的第一耦合片和第二耦合片,以及设于第一耦合片和第二耦合片侧边的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片、第二耦合片和连接片分别呈长条带状,三者为一体化成型结构;所述第一耦合片和第二耦合片分别平行向相反方向伸出,所述第一耦合片和第二耦合片的中垂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连接片沿第一耦合片和第二耦合片中间部位的侧边垂直伸出;所述第一耦合片和第二耦合片的外端开设有定位孔,并分别通过设于定位孔内的紧固螺钉分别固定在两个相邻腔体上,所述连接片外端与镀银线焊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耦合片与第二耦合片位于同一平面内。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片呈L型,由水平部和竖直部构成,所述水平部设于第一耦合片和第二耦合片中间部位侧边,所述竖直部的外端开设有半圆形凹槽,所述镀银线焊接在半圆形凹槽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耦合片与第二耦合片位于上下不同的且相互平行平面内,所述第一耦合片与第二耦合片之间通过竖直连接片与其垂直相连。

再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片呈L型,由水平部和竖直部构成,所述水平部设于第一耦合片侧边,所述竖直部的外端开设有半圆形凹槽,所述镀银线焊接在半圆形凹槽内。

还进一步地,第一耦合片的宽度大于第二耦合片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耦合片、第二耦合片和连接件一体化成型,使一个飞杆片同时实现输入输出耦合,结构简单、用料省、空间占用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结构图。

图中:飞杆片1、第一耦合片1.1、第二耦合片1.2、连接件1.3、光孔1.4、腔体2、镀银线3、紧固螺钉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采用非对称设计的飞杆片,包括分别设于滤波器的两个相邻腔体2内的第一耦合片1.1和第二耦合片1.2,以及设于第一耦合片1.1和第二耦合片1.2侧边的连接片1.3,所述第一耦合片1.1、第二耦合片1.2和连接片1.3分别呈长条带状,三者为一体化成型结构。第一耦合片1.1的宽度大于第二耦合片1.2的宽度。所述第一耦合片1.1和第二耦合片1.2分别平行向相反方向伸出,所述第一耦合片1.1和第二耦合片1.2的中垂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连接片1.3沿第一耦合片1.1和第二耦合片1.2中间部位的侧边垂直伸出;所述第一耦合片1.1和第二耦合片1.2的外端开设有定位孔1.4,并分别通过设于定位孔1.4内的紧固螺钉4分别固定在两个相邻腔体2上,所述连接片1.3外端与镀银线3焊接固定,所述第一耦合片1.1与第二耦合片1.2位于同一平面内。

上述第一耦合片1.1和第二耦合片1.2的中垂面为第一耦合片1.1和第二耦合片1.2的长度方向所在的竖直平面。

所述连接片1.3呈L型,由水平部和竖直部构成,所述水平部设于第一耦合片1.1和第二耦合片1.2中间部位侧边,所述竖直部的外端开设有半圆形凹槽1.5,所述镀银线3焊接在半圆形凹槽1.5内。

本实用新型中的飞杆片1和腔体2通过紧固螺钉4连接。镀银线3和飞杆片1通过堆焊连接。上下两个腔体2共用一个飞杆片,节省了连接空间,可以促进产品的小型化。

通过调整棱边A与棱边B之间的距离,即第一耦合片1.1的宽度,可以调节上腔体振荡回路对相应设计参数的要求;通过调整棱边A与棱边C之间的距离,即第二耦合片1.2的宽度,可以调节下腔体振荡回路对相应设计参数的要求。当两个回路对电路参数要求不同时,可以分别调整距离,调节方便简单,可靠性好。

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耦合片1.1与第二耦合片1.2位于上下不同的且相互平行平面内,所述第一耦合片1.1与第二耦合片1.2之间通过竖直连接片1.3与其垂直相连。所述连接片1.3呈L型,由水平部和竖直部构成,所述水平部设于第一耦合片1.1侧边,所述竖直部的外端开设有半圆形凹槽1.5,所述镀银线3焊接在半圆形凹槽1.5内。

通过调整第二耦合片1.2的形状,可对应调整表面E与腔体下壁的间距,以适应下腔体振荡回路对相应设计参数的要求。同理,第一耦合片1.1也可通过调整为L型,可对应调整表面D与腔体下壁的间距,以适应下腔体振荡回路对相应设计参数的要求。即当两个回路对电路参数要求不同时,可以分别第一耦合片1.1和第二耦合片1.2的形状即可。还可通过调整上述两个平面相对于镀银线3的距离,进一步调整电路参数,调节方便,效果显著。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