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端子及具备线圈端子的电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4342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线圈端子及具备线圈端子的电磁继电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线圈端子及具备线圈端子的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电磁继电器,具有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构成。该电磁继电器具备:电磁铁装置,其具有利用通电而励磁的电磁铁及用于向该电磁铁通电的一对线圈端子;触点机构,其随着电磁铁的励磁、消磁而使固定触点及可动触点接触或分开。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1838号公报

但是,在现有的上述电磁继电器中,例如设有用于吸收由电磁铁装置产生的电涌电压的现成的电阻器。因此,限制了线圈端子的形状及配置,难以应对用户希望的小型化等设计变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设立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设计的自由度大的线圈端子及具备该线圈端子的电磁继电器。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线圈端子具备:用于向线圈供给电流的至少两个端子部、至少连结所述端子部的连结部、设于所述端子部或所述连结部且连接所述线圈的引出线的至少两个连接部。所述连结部由电阻材料形成,并且具有使所述连结部的至少一部分弯曲的电阻调节部。

根据本发明的线圈端子,由电阻材料形成至少连结端子部的连结部,设有使该连结部的至少一部分弯曲的电阻调节部,故而通过变更电阻材料的种类及电阻调节部的形状,能够调节端子部间的电阻。因此,不会受到安装现成的电阻器等时产生的关于形状及配置的制约,能够将端子部间的电阻值设定在希望的值。其结果是,易于使电磁继电器小型化。

作为本发明的一方面,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端子部、所述连结部、所述连接部及所述电阻调节部沿同一平面配置,并且所述端子部和所述电阻调节部向同一方向突出,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电阻调节部可弯曲地形成。

根据本方面,电阻调节部可弯曲地形成,故而例如在将线圈端子安装于电磁铁装置的情况下,能够将电阻调节部收纳在电磁铁装置的空余空间。由此,能够防止源于电阻调节部的形状的电磁铁装置的大型化。另外,即使在电磁铁装置的线轴上卷绕了线圈之后,也能够使连接部和电阻调节部同时弯曲,故而能够防止在卷绕线圈时连接部和电阻调节部的干扰。其结果,能够容易地制造电磁铁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方面,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端子部、所述连结部及所述连接部沿同一平面配置,并且所述电阻调节部以向与配置有所述端子部、所述连结部及所述连接部的平面相交的方向突出的方式配置。

根据本方面,能够将端子部间的电阻值设定成希望的值。

作为本发明的一方面,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端子部、所述连结部及所述连接部由相同的电阻材料一体形成。

根据本方面,能够以更宽的范围设定端子部间的电阻值,故而能够扩大线圈端子的设计宽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方面,也可以构成为,从所述端子部、所述连接部及所述端子部至所述连接部的路径中的所述连结部的表面的一部分或全部被导电性材料覆盖。

根据本方面,能够以更宽的范围设定端子部间的电阻值,故而能够扩大线圈端子的设计宽度。

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具备所述线圈端子。

根据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通过组装所述线圈端子,能够容易地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圈端子的电磁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拆下图1的电磁继电器的罩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电磁继电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1的电磁继电器的与图3的分解立体图不同的方向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圈端子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1的电磁继电器的电磁铁装置的卷绕线圈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沿着图6的vi-vi线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图6的电磁铁装置的卷绕了线圈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线圈端子的电磁继电器的电磁铁装置的卷绕线圈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沿着图8的ix-ix线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图8的电磁铁装置的卷绕了线圈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线圈端子的电磁继电器的电磁铁装置的卷绕线圈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线圈端子的电磁继电器的电磁铁装置的卷绕线圈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标记说明

10:基座

11:线圈端子孔

12:固定端子孔

13:壁部

14:台阶部

20:电磁铁装置

21:线轴

211:主体部

212:贯通孔

22:第一凸缘部

221:突部

23:第二凸缘部

231:安装部

232:凹部

233:安装部

24:第三凸缘部

241:切口部

25:线圈

26:铁芯

261:磁极部

262:铆接部

27:磁轭

271:垂直部

272:水平部

273:端子部

274:突起部

28:限位部

30:可动铁片

31:突起部

40:触点机构

41:固定触点端子

42:第一固定触点

43:第二固定触点

44:固定端子

45:压入部

46:可动接触片

50:罩

60:第一平面部

61:第一可动触点

62:第二可动触点

63:贯通孔

70:第二平面部

71:第一贯通孔

72:第二贯通孔

80、180、280、380:线圈端子

81:第一端子部

82:第二端子部

83:第三端子部

84:连结部

85:连接部

86:压入部

87、187、287、387:电阻调节部

91、92、93:突部

100:电磁继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附图中表示的构成进行说明时,使用“上”、“下”、“左”、“右”等表示方向的词语及包含这些词语的其他词语,但使用这些词语的目的是为了通过附图使实施方式的理解变得容易。因此,这些词语并不限定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实际使用时的方向的词语,不应由这些词语限定性地解释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的技术范围。

如图1、图2所示,具备了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线圈端子的电磁继电器100具备基座10、设于基座10上的电磁铁装置20、可动铁片30及触点机构40和以覆盖电磁铁装置20、可动铁片30及触点机构40的方式安装在基座10上的罩50。

如图3、图4所示,基座10俯视具有方形。在该基座10上设有供后述的电磁铁装置20的线圈端子80压入的线圈端子孔11、供触点机构40的固定端子44压入的固定端子孔12(图4所示)。在基座10的周缘,如图3所示地设有向上方延伸的壁部13。另外,在基座10的底面的外周,如图4所示地设有台阶部14。

如图3、图4所示,电磁铁装置20由线轴21、卷绕于线轴21上的两个线圈25、插入线轴21内的铁芯26、连结铁芯26的一端的磁轭27、卷绕线圈25的引出线的线圈端子80、限制可动接触片46的移动范围的限位部28构成。

线轴21由分别设于两端的第一、第二凸缘部22、23、设于第一、第二凸缘部22、23之间的第三凸缘部24、连结第一~第三凸缘部22、23、24的主体部211构成。

如图2所示,第一凸缘部22以与基座10的壁部13的外侧面相接的方式配置。在该第一凸缘部22的下侧中央,如图4所示,设有用于将磁轭27定位的突部221。

第二凸缘部23与基座10的壁部13的内侧面隔开规定的间隔大体平行地配置。在该第二凸缘部23的两侧设有用于安装后述的固定触点端子41的安装部231。另外,在第二凸缘部23的下侧两角部设有用于将第一、第二固定触点42、43定位的凹部232,在第二凸缘部23的下侧中央部设有用于安装限位部28的安装部233。

第三凸缘部24与第一凸缘部22及第二凸缘部23大体平行地配置。在第三凸缘部24的下侧两端设有切口部241。另外,在第三凸缘部24的底面,如图4所示地设有用于安装线圈端子80的端子槽242。另外,在端子槽242中,如图7所示地设有供线圈端子80压入的压入槽243。主体部211设置在第一~第三凸缘部22、23、24的大体中央,具有供铁芯26插入的贯通孔212。

线圈25分别卷绕在线轴21的第一凸缘部22及第三凸缘部24之间的主体部211、第二凸缘部23及第三凸缘部24之间的主体部211上。

铁芯26具有大体圆柱形状,由磁性材料形成。在铁芯26的两端分别设置用于吸引可动铁片30的磁极部261、用于与磁轭27铆接固定的铆接部262。

磁轭27是由大体l形的磁性材料构成的板状体,由垂直部271和水平部272构成。在垂直部271的下侧两端设有端子部273。该磁轭27的垂直部271与线轴21的第一凸缘部22相接,并且在其端子部273之间配置有第一凸缘部22的突部221。另外,在水平部272的各角部设有用于铆接固定可动接触片46的突起部274。

如图5所示,线圈端子80由第一~第三端子部81、82、83、连接部85、压入部86、连结第一~第三端子部81、82、83、连接部85及压入部86的连结部84构成。第一~第三端子部81、82、83、连结部84、连接部85及压入部86用镍、铬、锰等合金构成的电阻材料一体形成。

第一~第三端子部81、82、83空开间隔配置,且从连结部84向同一方向相互平行地突出。此外,用第一、第三端子部81、83构成集合线圈端子,用第二、第三端子部82、83构成集合线圈端子。

连接部85配置在连结部84的两端与第二、第三端子部82、83之间,向于第一~第三端子部81、82、83大体正交的方向弯曲。在该连接部85分别连接有线圈25的引出线。

压入部86配置在连结部84的上边两端,从连结部84向与第一~第三端子部81、82、83相对的方向突出。此外,如图7所示,压入部86是被压入线轴21的第三凸缘部24的压入槽243的部分。

另外,在连结部84的第一、第三端子部81、83之间设有电阻调节部87。该电阻调节部87向与压入部86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通过使连结部84的一部分弯曲而形成。通过设置电阻调节部87,加长了第一、第三端子部81、83间的距离,与未设置电阻调节部87的情况相比,第一、第三端子部81、83间的电阻值增加。

如图3、图4所示,可动铁片30是由磁性材料构成的板状体,具有用于铆接固定可动接触片46的突起部31。

如图3、图4所示,触点机构40由固定触点端子41和可动接触片46构成。

固定触点端子41是具有导电性的矩形的板状体,具有分别铆接固定在长度方向的两端的第一、第二固定触点42、43、与该第一、第二固定触点42、43各自对应的固定端子44。另外,在第一、第二固定触点42、43的长度方向的外侧设有用于将固定触点端子41压入第二凸缘部23的安装部231的压入部45。

可动接触片46是具有弹性及导电性的大体l形的板状体,由第一平面部60和第二平面部70构成。在第一平面部60的自由端设有第一、第二可动触点61、62。

第一可动触点61与第一固定触点42可接触或分开地相对配置,第二可动触点62与第二固定触点43可接触或分开地相对配置。另外,在第一平面部60设有用于将可动接触片46铆接固定在可动铁片30上的贯通孔63。

第二平面部70在其各角部具有用于将可动接触片46铆接固定在电磁铁装置20的磁轭27的第一贯通孔71。另外,在第二平面部70的自由端的大体中央,设有在向磁轭27铆接固定可动接触片46时,用于暂时保持可动接触片46的第二贯通孔72。

如图3、图4所示,罩50为一面开口的箱形,以覆盖电磁铁装置20、可动铁片30及触点机构40的方式安装在基座10上。在将罩50安装在基座10的状态下,由罩50的内周面和基座10的台阶部14(图4所示)形成槽部(未图示)。在该槽部注入密封剂,将形成于基座10与罩50之间的间隙密封。

接着,说明将线圈端子80安装在线轴21上的工序。

如图6、图7所示,在线轴21的第三凸缘部24的端子槽242内插入线圈端子80的压入部86,将压入部86压入到压入槽243。

接着,在线轴21的主体部211卷绕线圈25,使位于切口部241的连结部84的两端的连接部85及位于第三凸缘部24的底面的第二、第三端子部82、83间的连接部85向第二凸缘部23弯曲。此时,连结部84两端的连接部85在将电磁铁装置20安装于基座10时,以与基座10的壁部13平行延伸的方式被弯曲。另外,第二、第三端子部82、83间的连接部85以与基座10的底面平行延伸的方式被弯曲。

此外,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圈端子80在使连接部85弯曲前的状态下,如图6、图7所示,第一~第三端子部81、82、83、连结部84、连接部85、压入部86及电阻调节部87沿着同一平面配置。因此,也可以在将线圈25卷绕在线轴21的主体部211之后,将线圈端子80压入线轴21。

接着,说明电磁继电器100的动作。

经由线圈端子80向线圈25供给电流,使电磁铁装置20励磁前的电磁继电器100,如图2所示,可动接触片46通过自身的弹力向远离固定触点端子41的方向被施力,与限位部28抵接。此时,第一、第二可动触点61、62和第一、第二固定触点42、43保持在分开的状态,不接触。

向线圈25供给电流,使电磁铁装置20励磁时,铁芯26被磁化,可动铁片30被磁极部261吸引。由此,可动接触片46与可动铁片30一起朝向固定触点端子41移动,第一可动触点61及第一固定触点42接触,第二可动触点62及第二固定触点43接触。

之后,若停止向线圈25供给电流,铁芯26的磁极部261的吸引力减弱。由此,可动接触片46通过自身的弹力向远离固定触点端子41的方向移动,第一可动触点61及第一固定触点42分开,第二可动触点62及第二固定触点43分开。而且,可动接触片46移动至与限位部28抵接为止。

上述构成的线圈端子80因具备使连结第一~第三端子部81、82、83的连结部84的至少一部分弯曲的电阻调节部87,所以通过变更电阻调节部87的形状可调节端子部81、82、83间的电阻。由此,例如即使不设置现成的电阻器也可吸收电涌电压,故而不会受到安装现成的电阻器等时产生的关于形状及配置的制约。因此,能够提高线圈端子80的设计自由度,能够容易地使电磁继电器100小型化。

另外,因为连结部84由电阻材料形成,故而除了电阻调节部87的形状以外,通过适当选择电阻材料,能够将第一~第三端子部81、82、83间的电阻变更为希望的值。

上述构成的线圈端子80在使连接部85弯曲前的状态下,如图6、图7所示,第一~第三端子部81、82、83、连结部84、连接部85、压入部86及电阻调节部87沿着同一平面配置。因此,能够通过冲压加工等容易地形成线圈端子80。

(其它实施方式)

线圈端子80不限于第一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如图9~图11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线圈端子180那样,使电阻调节部187向与第一~第三端子部81、82、83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将其突出部分与连接部85一起弯曲。通过使电阻调节部187向与第一~第三端子部81、82、83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例如在将线圈端子180安装在电磁铁装置上的情况下,能够将电阻调节部187收纳在电磁铁装置的空余空间。由此,能够防止电阻调节部187的形状引起的电磁铁装置的大型化。另外,因为即使将线圈卷绕在电磁铁装置的线轴上后也可以使连接部85和电阻调节部187同时弯曲,故而能够防止在卷绕线圈25时,连接部85和电阻调节部187的干扰。其结果是,能够容易地制造电磁铁装置。

另外,如图12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线圈端子280那样,端子部81、82及连接部85至少是两个即可。即,线圈可以是单绕组,也可以是双绕组。另外,电阻调节部287也可以以向与配置有第一、第二端子部81、82、连结部84及连接部85的平面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电阻调节部287相对于配置有第一、第二端子部81、82、连结部84及连接部85的平面,向大体正交方向突出。

另外,也可以如图13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线圈端子380那样,用多个突部91、92、93构成电阻调节部387。

这样,电阻调节部可采用任意的形状,另外,可以用任意的电阻材料形成。因此,可将端子部间的电阻值设定为希望的值,能够扩大线圈端子的设计宽度。

线圈端子80不限于第一~第三端子部81、82、83、连结部84、连接部85及压入部86由相同的电阻材料一体形成的情况。至少连结部用电阻材料形成即可,第一~第三端子部、连接部及压入部也可以由电阻材料以外的材料分别形成。

连接部85不限于经由连结部84与第一~第三端子部81、82、83连接的情况。例如,也可以使连接部直接与第一~第三端子部连结。

从第一~第三端子部81、82、83、连接部85及第一~第三端子部81、82、83至连接部85的路径上的连结部84的表面也可以被导电性材料覆盖。例如,通过对从第一~第三端子部81、82、83、连接部85及第一~第三端子部81、82、83至连接部85的路径上的连结部84的表面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镀铜处理,能够降低从第一~第三端子部81、82、83至连接部85的导电路径的电阻。

线圈端子80能够根据需要而进行镀敷、表面涂敷等表面处理。

第一~第四实施方式的线圈端子80、180、280、380可适用于电磁继电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构成要素也可以适当组合,另外,显然也可以适当选择、置换或删除。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线圈端子不限于电磁继电器,也可以应用于其它的电磁设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