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插接连接的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4790发布日期:2018-06-08 08:06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插接连接的壳体。



背景技术:

所述插接连接用于断开和连接导线,所述导线传输电流和/或例如也传输光束。首先,所述插接连接的主要部分是插接连接器本身,在所述插接连接器上安置插销,所述插销一方面能够被插入到用于插接连接的相应的插座中,另一方面是用于对传送电流或光束的电缆元件进行固定的相应的定位销。此外,所述插接连接具有相应的电缆,所述电缆与所述插接连接器连接。

在内部连接中插接连接通常是不覆盖的。然而当在所述插接连接中涉及外部连接时,出于多种原因有意义的是,通过相应的壳体覆盖触点部位。首先,所述壳体特别是在电连接的情况中用于不仅保护使用者而且保护电缆或装置以免与可能有危险的电压接触,所述电压施加到插接连接的电缆上。此外,通过所述壳体保护插接连接免受灰尘和腐蚀。

此外,所述壳体也用于不直接在触点部位上牵拉电缆,所述电缆是所述插接连接的对象。也就是说,所述触点部位通常不设计用于使拉应力施加到所述触点部位上并且由此也可能失效。所以插接连接的输出的电缆通常通过卷边或者螺旋接线夹固定夹紧在插头外壳中,从而力可以受限地作用于所述部位并且由此确保触点部位的有效的张力释放。即使所述张力释放存在于插接连接中,在松脱插接连接时也不应在电缆处牵拉,而是为了松脱而对插接连接在其壳体处进行抓握。

所述壳体的重要任务是,特别是在音频和高频连接中使通过插接连接产生的信号线屏蔽干扰辐射并且确保了,从信号线输出的电磁辐射不影响环境或者在装置中的其他部件。在这种屏蔽中可以区分通过电场或磁场的作用、通过电磁波的作用,以及导线连接的作用。在此,通常谈及电磁兼容性,所述电磁兼容性表明下述期望的状态,即技术装置不受不期望的电效应或电磁效应干扰地影响。

在批量生产中,所述插头外壳通常简单地通过以塑料压力注塑包封触点部分制造。在装配中为了之后的可松脱性而具有借助于卡锁或者用螺纹连接的推移方案。

推移的插头外壳例如由DE102012022187A1公知。

通过用螺纹连接而制造的插头外壳此外由EP 0981186A1公知。

公知的可松脱的壳体通常是指,该壳体在与插接连接器的相互配合中具有大的构件多样性。在此必要的是,为了装配壳体而生产和准备多个必须单独地制造的零件。因此必须为了制造所述插接连接而提供多个生产线用于制造多种多样的零件,这看来不仅在环保方面而且在经济方面成问题。

此外,由US4,108,527A和US2004/0102082A1公知了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插接连接器。然而,在所述插接连接器中不能确保充分保护信号线免受干扰辐射的影响。此外也不能确保,从信号线输出的电磁辐射不影响环境或者在装置中的其他部件。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插接连接的壳体,所述壳体用尽可能少的不同零件就足以实现并且能够以简单的方式装配,从而所述壳体或者具有所述壳体的插接连接的制造不仅出于环保观点而且出于经济观点满足制造方法的目前要求并且也确保壳体的相应的电磁兼容性。

该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所有特征的用于插接连接的壳体来解决。本发明的有利的构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获得。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插接连接的壳体在此具有下部的壳元件和上部的壳元件。所述上部的壳元件和下部的壳元件在此彼此相同地构造。此外,在每个壳元件中布置保持元件,借助于所述保持元件能够将插接连接器固定在壳体的敞开的第一端部上。在壳体的敞开的另一个端部上,在每个壳元件中设置接收部,在所述接收部中能够接收电缆保持装置。根据本发明,每个壳元件在此具有至少一个卡锁元件,所述卡锁元件与相应另一个壳元件的配对卡锁元件相互作用,从而这两个壳元件在彼此卡锁的状态中构成根据本发明的壳体。在此还设置,壳元件的卡锁元件和配对卡锁元件多阶梯地构造。根据本发明,构成壳体的这些壳元件之间的整个边界区域——除了用于插接连接器的开口之外——和电缆保持装置也是多阶梯地构造。

通过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插接连接的壳体,其特征在于,为了制造壳体仅需要两个相同的壳元件。由此确保不仅环保地而且经济地制造用于插接连接的壳体,因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显著地减少了构件。也就是说,为了制造所述壳体而根据本发明仅仅需要两个相同的壳元件,所述壳元件此外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卡锁元件和配对卡锁元件独立地彼此卡锁并且由此构成根据本发明的壳体。通过所述卡锁确保了电磁兼容性,因为通过卡锁实现壳体相应的密封性。在此当然可以考虑,制造所述相同的壳元件的材料具有相应的屏蔽特性。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熟悉所述材料的选择。所述壳体的敞开的端部在装配状态中一方面由相应的插接连接器封闭另一方面由电缆保持装置封闭,其中,所述电缆保持装置也可以构造为替换插件,从而能够使用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插接连接的壳体的不同的电缆直径。在相应的电缆保持装置上可以通过卷边封闭实现电缆与壳体连接。然而也可能的是,相应的电缆另外地如同已经从现有技术也公知的那样与根据本发明的壳体连接。插接连接器借助于配置给每个壳元件的保持元件固定地并且防丢地在装配状态中保持在根据本发明的壳体中。通过卡锁元件和整个边界区域的多阶梯的构型又提高了根据本发明的壳体的电磁兼容性,因为通过卡锁元件和配对卡锁元件以及整个边界区域的多阶梯的结构而显著地阻止电磁场和电磁波在封闭壳体的卡锁区域中穿透。由此又提高了相应增强壳体电磁兼容性的密封性。

有利地,所述壳元件在其外壳上具有用于工具的作用点,从而能够通过工具以简单的方式又打开已经封闭的壳体。

本发明的构型以所述相同的方向为目的,即达到提高壳体电磁兼容性的密封性,据此在用于电缆保持装置的接收部中设置凹进部,所述电缆保持装置的凸起部能够接收在所述凹进部中。由此确保,电磁辐射不能直接在电缆保持装置的区域中从壳体逸出或者进入到壳体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另外的有利的构思,布置在相应的壳元件中的保持元件构造为单独的、能装入到相应的壳元件中的构件。即使这由使用尽可能少的不同构件的发明构思看来是不利的,然而在此实现极大的优点是,为了制造壳元件和可装入其中的保持元件可以使用简单得多的模具。特别是由此可能的是,不仅壳元件而且保持元件以注射成型法制造并且以简单的方式从模具中脱模。虽然在相应的具有保持元件的壳元件的一件式构型中实现了仅仅需要一个构件用于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壳体。但是在用于制造所述一件式的具有保持元件的壳元件的模具花费方面需要明显更高的花费。虽然两个用于保持元件的单独的构件和壳元件的使用将不同构件的数量增加了百分之一百,即从一个构件增加到两个构件。然而优点是,在此在制造所述零件时能够使用明显更简单的模具,超过了所述缺点,因为所述零件的制造也由此变得更简单以及更少出错并且由此也考虑了环保和经济的角度。

有利地,在此还在壳元件中设置至少一个定位元件,所述定位元件与相应的保持元件的配对定位元件相互作用。就这方面来说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实现,保持元件相应于其在壳体中的使用而定位在相应的壳元件中。由此避免或者至少显著地减少错误定位和由此对根据本发明的壳体的电磁兼容性的可能的消极影响。此外由此确保,为了可靠地保持或者固定插接连接器而将保持元件准确地定位在壳体中。

在此,此外表明有意义的是,壳元件的至少一个定位元件构造为导向元件,所述导向元件与保持元件的配对导向元件相互作用。由此确保,在将保持元件放入到相应的壳元件中时将保持元件准确地引导到其目标位置中,在所述目标位置中所述保持元件在壳体的装配状态中将插接连接器可靠地固定保持在所述保持元件中。

在此还设置,在壳元件上分别设置一个贴靠面,在装配位置中插接连接器的贴靠面贴靠在该贴靠面上。在此,保持元件具有保持机构,所述保持机构与插接连接器这样相互作用,以使得所述插接连接器在装配位置中可靠地并且防丢地保持在壳体中。由此确保,在装配位置中保持元件的贴靠面和插接连接器的贴靠面可靠地彼此贴靠,而不能使它们又彼此远离地运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别有利的构型中,所述保持元件的保持机构具有至少一个弹性臂,在所述弹性臂上布置卡锁凸起部,并且所述弹性臂构造用于与插接连接器的后壁内的接收部配合,其中,所述卡锁凸起部在装配位置中与所述插接连接器的后壁后咬合。

此外能够以有利的方式设置,在保持元件上布置卡锁凸起部,所述卡锁凸起部在装配位置中与所述壳元件的接收部配合并且由此相应的保持元件防丢地然而优选地能运动地固定保持在相应的壳元件中。由此确保,壳元件的保持元件在壳体装配时虽然已经防丢地布置在壳元件上。然而通过保持元件在壳元件中的可运动的防丢的布置而在装配根据本发明的壳体时提供一定的公差,所述公差可以在装配较不易出错的制造的壳体或者装配根据本发明的壳体的情况中作贡献。

此外,本发明也涉及一种具有插接连接器、电缆保持装置和前述的壳体的插接连接装置。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优点、特征和应用可能性根据附图由实施例的下述说明得出。在此,所有描述的和/或绘图示出的特征自身或者以任意有意义的组合形成本发明的内容,也与其在权利要求中或者在该权利要求对前面权利要求的引用中的组合无关地形成本发明的内容。

附图中:

图1以立体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壳体的壳元件的一个实施例,

图2以立体图示出根据图1的壳元件的保持元件,

图3以立体图示出装入到根据图1的壳元件的根据图2的保持元件,

图4以立体图示出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壳体的插接连接器的一个实施例,

图5以立体图示出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壳体的电缆保持装置的第一实施例,

图6以立体图示出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壳体的电缆保持装置的第二实施例,

图7以立体图示出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壳体的电缆保持装置的第三实施例,

图8以立体图示出根据图3的具有附加地装入的插接连接器的壳元件,

图9以立体图示出根据图8的壳元件,其具有用于上部的壳元件的、附加地安置的保持元件,

图10以立体图示出根据图9的壳元件,其具有根据图7的附加地装入的电缆保持装置,

图11以立体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壳体的一个实施例,

图12示出剖割根据图11的壳体的第一横截面,

图13示出剖割根据图11的壳体的第二横截面,

图14示出剖割根据图11的壳体的第三横截面,和

图15示出剖割根据图11的壳体的第四横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以立体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壳体的一个实施例的下部的壳元件100。壳体的所述实施例是DVI插头外壳,所述插头外壳在其一个端部上具有用于根据图4的DVI插接连接器1的开口。该壳体在其另一个端部上具有开口,根据图5至7的电缆保持装置9能够固定在该开口中。根据本发明的完成装配的DVI插头外壳可从图11获知。

壳元件100在其前部区域中基本上矩形地构造并且在那里包含留空15,DVI插接连接器1装入所述前部区域中,DVI插接连接器1能够定位在所述留空中。壳元件100锥形地延伸至其另一个端部,所述壳元件在所述另一个端部上具有用于电缆保持装置9的接收部3。相应的电缆保持装置9在根据图11的壳体装配状态中防丢地并且不能运动地固定在所述接收部3中。在此,接收部3具有凹进部26,在装配状态中电缆保持装置9的凸起部25与所述凹进部配合,由此有效地阻止电磁辐射直接穿透进入到壳体中和从壳体中出去。

壳元件100在其前部区域在其一侧上具有卡锁元件11和12,所述卡锁元件与在壳元件100的前部区域中在另一侧上相应的配对卡锁元件21和22对应。壳元件100以相同的方式在其后部的、锥形延伸的区域中在一侧上具有卡锁元件13和14,所述卡锁元件与在壳元件100的锥形延伸的后部区域中在另一侧上相应的配对卡锁元件23和24对应。

在此,如同在图11中在装配的壳体中示出地那样,壳元件100与壳元件200相同地构造。通过壳元件100和200的特定的相同的构造使得所述壳元件现在能够以简单的方式组合装配成根据图11的壳体。在此,壳元件100的卡锁元件11和12与壳元件200的在图11中不可见的配对卡锁元件21和22配合,并且壳元件100的卡锁元件13和14与壳元件200的相应的配对卡锁元件23和24配合,并且反之亦然。

通过卡锁元件11,12,13和14以及配对卡锁元件21,22,23和24以及在壳元件16的前部区域中在一侧上的护板16的特定的阶梯形的构型确保了,壳元件100和200的边界区域在装配状态中不形成直接的通道并且也阶梯状地构造。壳元件100和200的边界区域在根据图11的壳元件100和200的装配位置中在卡锁元件11至14和配对卡锁元件21至24以及护板16的区域中这样布置,以使得边界区域阶梯状地构造。这也可以更清楚地从下文还更详细说明的图14和15的截面图获知。由此有效地抵制电磁辐射或者电磁场不仅从内向外直接穿过壳体而且从外向内直接穿过壳体。

此外,根据图1的壳元件100和由此壳元件200也具有定位元件31至35,如图2中所示地,所述定位元件与保持元件2的配对定位元件41至45对应。在此,壳元件100和200的定位元件31至34构造为导向元件或者导轨,所述定位元件与保持元件2的相应的构造为导向开口的配对定位元件41至44配合。此外,壳元件100和200在其前部区域在两侧上具有接收部20,相应的布置在保持元件2上的卡锁凸起部10与该接收部配合。所述卡锁凸起部10和接收部20用于,保持元件2在其最终装配到根据本发明的壳体上之前能够防丢地然而能运动地布置在壳元件100和200上。

在以单独的图示示出保持元件2的图2中,也能够清楚地看到保持机构4,在将保持元件2布置在相应的壳元件100或200中之后可以通过所述保持机构可靠地固定保持相应的插接连接器1。保持机构4在这种情况中由两个弹性臂5构成,在所述弹性臂的自由端上布置有连接弹性臂5的卡锁凸起部6。

此外,保持元件2具有贴靠面40,在装配位置中插接连接器1的贴靠面50贴靠在该贴靠面上。

在此还需提到的是,壳元件100和200的定位元件35构造为在壳元件100和200的前部区域中的圆形凸起部,并且与保持元件2的相应圆形的开口45对应。

在图3中现在示出,保持元件2如何布置在壳元件100中。在此,壳元件100的定位元件31至35定位到保持元件2的配对定位元件41至45中。为了在操作中不使保持元件2从壳元件100脱离,保持元件的卡锁凸起部10将保持元件2可运动地然而防丢地固定保持在壳元件100上,所述卡锁凸起部在壳元件100的接收部20内部可移动地定位。

图4现在示出DVI插接连接器1,其在壳体的在此示出的实施例中能够被定位。在此,插接连接器1具有多个触点60,电缆的相应的导线或信号线能够例如通过相应的导线与触点焊接而布置在所述触点上,所述导线或信号线在附图中出于简明的原因未示出。

在此,插接连接器1还具有后壁8,所述后壁设置有贴靠面50,在装配状态中保持元件2的贴靠面40贴靠在该贴靠面上。此外,所述后壁8具有接收部7,保持元件2的保持机构4可以与该接收部配合。在此,在装配状态中,布置在保持元件2的弹性臂5上的卡锁凸起部6与插接连接器1的后壁8后咬合并且由此确保,插接连接器或保持元件的贴靠面50和40可靠地在装配位置中彼此贴靠并且保留在所述位置上。

图5示出实心的电缆保持装置9,所述电缆保持装置能够装入到壳元件100和200的接收部3中。在此,电缆保持装置9具有实心的基体19,斜面17和18布置在所述基体上。在此,基体19用于在壳体的装配状态中将电缆保持装置9可靠地固定在壳元件100和200的接收部3中。为了进一步加强所述可靠的保持而设置斜面17和18,当电缆保持装置9的基体19接收在壳元件100和200的接收部3中时,所述斜面在壳元件100和200或壳体的内部支撑在锥形地收拢的端部的内侧上。此外,电缆保持装置9具有电缆开口51,电缆能够以其多个导线穿过所述电缆开口。在此可以设置,不同的电缆保持装置设置有电缆开口51的不同的直径,从而具有不同直径的电缆能够被导入到壳体中。

在根据图6和7的图示中示出电缆保持装置的两个另外的实施例,然而所述实施例具有另外的电缆开口52或53。由此显而易见的是,通过相同的壳体可以实现,在其中使用具有不同的电缆直径或者几何形状的不同的电缆。

在图8中现在示出,插接连接器1如何在装配位置中保持在壳体中。为了更好地加以说明,在此取消上部的盖板元件2的图示。可以清楚地看到,保持元件2的贴靠面40和插接连接器1的贴靠面50彼此贴靠。为了彼此贴靠的贴靠面40和50不能彼此脱离,保持元件2的弹簧机械装置4的、保持在弹性臂5上的卡锁凸起部6与插接连接器1的后壁8后咬合。

在此,为了使插接连接器1与壳体连接,将插接连接器1推入到壳体的前部开口中直到保持元件2的卡锁凸起部6与在插接连接器的后壁8上的接收部7配合。在插接连接器1插入到壳体中期间,保持元件2的卡锁凸起部6在此通过弹性臂5的弹性连接而提起,直到卡锁凸起部6越过插接连接器的后壁8。接着弹性臂5导致卡锁凸起部6与插接连接器的所述后壁8后咬合。在这个位置中此时发生保持元件和插接连接器的贴靠面40和50彼此贴靠,从而将插接连接器可靠地保持在壳体中,所述壳体由壳元件100和200构成。

在另外的图9至11中现在示出壳体的逐步的构造,所述壳体具有电缆保持装置9和插接连接器1以及保持元件2和壳元件100和200。在此要再次指出的是,出于更好的可描述性取消了包含导线或信号线的电缆的图示。在此在图11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电缆保持装置9的凸起部25,该凸起部在装配状态中被接收在壳元件200的接收部3的凹进部26中。

在图12和13中现在示出壳体的不同的截面图,以便再次说明关于电磁辐射和关于插接连接器1在壳体中的可靠保持的、根据本发明的壳体的密封性。

图12在此示出了在壳体的后部区域中剖割壳元件100和200的卡锁元件13和14和配对卡锁元件23和24的横截面图。如同在此可以清楚地看到的那样,对于电磁辐射或电磁场来说不能以简单的方式实现,穿过两个壳元件100和200的连接区域中的边界区域,因为所述边界区域在其整个纵向延伸上是阶梯状的。

这也再次通过图13的截面图示来说明,其示出剖割壳元件100和200的卡锁元件12和配对卡锁元件22的截面图。

图14示出剖割根据本发明的壳体的纵截面图,在此可以清楚地看到,保持在壳元件100和200中的保持元件2具有其保持机构4,所述保持机构包括弹性臂5和卡锁凸起部6。此外,在所述图示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壳体内部的用于插接连接器1的留空15以及保持元件2的贴靠面40。

图15现在示出在将插接连接器1推入到留空15中直到使插接连接器的后壁8上的贴靠面50与保持元件2的贴靠面40贴靠之后的壳体。在此可以清楚地看到,保持元件2的保持机构4的卡锁凸起部6如何与插接连接器1的后壁8后咬合并且由此确保插接连接器1可靠地保持在壳体中。

在此,用于制造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壳体的插接连接的成型过程可以如下说明:

首先,将电缆保持装置9推到包含导线或信号线的电缆上。

接着使电缆的各个导线或信号线与插接连接器1的触点60连接。

接着使构成实际的壳体的外壳半部100和200以已经布置在其中的保持元件2这样地插接到电缆保持装置9上,以使得所述电缆保持装置可靠地保持在壳体中。在此,卡锁元件11至14与配对卡锁元件21至24相互作用地将两个盖板元件100和200封闭成根据本发明的壳体。接着将插接连接器推入到壳体中直到布置在壳元件100和200中的保持元件2的卡锁凸起部6与插接连接器1的后壁8后咬合并且由此通过弹性臂5的弹力卡锁。在这个位置上,插接连接器1可靠地保持在壳体中。最后,电缆在电缆保持装置9上借助于卷边封闭与电缆保持装置9连接,从而在导线连接方面也确保张力释放。

借助于如图11中所示的作用开口54又可以使壳体的盖板元件100和200彼此松脱,其方式是,在那里放入工具并且使壳元件100和200的卡锁元件11至14与配对卡锁元件21至24的连接又彼此松脱。

附图标记列表

1 插接连接器

2 保持元件

3 接收部

4 保持机构

5 弹性臂

6 卡锁凸起部

7 接收部

8 后壁

9 电缆保持装置

10 卡锁凸起部

11 卡锁元件

12 卡锁元件

13 卡锁元件

14 卡锁元件

15 留空

16 护板

17 面

18 面

19 基体

20 接收部

21 配对卡锁元件

22 配对卡锁元件

23 配对卡锁元件

24 配对卡锁元件

25 凸起部

26 凹进部

31 定位元件

32 定位元件

33 定位元件

34 定位元件

35 定位元件

40 贴靠面

41 配对定位元件

42 配对定位元件

43 配对定位元件

44 配对定位元件

45 配对定位元件

50 贴靠面

51 电缆开口

52 电缆开口

53 电缆开口

54 作用开口

60 触点

100 壳元件

200 壳元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