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装置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41228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天线装置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装置,特别是,涉及例如用于RFID系统、近距离无线通信系统等的天线装置。此外,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特别是,涉及例如用于RFID系统、近距离无线通信系统等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在便携式电话终端、平板PC等便携式终端设备彼此之间或者便携式终端设备与读写器之间进行NFC(近距离无线通信系统)等的通信,在各个设备搭载有通信用的线圈天线的设备正在被实用化。

此外,最近的便携式终端设备正在发展薄型化,为了应对薄型化造成的强度不足,对树脂框体实施镀镁加工,或者使用铝制机身等金属框体,从而通过框体的“金属化”来补充强度的情况日益增加。

但是,在使用了金属框体的电子设备中,内置的天线线圈会被金属所屏蔽,因此产生无法进行与通信对方的通信或者通信距离显著劣化的问题。

因此,已知例如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那样的具备金属构件和线圈天线的天线装置,可考虑通过利用电子设备的金属框体作为上述金属构件来补充框体的强度的方法。在上述天线装置中,具有开口部以及对开口部和外缘部进行连结的多个狭缝的金属构件与线圈天线耦合,从而作为对线圈天线的增益天线而发挥作用,因此能够提高可通信距离。

此外,在上述天线装置中,当金属构件与线圈天线耦合而在金属构件的开口部的周缘流过电流时,该电流将沿着多个狭缝流过,进而沿着金属构件的周缘流过。因此,多个狭缝的形成区域的电流强度相对地增大,能够提高向狭缝的形成方向的磁场强度。因此,通过上述结构,还能够提高指向性的设计上的自由度。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6219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结构中,金属构件被多个狭缝分割为多个,因此天线装置以及框体的强度下降。此外,由于金属构件被多个狭缝分割为多个,从而有时会在多个金属构件产生电位差,在各种使用频带中容易产生不可预期的电磁波的辐射、噪声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具备导电性构件的结构中抑制了天线装置的强度的下降并且特性良好的天线装置、以及具备该天线装置的电子设备。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1)本实用新型的天线装置具备:

线圈导体,具有线圈开口;以及

导电性构件,具有从外缘朝向内侧延伸的多个缺口部,

所述线圈开口与所述多个缺口部重叠,

所述导电性构件与所述线圈导体进行磁场耦合而作为增益天线发挥功能。

在该结构中,线圈导体与导电性构件的缺口部进行电场耦合、磁场耦合或者电磁场耦合,因此导电性构件作为对线圈导体的增益天线而发挥功能。因此,与仅有线圈导体的情况相比,作为天线发挥功能的实质性的线圈开口变大,对磁通量进行辐射(聚磁)的范围以及距离变大,从而容易与对方侧的天线线圈耦合。

此外,因为导电性构件未被分割为多个,所以能够抑制天线装置以及框体的强度的下降。进而,在该结构中,因为导电性构件未被分割为多个,所以能够抑制各种使用频带中的不可预期的电磁波的辐射、噪声等的产生。

因此,能够实现抑制了天线装置的强度的下降并且特性良好的天线装置。

(2)优选地,所述缺口部具有:开口部,形成在所述导电性构件的内侧;以及狭缝部,从所述导电性构件的所述外缘朝向所述开口部延伸。从导电性构件的外缘朝向开口部延伸的狭缝部的与缺口部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与开口部相比相对较小。因此,通过该结构,线圈导体与导电性构件的外缘靠近的区域变大,线圈导体与导电性构件的耦合度提高。增益天线与线圈导体的耦合度关系到供电电路(后述的第一供电电路)经由增益天线能够接受的电磁能的量,因此通过该结构,其结果是,能够实现特性良好的天线装置。

(3)在上述(1)或(2)中,能够设为如下构造,即,所述导电性构件在所述外缘具有多个边,所述多个缺口部从不同的所述边朝向内侧延伸。

(4)在上述(3)中,能够设为如下构造,即,所述多个缺口部在俯视下从彼此对置的边朝向内侧延伸。

(5)优选地,在上述(1)至(4)的任一项中,所述多个缺口部的延伸方向均不在同一直线上。在该结构中,因为多个缺口部的延伸方向均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能够抑制天线装置的强度相对于一个弯折方向极度下降的情况。此外,在该结构中,因为被强烈地辐射磁通量的多个缺口部的延伸方向均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被强烈地辐射磁通量的区域大。因此,能够实现与对方侧的天线强烈地耦合的区域大的天线装置。

(6)在上述(3)中,所述多个缺口部在俯视下从彼此相邻的边朝向内侧延伸。

(7)在上述(1)中,在所述多个缺口部中,至少两个配置在同一直线上。

(8)在上述(1)中,所述导电性构件的面积比所述线圈导体所占的面积大。

(9)在上述(1)中,所述导电性构件具有弯曲部。

(10)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具备:

天线装置;以及

第一供电电路,将第一频带作为使用频率,

所述天线装置具有:

线圈导体,具有线圈开口;以及

导电性构件,具有从外缘朝向内侧延伸的多个缺口部,

所述线圈开口与所述多个缺口部重叠,

所述第一供电电路与所述线圈导体连接,或者与所述线圈导体进行电场耦合、磁场耦合或电磁场耦合。

通过该结构,能够实现具备用于使用了第一频带(HF频段)的系统的天线装置的电子设备。

(11)优选地,在上述(10)中,还具备在比所述第一频带高的第二频带产生驻波的驻波型天线的辐射元件。在该结构中,不仅具备将第一频带(HF频段)作为使用频率的天线装置,还具备在第二频带(UHF频段或SHF频段)产生驻波的驻波型天线的辐射元件,因此能够实现能够在频带不同的多个系统中利用的电子设备。

(12)优选地,在上述(10)或(11)中,所述导电性构件是所述电子设备的框体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该结构,无需另外设置导电性构件,制造容易且能够低成本化。

(13)优选地,在上述(10)或(11)中,所述导电性构件是所述电子设备具备的功能部件。通过该结构,无需另外设置导电性构件,制造容易且能够低成本化。

(14)可以是,在上述(13)中,还具备电路基板,所述功能部件是形成在所述电路基板的面状导体。

(15)可以是,在上述(13)中,所述功能部件是屏蔽壳体。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在具备导电性构件的结构中抑制了天线装置的强度的下降并且特性良好的天线装置、以及具备该天线装置的电子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1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天线装置101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流过线圈导体31的电流与在导电性构件11产生的电流的关系的天线装置101的俯视图。

图4是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2的俯视图。

图5(A)是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3A的俯视图,图5(B) 是示出流过线圈导体33A的电流与在导电性构件13A产生的电流的关系的天线装置103A的俯视图。

图6(A)是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3B的俯视图,图6(B) 是示出流过线圈导体33B的电流与在导电性构件13B产生的电流的关系的天线装置103B的俯视图。

图7(A)是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4A的俯视图,图7(B) 是示出流过线圈导体34A的电流与在导电性构件14A产生的电流的关系的天线装置104A的俯视图。

图8(A)是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4B的俯视图,图8(B) 是示出流过线圈导体34B的电流与在导电性构件14B产生的电流的关系的天线装置104B的俯视图。

图9是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5的外观立体图。

图10是第六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设备201的仰视图。

图11是第七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设备202的主视图。

图12(A)是电子设备202的仰视图,图12(B)是图11中的A-A 剖视图,是示出电子设备202的框体内部的构造的图。

图13是示出第八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设备的框体内部的构造的俯视图。

图14是示出第九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设备的框体内部的构造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并举出几个具体的例子来示出用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方式。在各图中,对同一部位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各实施方式为例示,能够进行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结构的部分置换或组合。

在以下所示的各实施方式中,“天线装置”是指辐射磁通量的天线。天线装置是用于与通信对方侧的天线进行使用了磁场耦合的近场通信的天线,例如利用于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等的通信。天线装置所使用的频带例如为HF频段,特别是,在13.56MHz或13.56MHz 附近的频率使用。天线装置的大小与所使用的频率处的波长λ相比非常小,使用频带中的电磁波的辐射特性差。天线装置按照将天线装置具备的线圈导体拉伸后的长度为λ/10以下。另外,在此所说的波长是指,考虑了由形成天线的基材的介电性、导磁性造成的波长缩短效应的有效波长。线圈导体的两端与利用使用频带(HF频段,特别是13.56MHz或13.56MHz附近) 的供电电路连接。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1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天线装置101的俯视图。在图1以及图2中,为了使图以及原理易懂,将天线装置101的构造简化而进行了图示。对于以后的各实施方式中的外观立体图以及俯视图也是同样的。

天线装置101具备导电性构件11和具有线圈开口CH的线圈导体31。

导电性构件11是具有导电性且平面形状为矩形的平板。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电性构件11的短边方向与横向(图2中的X方向)一致,长边方向与纵向(Y方向)一致。导电性构件11在位于横向(图2中的X方向)的外缘具有第一边S1以及第二边S2。如图2所示,第一边S1以及第二边S2是在俯视下(从Z方向观察导电性构件11)彼此对置的边。

此外,导电性构件11具有缺口部21、22。缺口部21从作为导电性构件11的外缘的第一边S1朝向内侧(图2中的+X方向)延伸。缺口部22 从作为导电性构件11的外缘的第二边S2朝向内侧(图2中的-X方向) 延伸。如图2所示,天线装置101的缺口部21、22均配置在同一直线上 (X轴上)。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导电性构件11构成电子设备的框体的一部分。

线圈导体31是平面形状为矩形的螺旋形状的导体图案,两端部与未图示的第一供电电路直接连接。本实施方式中的线圈导体31配置在导电性构件11的一个主面(图2中的导电性构件11的正面侧的面)。线圈导体31例如是进行了图案化的Cu箔,形成在聚酰亚胺(PI)、液晶聚合物 (LCP)等的树脂制片材的主面。第一供电电路是第一频带(HF频段) 用IC。

如图2所示,线圈开口CH的纵向(Y方向)的长度与缺口部21、22 的纵向(Y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线圈导体31配置为线圈开口CH的纵向(Y方向)的位置与缺口部21、22一致。即,天线装置101的单个线圈开口CH在俯视下(从Z方向观察)与缺口部21、22均重叠,线圈开口CH形成为横跨缺口部21、22。

图3是示出流过线圈导体31的电流与在导电性构件11产生的电流的关系的天线装置101的俯视图。

在线圈导体31流过一个方向(图3中的逆时针方向)的电流i0的情况下,由电流i0在导电性构件11的缺口部21感应出基于电场耦合、磁场耦合或者电磁场耦合的电流i1。即,在线圈导体31与导电性构件11靠近的部分,由电流i0在缺口部21产生抵消电流i0的方向(图3中的顺时针方向)的电流i1。此时,由于边缘效应,导电性构件11的缺口部21的边缘的电流密度高。缺口部21面向作为导电性构件11的外缘的第一边S1。因此,在缺口部21感应出的电流i1由于边缘效应而流向第一边S1。

同样地,在线圈导体31流过一个方向(图3中的逆时针方向)的电流i0的情况下,由电流i0在导电性构件11的缺口部22感应出基于电场耦合、磁场耦合或者电磁场耦合的电流i2。即,在线圈导体31与导电性构件11靠近的部分,由电流i0在缺口部22产生抵消电流i0的方向(图3 中的顺时针方向)的电流i2。此时,由于边缘效应,导电性构件11的缺口部22的边缘的电流密度高。缺口部22面向作为导电性构件11的外缘的第二边S2。因此,在缺口部22感应出的电流i2由于边缘效应而流向第二边S2。

在导电性构件11产生的电流i1、i2为同相(同相位),两者叠加(相加),因此沿着导电性构件11的外缘产生电流i1+电流i2。像这样,线圈导体31经由电场、磁场或者电磁场与导电性构件11耦合。

而且,导电性构件11作为对线圈导体31的增益天线而发挥功能。通过具备上述增益天线,从而与仅有线圈导体31的情况相比,作为天线发挥功能的实质性的线圈开口变大。因此,对磁通量进行辐射(聚磁)的范围以及距离变大,从而容易与对方侧的天线线圈耦合。

另外,虽然在上述的例子中对天线装置101为发送侧天线的情况下的作用进行了说明,但是根据天线的可逆定理,即使收发颠倒也成立。即,在天线装置101为接收侧天线的情况下也同样地发挥作用。在以后的各实施方式中,对于示出流过线圈导体的电流与在导电性构件产生的电流的关系的天线装置的俯视图也是同样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1中,导电性构件11未被分割为多个,因此能够抑制天线装置以及框体的强度的下降。进而,在该结构中,因为导电性构件11未被分割为多个,所以能够抑制各种使用频带中的不可预期的电磁波的辐射、噪声等的产生。

像这样,能够实现抑制了天线装置的强度的下降并且特性良好的天线装置。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导电性构件11的位于短边方向 (X方向)上的两个边(第一边S1以及第二边S2)具有缺口部21、22 的例子,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只要导电性构件11作为对线圈导体31 的增益天线而发挥功能,则也可以是在导电性构件11的位于长边方向上的两个边具有缺口部的结构。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导电性构件11的平面形状为矩形的例子,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导电性构件11的平面形状在作为对线圈导体31的增益天线而发挥功能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变更为正方形、多边形、圆形、椭圆形等。

进而,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导电性构件11为平板的例子,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关于导电性构件11的高度方向(Z方向)上的厚度,也能够在达到上述的作用、效果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变更。此外,像在后面详细叙述的那样,导电性构件11在作为对线圈导体31的增益天线而发挥功能的范围内也可以是立体的构造(三维构造)。此外,像在后面详细叙述的那样,也可以由导电性构件11构成电子设备的框体整体。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线圈导体31的平面形状为矩形的螺旋形状的导体图案的例子,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像在后面详细叙述的那样,线圈导体31的平面形状能够在满足线圈开口CH在俯视下(从Z 方向观察)与两个以上的缺口部21、22重叠的结构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变更。关于线圈导体31的平面形状,例如可考虑多边形、圆形、椭圆形等。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线圈导体31为螺旋形状的导体图案的例子,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关于线圈导体31的构造,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例如也可以是螺线状的线圈。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线圈导体31配置在导电性构件11的一个主面(图2中的导电性构件11的正面侧的面)的例子,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线圈导体31也可以是配置在导电性构件11的另一个主面(图2 中的导电性构件11的背面侧的面)的结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如下的例子,即,线圈导体31的线圈开口CH的纵向(Y方向)的长度与缺口部21、22的纵向(Y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线圈导体31配置为线圈开口CH的纵向(Y方向)的位置与缺口部21、22一致,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只要缺口部21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缺口部22的至少一部分与线圈开口CH重叠,线圈导体31就能够与导电性构件11耦合。因此,与本实施方式相比,也可以是,线圈导体31在纵向(Y方向)或横向(X方向)上偏离而形成。此外,线圈开口CH的纵向的长度可以形成得比缺口部21、22的纵向(Y方向)的长度短,也可以形成得比缺口部21、22的纵向(Y方向)的长度长。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线圈导体31与第一供电电路直接连接的例子,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第一供电电路也可以是经由电场、磁场或者电磁场与线圈导体31耦合的结构。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缺口部21、22的平面形状为矩形的例子,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缺口部21、22也可以具有弯曲部。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形成了两个缺口部的例子,但是缺口部也可以形成三个以上。在形成了三个以上的缺口部的情况下,只要配置为线圈开口CH与至少两个缺口部重叠即可,线圈开口CH也可以不与全部的缺口部重叠。缺口部的形状、数量、大小等能够在导电性构件11 作为对线圈导体31的增益天线而发挥功能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变更,缺口部21、22的形状、大小也可以彼此不同。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具有从彼此对置的边朝向内侧延伸的缺口部21、22的例子,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像在后面详细叙述的那样,多个缺口部也可以是从彼此不对置的边朝向内侧延伸的构造。

此外,虽然在天线装置101中示出了缺口部21、22的延伸方向相同 (图2中的X方向)的例子,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像在后面详细叙述的那样,也可以是多个缺口部的延伸方向不同的结构。

《第二实施方式》

图4是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2的俯视图。在图4中,为了使图以及原理易懂,将天线装置102的构造简化而进行了图示。

在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2中,缺口部21、22的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1不同。即,在天线装置102中,导电性构件12的结构与天线装置101不同。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1相同。

以下,对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1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的缺口部21具有开口部23A和狭缝部24A。开口部23A 形成在导电性构件12的内侧,狭缝部24A从导电性构件12的第一边S1 朝向开口部23A延伸。如图4所示,狭缝部24A的与缺口部21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Y方向)上的宽度与开口部23A相比相对地小。

本实施方式中的缺口部22具有开口部23B和狭缝部24B。开口部23B 形成在导电性构件12的内侧,狭缝部24B从导电性构件12的第二边S2 朝向开口部23B延伸。如图4所示,狭缝部24B的与缺口部22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Y方向)上的宽度与开口部23B相比相对地小。

即使是这种结构,单个线圈开口CH在俯视下也与两个缺口部21、22 重叠。因此,天线装置102的基本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1 相同,能够达到与天线装置101同样的作用、效果。

此外,从导电性构件12的外缘朝向开口部23A、23B延伸的狭缝部 24A、24B的与缺口部21、22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Y方向)上的宽度,与开口部相比相对地小。因此,线圈导体31与作为导电性构件12的外缘的第一边S1以及第二边S2靠近的区域变大,线圈导体31与导电性构件 12的耦合度提高。增益天线与线圈导体31的耦合度,关系到第一供电电路经由增益天线能够接受的电磁能的量,因此通过该结构,其结果是,能够实现特性良好的天线装置。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狭缝部24A、24B的延伸方向与缺口部21、22的延伸方向相同(图4中的X方向)的例子,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狭缝部24A、24B的延伸方向以及形状能够在导电性构件12 作为对线圈导体31的增益天线而发挥功能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变更。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开口部23A、23B的平面形状为矩形的例子,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开口部23A、23B的平面形状能够适当地变更为在俯视下(从Z方向观察)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

进而,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缺口部21、22双方由开口部23A、 23B以及狭缝部24A、24B构成的结构,但是也能够设为如下结构,即,缺口部21、22中的任一方由开口部和狭缝部构成,另一方是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缺口部。

《第三实施方式》

图5(A)是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3A的俯视图,图5(B) 是示出流过线圈导体33A的电流与在导电性构件13A产生的电流的关系的天线装置103A的俯视图。

图6(A)是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3B的俯视图,图6(B) 是示出流过线圈导体33B的电流与在导电性构件13B产生的电流的关系的天线装置103B的俯视图。在图5(A)、图5(B)、图6(A)以及图6 (B)中,为了使图以及原理易懂,将天线装置103A、103B的构造简化而进行了图示。

在天线装置103A中,缺口部21、22相对于导电性构件的位置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1不同。此外,在天线装置103B中,线圈导体的形状与天线装置103A不同。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1实质上相同。

以下,对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1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天线装置103A具备导电性构件13A和具有线圈开口CH的线圈导体 33A。如图5(A)所示,天线装置103A的导电性构件13A是使缺口部 21、22中的一方在纵向(Y方向)上错开的结构。因此,天线装置103A 的缺口部21、22均未配置在同一直线上(X轴上),延伸方向也不在同一直线上。

线圈导体33A是平面形状为矩形的螺旋形状的导体图案,两端部与未图示的第一供电电路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的线圈导体33A中,线圈开口 CH的纵向(Y方向)的长度大,因此与天线装置101的线圈导体31相比,线圈开口CH大。

如图5(A)所示,线圈导体33A配置为,在纵向(Y方向)上缺口部21、22位于线圈开口CH内。即使是这种结构,天线装置103A的单个线圈开口CH在俯视下也与作为使一方在纵向(Y方向)上错开的结构的缺口部21、22重叠。

接着,对流过线圈导体33A的电流与在导电性构件13A产生的电流的关系进行说明。在线圈导体33A流过一个方向(图5(B)中的逆时针方向)的电流i0的情况下,由电流i0在导电性构件13A的缺口部21感应出基于电场耦合、磁场耦合或者电磁场耦合的电流i1。即,在线圈导体33A 与导电性构件13A靠近的部分,由电流i0在缺口部21产生抵消电流i0 的方向(图5(B)中的顺时针方向)的电流i1。此时,由于边缘效应,导电性构件13A的缺口部21的边缘的电流密度高。缺口部21面向作为导电性构件13A的外缘的第一边S1。因此,在缺口部21感应出的电流i1 由于边缘效应而流向第一边S1。

同样地,在线圈导体33A流过一个方向(图5(B)中的逆时针方向) 的电流i0的情况下,由电流i0在导电性构件13A的缺口部22感应出基于电场耦合、磁场耦合或者电磁场耦合的电流i2。即,在线圈导体33A与导电性构件13A靠近的部分,由电流i0在缺口部22产生抵消电流i0的方向 (图5(B)中的顺时针方向)的电流i2。此时,由于边缘效应,导电性构件13A的缺口部22的边缘的电流密度高。缺口部22面向作为导电性构件13A的外缘的第二边S2。因此,在缺口部22感应出的电流i2由于边缘效应而流向第二边S2。

在导电性构件13A产生的电流i1、i2为同相(同相位),两者叠加(相加),因此沿着导电性构件13A的外缘产生电流i1+电流i2。像这样,线圈导体33A经由电场、磁场或者电磁场与导电性构件13A耦合。

即使是这种结构,单个线圈开口CH在俯视下也与两个缺口部21、22 重叠。因此,天线装置103A的基本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 101相同,能够达到与天线装置101同样的作用、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3A中,多个缺口部的延伸方向均不在同一直线上,因此能够抑制天线装置的强度相对于一个弯折方向极度下降的情况。此外,在该结构中,因为被强烈地辐射磁通量的多个缺口部的延伸方向均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被强烈地辐射磁通量的区域大。因此,能够实现与对方侧的天线强烈地耦合的区域大的天线装置。

在天线装置103B中,线圈导体33B是平面形状为曲柄形状的螺旋形状的导体图案,两端部与未图示的第一供电电路连接。即,如图6(A) 所示,线圈导体33B是使天线装置101的线圈导体31在横向(X方向) 的中央部分沿纵向(Y方向)错开的构造。

如图6(A)所示,线圈开口CH的纵向(Y方向)的长度与缺口部 21、22的纵向(Y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线圈导体33B配置为线圈开口CH的纵向(Y方向)的位置与缺口部21、22一致。即,天线装置103B 的线圈开口CH在俯视下(从Z方向观察)与缺口部21、22重叠。因此,如图6(B)所示,关于流过线圈导体33B的电流与在导电性构件13B产生的电流的关系,与天线装置103A相同。

即使是这种结构,天线装置103B的基本结构也与天线装置103A相同,能够达到与天线装置103B同样的作用、效果。另外,像本实施方式这样,通过配合缺口部21、22的形成部位、形状而适当地变更线圈导体 33B的形状,从而能够减小线圈导体33B所占的面积。此外,通过减小与导电性构件13B的未形成缺口部21、22的区域对置的线圈开口的区域,从而能够抑制线圈导体33B与天线装置103B以外的器件的不必要的耦合。

此外,如天线装置103B所示,线圈导体的平面形状能够适当地变更为多边形、圆形、椭圆形等。

《第四实施方式》

图7(A)是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4A的俯视图,图7(B) 是示出流过线圈导体34A的电流与在导电性构件14A产生的电流的关系的天线装置104A的俯视图。

图8(A)是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4B的俯视图,图8(B) 是示出流过线圈导体34B的电流与在导电性构件14B产生的电流的关系的天线装置104B的俯视图。在图7(A)、图7(B)、图8(A)以及图8 (B)中,为了使图以及原理易懂,将天线装置104A、104B的构造简化而进行了图示。

在天线装置104A中,缺口部21、22相对于导电性构件的位置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1不同。此外,在天线装置104B中,线圈导体的形状与天线装置104A不同。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1实质上相同。

以下,对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1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天线装置104A具备导电性构件14A和具有线圈开口CH的线圈导体 34A。导电性构件14A在纵向(图7(A)中的Y方向)的外缘还具有第三边S3以及第四边S4。如图7(A)所示,第三边S3以及第四边S4是在俯视下彼此对置的边。

导电性构件14A的缺口部21从作为导电性构件14A的外缘的第一边 S1朝向内侧(图7(A)中的+X方向)延伸。另一方面,缺口部22从作为导电性构件14A的外缘的第四边S4朝向内侧(-Y方向)延伸。如图7 (A)所示,第一边S1以及第四边S4在俯视下不是彼此对置的边。因此,天线装置104A的缺口部21、22均未配置在同一直线上,延伸方向也不在同一直线上。

线圈导体34A是平面形状为矩形的螺旋形状的导体图案,两端部与未图示的第一供电电路直接连接。线圈导体34A在俯视下配置在导电性构件 14A的一角(图7(A)中的左上角)。即,线圈导体34A配置在靠近导电性构件14A的两个边(第一边S1以及第四边S4)的位置。

如图7(A)所示,天线装置104A的单个线圈开口CH在俯视下(从 Z方向观察)与两个缺口部21、22重叠。

接着,对流过线圈导体34A的电流与在导电性构件14A产生的电流的关系进行说明。在线圈导体34A流过一个方向(图7(B)中的逆时针方向)的电流i0的情况下,由电流i0在导电性构件14A的缺口部21感应出基于电场耦合、磁场耦合或者电磁场耦合的电流i1。即,在线圈导体34A 与导电性构件14A靠近的部分,由电流i0在缺口部21产生抵消电流i0 的方向的电流i1。此时,由于边缘效应,导电性构件14A的缺口部21的边缘的电流密度高。缺口部21面向作为导电性构件14A的外缘的第一边 S1。因此,在缺口部21感应出的电流i1由于边缘效应而在远离缺口部21 的方向上沿着第一边S1流过。

同样地,在线圈导体34A流过一个方向(图7(B)中的逆时针方向) 的电流i0的情况下,由电流i0在导电性构件14A的缺口部22感应出基于电场耦合、磁场耦合或者电磁场耦合的电流i2。即,在线圈导体34A与导电性构件14A靠近的部分,由电流i0在缺口部22产生抵消电流i0的方向的电流i2。此时,由于边缘效应,导电性构件14A的缺口部22的边缘的电流密度高。缺口部22面向作为导电性构件14A的外缘的S4。因此,在缺口部22感应出的电流i2由于边缘效应而从第一边S4流入。

在导电性构件14A产生的电流i1、i2为同相(同相位),两者叠加(相加),因此如图7(B)所示,沿着导电性构件14A的外缘的一部分(第一边S1以及第四边S4的一部分、第二边S2、第三边S3)产生电流i1+ 电流i2。像这样,线圈导体34A经由电场、磁场或者电磁场与导电性构件 14A耦合。

即使是这种结构,单个线圈开口CH在俯视下也与两个缺口部21、22 重叠。而且,导电性构件14A作为对线圈导体34A的增益天线而发挥功能。

此外,缺口部21、22不限定于在俯视下从彼此对置的边朝向导电性构件的内侧延伸的构造。如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4A所示,只要导电性构件作为对线圈导体的增益天线而发挥功能,则也可以是多个缺口部在俯视下从彼此不对置的边朝向导电性构件的内侧延伸的构造。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4A中,多个缺口部的延伸方向均不在同一直线上,因此能够抑制天线装置的强度相对于一个弯折方向极度下降的情况。此外,在该结构中,因为被强烈地辐射磁通量的多个缺口部的延伸方向均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被强烈地辐射磁通量的区域大。因此,能够实现与对方侧的天线强烈地耦合的区域大的天线装置。

在天线装置104B中,线圈导体34B是平面形状为L字形的螺旋形状的导体图案,两端部与未图示的第一供电电路连接。如图8(A)所示,与第一边S1靠近的线圈导体34B的线圈开口CH的纵向(Y方向)的长度与缺口部21的纵向(Y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此外,与第四边S4靠近的线圈导体34B的线圈开口CH的横向(X方向)的长度与缺口部22 的横向(X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

与第一边S1靠近的线圈导体34B的线圈开口CH配置为纵向(Y方向)的位置与缺口部21一致,与第四边S4靠近的线圈导体34B的线圈开口CH配置为横向(X方向)的位置与缺口部22一致。因此,天线装置 104B的单个线圈开口CH在俯视下(从Z方向观察)与两个缺口部21、 22重叠。

接着,对流过线圈导体34B的电流与在导电性构件14B产生的电流的关系进行说明。在线圈导体34B流过一个方向(图8(B)中的逆时针方向)的电流i0的情况下,由电流i0在导电性构件14B的缺口部21感应出基于电场耦合、磁场耦合或者电磁场耦合的电流i1。即,在线圈导体34B 与导电性构件14B靠近的部分,由电流i0在缺口部21产生抵消电流i0的方向(图8(B)中的顺时针方向)的电流i1。此时,由于边缘效应,导电性构件14B的缺口部21的边缘的电流密度高。缺口部21面向作为导电性构件14B的外缘的第一边S1。因此,在缺口部21感应出的电流i1由于边缘效应而流向第一边S1。

同样地,在线圈导体34B流过一个方向(图8(B)中的逆时针方向) 的电流i0的情况下,由电流i0在导电性构件14B的缺口部22感应出基于电场耦合、磁场耦合或者电磁场耦合的电流i2。即,在线圈导体34B与导电性构件14B靠近的部分,由电流i0在缺口部22产生抵消电流i0的方向 (图8(B)中的顺时针方向)的电流i2。此时,由于边缘效应,导电性构件14B的缺口部22的边缘的电流密度高。缺口部22面向作为导电性构件14B的外缘的第四边S4。因此,在缺口部22感应出的电流i2由于边缘效应而流向第四边S4。

在导电性构件14B产生的电流i1、i2为同相(同相位),两者叠加(相加),因此沿着导电性构件14B的外缘产生电流i1+电流i2。像这样,线圈导体34B经由电场、磁场或者电磁场与导电性构件14B耦合。

即使是这种结构,天线装置104B的基本结构也与天线装置104A相同,能够达到与天线装置104A同样的作用、效果。另外,像本实施方式这样,通过配合缺口部21、22的形成部位、形状而适当地变更线圈导体 34B的形状,从而能够减小线圈导体33B所占的面积。

《第五实施方式》

图9是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5的外观立体图。

天线装置105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1的不同点在于,导电性构件15以及线圈导体35向厚度方向(Z方向)弯曲。其它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1实质上相同。

以下,对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1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天线装置105具备导电性构件15和具有线圈开口CH的线圈导体35。如图9所示,导电性构件15的横向(X方向)的两侧向厚度方向(Z方向) 弯曲。即,可以说导电性构件15是从纵向(Y方向)观察弯折成コ字(C 字)的平板。导电性构件15在向厚度方向(Z方向)弯曲的外缘具有第一边S1以及第二边S2。

此外,导电性构件15具有缺口部21、22。缺口部21从作为导电性构件15的外缘的第一边S1朝向内侧(图9中的-Z方向以及+X方向)延伸。缺口部22从作为导电性构件15的外缘的第二边S2朝向内侧(图9中的 -Z方向以及-X方向)延伸。如图9所示,天线装置105的缺口部21、22 均配置在同一直线上(X轴上以及Z轴上)。

线圈导体35是与导电性构件15同样地横向(X方向)的两侧向厚度方向(Z方向)弯曲的螺旋形状的导体图案。线圈导体35的两端部与未图示的第一供电电路直接连接。

如图9所示,线圈开口CH的纵向(Y方向)的长度与缺口部21、22 的纵向(Y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线圈导体35配置为线圈开口CH的纵向(Y方向)的位置与缺口部21、22一致。即,天线装置105的线圈开口CH从X方向以及Z方向观察与缺口部21、22重叠。

像这样,天线装置105的基本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 101相同,因此能够达到与天线装置101同样的作用、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对线圈导体35的增益天线而发挥功能的导电性构件15是横向(X方向)的两侧向厚度方向(Z方向)弯曲的构造。由流过线圈导体35的电流在导电性构件15感应出的电流由于边缘效应而流过向厚度方向(Z方向)弯曲的作为外缘的第一边S1以及第二边S2。因此,通过该结构,能够实现在横向(X方向)也具有指向性的天线装置。此外,通过调整导电性构件15的向厚度方向(Z方向)弯曲的部分的角度、长度等,从而还能够提高指向性的设计上的自由度。

此外,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导电性构件15以及线圈导体35也可以是立体的构造(三维构造)。导电性构件15以及线圈导体35的形状能够在导电性构件15作为对线圈导体35的增益天线而发挥功能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变更。即,只要导电性构件15作为对线圈导体35的增益天线而发挥功能,则也可以由导电性构件15构成电子设备的框体整体。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缺口部21、22形成为,缺口部21从作为导电性构件15的外缘的第一边S1向-Z方向以及+X方向延伸,缺口部22从作为导电性构件15的外缘的第二边S2向-Z方向以及-X方向延伸,但是缺口部21、22也可以分别仅向-Z方向延伸。即,缺口部21、22也可以分别仅设置在具有立体的构造的导电性构件15的侧面部分。

《第六实施方式》

图10是第六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设备201的仰视图。

该电子设备201例如是便携式电话终端(包括智能电话、功能电话)、可穿戴终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笔记本个人电脑、平板PC、PDA、摄像机、游戏机、玩具、RFID标签等、IC标签、SD(注册商标)(Secure Digital,安全数位)卡、SIM卡、IC卡等信息介质等。

电子设备201具备天线装置102A和驻波型天线的辐射元件51、52。天线装置102A的导电性构件12以及驻波型天线的辐射元件51、52例如是智能电话的下部框体的一部分。

天线装置102A以及驻波型天线的辐射元件51隔着间隙部42在纵向 (图10中的-Y方向)上排列配置。天线装置102A以及驻波型天线的辐射元件52隔着间隙部42在纵向(+Y方向)上排列配置。即,如图10所示,电子设备201是隔着间隙部42按照驻波型天线的辐射元件51、天线装置102A以及驻波型天线的辐射元件52的顺序在纵向(Y方向)上配置的构造。另外,在形成在导电性构件与驻波型天线的辐射元件51、52之间的间隙部42配置有树脂构件、金属氧化物等绝缘体。

天线装置102A相对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2的不同点在于,设置有摄像机用的孔41。如图10所示,在摄像机用的孔41内配置有摄像机模块61。此外,在天线装置102的导电性构件12的开口部23A、 23B内分别配置有扬声器62。

线圈导体31是平面形状为矩形的螺旋形状的导体图案,两端部与未图示的第一供电电路直接连接。线圈导体31配置在导电性构件12的另一个主面(图10中的导电性构件11的背面侧的面)。第一供电电路是第一频带(HF频段)用IC。

驻波型天线的辐射元件51、52是平面形状为矩形的辐射元件,是具有导电性的平板。驻波型天线的辐射元件51、52与未图示的第二供电电路直接连接。第二供电电路是第二频带(UHF频段或SHF频段)用IC。此外,驻波型天线的辐射元件51、52从给定的位置连接到导电性构件12 (省略图示)。

此外,如图10所示,导电性构件12经由电容器C1(或直接)接地。即,被高频接地。电容器C1是在第二频带(UHF频段或SHF频段)中成为低阻抗且等效地成为短路状态的电抗元件。因此,在第二频带(UHF频段或SHF频段)中,导电性构件12在给定的位置接地。

关于驻波型天线的辐射元件51、52,决定长度等,使得在第二频带(UHF频段或SHF频段),开放端成为电流强度为零,接地端成为电场强度为零(进行谐振)。这样,在第二频带(UHF频段或SHF频段)中,驻波型天线的辐射元件51、52作为有助于电磁波辐射的驻波型的倒F型天线而发挥作用。

通过这种结构,不仅具备将第一频带(HF频段)作为使用频率的天线装置,还具备在第二频带(UHF频段或SHF频段)产生驻波的驻波型天线的辐射元件,因此能够实现能够在频带不同的多个系统中利用的电子设备。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如图10所示地在俯视下驻波型天线的辐射元件51、天线装置102A以及驻波型天线的辐射元件52在纵向 (Y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例子,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关于驻波型天线的辐射元件51、天线装置102A以及驻波型天线的辐射元件52的配置,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具备两个驻波型天线的辐射元件 51、52的例子,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驻波型天线的辐射元件的形状、数量等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天线装置102A设置有一个孔41的例子,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孔41的形状、数量、大小等能够在导电性构件 12作为对线圈导体31的增益天线而发挥功能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变更。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孔41以及导电性构件12的开口部23A、23B内配置了摄像机模块61以及扬声器62的例子,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在孔41以及开口部23A、23B内,还能够配置例如操作按钮、传声器、光传感器、指纹传感器等。

另外,在本申请中“驻波型天线”是指,辐射元件进行谐振,分布电压、电流的驻波而辐射电磁波的天线。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驻波型天线为倒F型天线的例子,但是即使是偶极天线、单极天线、单波长环形天线、倒L型天线、板状倒 F天线(PIFA)等贴片天线、缝隙天线、切口天线等在辐射元件上进行谐振而产生电流强度以及电场强度的驻波的其它驻波型天线,也同样能够进行应用。

《第七实施方式》

图11是第七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设备202的主视图。图12(A)是电子设备202的仰视图,图12(B)是图11中的A-A剖视图,是示出电子设备202的框体内部的构造的图。电子设备202在框体的一部分使用树脂构件,但是在图11、图12(A)以及图12(B)中省略了该树脂构件的图示。

电子设备202具备上部框体91和下部框体92。上部框体91是树脂制的,在其表面设置有显示器等。此外,电子设备202还具备驻波型天线的辐射元件51、52和天线装置105A。

天线装置105A的导电性构件15以及驻波型天线的辐射元件51、52 是电子设备202的下部框体92的一部分。如图12(A)所示,下部框体92是隔着间隙部42按照驻波型天线的辐射元件51、天线装置105A以及驻波型天线的辐射元件52的顺序在纵向(Y方向)上配置的构造。

驻波型天线的辐射元件51、52是横向(X方向)的两侧向纵向(Y 方向)弯曲的平板。如图12(A)所示,可以说驻波型天线的辐射元件51、 52是从厚度方向(Z方向)观察弯折成U字的平板。

天线装置105A与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5的不同点在于,具备线圈天线3。线圈天线3具有基材30、线圈导体31以及未图示的磁性体片材。

基材30是由具有可挠性的树脂等绝缘性材料构成的矩形的平板,在一个主面(图12(B)中的正面侧的面)形成有线圈导体31。线圈导体 31是平面形状为矩形的螺旋形状的导体图案。在基材30的另一个主面(图 12(B)中的背面侧的面)粘附有未图示的磁性体片材。基材30例如是聚酰亚胺(PI)、液晶聚合物(LCP)等的树脂制片材。

在上部框体91的内部容纳有摄像机模块61、电路基板93、电池组63 等。在电路基板93安装有线圈天线3、第一供电电路81、第二供电电路 82A、82B、电容器71、73、电抗元件72A、72B、连接销74等。

如图12(B)所示,第一供电电路81与线圈导体31的两端连接,在线圈导体31并联连接电容器71。由线圈导体31、电容器71以及第一供电电路81自身具有的电容分量构成LC谐振电路。通过该结构,线圈导体 31与导电性构件15耦合,导电性构件15作为对线圈导体31的增益天线而发挥功能。第一供电电路是第一频带(HF频段)用的IC,例如是 13.56MHz的NFC用的RFIC元件。此外,电容器71例如是谐振电路用的片式电容器。

第二供电电路82A经由电抗元件72A与驻波型天线的辐射元件51连接,第二供电电路82B经由电抗元件72B与驻波型天线的辐射元件52连接。第二供电电路82A、82B是第二频带(UHF频段或SHF频段)用的 IC,例如是1.5GHz频段的GPS用的通信系统的供电电路以及2.4GHz频段的无线LAN的通信系统的供电电路。电抗元件72A、72B例如是片式电容器等电子部件。

导电性构件15经由连接销74以及电容器75与形成在电路基板93的接地导体连接。即,被高频接地。连接销74例如是可动型探针。

电容器75是在第二频带(UHF频段或SHF频段)中成为低阻抗且等效地成为短路状态的电抗元件。因此,在第二频带(UHF频段或SHF频段)中,导电性构件15在给定的位置接地。

通过这种结构,不仅具备将第一频带(HF频段)作为使用频率的天线装置,还具备在第二频带(UHF频段或SHF频段)产生驻波的驻波型天线的辐射元件,因此能够实现能够在频带不同的多个系统中利用的电子设备。

另外,天线装置105A的线圈天线3具备磁性体片材。因此,通过磁性体片材的高导磁率的作用,可通过较少的匝数的导体图案得到给定的电感。此外,通过磁性体片材的聚磁效应,能够提高与对方侧的线圈天线的磁场耦合。进而,通过具备磁性体片材的结构,还可得到背面侧的磁屏蔽效果。

此外,如本实施方式所示,驻波型天线的辐射元件51、52的平面形状不限定于矩形的平板。驻波型天线的辐射元件51、52的平面形状能够适当地变更为正方形、多边形、圆形、椭圆形等。此外,驻波型天线的辐射元件51、52不限于平板,还能够设为立体构造等。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电子设备202的平面形状为矩形的例子,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电子设备的形状能够在满足将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天线装置的导电性构件作为框体的一部分或全部的结构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变更。

《第八实施方式》

图13是示出第八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设备的框体内部的构造的俯视图。另外,在图13中,为了图的清楚化,省略了下部框体的图示。

图13所示的第八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设备具备天线装置104C、上部框体91A以及下部框体等。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设备例如是智能电话。

在上部框体91A的内部容纳有器件61A、61B、62A、电路基板93A、电池组63等。在电路基板93A安装有UHF频段天线53、器件61A、61B、 62A、第一供电电路(省略图示)等。在电路基板93A的内部形成有面状导体18。

面状导体18是平面形状为L字状的平面导体,例如是形成在电路基板93A的接地导体。缺口部21A配置在面状导体18的一个角部(图13 中的面状导体18的左上角部)。缺口部22A从作为面状导体18的外缘的第一边(图13中的面状导体18的左边)朝向内侧延伸。缺口部23A从作为面状导体18的外缘的第三边(图13中的面状导体18的下边)朝向内侧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面状导体18相当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导电性构件”、“电子设备具备的功能部件”。

器件61A、61B、62A从Z方向观察分别配置在形成在面状导体18的缺口部21A、22A、23A内。器件61A例如是处于背面侧的后置摄像机,器件61B例如是位于智能电话的显示器侧的前置摄像机,器件62A例如是耳机插孔。UHF频段天线53例如是使用于蜂窝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Wi-Fi(注册商标)或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等的天线。

在未图示的下部框体的内侧粘附有线圈天线3A。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天线3A具备基材30A以及线圈导体34C。线圈导体34C是像在第四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线圈导体34B那样平面形状为L字形的螺旋形状的导体图案,形成在基材30A的主面。线圈导体34C的两端部经由可动探针等与未图示的第一供电电路连接。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下部框体以及基材 30A,在与作为后置摄像机的器件61A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孔43。

线圈导体34C的线圈开口CH在俯视下(从Z方向观察)与三个缺口部21A、22A、23A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由这些线圈导体34C和面状导体18构成天线装置104C。

通过该结构,能够实现能够在频带不同的多个系统中利用的电子设备。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线圈天线3A的线圈开口CH在俯视下(从Z方向观察)与三个缺口部重叠的例子,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线圈天线的线圈开口从Z方向观察也可以与三个以上的缺口部重叠。

另外,如上所述,导电性构件的平面形状不限定于矩形,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导电性构件的平面形状也可以为L字状。此外,关于缺口部的位置,不限于像本实施方式所示的那样将缺口部配置在导电性构件的角部。缺口部的位置能够在导电性构件作为对线圈导体的增益天线而发挥功能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变更。

此外,还能够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将形成在电路基板73的内部的面状导体(接地导体)利用为导电性构件。通过该结构,无需另外设置导电性构件,制造容易且能够低成本化。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电子设备的下部框体的内侧粘附了线圈天线3A的构成例,但是不限定于此。线圈天线也可以粘附在上部框体的内侧,此外,还可以固定在例如处于电路基板与框体之间的内罩等。

《第九实施方式》

图14是示出第九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设备的框体内部的构造的俯视图。另外,在图14中,为了图的清楚化,省略了下部框体的图示。

图14所示的第九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设备具备天线装置101A、上部框体91B以及下部框体等。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设备例如是智能电话。

在上部框体91B的内部容纳有器件61A、61B、62A、电路基板93B、电池组63等。在电路基板93B安装有UHF频段天线53、器件61A、61B、 62A、屏蔽壳体19、第一供电电路(省略图示)等。

屏蔽壳体19是平面形状为T字状的导体罩,具有缺口部21B、22B。屏蔽壳体19例如是安装在电路基板并覆盖集成电路等的金属性的罩。缺口部21B配置在屏蔽壳体19的一个角部(图14中的屏蔽壳体19的左上角部)。缺口部22B配置在屏蔽壳体19的另一个角部(图14中的屏蔽壳体19的左下角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屏蔽壳体19相当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导电性构件”、“电子设备具备的功能部件”。

器件61A、61B从Z方向观察分别配置在形成在屏蔽壳体19的缺口部21B、22B内。

在未图示的下部框体的内侧粘附有线圈天线3B。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天线3B具备基材30B以及线圈导体31A。线圈导体31A是像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线圈导体31那样平面形状为矩形的螺旋形状的导体图案,形成在基材30B的主面。线圈导体31A的两端部经由可动探针等与未图示的第一供电电路连接。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下部框体以及基材30B,在与作为后置摄像机的器件61A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孔43。

线圈导体31A的线圈开口CH在俯视下(从Z方向观察)与两个缺口部21B、22B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由这些线圈导体31A和屏蔽壳体19 构成天线装置101A。

通过该结构,能够实现能够在频带不同的多个系统中利用的电子设备。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功能部件(屏蔽壳体19)具有的缺口部配置后置摄像机、前置摄像机的例子,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还能够在功能部件具有的缺口部配置例如耳机插孔等连接器、扬声器、机械开关、按钮、传声器、光传感器、指纹传感器等。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功能部件”是指如下的部件,即,至少包含于电子设备,不仅具有作为天线装置的功能,还具有天线装置以外的功能。本实用新型中的“功能部件”不限于第八实施方式、第九实施方式所示的形成在电路基板的接地导体、屏蔽壳体,也可以是例如形成在智能电话的显示器背面的导电性屏蔽件、电池组等。

《其它实施方式》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主要对NFC等利用了磁场耦合的通信系统中的天线装置以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说明,但是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天线装置以及电子设备也同样能够用于利用了磁场耦合的非接触电力传输系统(电磁感应方式、磁场共振方式)。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天线装置能够作为例如在HF频段(特别是6.78MHz或6.78MHz附近)的频率使用的磁场共振方式的非接触电力传输系统中的受电装置的受电天线装置、输电装置的输电天线装置进行应用。天线装置与对受电装置具备的负载(二次电池等)供给电力的供电电路(受电电路)连接。在该情况下,天线装置也作为受电天线装置、输电天线装置而发挥功能。天线装置的线圈导体的两端与利用使用频带(HF频段,特别是6.78MHz或6.78MHz附近)的受电电路、输电电路连接。

附图标记说明

C1:电容器;

CH:线圈开口;

i0、i1、i2、i3:电流;

S1:第一边;

S2:第二边;

S3:第三边;

S4:第四边;

3、3A、3B:线圈天线;

11、12、13A、13B、14A、14B、15:导电性构件;

18:屏蔽壳体(导电性构件);

19:面状导体(导电性构件);

21、21A、21B、22、22A、22B:缺口部;

23A、23B:开口部;

24A、24B:狭缝部;

30:基材;

31、31A、33A、33B、34A、34B、34C、35:线圈导体;

41、43:孔;

42:间隙部;

51、52:驻波型天线的辐射元件;

53:UHF频段天线;

61:摄像机模块;

61A:后置摄像机;

61B:前置摄像机;

62:扬声器;

62A:耳机插孔;

63:电池组;

71、75:电容器;

72A、72B:电抗元件;

74:连接销;

81:第一供电电路;

82A、82B:第二供电电路;

91、91A、91B:上部框体;

92:下部框体;

93、93A、93B:电路基板;

101、101A、102、102A、103A、103B、104A、104B、104C、105、 105A:天线装置;

201、202:电子设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