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6145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继电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紧凑、接触断开迅速、灭弧敏捷、触点吸合或断开敏捷的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为一种具有隔离功能的自动开关元件,广泛应用于通讯、汽车、自动控制、家用电器等领域。是最重要的控制原件之一。接触系统为继电器的重要部件,其性能影响着产品的寿命及安全性,而电弧烧蚀为破坏接触系统的最大元凶,在现有技术中,相对灭弧室空间占比大,同时灭弧开始瞬间动触点和静触点断电延时导致灭弧效果不好,鉴于存在上述问题,研究一种克服上述问题的电磁继电器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具有结构紧凑、接触断开迅速、灭弧敏捷、触点吸合或断开敏捷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磁路系统、接触系统、推动卡、基座和外壳,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线架、线圈、衔铁、轭铁、铁芯,所述接触系统包括动触点、动触点桥、动弹片、动弹片定位端子、静触点、静簧,其创新点在于:所述电磁继电器还包括常开型辅助接触系统,所述常开型辅助接触系统包括辅助下触点、辅助下弹片、辅助上触点、衔铁弹片;所述衔铁、所述推动卡、与所述动弹片定位端子刚性结合为一体;所述动弹片铆接在所述动弹片定位端子上,所述动触点桥铆接在动弹片上,所述动弹片定位端子位于所述动弹片靠所述动触点桥的一端;所述动弹片定位端子上位于所述动弹片的一侧设置有小凸包。

优选的,所述常开型辅助接触系统中所述辅助上触点固定在所述衔铁弹片上并随衔铁的动作而切换,且所述辅助上触点通过所述轭铁进行导电输出。

优选的,所述辅助下弹片为弹性材料。

优选的,在所述电磁继电器吸合动作期间所述常开型辅助接触系统早于所述接触系统先接触导通。

优选的,所述线架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辅助下弹片限位的限位凸台。

优选的,所述衔铁与所述动弹片定位端子之间通过所述推动卡刚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刚性连接为一体成型或者装入后再点胶。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利用辅助接触系统的弹片弹力来增加接触系统断开时的力,同时辅助接触系统可由线圈控制实现电的导通与关断,且与接触系统、线圈隔离。衔铁、推动卡、与动弹片定位端子刚性结合为一体,可在较小的空间内保证磁路系统与接触系统的绝缘距离并可带动所述接触系统可动端动作。动弹片铆接在所述动弹片定位端子上,所述动触点桥铆接在动弹片上,所述动弹片定位端子位于所述动弹片靠所述动触点桥的一端,在释放瞬间,所述动弹片定位端子可带动所述动弹片,偏刚性迅速拉开触点,增加产品灭弧速度。动弹片定位端子上位于所述动弹片的一边打出小凸包,可使所述动弹片铆接在所述动弹片定位端子上后产生弹力形变,也就对所述弹片定位端子有预压力,会使在吸合时,触点刚接触瞬间,触点压力迅速升高至预压力值,同理在释放时,触点刚要断开瞬间,触点压力也会从预压力值迅速降到零,可减少接触电阻趋于零时烧蚀时间及吸合、释放回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电磁继电器中常开型辅助接触及其相关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电磁继电器的分断力及吸力的曲线。

图6是本发明一种电磁继电器中动弹片定位端子及动弹片相关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图a。

图8是本发明一种电磁继电器中衔铁、推动卡、动弹片定位端子刚性结合为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种电磁继电器第一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线圈、3-辅助下弹片、4-辅助下触点、5-铁芯、6-外壳、7-辅助上触点、8-衔铁弹片、9-衔铁、10-推动卡、11-动弹片定位端子、111-小凸包、12-动弹片、13-动触点、14-动触点桥、15-轭铁、16-静触点、17-静簧、18-线架、181-限位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包括磁路系统、接触系统、推动卡10、基座1和外壳6,磁路系统包括线架18、线圈2、衔铁9、轭铁15、铁芯5,接触系统包括动触点13、动触点桥14、动弹片12、动弹片定位端子11、静触点16、静簧17。电磁继电器还包括常开型辅助接触系统,常开型辅助接触系统包括辅助下触点4、辅助下弹片3、辅助上触点7、衔铁弹片8。衔铁9、推动卡10、与动弹片定位端子11刚性结合为一体。动弹片12铆接在动弹片定位端子11上,动触点桥14铆接在动弹片12上,动弹片定位端子11位于动弹片12靠动触点桥14的一端。动弹片定位端子11上位于动弹片12的一侧设置有小凸包111。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利用辅助接触系统的弹片弹力来增加接触系统断开时的力,同时辅助接触系统可由线圈控制实现电的导通与关断,且与接触系统、线圈隔离。衔铁9、推动卡10、与动弹片定位端子11刚性结合为一体,可在较小的空间内保证磁路系统与接触系统的绝缘距离并可带动接触系统可动端动作。动弹片12铆接在动弹片定位端子11上,动触点桥14铆接在动弹片12上,动弹片定位端子11位于动弹片12靠动触点桥14的一端,在释放瞬间,动弹片定位端子11可带动动弹片12,偏刚性迅速拉开触点,增加产品灭弧速度。动弹片定位端子11上位于动弹片12的一边打出小凸包111,可使动弹片12铆接在动弹片定位端子11上后产生弹力形变,也就对弹片定位端子有预压力,会使在吸合时,触点刚接触瞬间,触点压力迅速升高至预压力值,同理在释放时,触点刚要断开瞬间,触点压力也会从预压力值迅速降到零,可减少接触电阻趋于零时烧蚀时间及吸合、释放回跳。

上述的常开型辅助接触系统中辅助上触点7固定在衔铁弹片8上并随衔铁9的动作而切换,且辅助上触点7通过轭铁15进行导电输出。辅助下弹片3为弹性材料,利用弹性材料可提供弹力,并增加辅助触点接触时搓动行程,增加接触可靠性。上述的在电磁继电器吸合动作期间常开型辅助接触系统早于接触系统先接触导通。为了防止下弹片摆动幅度过大造成误动作,线架18上设置有用于对辅助下弹片3限位的限位凸台181。上述的衔铁9与动弹片定位端子11之间通过推动卡10刚性连接,该刚性连接为一体成型或者装入后再点胶。

如图5所示,虚线为吸合电压典型值下的电磁吸力力矩,实线为所述电磁继电器的弹片弹力力矩也为释放过程分断力力矩,点线为现有技术电磁继电器的弹片弹力力矩,纵坐标为力矩大小,横坐标为衔铁的张开角度,0度为完全闭合,图上曲线标注的a位置为辅助触点刚接触时弹力力矩,标注的b位置为接触系统触点刚接触时的弹力力矩,也为触点放开时的开离力,标注的c位置为辅助触点下弹片刚接触线架底部限位时的弹力力矩,从所述曲线图上看,在保证产品能够完全吸合的条件下,该结构能够使触点断开瞬间能够有较大的分断力即标注的b位置的力。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性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