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三相电机控制的MOS管全桥功率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6738阅读:2226来源:国知局
用于三相电机控制的MOS管全桥功率模块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功率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三相电机控制的mos管全桥功率模块。



背景技术:

三相电机需要三相电源驱动,为了保证电源的稳定性,通常需要在电源和电机之间增加控制电路,这其中包括功率控制电路,而功率mos管作为主流的功率控制器件,其使用方式通常为:将多个单独的功率mos管串联或并联,再连接一定的外围电路,从而构成所需的功率控制电路,这种控制电路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1.功率mos管安装时,不仅安装工艺复杂,操作人员容易出力不均导致功率mos管受损,而且普通的功率mos管通常还需要安装绝缘粒子,操作人员如果安装不到位,就会使绝缘粒子受损,无法起到绝缘作用;

2.功率mos管体积大、散热性能差;

3.功率mos管受封装限制导致均流性、一致性差;

4.控制电路的温度监测器受制于功率mos管的外形及安装方式,无法精确监测功率mos管的实际温度,从而导致控制器对温度的反馈控制不够及时和准确;

5.功率mos管的封装形式及在控制器上的安装方式(多个功率mos管并排直插)导致控制器的抗电磁干扰能力较弱;

6.功率mos管在控制器上的安装方式(多个功率mos管并排直插)限制了控制器电源线和信号线的布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安装简单方便、无需增加绝缘粒子、体积小、散热好、均流性和一致性好、利于控制器温度监测和电源线、信号线布局且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的用于三相电机控制的mos管全桥功率模块。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三相电机控制的mos管全桥功率模块,包括焊接于基板上且封装于壳体内的q1、q2、q3、q4、q5、q6、r1、r2、r3、r4、r5、r6、c1、c2、c3、c4、c5、c6、电源正极接线端和电源负极接线端;

所述q1、q2、q3、q4、q5和q6均为功率型mos管;

所述q1的栅极前端串接有r1,q1的栅极和源极之间串接有c1,q1的源极与q4的漏极相连且作为三相电机的u相驱动端,q4的栅极前端串接有r4,q4的栅极和源极之间串接有c4;

所述q2的栅极前端串接有r2,q2的栅极和源极之间串接有c2,q2的源极与q5的漏极相连且作为三相电机的v相驱动端,q5的栅极前端串接有r5,q5的栅极和源极之间串接有c5;

所述q3的栅极前端串接有r3,q3的栅极和源极之间串接有c3,q3的源极与q6的漏极相连且作为三相电机的w相驱动端,q6的栅极前端串接有r6,q6的栅极和源极之间串接有c6;

所述电源正极接线端分别与q1、q2、q3、q4、q5和q6的漏极相连,所述电源负极接线端分别与q1、q2、q3、q4、q5和q6的源极相连;

所述壳体外部具有引脚1、引脚2、引脚3、引脚4、引脚5、引脚6、引脚7、引脚8、引脚9、引脚10、引脚11、引脚12、引脚13、引脚14、引脚15、引脚16和引脚17;

所述引脚1和引脚2分别由电源正极接线端和电源负极接线端引出,所述引脚3-引脚5分别由u相驱动端、v相驱动端引出和w相驱动端引出,所述引脚6-引脚11分别由q1至q6的源极引出,所述引脚12-引脚17分别由q1至q6的栅极引出。

作为优选,所述引脚1-引脚17在壳体上表面的分布方式为:所述引脚3-引脚5横向等间距设于壳体上表面中部,所述引脚1设于引脚3上方,所述引脚2设于引脚3下方,所述引脚6-引脚8纵向等间距设于壳体上表面左上部,所述引脚9-引脚11纵向等间距设于壳体上表面右下部,所述引脚12-引脚14纵向等间距设于壳体上表面右上部,所述引脚15-引脚17纵向等间距设于壳体上表面左下部。

作为优选,所述基板为陶瓷基板、铜基板或者铝基板的任意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引脚1-引脚5为铜立柱。

作为优选,所述引脚6-引脚17由接插件构成。

作为优选,所述引脚6-引脚8由一个三端子排插构成,所述引脚9-引脚11由一个三端子排插构成,引脚12-引脚14由一个三端子排插构成,所述引脚15-引脚17由一个三端子排插构成。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具备以下优点:

1.功率mos管集成在模块内部,无需一个个单独安装,安装简便;

2.功率mos管模块体积小、散热性能好;

3.功率mos管不受封装限制均流性、一致性好;

4.控制电路的温度监测器不再受制于功率mos管的外形及安装方式,能够精确监测功率mos管的实际温度,控制电路对温度的反馈控制及时和准确;

5.模块化的功率mos管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6.模块化的功率mos管模块不影响控制电路电源线和信号线的布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路图;

图3是本发明的电路图;

图4是本发明的电路图;

图5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5,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不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mos管全桥功率模块,包括焊接于基板上且封装于壳体内的q1、q2、q3、q4、q5、q6、r1、r2、r3、r4、r5、r6、c1、c2、c3、c4、c5、c6、电源正极接线端和电源负极接线端;

q1、q2、q3、q4、q5和q6均为功率型mos管;

如图2所示,q1的栅极g1前端串接有r1,q1的栅极g1和源极s1之间串接有c1,q1的源极s1与q4的漏极d4相连且作为三相电机的u相驱动端,q4的栅极g4前端串接有r4,q4的栅极g4和源极s4之间串接有c4;

如图3所示,q2的栅极g2前端串接有r2,q2的栅极g2和源极s2之间串接有c2,q2的源极s2与q5的漏极d5相连且作为三相电机的v相驱动端,q5的栅极g5前端串接有r5,q5的栅极g5和源极s5之间串接有c5;

如图4所示,q3的栅极g3前端串接有r3,q3的栅极g3和源极s3之间串接有c3,q3的源极s3与q6的漏极d6相连且作为三相电机的w相驱动端,q6的栅极g6前端串接有r6,q6的栅极g6和源极s6之间串接有c6;

电源正极接线端分别与q1、q2、q3、q4、q5和q6的漏极相连,所述电源负极接线端分别与q1、q2、q3、q4、q5和q6的源极相连;

如图1和图5所示,壳体外部具有引脚1、引脚2、引脚3、引脚4、引脚5、引脚6、引脚7、引脚8、引脚9、引脚10、引脚11、引脚12、引脚13、引脚14、引脚15、引脚16和引脚17;

引脚1和引脚2分别由电源正极接线端和电源负极接线端引出,所述引脚3-引脚5分别由u相驱动端、v相驱动端引出和w相驱动端引出,所述引脚6-引脚11分别由q1至q6的源极引出,所述引脚12-引脚17分别由q1至q6的栅极引出。

如图1和图5所示,引脚1-引脚17的分布方式为:引脚3-引脚5横向等间距设于壳体上表面中部,所述引脚1设于引脚3上方,所述引脚2设于引脚3下方,所述引脚6-引脚8纵向等间距设于壳体上表面左上部,所述引脚9-引脚11纵向等间距设于壳体上表面右下部,所述引脚12-引脚14纵向等间距设于壳体上表面右上部,所述引脚9-引脚11纵向等间距设于壳体上表面左下部。

引脚1-引脚17的分布方式也可以为其他方式,例如将所有引脚都设设置在壳体的同一侧(像排插一样),使用时将功率模块先直接插入电路板再焊接,即可使用。

q1、q2、q3、q4、q5和q6可以采用stp110n8f6。

焊接的基板可以选用陶瓷基板、铜基板或者铝基板的任意一种。

引脚1-引脚5可以采用铜立柱。

引脚6-引脚17可以采用接插件,引脚6-引脚8共用一个三端子排插,引脚9-引脚11共用一个三端子排插,引脚12-引脚14共用一个三端子排插,引脚15-引脚17共用一个三端子排插。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三相电机控制的mos管全桥功率模块使用时,需要与功率控制电路的其他模块(如mcu模块、电流采样模块等)共同构成三相电机的功率控制电路。工作时,通过功率模块的电源正极输入端和电源负极输入端接入电源,通过mcu模块输出控制信号到功率模块的引脚12-引脚17(即q1、q2、q3、q4、q5和q6的栅极),从而实现导通q1、q2、q3、q4、q5和q6,通过电流采样模块对引脚6-引脚11的信号(即对q1、q2、q3、q4、q5和q6的源极电流)进行采样并反馈回mcu模块,mcu模块根据反馈信息对q1、q2、q3、q4、q5和q6的驱动电流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mos管全桥功率模块的保护。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功率mos管集成在模块内部,无需一个个单独安装,安装简便;

2.功率mos管模块体积小、散热性能好;

3.功率mos管不受封装限制均流性、一致性好;

4.控制电路的温度监测器不再受制于功率mos管的外形及安装方式,能够精确监测功率mos管的实际温度,控制电路对温度的反馈控制及时和准确;

5.模块化的功率mos管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6.模块化的功率mos管模块不影响控制电路电源线和信号线的布局。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受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