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轨装式接线端子的横向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3161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轨装式接线端子的横向连接器,所述横向连接器具有横向连接部段和至少两个从横向连接部段中伸出的插接舌,其中插接舌与横向连接部段一件式地由金属元件形成。



背景技术:

这种横向连接器用于在相邻地设置在承载轨道上的轨装式接线端子之间建立导电的横向连接。

ep1347535a2示出这种横向连接器,其具有汇流排和至少两个梳齿状设置在其上的插头,所述插头与横向连接部段一件式地由板冲压而成。

de10255674a1公开了一种具有可插接的横向跳线的轨装式接线端子,其中顶部接片和横向跳线的插接舌一件式地实现,并且插接舌具有u形向回弯曲的成形弹簧部段。可以通过唯一的冲压步骤与随后的用于弯曲插接舌的弯曲过程制造横向跳线。

de102011053899a1公开了一种横向连接器,所述接触连接器具有多个作为插头弹性地构成的、分离的接触端子,所述接触端子与横向连接器例如通过压接来连接。

de33112002c1描述了一种用于轨装式接线端子的横向连接器,其中多个扁平插头梳齿状地在横向条上一件式地伸出。该扁平插头大致相对于交叉条旋转90度,使得其扁平平面大致垂直于交叉条的纵向平面。在此,横向连接器构成为简单的冲压和弯曲件。

de102009030645b4公开了一种跳线元件,其具有至少两个跳线尖齿和与跳线尖齿导电连接的跳线部段。跳线尖齿具有l形轮廓的横截面。横向跳线能够借助于常用的成型工艺制造。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优化电流的改进的横向连接器。

所述目的借助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轨装式接线端子的横向连接器实现。有利的实施方式在下文中描述。

横向连接器的插接舌从横向连接部段弯曲。在此,横向连接部段分别以内半径和与其相对置的外半径过渡到插接舌中。

因此,插接舌与该横向连接部段不是简单地从金属板中冲压而成。更确切地说,提出:在弯曲过程中,将插接舌从横向连接部段弯曲而成。因此,尤其在横向连接部段到连接舌的过渡方面改进导流横截面,进而改进电流。

因此,插接舌从共同的横向连接部段大致成直角地以弓形折弯,使得确保载流横截面保持大小不变。

在横向连接部段的彼此正对置的端部处,各一个插接舌能够弯曲。然后,横向连接部段在彼此相对置的弯曲部段中过渡到相应的端侧的插接舌中。

能够考虑的是:由横向连接部段的材料构成的(至少一个)插接舌横向于横向连接部段的延伸方向弯曲。至少一个另外的插接舌也不是简单地从金属板中冲压而成,而是通过弯曲经由弯曲部段与共同的横向连接部段连接。对此,首先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进行金属元件、例如金属板的预加工:冲压横向连接部段与邻接于其的插接舌。但是,随后对于横向连接器,通过弯曲实现插接舌相对彼此和相对横向连接部段的定向。

插接舌能够彼此平行地远离共同的横向连接部段延伸。在此,所述插接舌也能够位于共同的平面上或可选地也位于多个平面上。对于将横向连接器错开地叠加地插接在多个插接平面中的轨装式接线端子上,将插接舌设置在不同的平面上能够是有利的。

插接舌中的至少一个插接舌的背离横向连接部段的自由端部部段能够具有冲制的或铣削的插接轮廓。因此,能够通过金属元件的在弯曲过程之前的冲制过程实现插接轮廓,所述插接轮廓例如允许将插接舌叠加地插入到轨装式接线端子的横向连接器插接接触部中。

冲制的插接轮廓例如能够具有l形的轮廓,所述l形的轮廓具有靠内的接触部段和靠外的接触部段,所述靠内的接触部段横向于横向连接部段的纵向延伸方向延伸,所述靠外的接触部段横向于该靠内的接触部段延伸。在横向连接部段上彼此相对置的插接舌的冲制的插接轮廓能够相同定向或彼此镜像相反地定向。

通过插接舌在横向连接部段上彼此镜像相反的定向,能够实现横向连接器的与交叉连接器的定向或方位无关的插接。

横向连接部段能够具有插接接触开口,其中插接舌能够插入每个插接接触开口中,或者是插入每个插接接触开口中的。因此,尤其对于如下插接舌能够实现横向连接器的可选择的配置:所述插接舌应当定位在横向连接部段的端侧的交叉舌之间。因此,多个所选择的、彼此并排地以固定的分开间距设置在承载轨道上的轨装式接线端子与共同的横向连接器导电连接。那么,借助于分离的插接舌来选择待与横向连接器接触的轨装式接线端子,所述插接舌部分地插入到期望的插接接触开口中。

在此,插接舌能够具有弹性的插接端部,所述插接端部用于:当插接端部插入到插接接触开口中时,对横向连接部段进行导电的插接接触。因此,由插接端部将接触压力施加到横向连接部段上,借助所述横向连接部段确保所需要的电流传输。

横向连接部段由绝缘材料套包覆。因此,提供绝缘的握持部段。此外,改进空气隙和爬电距离。

绝缘材料套能够沿着插接舌的连接在横向连接部段上的子部段围绕该子部段延伸。因此,插接舌也部分地由绝缘材料套包围。

插接舌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具有收缩部,以便以该方式形成预定断裂部位。因此,能够将插接舌选择性地从横向跳线移除,以便实现将多个彼此并排设置在承载轨道上的轨装式接线端子中的选出的轨装式接线端子横向桥接。

从插接舌弯曲过渡到共同的横向连接部段的弯曲部段中的至少一个弯曲部段能够具有l形的轮廓。因此,能够在对导流横截面没有干扰性影响的情况下,改进抗折弯强度。因此能够考虑:设在横向连接部段的彼此正对置的端部上的弯曲部段的横截面分别具有l形的轮廓,所述轮廓彼此彼此镜像相反地定向。因此,能够进一步改进交叉连接件的抗弯强度。

金属元件能够首先沿优先冲制方向来冲制。随后,将插接舌从横向连接部段横向于冲制方向折弯。通过沿优先冲制方向冲制首先弯曲的金属元件,将冲制工具中的负荷均匀化。此外,随后能够在插接舌的间距处有针对性地为了改进的电流实现更大的材料厚度。通过后续地将插接舌横向于冲制方向折弯,能够尽可能最佳地利用从冲制中产生的材料损失,以便实现具有大的导流横截面的稳定的弯曲半径。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实施例借助附图举例详细阐述本发明。其示出:

图1示出横向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示出具有剖线c-c的图1的横向连接器的前视图;

图3示出图2的横向连接器的剖面c-c的剖面图;

图4示出图1至3的横向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5示出用于形成图1至4的横向连接器的冲制的金属元件的俯视图;

图6示出具有绝缘材料壳体的图1的横向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7示出图6的横向连接器的前视图;

图8示出图7的横向连接器的剖面a-a的剖面图;

图9示出贯穿插接舌的剖面b-b的横向连接器的横截面图;

图10示出轨装式接线端子装置与插入其中的插接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1示出轨装式接线端子与插入的横向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12示出在横向连接器的插接舌的区域中贯穿图10的轨装式接线端子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13示出具有可插接的插接舌的横向连接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能够识别用于轨装式接线端子的横向连接器1的立体图,所述横向连接器由金属板或金属带形式的金属元件一件式地成形。横向连接器1具有横向连接部段2,三个插接舌3a、3b、3c从所述横向连接部段弯曲。插接舌3a、3b、3c在此分别在弯曲部段4a、4b、4c中过渡到共同的横向插接部段2中。弯曲部段4a、4b、4c分别具有弯曲的内半径5和弯曲的外半径6。

可清楚看到:插接舌3a、3b、3c与所述横向连接部段2不是简单地从金属板中冲压而成并且保留在相同平面上。更确切地说,存在弯曲半径4a、4b、4c,插接舌3a、3b、3c从共同的插接连接部段2中以所述弯曲半径弯曲。因此,能够在横向连接部段2和插接舌3a、3b、3c之间实现相对大的导流横截面。

两个靠外的插接舌3a、3c在横向连接部段2的彼此正对置的端部处弯曲。随后,在中部区域中,至少一个另外的插接舌3b横向于横向连接部段2的纵向延伸方向侧向弯曲,所述另一插接舌的弯曲半径4b横向于两个靠外的插接舌3a、3c的弯曲半径4a、4c伸展。

还可清楚看到:横向连接器1具有冲制的轮廓。在右侧的插接舌3c处可清楚看到:自由的端部部段7具有l形的轮廓,所述自由的端部部段背离横向连接部段2,所述l形的轮廓具有横向于桥接方向延伸的靠内的接触部段8和横向于其延伸的靠外的接触部段9。

此外,靠外的弯曲部段4a、4c同样具有轮廓为l形的冲制的轮廓。

还可清楚看到:横向连接部段2和与其连接的弯曲部段4a、4c和插接舌3a、3c的连接到所述弯曲部段4a、4c上的子部段在横向连接器1的厚度方向上比在横向连接部段2的厚度方向上更宽。在此,厚度方向横向于横向连接部段2的纵向延伸方向以及横向于插接舌3a、3c的纵向延伸方向。

插接舌3a、3c的厚度方向横向于插接舌3a、3c的纵向延伸方向,以及横向于横向连接部段2的纵向延伸方向。

插接舌3a、3c的宽度通过横向于插接舌3a、3c的纵向延伸方向的宽度限定,以及沿横向连接部段2的纵向延伸方向限定。

还可清楚看到:在横向连接部段2的彼此正对置的端部处的弯曲部段4a、4c中的l形的轮廓彼此镜像相反地定向。

还可清楚看到:插接舌3a、3b、3c的自由端部部段7相对于连接于其上的且过渡到横向连接部段2中的子部段相比变细,进而具有比插接舌3a、3b、3c的连接到弯曲部段4a、4b、4c上的子部段更小的横截面。

横向连接部段在其背离插接舌3a、3b、3c的上侧处沿着其纵棱边分别具有冲制的或铣削的倒棱2a。

能够从图2中可见图1的横向连接器1的前视图。在此又可清楚看到:插接舌3a、3c在弯曲部段4a、4c处过渡到共同的横向连接部段2中,所述弯曲部段分别具有弯曲的内半径和与其相对置的弯曲的外半径6。横向连接部段2在此横向于从其伸出的插接舌3a、3b、3c延伸。

还可清楚看到:在插接连接部段2的中部区域中,另一插接舌3b以另一弯曲半径4b弯曲,所述另一插接舌定位在靠外的插接舌3a、3c之间。弯曲半径4b在此旋转90°或者说横向于弯曲半径4a、4c构成。

还能够看到的是:自由端部部段7可在偏移部10之后朝向彼此弯曲,使得弯曲半径4a、4c彼此间的间距小于靠外的插接舌3a、3c的自由端部7的间距。

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插接舌3b比两个靠外的插接舌3a、3c更长地构成,使得该中部的插接舌3b的自由端部7突出于由靠外的插接舌3a、3c的自由端部7展开的平面。但是这种实施方式仅是可选的,并且能够用于为横向连接器1提供提前的接触。

从图3中可见横向连接器1的剖面c-c的剖面图。该剖面穿过中部的插接舌3b。在此,过渡到共同的横向连接部段2中的弯曲部段4b是显而易见的,所述横向连接部段同样具有内半径5和与之相关的较大的外半径6。插接舌3b以该弯曲半径4b首先以向外远离横向连接部段2定向的部段过渡到弯曲部段4b的横向于横向连接部段2定向的部段中。随后,弯曲部段4b向回定向地伸展,以便随后以插接舌3a、3c的定向向回弯曲。因此,弯曲部段4b具有大致120°+/-20°的角度。此外,插接舌3a、3b、3c位于共同的平面内,或者说沿横向连接部段2的方向观察对齐。

还可清楚看到:插接舌3b在连接到弯曲部段4b的子区域中具有收缩部11。因此,形成预定断裂部位,在所述预定断裂部位处,通过往复枢转和/或旋转能够将插接舌3b与弯曲部段4b和横向连接部段2分离。由此,横向连接器1可选地能够匹配于期望的分离间距。

这种横向连接器1也能够借助仅两个从横向连接部段2伸出的插接舌3a、3c或借助四个、五个、六个、七个、八个或更多个插接舌来实现,其中靠外的插接舌3a、3c之间的插接舌应以中部的插接舌3b的类型实现。

从图1至3中可见图1至3的横向连接器1的侧视图。可清楚看到:插接舌3c的自由端部7被冲制并且具有l形的轮廓,所述l形的轮廓具有靠内的接触部段8和横向于此延伸的靠外的接触部段9。该l形的轮廓随后在偏移部10或凸肩之后在弯曲部段4c和共同的横向连接部段2中延续。

还可清楚看到:插接舌3a、3b、3c的自由端部7比插接舌3a、3b、3c的连接到横向连接部段2上的子区域更细。在厚度方向上,插接舌3a、3b、3c的自由端部7因此变细。

从图5中可见用于形成上述横向连接器1的金属元件12的俯视图。可清楚看到:金属元件12在第一方法步骤中被冲制和冲压,使得两个靠外的插接舌3a、3c以其自由端部7从共同的横向连接部段2彼此背离地伸出。至少一个另外的插接舌3b横向于横向连接部段2和靠外的插接舌3a、3c伸出。在自由端部7到交叉舌3a、3c的扩宽部分的过渡部中,已经通过冲制分别构成有偏移部10。此外,弯曲部段4a、4c的区域已经被预冲制。替选于冲制,也能够通过铣削形成横向连接器1的轮廓。

为了在冲制时实现挤出的材料的流动,在插接舌3a、3c处和必要时在中部的插接舌3b处设有凹口13。但是也能够考虑对突出的材料进行后续的再切割。

在另一制造步骤中,于是,靠外的插接舌3a、3c在弯曲部段4a、4c处从共同的横向连接部段2弯曲90°。插接舌3b同样以一定弯曲半径从横向连接部段2弯曲,使得插接舌3b横向于横向连接部段2的纵向延伸方向向下平行于靠外的插接舌3a、3c延伸。

从图6中可见图1的横向连接器1的立体图,所述插接连接器具有包围横向连接部段2的绝缘材料壳体14。该绝缘材料壳体14不仅包覆横向连接部段2,而且沿着插接舌3a、3b、3c的连接于横向连接部段2的子部段围绕该子部段延伸。在此,插接舌3a、3b、3c的自由端部7从绝缘材料壳体14中向外伸出。在此,绝缘材料壳体14贴靠在靠外的插接舌3a、3c上。相反,在至少一个中部的插接舌3b处,在绝缘材料壳体14和由该绝缘材料壳体的包围的子部段之间存在空间。

从图7中可见图6的横向连接器的前视图。在此,还可清楚看到:绝缘材料壳体14具有围绕该部段的且横向地从所述部段向下伸出的多个部段,所述部段围绕插接舌3a、3b、3c的子部段延伸。

此外,示出剖线a-a,所述剖线a-a在贯穿中部的插接舌3b的纵截面中,并且贯穿插接舌3a、3b、3c的横截面b-b。

从图8中可见图7的插接连接器1的沿剖面a-a的横截面图。在此可清楚看到:在插接舌3b和绝缘材料壳体14之间存在空间15。以该方式,能够通过在收缩部11处往复枢转和/或旋转来分离插接舌3b。

还可清楚看到:绝缘材料壳体14在横向连接部段2之上的区域中具有握持部段16,所述握持部段具有握持凹槽17,横向连接器1能够由手或借助工具在所述握持部段上保持和引导。

还可清楚看到:由于倒棱2a而在握持凹槽17和金属的横向连接部段2之间充分地存在绝缘材料壳体14的绝缘材料,以便能够在所述区域中遵守所需要的空气隙和爬电距离。

从图9中可见横向连接器1沿贯穿插接舌3a、3b和3c的剖面b-b剖开的横截面图。可清楚看到:靠外的插接舌3a、3c彼此中心对称地冲制有l形的轮廓。相反,中部的插接舌3b具有矩形的横截面轮廓,所述轮廓具有倒圆的棱边。在此,又可见全环周地包围插接舌3b的自由空间15,所述自由空间处于插接舌3b和在子部段中包围该自由空间的绝缘材料壳体14之间。

还可清楚看到:两个靠外的插接舌3a、3c在子部段中沿着其子部段的长度在距绝缘材料壳体14没有显著的间距的情况下,或在距绝缘材料壳体14完全没有间距的情况下直接被包覆。

从图10中可见轨装式接线端子装置16,其中多个轨装式接线端子30直接彼此并排地锁定在未示出的承载轨道上。轨装式接线端子30以已知的方式具有至少一个汇流排18,所述汇流排具有导体连接端子19以及跳线槽20。随后能够将横向连接器1在至少一个插接平面上插入轨装式接线端子的跳线槽20中。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存在两个彼此并排设置的用于横向连接器的插接平面。但是也能够考虑彼此交错偏移地插入横向连接器(未示出)。

在此,横向连接器以其插接舌3a、3b、3c插入所选择的轨装式接线端子30的相关联的跳线槽20中,以便在那里在插接端子21处出现与汇流排18的导电连接。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用于横向连接器1的插接端子21具有u形弯曲的夹紧弹簧22,所述夹紧弹簧被挂入汇流排18的插接开口中。

从图11可见轨装式接线端子30的侧视图。在此,从上方插入跳线槽20中的横向连接器1是清楚可见的,所述横向连接器的插接舌3在插入状态下伸过汇流排18中的开口。在此,该u形弯曲的夹紧弹簧22将接触压力施加到插接舌3上,以便将所述插接舌压靠汇流排18,进而建立可靠的导电接触。

从图12可见在横向连接器1的区域中的沿贯穿图10的轨装式接线端子装置16的剖面a-a(参见图11)中的剖面图。在此可清楚看到:中部的插接跳线3b借助夹紧弹簧22在汇流排18的插接开口中夹紧到所述汇流排上。两个相邻的横向连接器的两个靠外的插接舌3a、3c共同地插入汇流排18的共同的插接开口中,并且在那里共同借助夹紧弹簧22夹紧到汇流排18上。通过所述插接舌的彼此交叠的、彼此中心对称定向的、l形的轮廓,所述插接舌借助夹紧弹簧22相互挤压并且共同地挤压到汇流排18的边缘棱边上,所述边缘棱边限制用于横向连接器1的插接开口。

从图13中可见横向连接器1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在此,横向连接部段2具有至少一个插接开口23,所述插接开口用于容纳插接舌3d的插接接触部段24。在此,插接接触部段24构成为具有弹性部分的弹簧接触件,当插接接触部段24插入插接开口23中时,所述弹性部件将夹紧力施加到横向连接部段2上。

因此,插接舌3d可选地能够在该位置处插入横向连接器1的所选择的插接开口23中,以便将所选择数量的轨装式接线端子30以分离间距彼此导电地连接,所述分离间距通过插接舌3a、3d、3c的间距预设。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