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自动重合闸双蜗杆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77674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新型自动重合闸双蜗杆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重合闸,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自动重合闸双蜗杆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自动重合闸广泛应用于架空线输电和架空线供电线路上的有效反事故措施(电缆输、供电不能采用),即当线路出现故障,继电保护使断路器跳闸后,自动重合闸装置经短时间间隔后使断路器重新合上。大多数情况下,线路故障(如雷击、风害等)是暂时性的,断路器跳闸后线路的绝缘性能(绝缘子和空气间隙)能得到恢复,再次重合能成功,这就提高了电力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少数情况属永久性故障,自动重合闸装置动作后靠继电保护动作再跳开,查明原因,予以排除再送电。一般情况下,线路故障跳闸后重合闸越快,效果越好。

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自动重合闸采用电机通过减速箱驱动蜗杆转动,再带动涡轮转动,从而实现了自动重合电闸的作用,但是这种结构的变速箱为金属材料制成,生产价格偏高,结构复杂及传输效率低,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限制了产品在市面上的使用与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生产成本低、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产品市场竞争力强的新型自动重合闸双蜗杆传动机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自动重合闸双蜗杆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电闸的侧壁上的壳体、与壳体相配合形成容腔的盖体,所述壳体内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有第一蜗杆,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第一中间轴,所述第一中间轴上套设有与第一蜗杆相啮合的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中间轴上还套设有第二蜗杆,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第二中间轴,所述第二中间轴上套设有与第二蜗杆相啮合的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中间轴上还套设有中间齿轮,所述机壳上还设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穿过机壳延伸至机壳外侧与电闸的开关相连接,所述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拨动轴,所述拨动轴的外圈套设有与中间齿轮相啮合的输出齿轮,所述拨动轴的两侧设有耳翼,所述输出齿轮上设有与耳翼相抵接的立柱。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在驱动电机与输出齿轮之间分别设置了第一蜗杆、第一斜齿轮、第二蜗杆、第二斜齿轮、中间齿轮进行传动,取代了传动的变速箱结构,在保证减速比的前提下,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了整体结构,提高了传动的稳定性,增大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PCB板,所述PCB板连接有外部电源,所述驱动电机的供电端与PCB板相连接,所述PCB板与壳体的底面之间的间距为2.5mm。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PCB板,简化了壳体内的线路结构,且PCB板与壳体的底面之间的间距为2.5mm,增强了PCB板的散热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输出齿轮的底部设有磁铁,所述PCB板相对于输出齿轮处设有霍尔传感器。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磁铁和霍尔传感器来感应电闸开关的开闭,从而控制PCB板对驱动电机的供电,避免了驱动电机的持续输出导致拨动轴和输出齿轮损坏的情况发生。

作为优选,所述输出轴为椭圆形、正方形、正三角形或正六边形。采用上述结构,保证了拨动轴的传动稳定性,避免了拨动轴的空转。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蜗杆与第一斜齿轮之间的减速比为1:13,所述第二蜗杆与第二斜齿轮之间的减速比为1:20,所述中间齿轮与输出齿轮的减速比为9:34。采用上述结构,驱动电机的输出转速经过多次减速后至输出齿轮,使得输出齿轮的转速位于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避免了由于输出齿轮的转速过大从而导致输出齿轮和拨动轴损坏的情况发生。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蜗杆、第一斜齿轮、第二蜗杆、第二斜齿轮、中间齿轮、拨动轴和输出齿轮均为塑料材质。采用上述结构,用塑料材质代替传统的金属材质,在保证机械强度的前提下降低了生产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轮廓与电闸侧壁的轮廓相同。采用上述结构,增大壳体与电闸侧壁的嵌合度,提高了整体美观性。

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生产成本低、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产品市场竞争力强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外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实施例:

如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新型自动重合闸双蜗杆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电闸的侧壁上的壳体1、与壳体1相配合形成容腔的盖体2,所述壳体1的轮廓与电闸侧壁的轮廓相同,增大壳体与电闸侧壁的嵌合度,提高了整体美观性;所述壳体1内固定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31上套设有第一蜗杆32,所述壳体1上还设置有第一中间轴4,所述第一中间轴4上套设有与第一蜗杆32相啮合的第一斜齿轮41,所述第一中间轴4上还套设有第二蜗杆42,所述壳体1上还设置有第二中间轴5,所述第二中间轴5上套设有与第二蜗杆42相啮合的第二斜齿轮51,所述第二中间轴5上还套设有中间齿轮52,所述机壳1上还设有输出轴6,所述输出轴6为椭圆形、正方形、正三角形或正六边形,保证了拨动轴7的传动稳定性,避免了拨动轴7的空转;所述输出轴6穿过机壳1延伸至机壳1外侧与电闸的开关相连接,所述输出轴6上固定连接有拨动轴7,所述拨动轴7的外圈套设有与中间齿轮52相啮合的输出齿轮8,所述拨动轴7的两侧设有耳翼71,所述输出齿轮8上设有与耳翼71相抵接的立柱81。

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有PCB板9,所述PCB板9连接有外部电源,所述驱动电机3的供电端与PCB板9相连接,简化了壳体内的线路结构,所述PCB板9与壳体1的底面之间的间距为2.5mm,增强了PCB板9的散热能力;所述输出齿轮8的底部设有磁铁,所述PCB板9相对于输出齿轮8处设有霍尔传感器91,通过设置磁铁和霍尔传感器91来感应电闸开关的开闭,从而控制PCB板9对驱动电机3的供电,避免了驱动电机3的持续输出导致拨动轴7和输出齿轮8损坏的情况发生。

所述第一蜗杆32与第一斜齿轮41之间的减速比为1:13,所述第二蜗杆42与第二斜齿轮51之间的减速比为1:20,所述中间齿轮52与输出齿轮8的减速比为9:34;驱动电机3的输出转速经过多次减速后至输出齿轮8,使得输出齿轮8的转速位于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避免了由于输出齿轮8的转速过大从而导致输出齿轮8和拨动轴7损坏的情况发生。

所述第一蜗杆32、第一斜齿轮41、第二蜗杆42、第二斜齿轮51、中间齿轮52、拨动轴7和输出齿8轮均为塑料材质,用塑料材质代替传统的金属材质,在保证机械强度的前提下降低了生产成本。

通过在驱动电机3与输出齿轮8之间分别设置了第一蜗杆32、第一斜齿轮41、第二蜗杆42、第二斜齿轮51、中间齿轮52进行传动,取代了传动的变速箱结构,在保证减速比的前提下,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了整体结构,提高了传动的稳定性,增大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生产成本低、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产品市场竞争力强等优点。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