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件端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89291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接触件端接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件端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接触件与导线焊接形成的接触件端接结构有两类。第一类是不使用焊料的端接结构,如图1所示,导线端部去除导线绝缘层1,导线芯线2插入到套筒式接触件3内,在套筒式接触件3的端面与导线芯线2的中部的接触处焊接。这种端接结构仅适用于导线芯线结构为单股丝的情况,且焊接时会损伤导线芯线,降低抗拉强度,此类接触件端接结构较少采用。

第二类是使用焊料的端接结构,如图2所示,焊料4充盈在导线芯线2与套筒式接触件3之间,这种端接结构仅适用于易挂锡的材质,此种端接结构具有以下缺点:1)为实现导线芯线2与套筒式接触件3之间的焊料4的充盈与饱满,需要较长的焊接时间且实施难度较大;2)焊料4的熔点越高,需要的焊接时间越长,容易导致套筒式接触件机械寿命的损伤,影响插拔的可靠性;3)导线焊接位置位于套筒式接触件的尾端,焊接过程中极易出现爬锡现象,导致套筒式接触件尾端的导线硬脆,导线轴线方向抗拉强度较高,但对非轴线方向的剪切力的承受能力较弱,在机械载荷作用下,导线易断裂脱开;4)受焊料4熔点的影响,使用温度上限受限,当工作温度较高时,焊料4会发生融化,导线与套筒式接触件脱开。

上述两类接触件端接结构的导线芯线均会受到焊接的影响而产生机械强度降低的问题,从而降低接触件端接结构的连接可靠性;第一类结构适用于单股丝的导线,第二类端接结构适用于易爬锡的材质,且使用温度受限,两类端接结构的使用范围较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触件端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接触件端接结构的导线芯线受到焊接影响导致其机械强度降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中的接触件端接结构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接触件端接结构包括中空的接触件和插入到接触件内部并与接触件连接的导线芯线,导线芯线上套设有转接套,转接套与接触件焊接,转接套上具有供导线芯线插入的插入端,转接套上远离插入端的一端的端部与导线芯线焊接。

所述转接套的形状为两端贯通的圆筒,转接套的内周面与导线芯线间隙配合。

所述接触件为圆筒形的套筒式接触件,套筒式接触件的内周面与转接套的外周面间隙配合。

转接套的插入端的端部延伸出接触件的端面。

所述转接套远离插入端的一端与导线芯线的焊接点位于转接套的端面处。

所述转接套远离插入端的一端的端面上设有沿转接套轴线方向延伸的用于与导线芯线熔融连接的焊接凸起。

所述焊接凸起由转接套的侧壁延伸形成。

导线芯线与转接套之间、转接套与接触件之间至少一个通过氩弧焊焊接。

转接套的插入端与接触件的端部焊接。

所述转接套与接触件之间的焊接点位于接触件径向的一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接触件与导线芯线之间设置转接套,转接套分别与接触件和导线芯线焊接,导线芯线的尾端与转接套远离插入端的端部焊接,降低焊接对导线芯线的损伤,同时避免了焊接时导线芯线的爬锡导致的导线芯线硬脆问题,保证导线芯线的连接强度,提高接触件端接结构的连接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第一类接触件端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第二类接触件端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接触件端接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接触件端接结构的转接套的剖视图;

图5为图4的仰视图。

附图中,1-导线绝缘层,2-导线芯线,3-套筒式接触件,4-焊料,5-转接套,51-焊接凸起,6-第一焊接点,7-第二焊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中的接触件端接结构的具体实施例,如图3-5所示,接触件端接结构包括中空的接触件和插入到接触件内部并与接触件连接的导线芯线2,导线芯线2上套设有转接套5,转接套5与接触件焊接,转接套5上具有供导线芯线2插入的插入端,转接套5上远离插入端的一端的端部与导线芯线2焊接。

本实施例中,转接套5的形状为两端贯通的圆筒,套设在导线芯线2上,转接套5的内周面与导线芯线2的外周面间隙配合。导线芯线2与转接套5间隙配合以实现在装配时,导线芯线2能够顺利的插入到转接套5内,保留一定间隙能增强焊接强度。在其他实施例中,转接套5的形状可以根据导线芯线2的形状不同进行适应性的改变,如转接套5为矩形筒形状;在不影响转接套5与导线芯线2插接装配时,两者之间也可以采用过渡配合。

本实施例中,接触件为圆筒形的套筒式接触件3,转接套5插入到套筒式接触件3内,两者之间形成间隙配合,一方面使两者相互装配时转接套5能顺利插入到套筒式接触件3内,另一方面给两者进行焊接熔融时留有一定间隙,增强焊接强度。在其他实施例中,套筒式接触件3的形状也可以根据转接套5的形状和外部与套筒式接触件3对接的插座进行适应性的改变,如套筒式接触件3为矩形筒形状;在不影响转接套5顺利插入到套筒式接触件3的内部进行装配时,两者之间也可以采用过渡配合。

本实施例中,转接套5的供导线芯线2插入的插入端与套筒式接触件3的端部于第二焊接点7处焊接,且第二焊接点7位于套筒式接触件3的径向方向的一侧,且转接套5的这一端的端部部分延伸出套筒式接触件3的端部,转接套5延伸出的部分参与焊接连接套筒式接触件3,增加转接套5与套筒式接触件3之间的焊接面积,提高焊接强度。转接套5的另一端与导线芯线2的尾端焊接,尽可能减少焊接对导线芯线2的损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焊接点7可以在套筒式接触件3的轴向间隔布置,也可以采取满焊方案;套筒式接触件3与转接套5之间也可以填充焊料以实现两者之间的焊接连接,焊料不会影响导线芯线2的机械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转接套5远离插入端的一端与导线芯线2于第一焊接点6处焊接,第一焊接点6位于转接套5的端面上,转接套5远离插入端的一端的端面上设有沿转接套5轴线方向延伸的用于与导线芯线2熔融连接的焊接凸起51。所述焊接凸起5用于在焊接时与导线芯线2熔融在一起,为熔融焊接提供更多的熔融原料,提高焊接强度,焊接凸起51为转接套5的侧壁延伸形成。在其他实施例中:转接套5的端面上设有两个以上间隔布置的焊接凸起5;转接套5的形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凸起,如柱形凸起、异形凸起。

本实施例中的接触件端接结构在装配时,首先将导线芯线2插入到转接套5内,将导线芯线2的甩线端与转接套5的端部通过氩弧焊的方式熔融焊接,此时转接套5的焊接凸起51与导线芯线2熔融在一起,即在第一焊接点6处熔融焊接。然后将焊接好的部件插入到套筒式接触件3内,转接套5未完全插入到套筒式接触件5内,将转接套5未插入到套筒式接触件3内的一端与套筒式接触件3通过氩弧焊的方式熔融焊接,即在第二焊接点7处熔融焊接。转接套5的两端分别与导线芯线2、套筒式接触件3焊接,降低焊接对转接套5的损伤。在其他实施例中,氩弧焊也可以替换为其他能实现熔融焊接的方式。本发明中接触件端接结构由多个部件装配而成,直接通过焊接方式将两两部件之间实现熔融,各个部件分开加工再装配在一起,提高加工效率;通过熔融焊接连接的端接结构能适应更宽的工作温度范围;通过增加特定转接套的方式,配合氩弧焊焊接工艺,实现导线芯线与转接套、转接套与套筒式接触件之间的快速、可靠端接,提升端接部位的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