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16349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有日本特开2009-224599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在该制造装置中,在将导线缠绕于铁芯的中途,从激光振荡器向导线的绝缘膜照射激光束,来剥离导线的绝缘膜。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24599号公报

然而,发现了若实际使用上述以往的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则有以下的问题。

在向导线的绝缘膜照射激光束来剥离绝缘膜时,产生粉尘。而且,有该粉尘进入激光振荡器内,而激光振荡器发生故障的担心。在激光振荡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激光振荡器的维护的成本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防止粉尘所引起的激光振荡器的故障的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是制造具有铁芯、缠绕于该铁芯,且通过由绝缘膜覆盖导体而成的导线、以及设置于该铁芯,且与该导线连接的电极的线圈部件的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具备:

铁芯支承部,其支承上述铁芯;

喷嘴,其对上述铁芯输送上述导线;

激光振荡器,其向上述导线照射激光束来剥离上述导线的绝缘膜的至少一部分;

激光保护玻璃,其配置在上述导线上的激光束照射的被照射部分与上述激光振荡器之间,并使从上述激光振荡器射出的激光束透过;以及

粉尘除去机构,其使气流在上述激光保护玻璃上的上述导线侧的一面产生,并吸引上述激光保护玻璃的上述一面的粉尘,来除去上述激光保护玻璃的上述一面的粉尘。

根据本发明的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激光保护玻璃配置在导线的被照射部分与激光振荡器之间,并使从激光振荡器射出的激光束透过。由此,虽然在通过激光束的照射剥离绝缘膜时产生粉尘,但激光保护玻璃防止粉尘进入激光振荡器。因此,能够防止激光振荡器由于粉尘而发生故障。

另外,粉尘除去机构使气流在激光保护玻璃的一面产生,并吸引激光保护玻璃的一面的粉尘,来除去激光保护玻璃的一面的粉尘。由此,防止粉尘附着于激光保护玻璃的一面。因此,粉尘不会遮挡激光束的光路。

因此,能够防止粉尘所引起的激光振荡器的故障,并且,能够防止粉尘所引起的激光束的强度降低。

另外,在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激光保护玻璃配置在上述导线的被照射部分的下侧,上述激光振荡器配置在上述激光保护玻璃的下侧。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激光保护玻璃配置在导线的被照射部分的下侧,激光振荡器配置在激光保护玻璃的下侧。由此,从激光振荡器射出的激光束从下侧通过激光保护玻璃,并从下侧照射导线。因此,即使粉尘(特别是固体状态的粉尘)由于重力的影响而落到激光保护玻璃的一面,也能够通过粉尘除去机构有效地除去落下的粉尘。

另外,在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激光保护玻璃配置在上述导线的被照射部分的上侧,上述激光振荡器配置在上述激光保护玻璃的上侧。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激光保护玻璃配置在导线的被照射部分的上侧,激光振荡器配置在激光保护玻璃的上侧。由此,从激光振荡器射出的激光从上侧通过激光保护玻璃,并从上侧照射导线。因此,即使粉尘由于上升气流的影响而上升直至到达激光保护玻璃,也能够通过粉尘除去机构有效地除去上升的粉尘。

另外,在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

上述激光振荡器具有第一激光振荡器和第二激光振荡器,

上述第一激光振荡器与上述第二激光振荡器配置在相对于上述导线的被照射部分相互对置的位置。

这里,对置的位置是指第一激光振荡器与第二激光振荡器的激光束的光轴既可以在同轴上,也可以不在同轴上。也可以激光束的光轴彼此平行,并且偏移规定距离。也可以激光束的光轴彼此以不平行的角度(179°等180°以外的角度)相交。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第一激光振荡器与第二激光振荡器配置在相对于导线的被照射部分相互对置的位置,所以能够从第一激光振荡器以及第二激光振荡器照射激光束,来剥离导线的绝缘膜的整个圆周。

另外,在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激光振荡器的激光束的射出孔位于不与上述导线的被照射部分的正下方重合而偏移的位置。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激光振荡器的激光束的射出孔位于不与导线的被照射部分的正下方重合而偏移的位置,所以能够从导线的被照射部分的斜下方照射激光振荡器的激光束。由此,粉尘不会落到激光振荡器的射出孔的正上方,而能够防止激光束的强度降低。

另外,在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

具有在上侧安装上述铁芯支承部的基板,

上述激光保护玻璃以及上述激光振荡器配置在上述基板的下侧,

上述基板具有从上述激光振荡器射出的激光束通过的贯通孔、和包围上述贯通孔的上侧的开口端的壁部。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基板具有从激光振荡器射出的激光束通过的贯通孔、和包围贯通孔的上侧的开口端的壁部。由此,即使粉尘堆积在基板的上表面,也能够通过壁部防止堆积的粉尘落到基板的贯通孔。

另外,在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上述壁部的上部与上述贯通孔重合,且上述壁部的上部的开口宽度比上述贯通孔的上侧的开口端的开口宽度窄。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壁部的上部与贯通孔重合,且壁部的上部的开口宽度比贯通孔的上侧的开口端的开口宽度窄。由此,壁部能够进一步防止粉尘落到基板的贯通孔。

另外,在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粉尘除去机构具有向上述激光保护玻璃的上述一面吹送空气的鼓风机、和吸引上述激光保护玻璃的上述一面的粉尘的真空吸尘器。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粉尘除去机构具有鼓风机和真空吸尘器。由此,能够使粉尘除去机构为简单的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激光保护玻璃配置在导线的被照射部分与激光振荡器之间,并使从激光振荡器射出的激光束透过,所以能够防止粉尘所引起的激光振荡器的故障。另外,粉尘除去机构使气流在激光保护玻璃的一面产生,吸引激光保护玻璃的一面的粉尘,并除去激光保护玻璃的一面的粉尘,所以能够防止粉尘所引起的激光束的强度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简略构成图。

图2是表示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的一部分的简略立体图。

图3是说明通过第一激光振荡器照射激光束时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4是说明通过第二激光振荡器照射激光束时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5是说明将导线缠绕于铁芯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简略构成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简略构成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简略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简略构成图。图2是表示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的一部分的简略立体图。如图1和图2所示,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1具有支承线圈部件的铁芯10的铁芯支承部60、对铁芯10输送第一导线21的第一喷嘴19、以及对铁芯10输送第二导线22的第二喷嘴20。此外,在图1中,省略描绘第二喷嘴20以及第二导线22。

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1还具有向第一、第二导线21、22照射激光束l剥离第一、第二导线21、22的绝缘膜的第一激光振荡器31、使从第一激光振荡器31射出的激光束l透过的第一激光保护玻璃41、以及除去第一激光保护玻璃41上的粉尘的第一粉尘除去机构51。

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1还具有向第一、第二导线21、22照射激光束l剥离第一、第二导线21、22的绝缘膜的第二激光振荡器32、使从第二激光振荡器32射出的激光束l透过的第二激光保护玻璃42、以及除去第二激光保护玻璃42上的粉尘的第二粉尘除去机构52。

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1通过使铁芯10以铁芯10的卷芯部13的轴心a为旋转轴旋转而将第一、第二导线21、22缠绕在铁芯10的卷芯部13的大致整体,制造双线结构的线圈部件。该线圈部件例如是共模扼流线圈。

铁芯10具有卷芯部13、设置在卷芯部13的一端的第一凸缘部11、以及设置在卷芯部13的另一端的第二凸缘部12。作为铁芯10的材料,例如使用氧化铝(非磁性体)、ni-zn系铁素体(磁性体、绝缘体)、树脂等材料。

卷芯部13的形状例如为立方体。第一凸缘部11的形状和第二凸缘部12的形状例如为矩形的平板。在第一凸缘部11的底面以及第二凸缘部12的底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极14以及第二电极15。第一、第二电极14、15的材料例如为ag等。第一导线21的前端与铁芯10的第一凸缘部11的第一电极14接合。第二导线22的前端与铁芯10的第一凸缘部11的第二电极15接合。铁芯10设置在xy面上,且连接第一凸缘部11与第二凸缘部12的轴心a方向与y方向一致。z方向与上下方向一致。

第一、第二导线21、22螺旋状地缠绕于卷芯部13,且通过以绝缘膜覆盖导体而构成。例如,导体由铜线构成,绝缘膜由作为耐热性材料的聚酰胺酰亚胺(aiw)构成。第一导线21缠绕于铁芯10,从而构成一次侧线圈。第二导线22缠绕于铁芯10,从而构成二次侧线圈。

铁芯支承部60安装在基板70的上侧。基板70经由支承脚75设置在水平面。铁芯支承部60构成为能够保持铁芯10的一方的第一凸缘部11。另外,铁芯支承部60构成为以支承于铁芯支承部60的铁芯10的卷芯部13的轴心a为旋转轴旋转。在将第一、第二导线21、22缠绕于铁芯10的卷芯部13时,通过使铁芯10以被铁芯支承部60支承的状态旋转,从而铁芯10也以卷芯部13的轴心a为旋转轴旋转,从第一、第二喷嘴19、20拉出的第一、第二导线21、22缠绕于卷芯部13。

另外,在铁芯支承部60设置有夹钳61,夹钳61分别夹持分别从第一、第二喷嘴19、20拉出的第一、第二导线21、22的一端,被夹钳61夹持的第一、第二导线21、22的一端相对于铁芯支承部60固定。因此,在使第一、第二喷嘴19、20移动时,第一、第二导线21、22的一端固定,所以随着第一、第二喷嘴19、20的移动而第一、第二导线21、22分别从第一、第二喷嘴19、20拉出。

第一、第二激光振荡器31、32分别朝向配置在铁芯10的附近位置的第一、第二导线21、22照射激光束l,剥离第一、第二导线21、22的绝缘膜的至少一部分。在第一、第二导线21、22中,分别将激光束l照射的部分设为被照射部分21a、22a。被照射部分21a、22a在图1中以黑点示出,在图2中以影线示出。

这里,第一、第二激光振荡器31、32分别能够使激光束l扫描着照射300毫角秒的范围,使第一、第二导线21、22配置在该300毫角秒的激光束照射范围并分别照射激光束l。此外,一次的照射时间大约为数ms左右,即使连续地照射多次进行多个剥离,整体所花费的时间也大约在1秒以内。

激光束l例如是二次谐波(shg(secondharmonicgeneration))的激光束,该激光的波长大约为532nm左右。因此,能够透过由作为耐热性材料的聚酰胺酰亚胺构成的各第一、第二导线21、22的绝缘膜,能够在绝缘膜与各第一、第二导线21、22的界面位置最佳地除去绝缘膜。

第一激光振荡器31与第二激光振荡器32配置在相对于第一导线21的被照射部分21a以及第二导线22的被照射部分22a相互对置的位置。这里,对置的位置是指第一激光振荡器31与第二激光振荡器32的激光束l的光轴既可以在同轴上,也可以不在同轴上。也可以激光束l的光轴彼此平行,并且偏移规定距离。也可以激光束l的光轴彼此以不平行的角度(179°等180°以外的角度)相交。

第一激光振荡器31配置在第一、第二导线21、22的被照射部分21a、22a的下侧,第二激光振荡器32配置在第一、第二导线21、22的被照射部分21a、22a的上侧。由此,能够从第一激光振荡器31以及第二激光振荡器32照射激光束l,来剥离第一、第二导线21、22的绝缘膜的整个圆周。因此,能够进一步缩短剥离绝缘膜所需要的工序作业时间(生产间隔时间)。

第一激光振荡器31配置在基板70的下侧。基板70具有从第一激光振荡器31射出的激光束l通过的贯通孔71。贯通孔71例如形成为狭缝状,激光束l能够沿着狭缝扫描。

第一激光保护玻璃41配置在第一、第二导线21、22的被照射部分21a、22a与第一激光振荡器31之间,并使从第一激光振荡器31射出的激光束l透过。第一激光保护玻璃41配置在第一、第二导线21、22的被照射部分21a、22a的下侧,第一激光振荡器31配置在第一激光保护玻璃41的下侧。第一激光保护玻璃41配置在基板70的下侧。基板70的贯通孔71在上下方向与第一激光保护玻璃41重合。

第二激光保护玻璃42配置在第一、第二导线21、22的被照射部分21a、22a与第二激光振荡器32之间,并使从第二激光振荡器32射出的激光束l透过。第二激光保护玻璃42配置在第一、第二导线21、22的被照射部分21a、22a的上侧,第二激光振荡器32配置在第二激光保护玻璃42的上侧。第二激光保护玻璃42配置在基板70的上侧。

第一粉尘除去机构51使气流在第一激光保护玻璃41上的导线21、22侧的一面41a(在该实施方式中是上面)产生,吸引第一激光保护玻璃41的一面41a的粉尘,并除去第一激光保护玻璃41的一面41a的粉尘。第一粉尘除去机构51具有向第一激光保护玻璃41的一面41a吹送空气的鼓风机55、和吸引第一激光保护玻璃41的一面41a的粉尘的真空吸尘器56。鼓风机55与真空吸尘器56配置在第一激光保护玻璃41的一面41a侧,且鼓风机55的排出侧与真空吸尘器56的吸入侧对置。这样,第一粉尘除去机构51由鼓风机55以及真空吸尘器56构成,所以能够使第一粉尘除去机构51为简单的构成。

第二粉尘除去机构52使气流在第二激光保护玻璃42上的导线21、22侧的一面42a(在该实施方式中是下面)产生,吸引第二激光保护玻璃42的一面42a的粉尘,并除去第二激光保护玻璃42的一面42a的粉尘。第二粉尘除去机构52与第一粉尘除去机构51相同,具有向第二激光保护玻璃42的一面42a吹送空气的鼓风机55、和吸引第二激光保护玻璃42的一面42a的粉尘的真空吸尘器56。

接下来,对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在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中,同时将两根第一、第二导线21、22缠绕于铁芯10,并分别与第一、第二电极14、15接合。以下对该工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通过铁芯支承部60抓住并固定铁芯10的一方的第一凸缘部11。这里,铁芯10能够以铁芯10的卷芯部13的轴心a为旋转轴旋转。

然后,从第一、第二喷嘴19、20分别拉出第一、第二导线21、22,并利用夹钳61夹持各第一、第二导线21、22的一端,相对于铁芯支承部60固定。

然后,分别将与第一凸缘部11的第一、第二电极14、15接合的第一、第二导线21、22的接合位置的绝缘膜的整个圆周剥离。具体而言,使第一、第二导线21、22的接合位置移动到第一、第二激光振荡器31、32的激光束l的照射范围,并从第一、第二激光振荡器31、32照射激光束l,将第一、第二导线21、22的被照射部分21a、21b的绝缘膜的整个圆周剥离。

这里,对通过第一激光振荡器31照射激光束l时的状态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从第一激光振荡器31射出的激光束l从下侧通过第一激光保护玻璃41,并从下侧照射第一导线21。此外,第二导线22也与第一导线21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在通过激光束l的照射剥离第一导线21的被照射部分21a的绝缘膜时,产生粉尘f。粉尘f(特别是固体状态的粉尘f)由于重力的影响,而通过基板70的贯通孔71,落到第一激光振荡器31侧。在图3中,为了容易理解,较多地描绘了粉尘f的量。此时,第一激光保护玻璃41防止粉尘f进入第一激光振荡器31。因此,能够防止第一激光振荡器31由于粉尘f而发生故障。

并且,第一粉尘除去机构51的鼓风机55向第一激光保护玻璃41的一面41a吹送空气,第一粉尘除去机构51的真空吸尘器56吸引第一激光保护玻璃41的一面41a的粉尘f。由此,粉尘f即使落到第一激光保护玻璃41的一面41a,通过第一粉尘除去机构51,也能够除去落下的粉尘f,防止粉尘f堆积在第一激光保护玻璃41的一面41a。因此,粉尘f不会遮挡激光束l的光路。

这样,由于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1具有第一激光保护玻璃41以及第一粉尘除去机构51,所以能够防止粉尘f所引起的第一激光振荡器31的故障,并且,能够防止粉尘f所引起的激光束l的强度降低。

接着,对通过第二激光振荡器32照射激光束l时的状态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从第二激光振荡器32射出的激光束l从上侧通过第二激光保护玻璃42,并从上侧照射第一导线21。此外,第二导线22也与第一导线21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在通过激光束l的照射剥离第一导线21的被照射部分21a的绝缘膜时,产生粉尘f。粉尘f由于上升气流的影响,而上升直至到达第二激光保护玻璃42。在图4中,为了容易说明,较多地描绘了粉尘f的量。此时,第二激光保护玻璃42防止粉尘f进入第二激光振荡器32。因此,能够防止第二激光振荡器32由于粉尘f而发生故障。

并且,第二粉尘除去机构52的鼓风机55向第二激光保护玻璃42的一面42a吹送空气,第二粉尘除去机构52的真空吸尘器56吸引第二激光保护玻璃42的一面42a的粉尘f。由此,即使粉尘f到达第二激光保护玻璃42的一面42a,通过第二粉尘除去机构52,也能够除去上升的粉尘f,防止粉尘f附着于第二激光保护玻璃42的一面42a。因此,粉尘f不会遮挡激光束l的光路。

这样,由于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1具有第二激光保护玻璃42以及第二粉尘除去机构52,所以能够防止粉尘f所引起的第二激光振荡器32的故障,并且,能够防止粉尘f所引起的激光束l的强度降低。

其后,将第一、第二导线21、22缠绕于铁芯10的卷芯部13。如图5所示,使铁芯10和铁芯支承部60以支承于铁芯支承部60的铁芯10的卷芯部13的轴心a为旋转轴旋转,并且使第一、第二喷嘴19、20向铁芯10的卷芯部13的轴向移动,遍及整个卷芯部13缠绕第一、第二导线21、22。而且,在最后一匝的前一匝的缠绕动作完成的时刻停止铁芯支承部60的旋转动作,停止缠绕动作。

然后,分别将与第二凸缘部12的第一、第二电极14、15连接的第一、第二导线21、22的连接位置的绝缘膜的整个圆周剥离。具体而言,使第一、第二导线21、22的连接位置移动到第一、第二激光振荡器31、32的激光束l的照射范围,并从第一、第二激光振荡器31、32照射激光束l,将第一、第二导线21、22的被照射部分21a、21b的绝缘膜的整个圆周剥离。这里,通过第一、第二激光振荡器31、32照射激光束l时的状态如在上述的图3、图4所说明的那样。

其后,进行最后一匝的卷绕动作。即,将第一、第二导线21、22向铁芯10的卷芯部13缠绕一匝。由此,第一、第二导线21、22的向卷芯部13的全部的卷绕动作完成。

然后,通过热压、激光焊接将第一、第二导线21、22的开始卷绕的剥离位置(连接位置)与第一凸缘部11的第一、第二电极14、15连接,并且,通过热压、激光焊接将第一、第二导线21、22的结束卷绕的剥离位置(连接位置)与第二凸缘部12的第一、第二电极14、15连接。

最后,使未图示的刀具依次向铁芯10的第一、第二凸缘部11、12附近位置移动,分别切断各第一、第二导线21、22的一端(始端)部以及另一端(终端)部。由此,制造线圈部件。

根据上述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1,由于具有第一、第二激光保护玻璃41、42,所以防止粉尘进入第一、第二激光振荡器31、32。因此,能够防止第一、第二激光振荡器31、32由于粉尘而发生故障。

另外,由于具有第一、第二粉尘除去机构51、52,所以防止粉尘附着于第一、第二激光保护玻璃41、42的一面41a、42a。因此,粉尘不会遮挡激光束l的光路。

因此,能够防止粉尘所引起的第一、第二激光振荡器31、32的故障,并且,能够防止粉尘所引起的激光束l的强度降低。

(第二实施方式)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简略构成图。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第一激光振荡器的位置不同。以下对该不同的构成进行说明。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所以省略其说明。

如图6所示,第一激光振荡器31的激光束l的射出孔31a位于不与第一导线21的被照射部分21a的正下方(箭头z方向)重合而偏移的位置。换句话说,激光束l的光轴不与被照射部分21a的正下方向(箭头z方向)一致而交叉。同样地,虽然未图示,但第一激光振荡器31的射出孔31a位于不与第二导线22的被照射部分22a的正下方重合而偏移的位置。

由此,能够从第一、第二导线21、22的被照射部分21a、22a的斜下方照射第一激光振荡器31的激光束l。因此,粉尘不会落到第一激光振荡器31的射出孔31a的正上方,而能够防止激光束l的强度降低。

(第三实施方式)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简略构成图。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基板的构成不同。以下对该不同的构成进行说明。此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所以省略其说明。

如图7所示,基板70a具有包围贯通孔71的上侧的开口端71a的壁部72。壁部72构成为覆盖开口端71a的周围。壁部72优选沿着开口端71a的周围连续地形成,但也可以沿着开口端71a的周围间歇地形成。

由此,即使粉尘f堆积在基板70a的上表面,通过壁部72,也能够防止堆积的粉尘f落到基板70a的贯通孔71。

(第四实施方式)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简略构成图。第四实施方式与第三实施方式相比基板的壁部的构成不同。以下对该不同的构成进行说明。此外,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是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所以省略其说明。

如图8所示,基板70b的壁部72b的上部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与贯通孔71重合。换句话说,壁部72b的上部向贯通孔71侧倾斜。而且,壁部72b的上部的开口宽度h1比贯通孔71的上侧的开口端71a的开口宽度h2窄。

由此,即使粉尘由于重力的影响而向贯通孔71侧落下,通过开口宽度h1的较窄的壁部72b,也能够减少粉尘落到贯通孔71。另外,即使粉尘堆积在基板70b的上表面,通过壁部72b,也能够防止粉尘落到贯通孔71。因此,通过壁部72b,能够进一步防止粉尘落到贯通孔71。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设计变更。例如,也可以对第一~第四实施方式的各个特征点进行各种组合。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上下的两个激光振荡器,但也可以使用下侧的第一激光振荡器或者上侧的第二激光振荡器的任意一个。此时,优选通过一个激光振荡器朝向第一、第二导线的一部分进行激光照射剥离第一、第二导线的圆周方向的大致一半之后,使剥离了绝缘膜的一侧反转而使残留绝缘膜的一侧与激光振荡器对置并再次进行激光照射剥离残留的绝缘膜从而剥离整个圆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上下配置两个激光振荡器,但也可以在水平方向配置两个激光振荡器。此时,优选将两个激光振荡器配置为相对于第一、第二导线的被照射部分对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使铁芯以铁芯的卷芯部的轴心为旋转轴旋转来使第一、第二导线缠绕于卷芯部,但也可以使喷嘴在铁芯的周围公转,来将第一、第二导线缠绕于铁芯的卷芯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两根导线缠绕于铁芯,但也可以将一根或者三根以上的导线缠绕于铁芯。

附图标记说明

1…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10…铁芯,11…第一凸缘部,12…第二凸缘部,13…卷芯部,14…第一电极,15…第二电极,19…第一喷嘴,20…第二喷嘴,21…第一导线,21a…被照射部分,22…第二导线,22a…被照射部分,31…第一激光振荡器,31a…射出孔,32…第二激光振荡器,32a…射出孔,41…第一激光保护玻璃,41a…一面,42…第二激光保护玻璃,42a…一面,51…第一粉尘除去机构,52…第二粉尘除去机构,55…鼓风机,56…真空吸尘器,60…铁芯支承部,61…夹钳,70、70a、70b…基板,71…贯通孔,71a…开口端,72、72b…壁部,f…粉尘,l…激光束,h1…(壁部的)开口宽度,h2…(贯通孔的)开口宽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