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电缆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67557阅读:558来源:国知局
通讯电缆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缆的通电结构,特别是涉及多股线的通讯电缆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电缆是进行电力传输的重要媒介,通常由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

电缆敷设中为了满足长度的需求,需要将电缆进行可靠的连接,电缆连接处形成电缆连接节点。传统的电缆连接方式非常简单,仅仅采用卡箍或者套环固定电缆的相应连接节点即可,有的甚至仅仅使用铝箔纸或者绝缘材料在电缆的外侧包裹,达到封闭连接节点的作用即可,但是以上这几种方式都存在以下缺陷:连接操作比较复杂,需要用到多种压接和卡钳工具,处理连接节点比较耗费工时;另由于难以控制其连接工艺标准的准确执行,造成连接节点的连接质量难以实现有效管控;一旦电力流通不畅发生问题或者检修维护时,传统固定连接的连接节点需要逐个进行拆除,才能拆除障碍点,工作效率低下,鉴于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有必要将其进一步改进。

最为重要是,传统的电缆连接节点所形成的连接结构为纯刚性连接,电缆收到外力扰动过程中,电缆端部与刚性连接结构的结合处出现反复的弯折,在变应力的影响下该刚性连接处使得电缆的疲劳寿命大大缩短,实践中较多的连接节点会在连接节点处出现电缆端部断裂或者绝缘皮破裂的情况,连接节点处的刚性结构与电缆的结合处成为了电缆连接处的薄弱环节,薄弱环节一旦出现,电缆就会快速被破坏,这就造成了传统的电缆连接结构反而成了破坏电缆连接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讯电缆连接结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的电缆连接过程中存在的电缆端部与刚性连接结构的结合处容易出现大角度的反复的弯折,造成电缆的疲劳寿命大大降低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连接头,其中所述连接头用于与电缆端部实现固定,两连接头之间活动连接有连接件,其中所述连接件用于导电连接电缆节点,所述连接件包括导通头和过渡头;其中所述导通头一端与连接头刚性固定连接;所述过渡头两端设有与导通头相对应的孔状结构,其中导通头设有伸入到上述孔状结构中的对接部,所述对接部向孔状结构外延伸设有与连接头对应的固定部;位于所述孔状结构内的所述对接部的外壁与所述孔状结构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隔;所述孔状结构的端部与所述导通头之间配合设有可拆卸的插拔固定结构;形成所述导通头以该插拔结构为支点在所述孔状结构内沿导通头径向方向摆动的结构;所述过渡头中部中心处设有底部,所述导通头、底部上设有插拔式的导电连接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对接部接触处设有圆锥状的支点部,所述支点部中部设有多个向下延伸的卡爪,所述卡爪下沉处设有位于所述孔状结构上端处内壁的环形槽体,所述槽体外侧壁上设有向外侧凹陷的卡环,其中卡环用于与所述卡爪端部的凸起形成卡接固定,所述卡爪的端部支撑于所述槽体的下端面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卡环的外周壁至少设有一个滑孔,所述滑孔内滑动固定连接一按键,所述按键下端延伸至所述卡爪的端部,所述卡爪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过渡头的外周壁,其中所述按键与滑孔之间设有弹性促使按键往复动作的弹性件,形成按压按键是的卡爪脱离卡环限位的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头由弹性模量大于~kn/mm的材料制成,所述连接头为截头圆锥状结构,其中所述连接头上设有多个连通连接头内外的缝隙,所述缝隙一端位于连接头的中部并封闭,所述缝隙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连接头的端部并开放,所述连接头内部设有圆锥状穿孔,其中所述穿孔下端与所固定电缆的直径相等,所述穿孔的孔径自下至上逐渐缩小,其中所述穿孔用于固定电缆端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通讯电缆连接结构将电缆与连接结构间的刚性连接转换成了非刚性连接,当电缆收到外力扰动时,连接节点处的电缆弯曲度降低,并利用导通头与过渡头之间形成的支点,连接头与导通头之间形成刚性的整体,该整体在孔状结构中以支点为摆动中心进行摆动,实现对电缆所受横向力的分散,达到降低电缆、连接头接触处间变应力较为集中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各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是,“上端”、“下端”、“外”、“内”等方位用语是针对于附图的描述用语,并不表示对所述权利要求限定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参见图1,如附图中实施例所示,连接头100用于与电缆端部实现固定,使用时两连接头100分别附着于两根需要对接的电缆的端部,电缆自连接头100中心处的穿孔102穿过,利用穿孔102形成的变径圆锥状结构逐渐实现夹紧电缆,当然电缆与连接头100之间的固定连接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穿孔102夹紧。两固定连接电缆的连接头100与导通头201通过之间形成刚性的固定连接,当然连接头100与导通头201之间的刚性固定连接包括但不限于螺纹连接结构,当然导通头201上设置有与电缆导电连接的导电结构,如包括但不限于沿导通头201轴向方向设置的导电插孔201e,导电插孔201e用于与电缆的各分支进行固定连接,应当注意的是电缆的分股分别于对应的导电插孔进行固定,然后将连接头与导通头之间固定,导电插孔导电连通设置于导通头201中的导电插针201f,导通头中部设有安装导电插针的长孔,长孔与导电插针之间不接触,使得导电插针能够随导通头进行微小幅度的摆动,所述导电插针由导电材料制成,所述导电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金属银、金属金等导电良好的材料。

两所述导通头201插入过渡头202的孔状结构203中形成所述连接件200的主体结构,导电插针伸出于导通头201端部表面,且对应的所述过渡头202的中部设有底部204,底部204上设有与两侧导电插针插拔配合且导电的导电接口,导电插针部分插入到导电接口内实现两侧导通头201之间的导电连接。

参见图3,如图中所示,所述导通头201主体包括对接部201a和固定部201b,其中固定部201b上设有上述的螺纹连接结构,对接部201a向孔状结构203外延伸设有与连接头100对应的固定部201b,位于所述孔状结构203内的所述对接部201a的外壁与所述孔状结构203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隔300,该间隔300足以保证导通头201的对接部201a在孔状结构203内沿径向方向摆动,优选地该间隔300选择为2-4mm,同时孔状结构203的端部与所述导通头201之间配合设有包括但不限于可拆卸的插拔固定结构,该插拔结构的卡爪201d与卡环206巷口后,当然的该处的卡爪201d选择弹性较好的材料制成,为了保证整个导通头201的整体的强度,导通头201与卡爪201d之间宜采用一体成型,材料选择为弹性较好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工程塑料。

卡爪201d使得导通头201在孔状结构203内处于类似于悬浮的状态,也即导通头201与过渡头202之间仅通过卡爪201d进行接触,卡爪201d起到类似于支点的作用。

参见图3,如附图实施例所示,多个向下延伸的卡爪201d下沉处设有位于所述孔状结构203上端处内壁的环形槽体205,卡环206位于该所述环形槽体205的外周壁上且径向向外凹陷,其中卡环206用于与所述卡爪201d端部的凸起形成卡接固定,所述卡爪201d的端部支撑于所述槽体205的下端面上,使用时,连接头100与导通头201之间形成固定的整体,且能够实现该整体绕导通头201轴线轻微转动的结构,过渡头202中部的底部204可以是与过渡头202一体的结构,当然也不限于该种结构,如底部可以是与过渡头202之间为转动的结构。电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大角度拧转的情况较小,因此实践中主要解决电缆在发生微变形过程中其产生的微小角度转动。

参见图3,如附图实施例所示,为了更好的实现导通头201与过渡头202之间的拆卸,卡环206的外周壁设置多个滑孔207,各滑孔207内分别滑动连接一按键208,当然案件与滑孔207上分别设置相互配合的限位结构,防止按键208在滑动过程中滑脱,按键208下端延伸至所述卡爪201d的端部,所述卡爪201d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过渡头202的外周壁,同时滑孔207内内套有一弹簧,按键208的主体部分与弹簧配合,且按键208的行程足以按压卡爪201d脱离卡环206,实现导通头201与过渡头202之间的脱离。

参见图1至图3,如附图实施例所示,为了进一步降低电缆连接结构处在受外力扰动时的弯曲度,连接头100为截头圆锥状结构,其中所述连接头100上设有多个连通连接头100内外的缝隙101,所述缝隙101一端位于连接头100的中部并封闭,所述缝隙101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连接头100的端部并开放,所述连接头100由弹性模量大于200~235kn/mm2的材料制成,上述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弹簧钢等,连接头100由多个缝隙101分割成瓣状的结构,该瓣状处的厚度选择为1.5mm左右,当然这个厚度是根据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强度进行选择的,不同的材料对应于不同的厚度。当受到外力扰动时,上述瓣状结构微微向外张开,起到降低其弯曲度的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通讯电缆连接结构将电缆与连接结构间的刚性连接转换成了非刚性连接,当电缆收到外力扰动时,连接节点处的电缆弯曲度降低,并利用导通头201与过渡头202之间形成的支点,连接头100与导通头201之间形成刚性的整体,该整体在孔状结构203中以支点为摆动中心进行摆动,实现对电缆所受横向力的分散,达到降低电缆、连接头100接触处间变应力较为集中的问题。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做出许多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