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光伏瓦片及建筑屋顶光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07574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组件、光伏瓦片及建筑屋顶光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光伏瓦片及建筑屋顶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行业作为一种低碳可再生能源,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各国安装量逐年增长。而分布式光伏由于其安装灵活等特点,在近年来快速发展。在目前的居民分布式系统中,常采用在现有屋顶上加装太阳能板支架及太阳能板来进行分布式发电,不仅影响了建筑美观程度,而且增加的支架等物料也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同时,目前市场上有的光伏建筑一体化瓦片,如公告号为cn201722851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能有效散热的新型光伏瓦,具有陶瓷瓦,陶瓷瓦平面部分的正面设有向下凹陷的平面,凹陷的平面内安装有晶体硅电池片;凹陷的平面上布有多个通气孔,将对光伏组件提供有效的散热效果;平面部分的背面有接线盒槽和纵向设置的导线槽,导线槽上有穿线孔。该光伏瓦产品存在诸多不足,例如瓦片与电池片直接连接而使得其工作状况下温度过高,发电量偏低;同时,通过陶瓷基座上的散热孔洞进行散热时,无法保证防水性能,并且胶连处会受到太阳直射而加速老化。

分析这些现象,提出一种加快散热的同时保证其防水性能的新型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瓦片非常有意义,可以加速清洁能源在建筑家居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提高光伏组件的散热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压制为一体的玻璃板、电池片层以及背板,所述背板上设置有多个散热肋片。

本发明中通过在背板上设置散热肋片进行散热,散热肋片增大了光伏组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

本发明中散热肋片的布置方式有多种,作为优选,多个散热肋片呈阵列形式布置。

作为优选,所述背板上还设置有位于散热肋片两侧的两个支撑件。支撑件使得散热肋片与光伏瓦片之间存在一定的空腔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本发明中支撑件的结构形式有多种,作为优选,所述支撑件包括水平支撑部以及与背板板面连接的竖直连接部。

作为优选,所述背板为铝制背板,所述玻璃板为镀膜钢化玻璃板。上表面的镀膜钢化玻璃板保证了本发明光伏组件的上表面强度,提高了其抗压、防火以及抗冰雹能力,铝制背板代替现有常规玻璃或高分子材料背板,起到了减少物料成本、提高导热以及散热性能的作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安装上述的光伏组件的光伏瓦片,包括瓦片基座,所述瓦片基座上设置有上挡边、下挡边以及开设于上挡边和下挡边之间的定位凹槽,上挡边和下挡边平行布置,所述支撑件的水平支撑部与定位凹槽槽底固定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两端抵接于上挡边和下挡边之间。本发明中光伏组件的底部通过水平支撑部与定位凹槽槽底固定连接,而光伏组件的上下两端抵接于上挡边和下挡边之间,实现对光伏组件上下位置的固定。本发明中水平支撑部与定位凹槽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通过粘胶固定,由于粘胶在底部结合处,不会暴露于阳光下,所以粘胶寿命长,并且上挡边也防止了雨水的渗透。背板中间布置的散热肋片与定位凹槽之间存在一定的空腔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瓦片基座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接线盒与连接线排线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位于上挡边的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瓦片基座上设置有卡接槽,与卡接槽相对一侧的底部设置有卡块。瓦片基座上的卡接槽可以与相邻瓦片上的卡块相配合,相邻瓦片上的卡块搭接于卡接槽上,同理,位于卡接槽相对一侧的卡块与另一相邻的瓦片的卡接槽相配合,因此本发明通过左右搭接的方式,增加整体防水能力。

为了便于将本发明的光伏瓦片安装于建筑屋顶上,作为优选,所述建筑屋顶上设置有挂瓦条,所述瓦片基座的底部设置有与挂瓦条相配合的挂设部。所述挂设部可以设置为凸起或凸棱等形状,直接搭接挂设于挂瓦条即可。通过挂设部使得瓦片基座的上边沿固定在挂瓦条上,防止瓦片基座上下滑动,下边沿则可压合在下层光伏瓦片上,防止雨水倒冲。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建筑屋顶光伏系统,包括设置于建筑屋顶的顺水条、挂瓦条、与挂瓦条相配合的上述的光伏瓦片以及设置于光伏瓦片上的上述光伏组件。

电力系统通过接线盒左右相连,由于接线盒在上层电池组件下方,所以本发明保证了其不会过多受到雨水影响,确保了供电安全。同时左右光伏瓦片相互搭接衔接,保证了左右方向防水问题,并且左右瓦片在同一平面上,形成横向空腔,保证空气流通与散热,而光伏瓦片上下搭接保证了上下立面的防水问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与建筑建材相结合,显著减少了光伏安装系统的物料种类及规格,降低安装物料的成本。

(2)本发明采用传统瓦片的铺设模式,简单易操作,快捷。

(3)本发明中晶硅电池片、钢化玻璃以及铝制背板一体化设置,通过铝制背板散热,提高散热效率。

(4)光伏瓦片上形成空气流动空腔,使得其通风散热效果高于普通光伏瓦,提高了其发电效率,同时降低屋面整体温度,减少夏季空调使用率。

(5)本发明中散热结构不破坏瓦片基座,并且本发明的光伏瓦片整体光伏瓦防水,防风性能优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光伏组件中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瓦片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瓦片基座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瓦片基座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建筑屋顶光伏组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建筑屋顶光伏组件系统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光伏组件6,包括压制为一体的玻璃板61、电池片层62以及背板63,背板63上设置有多个散热肋片631。其中本实施例中背板63为铝制背板,玻璃板61为镀膜钢化玻璃板。上表面的镀膜钢化玻璃板保证了本实施例光伏组件6的上表面强度,提高了其抗压、防火以及抗冰雹能力,铝制背板代替现有常规玻璃或高分子材料背板,起到了减少物料成本、提高导热以及散热性能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背板63上设置散热肋片631进行散热,散热肋片631增大了光伏组件6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本实施例中散热肋片31的布置方式有多种,例如多个散热肋片31可以呈阵列形式布置。

如图1和图2所示,在背板63上还设置有位于散热肋片631两侧的两个支撑件632。支撑件632使得散热肋片与光伏瓦片之间存在一定的空腔面积,提高散热效率。本实施例中支撑件632的结构形式有多种,例如支撑件632包括水平支撑部633以及与背板板面连接的竖直连接部634。

实施例2

如图3~图5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用于安装上述的光伏组件6的光伏瓦片,包括瓦片基座3,瓦片基座3上设置有上挡边31、下挡边32以及开设于上挡边31和下挡边32之间的定位凹槽33,上挡边31和下挡边32平行布置,支撑件632的水平支撑部633与定位凹槽33槽底固定连接,光伏组件6的两端抵接于上挡边31和下挡边32之间。本实施例中光伏组件6的底部通过水平支撑部633与定位凹槽33槽底固定连接,而光伏组件6的上下两端抵接于上挡边31和下挡边32之间,实现对光伏组件6上下位置的固定。本实施例中水平支撑部633与定位凹槽33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通过粘胶固定,由于粘胶在底部结合处,不会暴露于阳光下,所以粘胶寿命长,并且上挡边31也防止了雨水的渗透。背板中间布置的散热肋片631与定位凹槽33之间存在一定的空腔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瓦片基座3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接线盒与连接线排线的安装槽34,且安装槽34位于上挡边31的上方。在瓦片基座3上还设置有卡接槽35,与卡接槽35相对一侧的底部设置有卡块(图中未画出)。瓦片基座3上的卡接槽35可以与相邻瓦片上的卡块相配合,相邻瓦片上的卡块搭接于卡接槽35上,同理,位于卡接槽35相对一侧的卡块与另一相邻的瓦片的卡接槽35相配合,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左右搭接的方式,增加整体防水能力。

为了便于将本实施例的光伏瓦片安装于建筑屋顶上,例如可以在建筑屋顶上设置挂瓦条2,瓦片基座3的底部设置有与挂瓦条2相配合的挂设部36。挂设部36可以设置为凸起或凸棱等形状,直接搭接挂设于挂瓦条即可。通过挂设部使得瓦片基座3的上边沿固定在挂瓦条上,防止瓦片基座3上下滑动,下边沿则可压合在下层光伏瓦片上,防止雨水倒冲。

实施例3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建筑屋顶光伏组件系统,包括设置于建筑屋顶的顺水条1、挂瓦条2、与挂瓦条2相配合光伏瓦片以及设置于光伏瓦片上的光伏组件,该实施例中的光伏瓦片为实施例2中的光伏瓦片,光伏组件为实施例1中的光伏组件。

本实施例中电力系统通过接线盒左右相连,由于接线盒在上层电池组件下方,所以本实施例保证了其不会过多受到雨水影响,确保了供电安全。同时左右光伏瓦片相互搭接衔接,保证了左右方向防水问题,并且左右瓦片在同一平面上,形成横向空腔,保证空气流通与散热,而光伏瓦片上下搭接保证了上下立面的防水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