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54294发布日期:2019-03-19 23:47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显示器面板(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器面板)已经被整合于各种电子装置中,例如智能手机,以提供显示功能。然而,显示面板于户外使用时会受到环境光线的影响,而使显示面板的可见性恶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面板包括一显示元件、一第一抗反射层以及一覆盖层。该第一抗反射层位于该显示元件上方,其中该第一抗反射层包括一第一结构层,该第一结构层包含多个第一突出结构与该显示元件相对设置。该覆盖层位于该第一抗反射层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显示元件包括一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元件,其包括一阳极、位于该阳极上方的一有机发光层、以及位于该有机发光层上方的一阴极。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抗反射层另包括一第一光学层与该第一结构层接触,并且该第一光学层的一表面与所述第一突出结构嵌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光学层的一折射率小于该第一结构层的一折射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显示面板另包括一薄膜封装层位于该显示元件与该第一抗反射层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显示面板另包括一触控输入元件位于该薄膜封装层与该覆盖层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显示面板另包括一偏光片于该触控输入元件与该覆盖层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显示面板另包括一第二抗反射层位于该第一抗反射层与该覆盖层之间,其中该第二抗反射层包括一第二结构层,该第二结构层包含多个第二突出结构面向该第一抗反射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抗反射层另包括一第二光学层与该第二结构接触,并且该第二光学层的一表面与所述第二突出结构嵌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光学层的一折射率小于该第二结构层的一折射率。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含一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元件以及一第一抗反射层。该oled元件包括多个像素用于发光,其中所述像素各自包括一阳极、位于该阳极上方的一有机发光层、以及位于该有机发光层上方的一阴极。该第一抗反射层位于该oled元件的所述像素的所述阴极上方,其中该第一抗反射层经配置以抑制入射光的反射并且使自所述像素发出的光通过,以及该第一抗反射层对于自所述像素发出的光的一透射率大于50%。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抗反射层包括一第一结构层,该第一结构层包含多个第一突出结构与该oled元件相对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抗反射层另包括一第一光学层与该第一结构层接触,以及该第一光学层的一表面与所述第一突出结构嵌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光学层的一折射率小于该第一结构层的一折射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显示面板另包含一第二抗反射层,位于该第一抗反射层上方,其中该第二抗反射层经配置以抑制入射光的反射并且使自所述像素发出的光通过,以及该第二抗反射层对于自所述像素发出的光的一透射率大于50%。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抗反射层包括一第二结构层,该第二结构层包含多个第二突出结构面向该第一抗反射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抗反射层另包括一第二光学层与该第二结构层接触,以及该第二光学层的一表面与所述第二突出结构嵌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光学层的一折射率小于该第二结构层的一折射率。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形成一显示元件,于该显示元件上方形成一光敏材料,以及以一模具于该光敏材料的一表面中,压印多个突出结构。该制造方法另包括光学照射该光敏材料,以及自该光敏材料移除该模具,以形成具有该多个突出结构的一抗反射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制造方法另包括于该抗反射层上方形成一光学层,其中该光学层接触该抗反射层并且与所述突出结构嵌合。

附图说明

为协助读者达到最佳理解效果,建议在阅读本公开时同时参考图示及其详细文字叙述说明。请注意为遵循业界标准作法,本专利说明书中的附图不一定按照正确的比例绘制。在某些附图中,尺寸可能刻意放大或缩小,以协助读者清楚了解其中的讨论内容。

图1a为示意图,例示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

图1b为示意图,例示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抗反射层。

图1c为示意图,例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第一抗反射层。

图2为示意图,例示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

图3为示意图,例示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

图4为示意图,例示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

图5a为示意图,例示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

图5b为示意图,例示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抗反射层。

图5c为示意图,例示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抗反射层。

图6为示意图,例示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

图7a、图7b、图7c、图7d与图7e是示意图,例示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附图标记说明:

1显示面板

2显示面板

3显示面板

4显示面板

5显示面板

10显示元件

10p像素

11基板

12阳极

14有机发光层

16阴极

18薄膜封装层

20第一抗反射层

22第一结构层

22p第一突出结构

24第一光学层

24s表面

26触控输入元件

28偏光片

30覆盖层

40第二抗反射层

42第二结构层

42p第二突出结构

44第二光学层

44s表面

51光敏材料

51p突出结构

51s表面

52抗反射层

52p突出结构

54光学层

54s表面

60模具

60p纳米结构

62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提供了数个不同的实施方法或实施例,可用于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特征。为简化说明起见,本公开也同时描述了特定零组件与布置的范例。请注意提供这些特定范例的目的仅在于示范,而非予以任何限制。举例而言,在以下说明第一特征如何在第二特征上或上方的叙述中,可能会包括某些实施例,其中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为直接接触,而叙述中也可能包括其他不同实施例,其中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中间另有其他特征,以致于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并不直接接触。此外,本公开中的各种范例可能使用重复的参考数字和/或文字注记,以使文件更加简单化和明确,这些重复的参考数字与注记不代表不同的实施例与/或配置之间的关联性。

再者,应理解当称元件「连接至」或「耦合至」另一元件时,其可直接连接或耦合至另一元件,或是可有其他中间元件存在。

另外,本公开在使用与空间相关的叙述词汇,如「在..之下」、「低」、「下」、「上方」、「之上」、「下」、「顶」、「底」和类似词汇时,为便于叙述,其用法均在于描述图示中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或多个)元件或特征的相对关系。除了图示中所显示的角度方向外,这些空间相对词汇也用来描述该装置在使用中以及操作时的可能角度和方向。该装置的角度方向可能不同(旋转90度或其它方位),而在本公开所使用的这些空间相关叙述可以同样方式加以解释。

在本公开中,例如「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用语描述各种元件、组件、区域、层与/或区域,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与/或区域不应受限于这些用语。这些用语可以仅用以区分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区与另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区。除非内文清楚表示,否则本公开中的「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用语并非意指序列或顺序。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提供具有抗反射效果的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含一或多个抗反射层,用于减少环境光线的反射,以改良显示面板于户外环境的对比率。抗反射层可使超过50%的显示面板所提供的光通过,因而抗反射层不会严重影响显示面板的亮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抗反射层可包含两个具有不同折射率的光学层,并且该两个光学层可具有彼此嵌合的互补图案。抗反射层可将入射的环境光线绕射,因而减少入射环境光线的反射。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为电激发光显示面板,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面板。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可包含柔性显示面板或是柔性显示面板。抗反射层可整合且直接形成于显示面板的显示表面上方,而不会破坏显示面板。抗反射层可由可伸展材料形成,使得当显示面板被弯曲或折叠时,其可被伸展。举例而言,可通过压印制程(imprintingprocess)形成抗反射层。相对于附接至显示面板的表面的抗反射层,一体成形的抗反射层可节省使用额外的粘着膜、降低制造成本、以及最小化显示面板的整体厚度。

图1a为示意图,例示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如图1a所示,显示面板1包含显示元件10、第一抗反射层20与覆盖层30。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可包含电激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显示面板,例如oled显示面板。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元件10可包含多个像素10p形成于基板11上方。基板11可包含坚硬基板,例如玻璃基板,或是柔性基板,例如塑胶基板。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例如驱动电路)可形成于基板11上。每一个像素10p可包含阳极12、有机发光层14与阴极16。阳极12可形成于基板11上方,并且电连接至驱动电路。有机发光层14可形成于阳极12上方。阴极16可形成于该有机发光层14上方,并且电连接至驱动电路。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通过沉积、光刻与蚀刻技术,于基板11上形成阳极12、有机发光层14与阴极16,因而可增加显示元件10的分辨率。阳极12与阴极16可由透明传导材料形成,例如铟锡氧化物(indiumtinoxide,ito)或薄金属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元件10可包含柔性显示元件或是柔性显示面板。在此情况下,阳极12与阴极16可由具有良好展性与延性的传导材料制成,例如薄金属。

第一抗反射层20位于显示元件10上方,并且经配置以抑制入射环境光线的反射,并且使自像素10p发射的光通过,因而改良显示元件10于户外环境的对比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抗反射层20对于自像素10p发出的光的透射率(transmittance)大于50%、大于60%、大于70%、大于80%、或甚至更高。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反射层20可整合(integration)形成于显示元件10上方而不需要额外的粘着层。第一抗反射层20可由具有可延伸能力的透明材料形成,因而当显示面板1被弯曲或折叠时,第一抗反射层20与下方的层可具有良好的附着。覆盖层30位于第一抗反射层20上方。覆盖层30是经配置作为保护层,以保护显示面板1。在一些实施例中,覆盖层30可包含塑胶层,但不以此为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可包含薄膜封装层(thinfilmencapsulation,tfe)18位于显示元件10与第一抗反射层20之间。tfe18是经配置用以囊封显示元件10以免于暴露于潮湿、氧气或类似的环境中,因而可延长显示面板1的寿命。在一些实施例中,tfe18可为由有机材料或无机材料形成的单层封装层。在一些实施例中,tfe18可为由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形成彼此堆叠的多层封装层。例如,tfe18可包含两个无机膜以及夹置于所述无机膜之间的一个有机膜。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经配置以提供其他功能的功能层可整合于显示面板1中。

图1b为示意图,例示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抗反射层。如图1a与图1b所示,第一抗反射层20可包含第一结构层2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结构层22包含与显示元件10相对设置的多个第一突出结构22p。举例而言,第一突出结构22p可包含自第一结构层22向外突出的蛾眼结构(moth-eyestructure),以及可在相邻的蛾眼结构之间形成凹陷结构,例如凹部(valley)。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结构层22的折射率不同于与第一结构层22交界的介质的折射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结构层22的折射率大于介质的折射率。举例而言,该介质可包含气相介质,例如折射率约为1的空气,并且第一结构层22可由透明材料形成,例如折射率约为1.5的有机或无机材料,但不以此为限。

图1c为示意图,例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第一抗反射层。如图1c所示,第一抗反射层20可另包含一第一光学层24位于第一结构层22上方。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学层24接触第一结构层22,并且第一光学层24的表面24s与第一结构层22的第一突出结构22p嵌合,例如凹凸配合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结构层22与第一光学层24是由透明材料形成,例如具有不同折射率的有机或无机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学层24的折射率小于第一结构层22的折射率。举例而言,第一光学层24的折射率约为1,并且第一结构层22的折射率约为1.5,但不以此为限。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包含一体成形的抗反射层。抗反射层包含具有不同折射率的突出结构与凹陷结构,因而抗反射层的有效折射率在深度方向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抗反射层的有效折射率于深度方向连续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抗反射层的有效折射率于深度方向不连续地(discretely)变化。据此,可减少入射的环境光线的反射。相较于以粘着层附着于显示面板的偏光片型抗反射结构,一体成形的抗反射层可不需要额外的粘着层,因而厚度较薄。此外,相对于偏光片型抗反射结构,一体成形的抗反射层对于自像素发出的光的透射率是高于偏光片型抗反射结构,因而可改良显示影像的亮度。

本公开的显示面板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可具有其他不同的实施例。为了简化说明且便于比较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下各个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是以相同的元件符号表示。为便于比较实施例之间的差异,以下说明内容将详述不同实施例之间的异处,并且不再赘述相同的特征。

图2为示意图,例示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如图2所示,相对于图1a的显示面板1,显示面板2另包含触控输入元件26,经配置以提供触控输入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出入元件26可位于tfe18与覆盖层30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输入元件26可位于第一抗反射层20与覆盖层30之间,但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输入元件26可一体成形于第一抗反射层20上方。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输入元件26可包含电容式触控输入元件或其他形式的触控输入元件。

图3为示意图,例示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如图3所示,相对于图2的显示面板2,显示面板3的第一抗反射层20位于触控输入元件26与覆盖层30之间。第一抗反射层20比触控输入元件26更接近覆盖层30,因而可在入射的环境光线在反射进入触控输入元件26前就受到抑制。据此,可更增进抗反射效果。

图4为示意图,例示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如图4所示,相对于图2的显示面板2,显示面板4另包含偏光片28,经配置以预先减少入射光的反射。在一些实施例中,偏光片28位于触控输入元件26与覆盖层30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偏光片28可一体成形于触控输入元件26上方。在一些实施例中,偏光片28可包含圆形偏光层与线形偏光层的堆叠。在一些实施例中,圆形偏光层是经配置为1/4波长(λ)延迟层。

图5a为示意图,例示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如图5a所示,相对于图1a的显示面板1,显示面板5另包含第二抗反射层40位于第一抗反射层20与覆盖层30之间。第二抗反射层40经配置以抑制入射的环境光的反射并且使自像素10p发出的光通过,因而改良显示面板5于户外环境的对比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抗反射层40对于自像素10p发出的光的透射率大于50%、大于60%、大于70%、大于80%或甚至更高。第一抗反射层20结合第二抗反射层40可增进入射的环境光的反射,因而可进一步改良显示面板5于户外环境的对比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抗反射层20与第二抗反射层40可皆一体成形于显示元件10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抗反射层20可包含第一结构层22,具有第一突出结构22p面对覆盖层30,如图1b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抗反射层20可包含第一结构层22,具有第一突出结构22p面对覆盖层30,以及第一光学层24与第一结构层22交界,如图1c所示。

图5b为示意图,例示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抗反射层。如图5a与图5b所示,第二抗反射层40可包含第二结构层4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结构层42包含多个第二突出结构42p面对显示元件10。举例而言,第二突出结构42p可包含自第二结构层42向外突出的蛾眼结构,以及可在相邻的蛾眼结构之间形成凹陷结构,例如凹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结构层42的折射率不同于与第二结构层42交界的介质的折射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结构层42的折射率大于介质的折射率。举例而言,介质可包含气相介质,例如折射率约为1的空气,以及第二结构层42可由透明材料形成,例如折射率约为1.5的有机或无机材料,但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突出结构42p与第一突出结构22p面向彼此。例如,第二突出结构42p朝向第一抗反射层20突出,以及第一突出结构22p朝向第二抗反射层40突出。

图5c为示意图,例示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抗反射层。如图5c所示,第二抗反射层40可另包含第二光学层44位于第二结构层42上方。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光学层44接触第二结构层42,以及第二光学层44的表面44s与第二结构层42的第二突出结构42p嵌合。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结构层42与第二光学层44是由透明材料形成,例如具有不同折射率的有机或无机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光学层44的折射率小于第二结构层42的折射率。举例而言,第二光学层44的折射率约为1,以及第二结构层42的折射率约为1.5,但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突出结构42p与第一突出结构22p面向彼此。例如,第二突出结构42p朝向第一抗反射层20突出,以及第一突出结构22p朝向第二抗反射层40突出。

图6为示意图,例示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如图6所示,相对于图5a的显示面板5,显示面板6可另包含触控输入元件26,经配置以提供触控输入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输入元件26可位于第一抗反射层20与第二抗反射层40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6可另包含偏光片28,经配置以进一步降低入射光的反射。在一些实施例中,偏光片28位于第二抗反射层40与覆盖层30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偏光片28可包含圆形偏光层与线形偏光层的堆叠。在一些实施例中,圆形偏光层经配置为1/4波长延迟层。

图7a、图7b、图7c、图7d与图7e为示意图,例示本公开实施例的形成显示面板的方法。如图7a所示,形成显示元件10。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元件10可包含基板11、阳极12、有机发光层14以及阴极16。在一些实施例中,薄膜封装层(tfe)18可选择性地形成于显示元件10上方。接着,在显示元件10上方形成光敏材料51。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敏材料51可包含uv可硬化树脂。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通过涂覆(例如旋涂、点胶、印刷或类似方式),在显示元件20上方形成光敏材料51。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敏材料51可为液体形式。

如图7b所示,提供具有纳米结构60p的模具60。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具60可包含压模(stamper)或类似物。而后,通过模具60在光敏材料51的表面51s压印多个突出结构51p。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通过使用滚轮62压印,实施压印操作。

如图7c所示,可进行曝光l,例如uv曝光,以光学照射光敏材料51,硬化光敏材料5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进行热处理,例如烘烤操作,以固化光敏材料51。

如图7d所示,在光敏材料51硬化形成具有突出结构52p的抗反射层52之后,自突出结构52p移除模具。

如图7e所示,可在抗反射层52上方,选择性地形成光学层54。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层54接触抗反射层52,以及光学层54的表面54s与突出结构52p嵌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方法,在显示元件10上,可直接制造如图1a至6所示的第一抗反射层20与第二抗反射层40二者。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一显示面板(例如oled显示面板)配备一或多个一体成形的抗反射层。该一体成形的抗反射层可直接形成于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表面上,而不破坏显示元件(例如oled元件)并且不需要额外的粘着层,因而可节省制造成本,并且将显示面板的厚度最小化。该一体成形的抗反射层可抑制来自环境的入射光的反射,因而可增加在户外使用的可见性与对比率。该一体成形的抗反射层亦可对于显示面板所显示的光具有高透射率,因而可进一步增进亮度。

前述内容概述一些实施方式的特征,因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更加理解本公开的各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可轻易使用本公开作为基础,用于设计或修饰其他制程与结构而实现与本公开所述的实施例具有相同目的与/或达到相同优点。本领域技术人员亦应理解此均等架构并不脱离本公开公开内容的构思与范围,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进行各种变化、取代与替换,而不脱离本公开的构思与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