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散热油浸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44227发布日期:2019-06-18 23:25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散热油浸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浸变压器,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散热油浸变压器。



背景技术:

变压器(transformer)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磁芯)。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按用途可以分为:电力变压器和特殊变压器(电炉变、整流变、工频试验变压器、调压器、矿用变、音频变压器、中频变压器、高频变压器、冲击变压器、仪用变压器、电子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等)。变压器在工作过程中,使得油箱内油温升高,导致内部器件损坏,降低变压器使用寿命。现有油浸变压器降温方式采用散热片方式,散热片直接焊接在变压器的前后两侧,且散热片与油箱侧壁垂直,散热效果差。油浸变压器一般固定在高空,需要吊起安装,传统采用吊钩结构,吊起时不方便,而且容易滑动,危险性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保证油浸变压器能够正常工作,延长使用寿命,起吊安全性高的一种高效散热油浸变压器。

为此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方形的油箱,所述油箱内安装有铁芯,所述铁芯外侧设有绕组,所述油箱的前后左右四周均设有油冷却器,所述油冷却器包括上油室和下油室,上油室和下油室之间通过若干散热管联通,所述散热管上自上而下等间距设有若干散热片,上油室的进油口与油箱侧壁上部连接,下油室的出油口与油箱侧壁下部连接,所述绕组上端设有低压导线端子和高压导线端子,所述油箱上端四角下侧均设有环形吊环,所述油箱底部设有底座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管为红铜直型散热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片为纯铜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表面上开设有百叶翅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架为两根平行的钢脚架构成,钢脚架与油箱底部连接处设有连接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压导线端子上套有高压绝缘套管,所述低压导线端子上套有低压绝缘套管。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采用本结构的油冷却器,使得不靠近邮箱侧壁的油冷却器其他三面均能够接受外界风吹,而且也能够接受自然散热,大大提高散热效果,保证油浸变压器内部器件正常工作,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采用油箱上端四角下侧设置的环形吊耳,起吊方便,安全性能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油箱、2是铁芯、3是绕组、4是上油室、5是下油室、6是散热管、7是散热片、8是进油口、9是出油口、10是低压导线端子、11是高压导线端子、12是环形吊环、13是钢脚架、14是连接板、15是高压绝缘套管、16是低压绝缘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高效散热油浸变压器,包括方形的油箱1,所述油箱1内安装有铁芯2,所述铁芯2外侧设有绕组3,所述油箱1的前后左右四周均设有油冷却器,所述油冷却器包括上油室4和下油室5,上油室4和下油室5之间通过若干散热管6联通,所述散热管6上自上而下等间距设有若干散热片7,上油室4的进油口8与油箱1侧壁上部连接,下油室5的出油口9与油箱1侧壁下部连接,所述绕组3上端设有低压导线端子10和高压导线端子11,所述油箱1上端四角下侧均设有环形吊环12,所述油箱1底部设有底座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管6为红铜直型散热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片7为纯铜散热片,所述散热片7的表面上开设有百叶翅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架为两根平行的钢脚架13构成,钢脚架13与油箱1底部连接处设有连接板14。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压导线端子11上套有高压绝缘套管15,所述低压导线端子10上套有低压绝缘套管16。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散热油浸变压器。包括方形的油箱,油箱内安装有铁芯,铁芯外侧设有绕组,油箱的前后左右四周均设有油冷却器,油冷却器包括上油室和下油室,上油室和下油室之间通过若干散热管联通,散热管上自上而下等间距设有若干散热片,上油室的进油口与油箱侧壁上部连接,下油室的出油口与油箱侧壁下部连接,绕组上端设有低压导线端子和高压导线端子,油箱上端四角下侧均设有环形吊环,油箱底部设有底座架。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采用本结构的油冷却器,使得不靠近邮箱侧壁的油冷却器其他三面均能够接受外界风吹,而且也能够接受自然散热,大大提高散热效果,保证油浸变压器内部器件正常工作,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沈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罗蒙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09
技术公布日:2019.06.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