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新能源充电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79862发布日期:2018-08-03 18:0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新能源充电桩装置,包括充电桩体、设置于所述充电桩体右侧端面内的充电端部以及与新能源汽车连接的充电端头,所述充电桩体底部一体式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底部设有配重块,所述充电桩体顶部固定设有防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端部右端面设置有口部朝右且与所述充电端头相配合的口槽,所述口槽左端壁中上下对应设置有口部朝右的插腔,两个插腔之间设置有与两个插腔互通的通透腔,所述通透腔左端壁中上下对应设置有与所述通透腔互通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插腔之间设置有互通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中平滑安装有第一滑臂,所述第一滑臂朝向所述第一滑槽的端面安装有转轮,所述第一滑臂朝向所述插腔的端面固定安装有送电片,所述插腔背向所述通透腔的端壁中设置有左右伸展的滑腔,所述滑腔邻近所述插腔的端壁右侧设置有与所述插腔互通的通透槽,所述滑腔背向所述插腔的端壁右侧设置有槽孔,且所述槽孔背向所述滑腔的端壁中固定安装有磁性装置,所述滑腔中安装有可左右平滑地滑块,所述滑块右侧设置有上下互通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中安装有可上下平滑地第二滑臂,所述第二滑臂一端探入所述通透槽中,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磁石,所述滑腔右端壁中设置有互通所述口槽的通透孔,所述通透孔中平滑安装有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的固定臂,所述固定臂右端探入所述口槽中,所述滑腔背向所述插腔的端壁左侧设置有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槽左端壁固定安装有与市电连接的送电块,所述第四滑槽中还平滑安装有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且与所述送电片电连接的电联块,所述滑腔中还安装有用以驱动所述滑块左右平滑地驱滑装置,所述驱滑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滑腔左端壁中的马达以及与所述马达连接的螺杆,所述滑块中设置有口部朝向所述马达的螺丝槽,所述螺杆右端探入所述螺丝槽中并与所述螺丝槽配合连接,所述马达外侧设有承载装置,所述承载装置包括除振厚板与降热铝片,所述插腔背向所述第二滑槽的端壁上设置有开合器,所述通透腔中安装有用以驱动所述第一滑臂平滑地顶推装置;所述充电端头左端面上下对应设置有与所述插腔相配合的插柱,所述插柱中设置有上下互通且与所述第二滑臂配合的锁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新能源充电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装置包括左右平滑地安装在所述通透腔中的滑架,所述滑架左端面上下对应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槽配合的顶轴,所述顶轴左端探入所述第一滑槽中并设置有与所述转轮相配合的斜滑面,所述滑架上下端面对应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臂相配合的连动孔,所述通透腔右端壁中设置有凹腔,所述凹腔右端壁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滑架固定连接的第三弹力件,所述滑架上下端面分别与位于上端的插腔底壁和位于下端的插腔顶壁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新能源充电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振厚板设置在所述马达的上端和下端且与所述马达固定连接,所述降热铝片设置在所述马达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马达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降热铝片的上端和下端均与所述除振厚板固定连接,所述马达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多片所述降热铝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新能源充电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槽左右端壁中对应设置有第一导滑槽,所述第一导滑槽中平滑安装有与所述第一滑臂固定连接的第一导滑块,所述第一导滑槽中还安装有与所述第一导滑块连接的第一弹性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新能源充电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滑槽左右端壁中对应设置有第二导滑槽,所述第二导滑槽中平滑安装有与所述第二滑臂固定连接的第二导滑块,所述第二导滑槽中还安装有与所述第二导滑块连接的第二弹性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新能源充电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臂到所述充电端部右端面的距离与所述锁孔到所述充电端头左端面的距离相等,所述固定臂的长度与所述滑腔右端壁到所述充电端部右端面的距离相等,且所述插柱的长度与所述开合器到所述充电端部右端面的距离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新能源充电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腔右端壁相抵且所述滑架与所述通透腔右端壁相抵时,所述第二滑臂与所述连动孔在同一竖直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新能源充电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孔背向所述通透槽的端壁到所述插腔背向所述通透腔的端壁的距离与所述磁石的长度相等。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