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2587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键及电子设备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尤其是智能穿戴领域,产品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大,往往有多个按键排列在产品的外面,如近来新兴的户外运动设备运动手表,为实现手表的多功能,设置有多个按键,且按键在外壳上的布局,通常有2-5个按键,按键排布在周边,结构复杂且按键繁多,在使用时操作不便,并且由于按键增多导致产品结构变大,占用的空间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的因按键多,结构复杂导致产品结构大、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为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发明采用所提出的按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按键,包括按键座和安装于所述按键座的按键组件,所述按键组件包括第一按键,所述第二按键套设在所述第一按键上,所述第一按键可相对所述按键座和所述第二按键平移,所述第一按键端部设置有第一触发部;

第一弹性复位机构,用于实现所述第一按键平移后的复位;

第二按键,所述第二按键可相对所述按键座和所述第一按键转动且可相对所述按键座和所述第一按键平移,所述第二按键端部设置有第二触发部;

第二弹性复位机构,用于实现第二按键平移后的复位;

信号感应组件,用于在所述第二按键转动时产生感应信号。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有壳体、第一主控板和第二主控板,还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按键,所述按键座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主控板与第一按键的第一触发部位置对应设置,所述第二主控板与所述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接触。

本发明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二按键平移可使第二触发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接触实现电路导通。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感应组件包括磁性件和可用于感知磁性件信号的霍尔开关,所述磁性件固定在所述第二按键上。

进一步的,所述按键座包括第一按键座和第二按键座,所述第一按键安装在所述第一按键座上,所述第二按键安装在所述第二按键座上,所述第一按键座和所述第二按键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按键座上设置有第一按键插装孔,所述第一按键插装在所述第一按键插装孔,所述第一按键上设置向内凹陷的凹槽,在凹槽内设置有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贴合所述第一按键座的端面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复位机构包括沿第二按键内侧面周向开设的第一卡槽、第一弹性复位件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按键上的挡设部,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套设在所述第一按键上且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一卡槽的端面上,一端抵靠在所述挡设部上第一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弹性复位机构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二按键和第二按键座之间第二卡槽和第二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两端抵靠在所述第二卡槽的两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按键座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按键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交叉扣合形成所述第二卡槽,所述第二按键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插装所述第二按键座的插口,另一端设置有凹口,在凹口内插装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贴合所述第二安装座的端面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按键与第二按键的中心线位于同一轴线上。

本发明存在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发明提出一种按键,包括按键座和按键组件,按键组件可转动的安装在按键座上,按键组件包括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第二按键套设在第一按键上且可绕第一按键转,本发明中的按键组件结构采用第二按键套设第一按键设置同时绕第一按键转动的方式设置,减少了按键的占用空间;在第一按键端部设置有第一触发部,这样可通过按压第一按键实现对触发,通过第一按键按压来实现一部分功能;同时在所述第二按键上设置有在第二按键转动时可产生感应信号的信号感应组件;所述按键座上设置有第二触发部,可通过旋转第二按键和按压第二按键又实现一部分功能,通过此种结构设置的按键,可在确保实现按键多种功能的前提下将按键的结构进行简化,使按键之间套设且互不干涉,减少了按键占用空间,也对应的缩小了产品的整体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子设备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电子设备的全剖视图一;

图3为本发明电子设备的全剖视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发明提出一种按键的实施例,参照图1-图3所示,包括绝缘的按键座3和按键组件,所述按键组件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按键座3上,按键组件包括第一按键4和可导电的第二按键5,所述第二按键5套设在所述第一按键4上且绕所述第一按键4转动,本实施例中的按键组件在设置时通过第二按键5和第一按键4采用套设的方式设置,可减少按键组件整体的占用空间,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按键4和第二按键5中心线位于同一轴线上,采用同轴设置便于装配且节省占用空间。

所述第一按键4端部设置有第一触发部,在手动按压第一按键4时,第一按键4的第一触发部可用于触发相应电控板,实现触发功能,得到相应的功能。

所述第二按键5端部设置有第二触发部,按压第二按键5时,第二触发部可用于实现触发相应的电控板,实现按压时得到相应的功能。

同时,第二按键5还可以通过旋转实现相应功能,信号感应组件7可以在第二按键5转动时产生感应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感应组件7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二按键5上的磁性件71和霍尔开关72,第二按键5以第一按键4为转轴转动时,可通过其外侧面上设置的磁性件71切割磁感线,将磁信号传递给霍尔开关72,霍尔开关72接收到信号后传给相应控制板。

优选的,按键座3包括第一按键座31和第二按键座32,第一按键4安装在第一按键座31上,且第一按键4可相对于第一按键座31转动,第二按键5安装在第二按键座32上,且第二按键5可相对于第二按键座32转动,第一按键座31和第二按键座32固定连接。当然,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按键座31和第二按键座32也可以直接做成一体成型件,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还包括有第一导电片61和第二导电片62,所述第一导电片61、第二导电片62在第二按键5按压时实现导通。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导电片61和第二导电片62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按键座31的两侧且从所述第一按键座31的两侧向外伸出,为确保第二按键5按压时可接触到导电片实现与导电片的连通,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导电片61和第二导电片62均设置为l型弯折片,所述任一导电片一侧到所述第二按键5中心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按键5的一侧到第二按键5中心的距离。

优选的,第二按键5为导电金属按键,第一按键座31为绝缘材质,这样可确保在第二按键5按压时不会与第一按键座31导通导致与第一按键座31连接的第一按键4连通,造成短路的问题。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按键组件结构,可确保按键实现多种功能的前提下,将按键结构相互套设,减少了按键的占用空间,减小了产品结构,有利于产品的外观布局,促进了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发展。

为实现第一按键4和第二按键5按压后可产生复位,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按键4和第二按键5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复位机构8,在所述第二按键5和按键座3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复位机构9,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弹性复位机构8包括沿第二按键5内侧面周向开设的第一卡槽81、第一弹性复位件82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按键4上的挡设部83,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82套设在所述第一按键4上且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一卡槽81的端面上,一端抵靠在所述挡设部83上,第一弹性复位件通过第一卡槽81的端面和挡设部83实现对其两端的限位,本实施例中的挡设部83可以为沿第一按键4周向环绕设置的挡圈或从第一按键4上生成的凸起台,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在所述第一卡槽81内填充有密封件。通过密封件实现对按键的密封,在第一按键4按压时,可对应的压设第一弹性复位件82,使第一弹性复位件82处于压缩状态,积蓄能量,松开第一按键4时,第一弹性复位件82带动第一按键4实现复位。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弹性复位机构9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二按键5和第二按键座32之间第二卡槽91和第二弹性复位件92,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92两端抵靠在所述第二卡槽91的两端面上,在所述第二卡槽91内填充有密封条,实现对第二按键5与第二按键座32之间的连接密封。

具体的,所述第二按键座32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按键5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交叉扣合形成所述第二卡槽91,所述第二按键5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插装所述第二按键座32的插口51,另一端设置有凹口52,在凹口52内插装有限位件53,所述限位件53贴合所述第二按键座5的端面设置。在按压第二按键5时,可通过第二按键5上的第二凸起部压缩第二弹性复位件92,第二弹性复位件92被抵压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之间,处于压缩状态,当松开第二按键5时,第二弹性复位件92带动第二按键5复位,优选的,第一弹性复位件82、第二弹性复位件92均为弹簧。

具体的,所述第一按键座31上设置有第一按键插装孔,所述第一按键4插装在所述第一按键插装孔,所述第一按键4上设置向内凹陷的凹槽41,在凹槽41内设置有限位挡块42,所述限位挡块42贴合所述第一按键座31的端面设置。通过限位挡块42来限制第一按键4的按压距离,防止第一按键4从第一按键座31中脱离。

本实施例中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有壳体1、第一主控板21和第二主控板22,还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按键,所述按键座3固定在所述壳体1上,所述第一主控板21与第一按键4的第一触发部位置对应设置,第一按键4的第一触发部可触发第一主控板21,控制设备实现相应动作,所述第二主控板22与所述导电片接触,在第二按键5按压第一导电片61和第二导电片62时可实现与其导通,第一导电片61、第二导电片62和第二主控板22接触,实现信号传输。第一主控板21、第二主控板22为fpcb或pcb板;第二按键5为实现较好手感可设置外圈滚花,当然,也可以光滑面,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