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的用户引入防火扁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51218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线电缆领域,尤其是一种可移动的用户引入防火扁电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户引入电缆一般使用两根或多根电线绞合而成的双绞线、多绞线;或者使用圆形电缆,使用圆形电缆时,由于其构造上的特点,线芯一般采用绞合结构;当有屏蔽、铠装或者其他要求时,还需要采用多层绞合;绞合形式,由于绞合,线芯的长度一般根据绞合的节距大小是实际使用长度的1.03~1.08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增加了使用成本。同时,绞合时的扭转产生扭转力矩,特别是多层绞合时各层的扭转力矩必然不同,要使整根电缆的扭转力矩为零更难。很多场合使用的引入电缆还需要反复移动、弯曲,或者垂直使用,电缆自身的扭转和制造时加上的扭转,以及安装不注意增加的扭转,尤其在垂直使用时,电缆下端叠加承受上面释放传递下来的扭转力,故扭转力最大,因此在使用数月后会发生扭曲变形、鼓包、破皮、直至折断芯线。这些不仅易引发事故,造成电缆短路或损坏设备;而且造成电缆使用寿命缩短。因此仍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现有技术中,用户引入电缆为普通电线电缆,在农村、山区等较分散的地区,往往直接悬挂使用,这种敷设方式弧垂大,当房屋高度低时,敷设后与地面的距离较短,使用极不安全;因此很多场合,必须用吊线悬挂,敷设使用非常不方便,需要二次施工,也增加了材料、人工的成本;另外,现有的用户引入电缆都为圆形结构,并且防火性能极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可以反复移动、弯曲、垂直使用,使用寿命长,弧垂小,不需要用吊线悬挂,敷设方便、防火性能超强的可移动的用户引入防火扁电缆。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用户引入防火扁电缆,其特征在于:该电缆为扁形结构,电缆内并列直拖的绝缘线芯和控制线芯,在绝缘线芯和控制线芯共同挤包齿形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所述的齿形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的齿形内涂有防火涂料形成多块等间距的防火层。

所述的绝缘线芯由铜导体以及挤包在铜导体外的陶瓷硅橡胶绝缘层构成。

所述的控制线芯由铝合金导体以及挤包在铝合金导体外的矿物绝缘层构成。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可反复移动的用户引入电缆,其扁形结构,运行中振动小,自由弯曲直径小,耐连续弯曲,电缆弯曲时不"打结",适用范围广,即使芯数比较多,自由弯曲直径仍较小,同时还可以重叠安装占用空间小,因而扁电缆可以消除圆电缆因使用不当而造成的故障。在电缆各芯线外挤包有护套,提高了电缆整体的承载能力,降低了电缆弧垂,在电缆各芯线缝隙中与电缆护套一次挤制有填充,提高电缆柔软性及安全性,当电缆承受扭转力矩时,各芯线不致发生移位造成电缆变形,在电缆垂直使用下端承受较大扭转力时,也不会发生扭曲变形、鼓包、破皮、折断芯线;电缆从内到外具有防火绝缘性,得到了多重防火保护;并采用纳米环保防火矿物绝缘料构成,在额定电压下能超负荷2.5倍且照常起到绝缘作用;长期工作温度范围是:-40摄氏度到1200摄氏度,照常绝缘;在800—1200摄氏度明火的烧蚀下,1.5小时内不短路,不引发电火,更不会助燃;在明火烧蚀过程中,不仅难燃无焰,而且不再放出窒息有毒气体,具有低烟、无毒、无卤、阻燃的特性;外护套设置成齿形,并在齿形内涂有防火涂料形成多块等间距的防火层,这样的设计既起到防火、隔火效果,防火层又不占地方,减轻电缆重量,减小电缆的外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

本技术:
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用户引入防火扁电缆,该电缆为扁形结构,电缆内并列直拖的绝缘线芯和控制线芯,所述的绝缘线芯由铜导体1以及挤包在铜导体外的陶瓷硅橡胶绝缘层2构成,所述的控制线芯由铝合金导体3以及挤包在铝合金导体外的矿物绝缘层4构成;在绝缘线芯和控制线芯共同挤包齿形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5;所述的齿形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的齿形内涂有防火涂料形成多块等间距的防火层6。

上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调整,这些改进和调整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移动的用户引入防火扁电缆,该电缆为扁形结构,电缆内并列直拖的绝缘线芯和控制线芯,在绝缘线芯和控制线芯共同挤包齿形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所述的齿形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的齿形内涂有防火涂料形成多块防火层。本发明具有可以反复移动、弯曲、垂直使用,使用寿命长,弧垂小,不需要用吊线悬挂,敷设方便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汪磊;张传省;马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江南电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31
技术公布日:2018.04.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