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充电插头的完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80749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机充电插头的完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手机充电插头的完整装置,属于手机充电专用适配器。



背景技术:

现有手机充电插头,只考虑到手机充电如何实现,并未兼顾手机应该放置的位置,造成手机只能放置在插座附近桌面,如无桌面,只能放置在地上,或托在手里完成充电。

为克服充电时手机无处安放的不便,设计了带有承托板的手机充电专用适配器,这样的手机充电专用适配器具有手机充电和承托手机的完整功能,因而称之为一种手机充电插头的完整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充电时手机无处安放的不便,设计了带有承托板的手机充电专用适配器,这样的手机充电插头具有手机充电的完整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手机承托,采用利用充电插头本体与四片相同的承托板共同承托手机。一种手机充电插头的完整装置,它由充电插头本体、右上承托板、右下承托板、左上承托板、左下承托板、转轴和导电金属片组成,所述充电插头本体,其特征在于,插头本体前端面设有开口,自该开口沿插头本体的轴向向后凹入形成有充电腔,所述充电腔内设置有导电片。

为实现手机插头本体和四片承托板的连接,采用可控制角度的转轴。所述转轴,其特征在于,可以将与转轴连接的两个构件,旋转控制固定在180度的角度上。

四片承托板中的两片承托板以转轴相连,放置在充电插头本体的左边,另两片承托板以转轴相连,放置在充电插头本体的右边,左右两边的承托板,分别与充电插头本体以转轴连接,即转轴连接左上承托板与左下承托板,通过限制旋转角度使左上承托板与左下承托板保持在同一水平面;转轴连接左下承托板与充电插头本体,通过限制旋转角度使左下承托板顶部与充电插头本体顶部保持在同一水平面;转轴连接充电插头本体与右下承托板,通过限制旋转角度使充电插头本体顶部与右下承托板顶部保持在同一水平面;转轴连接右下承托板与右上承托板,通过限制旋转角度使右下承托板与右上承托板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充电插头本体顶面刻有凹槽,和四片承托板上刻有凹槽,实现了手机放置在本装置上不易滑倒。充电插头本体顶部凹槽宽度与右上承托板的凹槽、右下承托板的凹槽、左上承托板的凹槽、左下承托板的凹槽宽度均相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手机充电插头完整装置的正视图(折叠状态)。

图2为手机充电插头完整装置的正视图(展开状态)。

图3为手机充电插头完整装置的右视图(展开状态)。

说明附图中各组件为:1充电插头本体、2右上承托板、3右下承托板、4左上承托板、5左下承托板、 6转轴、7充电腔、8导电金属片、9电源插座、10手机。

具体实施方式

四片完全相同的承托板,即右上承托板(2)、右下承托板(3)、左上承托板(4)和左下承托板(5),每片承托板的宽度,约为插头本体宽度的一半。

左上承托板(4)连接转轴(6),转轴(6)连接左下承托板(5)。

左下承托板(5)连接转轴(6),转轴(6)连接充电插头本体(1)。

充电插头本体(1)连接转轴(6),转轴(6)连接右下承托板(2)。

右下承托板(3)连接转轴(6),转轴(6)连接右上承托板(2)。

围绕转轴(6),打开左上承托板(4)和左下承托板(5),并与充电插头本体(1)的顶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围绕转轴(6),打开右上承托板(2)、右下承托板(3),并与充电插头本体(1)的顶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充电插头本体(1)、右上承托板(2)、右下承托板(3)、左上承托板(4)、左下承托板(5),展开后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2。

充电腔(7)在充电插头本体一侧面,导电金属片(8)在充电插头本体(1)的另一侧面。

充电插头本体(1)的导电金属片(8)插入电源插座(9),手机(10)横向放置于凹槽内,倚靠在墙体等垂直面上,如图3。不使用该充电适配器时,折叠四个承托板,置于充电插头本体(1)顶部,如图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